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第505章

作者:贰更2

周平安没有直接回答,心想义父的问题不会这般浅显,仔细思索后说道。

“难道陛下是为了隐瞒血脉?”

泰昌帝在古氏兄弟的帮助下,认了亲生母亲,随后太后就暴毙而亡。

周易颔首道:“自太祖以降,内侍司出了数十位宗师,其中不乏摄政者,以其心智,岂不会行换太子之事?”

周平安沉吟半晌,隐有所悟:“皇族不在乎血脉,只要陛下姓赵?”

“不止如此。”

周易说道:“纵使周家子嗣登基为帝,哪天知晓了自己身世,你说他是选择认亲,还是灭了周家?”

赵氏皇族传承数百年,已经深入民心,且皇族在朝中、军中把握不少权柄。

周平安以己度人,必然选择后者。

“多谢父亲教导,孩儿妄想,险些害了家族。”

“却也不是没有办法。”

周易话音一转,说道:“先皇划分田亩失败,百姓受反攻倒算,后天顺年间,又有九常侍为祸。”

“若非唐相勉力维持,早就有四方豪杰揭竿而起,如今唐相入狱,朝廷又回到了崩溃边缘,只需外力轻推就会分崩离析!”

周平安说道:“陛下只需遵循唐相旧制……”

泰昌帝刚出生就登基,之后十数年间,唐相颁布了诸多新制,大庆已有中兴之相。

周易说道:“陛下不敢用唐相的人,纵使遵循旧制,换了官吏施行,善政也会成为恶政。”

“孩儿明白了。”

周平安当然明白人亡政息的道理,不过要给父亲教诲的机会,才能多多增进父子关系,恭敬问道:“不知如何借得外力?”

周易说道:“你可知皇后在宫中过得如何?”

周平安说道:“孩儿与宫中内侍相熟,听了些消息,大抵是生不如死。”

周易对此早有预料,也就唐明远自欺欺人,会相信泰昌帝好生对待他女儿,从怀中取出枚青铜令牌。

“这是咱家密令,先前显露了身形,在内侍司中应该还有些用处。”

周平安按捺心中惊喜,躬身接过:“多谢父亲恩赐。”

前不久潇湘馆之战,周易一口气喷死刀神罗朔,威震天下,内侍司中的老人哪还敢生出二心。

周易说道:“皇后既生的痛苦,不若早日将她解脱了去,记得做得干净。”

“孩儿明白。”

周平安知道什么叫干净,那就死的有理有据。

如今皇后为泰昌帝不喜,偏偏又占据坤宁宫,后宫有的是心生妒忌的妃子。

寻几个内侍挑拨、配合,让皇后偶感风寒、失足落水,连害人的妃子都不知道,她只是凶手的一把刀。

周易说道:“再将此事告知唐相,等着泰昌帝驾崩,抓住机会推新君登基。”

周平安疑惑道:“唐相困于狱中两载,旧部已调离中枢,莫非还能再次弑君?”

“桀桀桀……”

周易怪笑几声,没有过多解释。

唐明远明明有超世之才,偏偏性子过于天真,行事不够狠辣,时不时就会软弱退缩。

岂不知史上的明君圣主,哪个不是杀起人来毫不手软!

……

皇宫。

西北角。

半亩大小的寒潭,当中搭建了几座小亭。

圆公公盘膝而坐,运转功法,从潭水中抽出一缕缕阴煞寒气,炼化为先天真气。

忽然背后传来一道风声。

“谁?”

圆公公倏然睁开双眼,肩膀恍若无骨,左臂反折,枯瘦手掌凌空拍去。

“好掌法!”

赞叹声清脆明亮,伸出洁白如玉的手掌,如江如海的真气汹涌轰杀过去。

亭台轰然破碎,潭水涌起数丈高。

圆公公腾空而起,凌空虚渡十数丈,落在另一处亭台顶上,抬起浑浊眼眸看过去。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身穿青灰色衣衫,是宫中最低级的小太监服饰,笑意盈盈的立在空中。

离水面三四尺,衣带飘飞恍若似神仙。

圆公公望着熟悉又陌生的面庞,逐渐与记忆深处的模样重合,喃喃道。

“小易子……”

“好久不见。”

周易笑着拱拱手:“出关后事务繁忙,方才抽出空来,感谢圆公公援手之恩!”

圆公公仔细打量周易,与三十多年前有七八分相像,那时候才十岁,约么是长大成人后,定格成了这般模样。

忍不住低头看水潭,自己个儿面容苍老,满头白发,与周易仿佛祖孙。

“周督公自信天下第一,便敢以真面目示人了?”

言语中多有嘲讽,又难免带着艳羡。

“世人皆羡慕咱家长生不老。”

周易叹息道:“却不知世上一切果,皆有因,所得所失自然平衡!”

自从悟性莫名暴涨,周易已经有所明悟,或许冥冥中真的有神仙佛魔,于暗中窥视。

“督公若无要紧事,莫要打扰咱家打坐。”

圆公公冷声以对,只觉得督公在炫耀,纵使长生不死是毒药,自己也会毫不犹豫的喝下去。

周易说道:“过些时日,陛下驾崩,还请圆公公助力周家一二。”

“督公实力超然绝世,还惦记着世俗权势?”

圆公公没有关心泰昌帝死活,当年他亲手弑君,早就对皇权失了敬畏。

周易解释道:“咱家需要借助朝廷,搜查几个人。”

圆公公好奇道:“谁?”

“京都大战活着的那几个宗师!”

周易没有隐瞒,也没有说实话。

武道修行时心有所悟,阴阳不全,难以突破更高境界。

所以报仇雪恨只是顺带,周易真正的目标是海公公,夺取阴极生阳的武道秘术,恢复男儿身。

第459章 纵横万里

泰昌十七年。

春。

帝心神错乱,狂舞三日夜而死。

新君即位,建元平康。

平康帝方才三岁,由生母皇太后听政,晋周平安为首辅。

次年。

周平安加封太师。

……

般若寺。

西域传承千年的古刹。

正值佛诞日。

数以千计的信众,跋山涉水前来朝拜,其中不乏周遭小国的王公贵族。

寺中布满了彩带、旗帜、经幡,以及最重要的功德箱,又有大肚腩僧人在人群中穿梭,兜售高僧开光的法器。

平日里一文钱掰成两半花的信众,毫不犹豫的掏出全部身家,换来菩萨保佑。

信徒虔诚的认知中,精神的安定更胜过饱腹。

这时。

数位得道高僧,盘坐云台讲法,听的信众如痴如醉。

讲到激烈处,一名高僧腾地站起身来,挥舞着拳头,似乎要从口舌之争化作物理辩经,忽然胸透剧痛。

低头看到个拳头大窟窿,从前胸直达后背。

高僧从云台跌落,鲜血四溅,吓得信众惨叫连连四散奔逃。

武僧首座抬头看到佛殿顶上,站着个灰衣青年,双手合十高宣佛号。

“阿弥陀佛!施主从何而来?”

“桀桀桀……”

周易连声怪笑,倒背着手,脚踏琉璃顶俯视群僧,声音浑厚若闷雷,只是一开口就暴露了身份。

“咱家听闻老友在此修禅,特来拜访,了结恩怨!”

“内侍……”

首座脸色微变,对来人身份隐有猜测,打了个眼色示意身后僧人,快去后殿告知祖师逃离,起身施礼意欲拖住来人。

上一篇:我有一枚两界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