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夜色迷人 第457章

作者:南小华

我忍不住笑了,我想马从静这个女人实在是有本事,硬是能把人整哭,丁显成现在就在彷徨中痛苦,就在抉择中情绪失控。

人都是要成长的,只是有些人生长的环境一直在温室中,这样不管如何长都长不大!而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就必须要经历风雨,这是很痛苦的蜕变,只是对一般人来说谁他妈变态愿意不管不顾的去折腾自己呢?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颠沛流离?

丁显成一番好哭,又吐得一塌糊涂,我去吧台结账扶着他出酒吧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亮了。

北京的天气今天特别好,旭日东升,天空蔚蓝,空气中纤尘不染。

我把丁显成带到酒店,我问他:

“三哥,你想稍微休息一下,我也休息一下,等回头养了精神,我们一起在北京逛逛,故宫,恭王府这些地方我们都走一走!”

丁显成不说话,徐辉过来问我们吃不吃早餐,我们在酒店吃了一点早餐,丁显成喝了半碗小米粥,突然把勺子一摔:

“陈彬,安排人送我去机场!”

“怎么说?”

丁显成道:

“回去啊!他妈的,老子把这条命不要了都要和马从静赌到死!我活了快四十年,没有受过这等委屈,我他妈的豁出去了……”

我愣了一下,哈哈大笑,立刻让徐辉安排把丁显成送机场去。

大约半小时的样子,丁显成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在信息中他说马从静讲,她给的两个月时间绝对足够,如果丁显成不服,马从静可以让我和丁显成两人对换试一试,马从静认为我能做出来。

丁显成这一次来北京找我,我就是不服气,但是我恰好也明确表态可以搞定,而且敢跟他赌一千万……

第813章 玩一把大的

丁显成虽然是公子哥儿一个,但是骨子里还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和马从静肯定没有唱双簧,稍有智商都能感觉得出来。

但是我和马从静就是有一股从骨子里散发出的自信,你觉得这件事情搞不定,老子就能搞定,你服不服,如果不服我就用实事打服你。

可以肯定,马从静已经无数次演示过了,丁显成现在对老马肯定是不敢动半分心思。

但是我不一样啊,我比他年龄还小,丁显成怎么会甘心承认我能吊打他?马从静就趁机又给他立了一个好对手。

人就是这样,骨子里都是好斗的,越是觉得自己牛逼的人越是好斗,丁显成看来被她拿捏得死死的了,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只要煽动性够强,就没有老马不能拿捏的人!

我在北京露了一个面,然后飞上海,到上海之后,我准备略微调整休息几天,主要是现在自杜衡往下,锦绣传媒的人都高度紧张。

丑媳妇终究要见公婆啊,《北方》这部电影是我们的处女作,同时又是压了很大筹码的一部作品,马上就要全国上映了,赶的就是国庆档。

9月30号晚上,正式开始上映,全国从北到南,我们能够动用的关系都动用了,但是关键还是要看影片的成绩。

如果影片上映之后受欢迎,口碑好,影院自然会排片,因为这本来和利益挂钩的事情,影院当然也希望提高上座率。

在上映前两天,我和杜衡一起去见郑乾,郑乾就讲:

“陈彬,反正圈子里都是有些潜规则的,电影上映之后我们自己也要花些钱做一些推动,一是票房的推动,另外就是平台的评分推动!

我们是合作的关系,劲儿往一处使,反正我这边备了两千多万资金准备砸一把,你也表个态嘛!”

卧槽!

郑乾这是将我一军啊,他说的这个套路就是日常的刷分和刷票房,懂影视的都知道,很多电影的炒作除了铺天盖地的营销之外,还有很多电影票是自己刷的,通过刷票房从而鼓起热度来,促使更多的人进电影院。

还有豆瓣和其他平台上的评分,也是可以通过钱去操作的,反正砸钱找水军搞嘛,这都是公开的秘密。

只是这么搞需要大把的钞票,一般都是顶流的电影才这么炒作热度,如果一部电影本身的质量不过硬,这么搞就是烧钱。

郑乾有点上头了,他是想搞一部成功的片子想疯了,把老本都拿出来搞了!

可是我们能和郑乾比吗?比不了啊,我们原计划是这个项目投资一个亿,但是现在光营销宣传就超过四千万了,却水泡泡都没有看到。

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烧几千万,一旦票房扑街,那我们要赔多少钱?

杜衡道:

“郑导,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对自己的片子要多一点信心?我觉得这部片子一定能行,所以我认为掏钱来刷数据暂时可以观望一下?”

郑乾道:

“杜总,我问陈彬,你让他表态!”

我一听郑乾的语气不对,这家伙,红了眼了,如果这个时候我没有一个态度,估计可能直接翻脸都不稀奇。

郑乾搞这么多事情,他是要稳固自己的根基,所以关键时候只要我们不卖力,他就能撕破脸。

我给自己点了一根烟,道:

“郑哥,大哥你要干的事情,就是我要干的事情!你准备两千多万,那我翻一倍,准备五千万!

明天你给我起个头,我在后面跟进,反正现在片子就是这个片子了!是死是活就看这一把了,说其他的话都是扯淡,关键时候能不能冲得上去,能不能豁得出去才是硬道理……”

“陈彬……”杜衡在一旁吓得脸都白了。

我一摆手道:

“老杜,啥话你都不要讲,我一口唾沫一颗钉!就陪郑哥玩一把!”

郑乾盯着我哈哈大笑,道:

“陈彬,好兄弟!来,来,干!”

郑乾喝了一口红酒,把红酒“噗”一下吐出来,道:

“这酒太差了!今天喝最好的拉菲!”

郑乾非常高兴,红光满脸,拿出了号称一杯酒要上万的红酒款待我和杜衡,喝了酒我和杜衡回去,路上杜衡就抱怨,说郑乾疯了,我也疯了,这么玩的话会把公司玩死的。

我一笑,道:

“老杜,电影圈子是怎样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是你要玩电影的,那么多钱都花了,我还差最后这一把?”

杜衡道:

“兄弟,这是五千万真金白银啊!我们一年的利润才几个钱,你把这多真金白银砸出去,狗屁都得不到,这有这么作死的吗?”

我盯着杜衡,似笑非笑,杜衡眼巴巴的看着我:

“陈彬,你跟我讲,你是不是有什么套路?”

我道:

“什么套路嘛!上映前两天让郑乾先在前面冲,如果数据可以,那我们就花钱紧随其后。如果数据不对劲,我们又不是傻鸟,一毛钱都不要花了!”

我跟杜衡讲,说郑乾叫我们过去,就是要我们的态度,要我们给他打鸡血,你不能泼冷水。

郑乾既然疯了,那他就接受不了这部剧电影扑街,如果这不电影扑了,他沪圈大哥的位子分分钟就丢了。

到时候我们不用有什么行动,不知有多少人会推他一把,踩他一脚,到那个时候,我们还用得着花冤枉钱?

如果票房可以,这部电影起来了,那我慷慨激昂的表态,就算我们没有砸多少钱出去,那也不是大错,只要事情成功了,很多问题都会被遮掩掩盖。

但是不管这部电影是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人一定是艾雷!失败了,以艾雷的尿性,他一定会再给我们一个好本子,我们有好内容,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成功了,只要我们把艾雷的关系搞得牢不可破,郑乾这个沪圈大哥也永远做不到像过去那样,可以任意对我们呼来喝去,把我们当凯子耍了。

回头我们再想一想办法,把圈子里这一飚明星的人心归拢一下,我想锦绣影视还是大有可为……

第814章 进展

在气氛很紧张的情况下,我还不能忘记老马的吩咐,我约李致远吃饭,还要约他去深圳。

我和李致远的沟通是相当深入的,他对我的难处也了解,大家都是对脾气的人,所以有些事情我也没有藏着掖着。

做生意不是每个人都是老黄,老黄的生意做得大,那是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在那个历史时期,从服贸加工的红利切入,成就了他亿万的身家。

我以前把老黄当成高山仰止,觉得不可攀登。但是在美国混了一年之后,眼界开了,对老黄我也有更客观的评价了。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真要干大事业的,还是要像黄博松和李致远这种,他们的思维方式不是我们传统生意的思维方式。

他们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待项目和生意,包括人际关系,我和黄博松相处得非常好,我以前只是觉得黄博松这年轻人不错,很真诚厚道,而且不迂腐,那种感觉不能用言语准确描述,就是觉得愿意和他合作。

我一直想黄博松是怎么调整自己心态,怎么能做到这一步的呢?

现在我渐渐理解,在他们的思维中,人际关系其实是一种投资!黄博松和我关系搞得好,他为什么愿意付出呢?因为他把这些付出不当成是吃亏,而是用投资思维在看待这个问题。

同样的道理,李致远的思维也是一样的,我在美国遇到问题和困难了,他自己公司的事情都可以暂时放一放,先帮我解决困难。

这种事情我如果用以前的认知来看待,完全就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眼界这种东西,不是我们凭脑子就能想象出来的,而是真正要去经历,去历练,走到那个位置才能明白。

这就好国内有个贾某,贾某造车,忽悠了一批又一批的大佬投资,结果车一直迟迟造不出来,然后网上有很多人取笑这事儿。

有人笑贾某人忽悠,有人笑大佬太好忽悠……其实,我想说的是普通大众的很多想法才是坐井观天好笑的。

那么多亿万富翁,他们都是傻瓜?看上去好像是傻瓜,因为你不懂得他们考虑问题和思考问题的逻辑和方式,只知道以结果来论对错,这其实很好笑。

所以这种问题解释都解释不了,如果真要解释清楚,可能需要重新写一本书。

我一直有个观念,假如您的上一辈是领导干部,或者是成功的商人,那你一定要听父母的话,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对某些事情的判断基本是正确的。

而如果您的上一辈是普通农民,工人,或者老师,您可以对长辈们的很多观念和思维进行一些斟酌。或者干脆尝试去跳出他们的观念,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个世界上父母是成功商人和领导干部的人太少了,大部分都是后面的这种情况,所以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时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思维的问题。

别人二十岁就能懂的东西,你熬到四十岁才搞明白,而有些别人懂的东西,你可能一辈子也明白不了,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悲剧。

我能走到今天真的是幸运,可能所有人都觉得我遇到了贵人,这一点我从来不否认!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机会遇到贵人的人很多,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出来,关键一点,我觉得这些人最大问题就是不读书。

我们讲读书不是读个硕士,博士云云,老百姓讲读书无用,举的例子都是某某博士毕业也没有找到工作,也只找个很低端的破工作等等。

这种认知误导很多人,我想说的读书和硕士,博士没有半毛钱关系,很多博士硕士其实是被应试教育被坑了,读书读傻了。

真正的读书是天下第一逆天改命之事,关键是你看不看得明白,看不看得懂,能不能把书读通透。

有些人爱钻牛角尖,一根筋,犟脑壳,这种人如果能通过读书把这些毛病读没,那要成事也不难了。

有些人对所谓的成功人士趋之若鹜,对某牛人领导五体投地,如果读书能把这种认知给扭转,这种人也指日可待。

世界这么大,眼花缭乱让我们迷惑,书读得多了,就发现世界慢慢就小了!就好比我当初在深圳打拼的时候,把太平洋那边的一切都当成是遥不可及的。

然而,当我有一天真的跨过去了,现在来来往往走了很多回,而且做了很多事情之后,世界在我的心里是真的变小了。

所以兄弟姐妹们,看在小华这么努力给大家写书的份上,希望你们对小华包容一些,你们觉得好,给点支持鼓励一下,也就顺手一个小礼物的事情,如果觉得不对胃口,权当消遣。

和李致远聊柚子科技的事情,自然免不了要聊移动物联网,聊全产业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