秦时明月之侠道墨问 第418章

作者:鱼龙服

“墨家是否愿意收录《甘石星经》?”老人看着晋遥再次开口问道。

“你们愿意将《甘石星经》交给墨家?”晋遥却是更加惊愕了。

这等于是将天文家的精要交给墨家啊,彻底将天文家并入墨家之中。

“辩首也看到了,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再去保护它们了!”老人摇了摇头,若是可以,谁愿意将祖上传承下来,数代人努力的成果拱手让给他人呢?

可是不交给墨家,那他们也再没有能力去推陈出新,也没有子弟再愿意学习这些看得见却摸不着,同时无法转化成养家糊口的学术。

研究星象天文,根本就很难转化成实际的金钱,而没钱也就无法生活。

他们虽然是贵族,可是数代人的消耗,早已经无法再支撑起这星象天文的研究。

最关键的是,他们这一门的学说,不能转化成金钱就算了,同样跟其他可为治国理念的学派也不一样,他们这一门同样无法变成治国治民之学。

因此,他们同样得不到朝堂的支持,想要入仕,狗看了都摇头。

所以,他们这一派,也就成了百家中的另类,朝堂之上的狗不理。

“班大师看到了吧?”晋遥心中戚戚,天文一脉跟墨辩一脉多么的相似啊。

唯一不一样的是,墨辩一脉偶尔还能看得见产出,能够转化成金钱,但是天文一脉就艰难了,几乎是想不到能用他们赚钱的办法。

班大师看到了天文一脉的惨状,也终于是理解了晋遥的想法,若是真的阻止了,恐怕不久之后,天文一脉就是墨辩一脉的前车之鉴了。

“我们这一脉,研究天文星象,所以在算学一道之上,也堪称百家之首!”老人自信的说着,也是希望晋遥能将他们的子弟收入墨辩山中。

晋遥点头,研究天文星象的若是不会数学,那才真的有问题了,难怪那些朝纲的题,这些孩童居然都能解出来。

“墨辩一脉的算学可不差,甚至会超出你们的想象,不过我墨辩一脉从不阻止弟子研究的方向,将来若是他们愿意继续研究星象、天文,我也不会阻止。”晋遥说道。

墨辩一脉,算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后才会教机关术和武学之类的,所以若是这些弟子愿意研究天文星象,其实也未尝不可。

“算了,百家有言,天文穷三代,星象毁一生,我们已经穷怕了,不能让孩子们再步我们的后尘了!”老人叹息着摇了摇头。

晋遥也沉默了,当一家学派的老人都劝诫着后人不再去触碰,那这一脉也真的就走到了尽头。

“其实,天文星象也未尝不能赚钱!”晋遥却是突然开口说道。

“如何赚?”老人意志消沉,叹息着摇头。

若是天文星象能赚钱,他们又何至于此呢?

“制定历法,每一年的二十四时历!”晋遥认真说道。

华夏的历法跟西方历法是不一样的,可不是从某个神棍出生日来开始算的,毫无科学依据。

华夏的历法从来都是根据天文星象来变化的,其中标记出了二十四节气,对农民农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除虫,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秋收,都可以根据历法来指导。

这在农耕文明中至关重要,一旦历法出现重大错误,那后果也不敢想象。

所以周室还在的时候,各国都是根据周室的历法来安民农桑。

只是周室的历法已经很久没有再更新了,也没有能力和专人去更新了。

现在的秦国也是百废待兴,一时间也没能注意到历法的制定,但是重新修订历法是必然的,到时候观测星象天文,制定历法的机构也一定会组建起来。

“制定历法?”老人一愣,秦国制定历法会用他们?

道家太乙山就在秦国境内,怎么也不可能轮到他们天文家啊。

“何不等上几年,秦国一定会重建观星台的,到时候诸位也自然是首选!”晋遥认真地说着。

人才是不可能被埋没的,尤其是极度缺人的新兴的帝国,更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才。

第769章 王权

“龙君确定要用我等?”甘石两家的老人都迟疑了,这么多年,从未有一国招揽他们入仕,而他们也很清楚自己的学说并不能治政理民。

哪怕多年前他的先祖,甘德和石申公入仕也不是因为天文家的原因。

“为什么不呢?”晋遥反问道。

甘石两家的老人都欣喜无比,晋遥是秦国的龙君,秦王政的胞弟,说出的话自然也是代表着秦国。

这也就意味着,这是秦国在招揽他们发出的信号。

“如此,那我等再苟活几年,先回家中准备历法基础!”

历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天象星辰等计算出最准确的数值,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极为艰难的。

因此,有了目标的甘石两家的老人们也都像打了鸡血一般,原本暮气沉沉的气息,一瞬间就满血复活,变得精神抖擞,再活个三五十年都不是问题的样子。

“前辈且去!”晋遥点头,要说研究星辰,华夏可是领先了西方近两千年。

只可惜的是天文学并不能转化成物质,导致自《甘石星经》之后近千年,都没有人再去触碰,使得天文家一度断了传承。

“孩子们就交给辩首了!”最终,在确认了这些孩童会被墨辩一脉收入门墙之后,甘石两家的家长们也都告辞离去。

而晋遥也松了口气,原本人丁凋零的墨辩一脉终于是后继有人了。

而这一次招收弟子一共十二人,其中就九人是天才弟子,剩余三人则是家族很有钱,非常有钱的那种!

比如说缩盱的儿子,那时可是秦国治粟内史外加现在的秦国最大金矿的管理者的孩子啊。

重启大典和收徒仪式是同时举行的,在仪式结束之后,各家大佬也都各自离去。

而晋遥也在临淄开启了养老生活,一心教导弟子,而不再过问朝堂之事。

而时间也过的很快,在吞并楚国之后的三年,秦国也没有再对外扩张,而是开始治理内政。

可是天下人也都知道,秦国一统已经是必然的,齐国现在还能安稳的屹立在东方只不过是因为秦国现在没有做好吞并齐国的准备。

灭掉齐国并不难,难的是覆灭齐国之后该怎么治理,又去哪找治理的人。

因此,秦国并没有直接选择吞并齐国,而是在暗中积蓄着力量。

齐国朝堂也分成了两派,主战派和投降派。

如今则是投降派占据了上风,也把持着齐国的朝堂,即便有志之士如即墨大夫这样希望齐国能重修武备,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因为齐国废除武备之后,连大将军府都不再设立,除了寻常管理地方的衙役,是连一个兵营卫所都不存在。

这种情况下,哪怕即墨大夫再怎么想改变也无可奈何。

“大王修武备吧!”虽然知道是飞蛾扑火,但是即墨大夫还是希望齐王建能振作起来。

齐国不是没有没落过,当年被燕国打的只剩下两城之地他们都能复国,现在哪怕秦国再强,齐国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这也是即墨大夫现在的想法。

“即墨大夫以为朝臣们会允许?”齐王建看着即墨大夫摇了摇头,将一封情报递到了即墨大夫手中。

情报很简单,却也很残酷。

齐国的九卿们几乎全都投靠了秦国,为自己家族寻找好了后路,而这还只是临淄的达官显贵们。

更不用说秦国典客卿郭开还出现在了齐鲁大地,到处做客各地贵族家中。

“我大齐七十二城,已经有一半人选择了跟郭开为伍,即墨大夫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齐王建平静地说着。

即墨大夫看着手中的情报,也变得意志消沉起来。

这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

整个齐国的贵族恐怕已经联合起来,将齐国给卖了一个好价钱。

所谓王权不出京师,齐国都不只是不出王畿之地了,甚至齐王的威严和命令都已经出不了王宫了。

九卿们成日与晋遥为伍,而临淄之外的贵族们又与郭开不分昼夜的饮酒作乐,内忧外患已经是事实。

“大王为何不将郭开驱逐出境!”即墨大夫迟疑了片刻后再次开口。

齐王建叹了口气,看着即墨大夫,若是能驱逐他自然会去做,但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他能驱逐郭开,郭开就不能暗中进入齐国?

有地方贵族的隐瞒,谁又知道郭开在什么地方呢?

现在的齐王是离开了王宫就成了瞎子,根本无法知道和命令到王宫之外。

所有人也都默认了齐国会被秦国吞并,而没有半点反抗之心。

即墨大夫失魂落魄的离开了齐王宫,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的王宫,他也没想到齐王的权威已经沦陷到了如此地步。

“去见一见天子遥吧!”即墨大夫走后,齐王建披上了黑袍,在护卫的保护下前往了墨辩山。

容不得他不小心,因为现在齐国,所有人都打算把他给卖给秦国,出了王宫,他连自己的安全都没有任何保障。

他能想到为了在秦国咸阳那里混到地位,整个临淄有不少人都在盯着他的项上人头。

“小主,齐王求见!”庖丁再次来到了墨辩山,低声在晋遥耳边说着。

他们也知道如今的齐国的现状和齐王建的处境之危险,因此对于齐王建出宫之事也不敢给任何人知晓。

“唉~”晋遥也是叹了口气,虽然这两年他不再过问朝堂之事,但是也知道齐王建的处境之危险。

自己虽然言明隐退,但是身份摆在这里,谁又敢无视他呢?

加上嬴政将郭开派了出来游说,暗中勾结了齐国各地的权贵,使得齐国已经有不少城池选择了投向秦国。

只等秦国的大军一到,齐国各地都会直接宣布反叛投诚了。

“去见见田建吧!”晋遥示意孩子们自己学习,然后跟着庖丁悄然离开了墨辩山门的湖心小岛,来到了墨辩山门外的一处高山之上。

齐王建也早已坐在山顶上沏茶等候着晋遥的到来。

“见过齐王!”晋遥示意黑白玄翦和庖丁在外围警戒,不许任何人前来打扰。

第770章 借剑

“龙君来了!”齐王建微微一笑,示意晋遥坐下。

晋遥也很好奇齐王建的心态,都这种时候了居然还能有闲心品茗。

见晋遥坐下之后,齐王建亲自给晋遥斟满了一杯茶水,然后举杯示意。

晋遥也没有犹豫,一饮而尽。

“天子遥不怕我在茶中下毒?”齐王建看着晋遥的动作,笑着反问道。

要知道齐国若是想自救,抓了龙君也是跟秦国谈判的一个筹码啊。

上一篇:东京文艺教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