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53章

作者:芈黍离

虽然仍有疑虑,但耶律解里下定了决心,其他人也没有反对的余地。他是耶律阮委任的南京留守,执掌南京道各州县军政,权力极大。

很快,耶律阮便点齐兵马,朝着南边而去,直奔固安方向。然后,出发一个多时辰,留守幽州的辽将收到了消息,燕军走水道北上,正巧与耶律解里错开,耶律解里扑了个空。

……

在幽州局势愈见糜烂之时,耶律阮这边,进展得则十分顺利。十万大军,护送着先帝还京,一路上只是正常行军,沿途的契丹部族没有任何阻挡的意思。就算想要阻挡,也要有面对十万大军攻击的勇气。

而在进军的过程中,耶律阮体会到了什么叫“众望所归”。还在中京道内,便有辽五院部夷离堇耶律安端、详稳耶律刘哥遣人驰报臣服,并请率所部勇士作先锋。然后率部北上,至泰德泉,与耶律李胡军相遇。

契丹的述律太后,将上京仅剩的一部精锐并南北两院诸部士卒都交给他,军力并不算弱。然而,耶律李胡这个人,实在不得人心,接战之下,竟然被五院部的那点先锋军马碾压了,还被一冲而散,导致全军溃败,狼狈地逃回临潢找他妈寻安慰去了。

耶律阮这边,只感形势大好。貌似回京之路,并没有想象中的艰难,甚至于有些太过敏感小心了。而得知泰德泉之战的结果,军心立振,原本的少许忐忑也消失了,耶律阮这艘船,稳了,基本不用担心倘若失败后面对述律太后的报复了。

一路向东北,从幽州,到上京,实在太遥远了。心情好,耶律阮已然存着将统治重心彻底南移的想法了。

不过,当幽州传来,刘承祐派赵延寿北伐的消息后,耶律阮的好心情一下子便消散了。哪怕是盛夏,那张脸也像铺了一层寒霜。

“这个刘承祐,好气魄,还真敢北上捋虎须!竟然委赵延寿北伐,好器量!刘知远知道吗?”话里夸着刘承祐,不过这语气中可没有一点善意。

就幽燕的情况,耶律阮召集了一场军前会议,很自然了,将臣们持两种意见。

一者,以还上京固地位,定名分为上,以耶律察割等人为首,幽州各地尚有两万多卒,临幸前又做了妥善安排,怎么想都守得住。

另外的,自然是力主立刻调兵支援,这些人以耶律安抟为首。他们认为,人心已尽归新主,上京的述律太后已不足为虑,反倒是幽燕必不能有失。否则,不止此次南下灭晋搞了个大败亏输,连此前下肚的战果都得重新吐出来。

在耶律阮的立场,他还是偏向幽州,没有太过纠结,稍作衡量,便决定,派军回援。于是,遣耶律朔古领兵一万骑,星驰南返,歼灭北犯敌军。

耶律阮的反应也不算慢了,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有了的动作,且并未过于忧虑。在他看来,局面再坏,只要保住南京城即可,其他都是次要的,可放弃,迟早能拿回来。

然而幽州的局势,以远超他想象的速度恶化,最先出问题的,也正是幽州。

赵延寿自固安北上,顺利得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一直到也幽州城西南,弃舟登岸,兵临清晋门下,都没有受到一点阻挡。

而到了城下,才发现,幽州城的空虚,更是完完全全地超出他的想象。耶律解里那个蠢货,比他预期的还要蠢,还要自以为是,竟然领兵去固安截击他了。

大喜之下,赵延寿立刻将消息传示诸军,以走水道之故,各部燕兵基本都保持着一定的体力与战斗力,稍作休整,便下令进攻。幽州城内虽然群龙无首,面对燕兵天降,有些混乱,但还是在各自长官的率领下,守卫着城门。

但是,以幽州城之大,又哪里能兼顾得到。没有重型攻城器械,初战不利,再战失败,但凭着赵延寿对幽州的熟悉,很快便摸清了其防御力量。以幽州之大,城中的杂号守军,哪里能面面兼顾,很快便被他找到了突破口,走水门而进。

攻进幽州,轻松得让赵延寿感觉异常意外……

第122章 连锁反应

定州安喜,经过近半月的持续反复拉锯牵扯,辽定州节度耶律安,终于撤退了,留下一小股部队殿后,带着仅剩的三千余辽军向北亡命。

于交锋的龙栖军而言,辽军此番撤得有些突然,让人意外,不过却也不是没有一点征兆。

留守的辽军也很干脆,深知自己是弃子,战意低沉,并没有拼命的觉悟,稍微抵抗了一阵,便主动投降了。没有付出太大的伤亡,便得以进驻安喜城,不过一番牵扯,终究给定州撤退的辽军争取了一定时间。

“将所有俘虏看好了,把城池清查一遍,严防宵小余寇作乱!”挎刀进城,李筠扯足了嗓子支使着。

定州这边的战事,基本是围绕着安喜城来展开的,先期是李筠率千余兵北上,兵力不足,力有不逮。于是刘承祐命罗彦瓌率龙栖右厢第五军北上助战,实力方才均衡。半个月的时间下来,他们这“西路军”前前后后也损伤了六百余卒。

“死了这么多弟兄,总算给某破了这衰城!”以胜利者的姿态踏上安喜城头,李筠吐了口唾沫,骂咧一句,扭头问着亲兵:“罗指挥使呢?”

“正在审问俘虏。”

“去看看!”闻言,李筠扭身便往城中而去,顺便指挥着:“找些人,将城头清理了。”

“是!”

一览无遗的衙堂中,投降的辽军小帅低着头被请下去,罗彦瓌则埋头在那儿思索着,貌似有点收获。

“怎么样,有什么结果?”李筠入内问道。

“投降的都是些渤海杂兵,只是被那耶律安用来殿后,并不知道具体情况。”罗彦瓌回答道。

李筠眉头与罗彦瓌一样皱了起来,想了想:“辽军撤得这般干脆,一定是北面出现了大变局,赵延寿那边有了新突破?”

猜测着,语气中又不免带着些犹疑。

“很有可能!”罗彦瓌说:“只可惜,韩指挥使那边,还没有消息。”

信息不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罗彦瓌年轻,眼神闪了闪,望着李筠:“李将军,安喜虽然拿下了,但辽军撤了,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罗彦瓌话里有点暗示之意,闻言,李筠眉毛扬了扬,一握拳,用力地说:“追!苦战这么久,辽军想撤,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派人,将此处的情况报告真定!”

“好!”罗彦瓌估计心里也是这个打算,面浮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

做下了决定,也不拖拉,留下一营的士卒照顾伤员,看押俘虏,守卫城池。二人率着麾下将士,便向北追击而去,轻驰疾进。

辽军逃得很快,但他们追得更急,狂追猛赶近百里,在濡水之阴的白城康村咬上了。按照正常的进军速度,再怎么赶,都是追不上的,不过定州这支辽军,被韩通率游弈的骑兵给逼下了。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旁边还有一条无情东流的濡水,定州辽军不得已占据了康村之北的一处高坡,欲作困兽之斗。无意间达成了默契,赶上了定州辽军,李筠与罗彦瓌大喜,当即下令麾下士卒休整,恢复体力,做好进攻准备,同时联络韩通,协同作战。

在发起进攻前,打西面又来了支军队,旗号不整,甲械不齐,看起来不伦不类的,极似乌合之众,但士卒看起来倒是挺精悍的,透着一股子狼性的气质。

只望着那张扬的“孙”字大旗,便知道来者的身份了,打西边来,定州境内,只有一支姓孙的军队。果然,对方遣使来报,游奕使孙方简,得知辽军北逃,特领军前来助战。

“这个孙方简,安喜鏖战的时候在博陵看着,不见一兵一卒,这辽军撤了,反倒是积极了,来捡便宜吗?”当着来人的面,李筠嗤笑道,那股子蔑视之意跃然脸上。

“诶,话不能这么说。同样是打胡人,何分先后,孙军使率军助战,我们自当欢迎。”还是罗彦瓌扯了扯李筠的袖子,随即态度温和地对来人道:“你且回去告诉孙军使,半个时辰后,发起进攻!”

“是,是!”李筠那张脸再配合着阴阳怪气,满满的不善之意,来人显然有些尴尬。听罗彦瓌之言,连道两声是,忙不迭地退去了。

“李将军,总归是友军,殿下都有意招抚,还是给对方点面子。”村前阴凉处,罗彦瓌嘿嘿一笑,对李筠道。

“匪盗之徒,宵小之辈,岂能与我等为伍?”李筠仍旧不屑道。

罗彦瓌耸了耸肩膀,不再作话了,虽然军职不低于对方,但在李筠面前,他还是属于小字辈的。稍微相处久点,便能发现,这李筠虽勇武剽悍,然自傲乖张,不是个好相与的。

“要抓紧时间,在天黑之前,解决战斗!”摆了摆手,李筠自信道。

太阳已西垂,阳光已不似那么炽烈,气温回降,天气已不那么难熬,比较适合作战。

当进攻的战鼓号角吹响之后,三面齐攻。当然攻高攻坚,韩通所率马军只作牵制,负责剿杀漏网之鱼。结果没有任何意外,辽军被全歼,除了少量亡命之人外,没有任何一支成建制的队伍逃脱。

而在这个过程中,孙方简那支军队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倒是令人侧目。果真如亡命徒一般,凶悍无比,碟血而进,所向披靡。要知道,当初孙方简在定州北部结寨自守,可面临过契丹人几次围攻,不能克。

对方除了军纪、装备差点,倒也称得上一支精兵。战胜之后,匪性就显露出来了,打扫战场跟抢一般,什么都要,直接起了冲突。尤其是李筠,见了面还藐视之,惹得孙方简大怒。所幸冲突还在可控范围之内,而孙方简见自己兵马不多,也克制住了,终究不欢而散。

而李筠与罗彦瓌这边,与韩通见上了面,才知晓,幽南各州县的辽兵已全部往北收缩而去。他领军活动的范围,没敢太涉北,但也大概能猜到,一定是赵延寿那边有了重大突破。

而一个问题也摆在了三人面前,要不要向北进军。商议过后,还是决定稳一手,李、罗二人领军押着俘虏回安喜,向刘承祐汇报情况,韩通继续率兵侦测。

至于孙方简,根本不怎么搭理他。不过此人胆子倒大,率着他的部下,渡河向北,貌似想要看看还有没便宜可捡。

相较于西路,东路主将慕容延钊这边,反应要快得多,也要果决地多。在辽军选择撤离之时,与何福进一道,果断选择领兵追击,一点也不在意那被放弃的城池。

当然,莫州的辽军动作也同样迅速,未有拖泥带水,两军顺着滹沱河一路向北缠斗,一直到南易水汇流在。在一部辽军的接应下,见再也讨不得好处,方才罢战。

第123章 幽燕事了

因幽燕变乱,通信不畅,消息的传播虽有所滞后,终究是清晰地传到了刘承祐的耳中。虽然从南线辽军的反应可以看出,赵延寿一定在幽州取得了重大突破,打在了辽军的痛处上,但结果还是让刘承祐与他的幕佐们惊到了。

幽州城真的被赵延寿拿下了,这么容易的吗,那耶律解里是有多废物?

消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有些失真,大概是赵延寿神兵天降幽州城下,悍然发起进攻,所向披靡,守军不能挡,一举拿下城池,并得到阖城汉民的支持,幽燕豪杰,闻讯而动,争相往投,赵延寿已据幽州而拥数万之众。

刨去那些无用的信息,但肯定了一点,此次北伐,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目标,幽州城,拿下了。

然后,一个问题摆在了刘承祐的面前,他与龙栖军该怎么办?

一干留守真定的将校再度齐齐请战,看着那一张张满带着渴切、急不可耐的面庞,刘承祐觉得自己要好好考虑了。龙栖军大部,基本都撒出去了,将校以第三军为主,基本是些中下级军官。

幽燕的消息扩散得很快,若是事前,让他们远涉四五百里去打幽州,估计没人有信心,然而现在赵延寿率着一干降兵叛卒在辽军有准备的情况下,就那么夺下来。原来,幽州没那么好打,那么真定的这些官兵们坐不住了,他们也要立功。

刘承祐自然不会像普通的将士那边,将事情看得那么简单,以为幽州真的那么容易打。让他意外的是,郭荣与向训也有些坐不住了,胃口也大了起来,失去了平常心,怂恿刘承祐全力北上支援赵延寿,将幽燕之地重新纳入国朝的统治。

不过这一回,刘承祐就如平常一般,格外地冷静。有那么一刹,他真的动心了,但被他生生遏制住了那股冲动。看起来触手可及的不世功勋,往往值得反复思量权衡。

“殿下,幽州既下,那在幽燕我们便有了一块立足之基,依靠坚城,足以与辽军争锋,将之彻底赶出去。”向训兴奋难抑,哪怕察觉到了刘承祐兴致不高,仍旧忍不住劝说。

“仅凭我们如今的实力兵力,够与辽军争锋吗?要知道,就此次出兵策应,已尽全力,是以牺牲成德镇州防御力量为代价的!”瞥了向训一眼,刘承祐淡淡地反问道。

郭荣主动说了:“可使张都指挥,率第一、二军北上。”

起先,张彦威奉命率六千步骑东去截杀北归萧翰军,在黄河东流下游,德沧两州交界处,截住了最后一支辽军。萧翰军两万余,或因军心士气之故,打得保守打得怂,张彦威、马全义在地方军阀、义军的配合下,与之鏖战二十余日,终于有了结果。

萧翰在最后警醒了,可能等不来幽燕的支援,率着剩下的四千余骑,舍弃了一切“累赘”,亡命而去,慕容延钊此番于莫州作战,就一直警惕着萧翰军。张彦威缴获甚丰,讲到底,此前萧翰那么坚持,还是舍不得那些费心搜刮的财货美人。

张彦威还师速度不快,大车小车的,还在冀州境内。

听其言,刘承祐直接说:“第一、二军鏖战近月而还,将疲兵乏,正是体恤将士之时,其能再劳其北上作战?”

“殿下可使河北诸镇、州兵北来,再募集燕赵勇士。”向训声音小了些。

刘承祐不由看着他,没作话,不过他那双眼睛里全都是话。仿佛在疑惑,这种建议,当真是向训提出来的。募兵或许有用,但几经战乱后,可用丁壮还余多少,就算募得一两万人,可足用?若欲继续投入到幽州,需要的是即战力。至于河北诸镇,这些地方上的军阀新附,能不造反作乱,已经是烧高香了。

想到这些,刘承祐的思路却是越发清晰了。轻轻地摇了摇头,伸手止住也想要再说点什么的郭荣:“以我们如今的实力,控制成德诸州,以御北疆,已是勉强。前番我力主发燕兵北伐,诸君皆表示反对,何以今日意见迥异?皆因幽州城下。北伐之议,本是以若敌强,以不利而攻有利,我敢冒险行此事,也契丹国内夺位矛盾激化,幽州空虚,那是契丹人给我们的机会!”

“燕王得幽州,固然可喜,然拿下得多轻松,接下来面对辽军的反扑就有多猛烈。”

“数百里征伐,需要多少兵马,多少甲械,多少粮草,后路补给如何保证,还要建功。这其间的难处,二位不会不知道吧。此番动兵,时间虽不长,但已至我军极限,夏收之府库,已然消耗过半。接下来,既要养兵,还要养民,仍需备不时之需。若再往幽燕投入更多的力量,只怕将深陷其中,幽州没个结果,我们自身便要崩溃了……”

事实上,刘承祐所说,以郭荣与向训的才智,又哪里认识不到,只是巨大的诱惑在眼前,太难以忍受了。

而刘承祐之所以能忍住,只是他的期望本就没那么高,以赵延寿乱幽燕,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而突然发现,好像有机会能夺回幽燕了,刘承祐心中的警惕反而就越高了。

刘承祐都这么郑重其事地表明态度了,两个人也就冷静下来,对视了一眼,郭荣说道:“殿下,如您所言,幽州丢了,辽军定然会全力反扑。若没有我们的支持,赵延寿恐怕很难抵挡得住。”

这个时候,一直未有说话的魏仁浦开口了:“幽州城池坚固,只需聚汉民以守,若仅以此时幽燕境内的残兵,短时间内必难复夺。但是,出岭北的辽军主力,倘若南返,那就难说了。”

“只能希望,契丹内斗,能够持续得久些,给赵延寿争取更多的时间!”刘承祐说。

这么一番讨论下来,基调也就定下了。不过,向训仍有些不甘,叹息道:“多好的机会,可惜了!”

刘承祐绷着一张脸,说了句:“既得陇,复望蜀?”

“辽军收缩兵力于幽燕,我军难道什么事都不做?”向训问。

摸着下巴,略作思量,刘承祐伸手在案上的地图横划了一下,说道:“与两路军自主作战之权,但有一点,龙栖军不过易水!”

从头到尾,刘承祐都表现得很淡定。

心情,自然是好的。事实上,只要赵延寿拿下了幽州,不管接下来局势如何发展,他乱燕的目的便达到了。在他看来,幽州在手,纵使他这边什么也不做,辽军不付出一定的代价,绝对不可能从赵延寿手中夺回。

按照刘承祐的剧本,接下来最好是赵延寿据坚城,集幽燕之力,与契丹对抗、拉锯、鏖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当然,以赵延寿过往的经历来看,让他与契丹人死磕,恐怕是做不到的。此人或许存着在南北之间摇摆,左右逢源的想法。但真到生死危机,扛不住压力了,再降契丹,也不算什么难事,哪怕刘承祐已然使了不少手段去避免这种可能性。

但,赵延寿得有那个机会才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