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第30章

作者:贰更2

苍老声音落入耳中,与之前暗中出手的前辈一模一样,李烨心底松了口气,这是父亲为李家留的最后生路。

“拜谢前辈救命之恩。”

李烨察言观色,知晓周易不愿暴露身份,让三位弟弟去里间暂避。

周易好奇道:“你怎么知晓我的身份?”

李烨说道:“父亲临终前遣人带话,若是有一天阖族入狱,在此牢房等送饭之人,就是李家之最后的机会。”

周易又问道:“李家究竟有没有参与太子谋反?”

李烨沉默片刻,如实回答道:“晚辈确实有联络东宫,送太子早日登基,以死中求活。然而时间太短,还未来得及联络军中故旧。”

周易诧异道:“所以说谋反之事,是弘昌帝自导自演?”

李烨点头道:“据晚辈所知,太子从未有过毒杀心思,只想着逼当今退位。”

周易啧啧称奇:“弘昌帝也是个狠人,为了将李家斩草除根,宁可舍弃亲儿子。如此急切的栽赃,显然时日无多了。”

李烨躬身道:“还请前辈救李家!”

周易提醒道:“当初答应李武,我只会救一个。”

李武四子是朝廷要犯,弘昌帝眼中钉肉中刺,寻机救走一个已经很是冒险。

“晚辈不敢奢求太多,能留下李家血脉,已经是万幸。”

李烨继续说道:“父亲生前留下一卷异术,为当年先皇传授。如今皇族欲灭李家,晚辈也不用遵守誓言,便献上此法,换前辈收三弟为亲传弟子!”

“三弟?”

周易疑惑道:“你是当代镇国公,若是死了,李家在军中人脉就废了大半。”

“父亲死后,曾经叔伯对李家避如蛇蝎,哪还有什么人脉关系。”

李烨说道:“晚辈武道天资低劣,已然宗师无望,三弟天赋异禀,若能随前辈左右修行,将来或能突破先天。”

周易问道:“可是飞剑异术?”

当年李武诱杀江湖高手,老白亲眼所见,飞剑杀人如割草。

“异术名为血炼灵兵,唯有先天宗师才能修行。”

李烨解释道:“寻有灵之器,以血祭之,心意相通,经年累月可纳入体内,如臂指使。”

周易面露兴趣,却摇头道:“异术虽好,可惜我不收弟子。”

这个时代的师徒关系,可不是简单的老师、学生,说是再生父母也不为过。

师有事,弟子服其劳。

弟子为恶,师亦承其罪。

李烨颓然叹息,血炼异术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再无其他能打动宗师之物。

“不过……”

周易话音一转:“我有一门功法,对根骨要求特殊,世上少有人能炼成。若是能入门,潜心修行几十年,先天在望!”

李烨沉吟片刻,明白别无选择:“多谢前辈赐法,晚辈先说出血炼之法……”

随后将异术全文,一字不落的告知周易。

“如此异术,已经称得上炼器了。”

周易暗自揣摩愈发觉得玄妙,问道:“怎么判断,何为有灵之器?”

“晚辈也不清楚,不过父亲生前说过,神京有两件有灵之物。”

李烨说道:“太庙供奉的山河鼎,以及凤阳国传承玉玺,此二物传自开国太祖,与当年父亲祭炼的太祖佩剑,并称为凤阳三宝。”

“两件都些麻烦啊。”

周易见过太庙山河鼎,足足有近一人高,两三吨重量。

传承玉玺虽小,却藏在皇宫深处,内外不知多少禁军护卫,而且玉玺具体藏在哪间宫殿何处,也需要亲自探查。

“此事暂且放下,日后徐徐图之。”

周易等得起,甚至可以将凤阳国熬灭了,山河鼎与玉玺就唾手可得。

“本座这篇功法,名唤归元诀,世人能修炼者不足万一。”

周易说道:“你将三个弟弟叫出来,逐一测试根骨,若是不成……也可以其他族人试试。”

“一切按前辈所说。”

李烨没有强求三位亲弟活命,其他牢房尚有李武庶子庶女,再远些还有李家旁支族人。

一族复仇大计,岂能因亲疏而断绝!

“天地冥冥,无有穷极,合则元气,混而归一……”

周易将归元诀传于兄弟四人,静等他们盘膝练功,无需真的炼出法力,而是能引动天地灵气,就说明有修行资质。

约么半个时辰后。

李烨率先起身,微微摇头,满怀希冀的看向三个弟弟。

随后二弟、三弟结束打坐,无论如何也感应不到,归元诀中描述的天地清灵之气。

唯有四弟李鸿盘膝打坐,非但不觉得劳累,反而露出享受沉浸之色。

“这就是……灵根么?”

周易敏锐感应到,天地灵气微微波动,向李鸿周身汇聚而去,数量、速度比他修行时还要快上数倍。

“李家后继有人!”

第30章 中兴之主

李鸿从修炼中醒来,睁眼便看到大哥,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

“四弟,感觉如何?”

李烨相信堂堂宗师,不会下作到欺骗自己,然而李鸿的变化决定后续的叮嘱。

“非常好!”

李鸿自幼修行顶尖内家功法,有武道高人洗练筋骨,又服用了不少丹药,此时经过灵气浸润、梳理,短短时间就体质、力量大幅增长。

“待前辈将你救走后,觅地潜修突破先天,再寻机为族人复仇!”

李烨叮嘱道:“如若赵家亦有宗师庇佑,那便无需冒险复仇,改名换姓,为李家延续血脉传承。”

“大哥!”

李鸿纵使年幼,却也明白其中含义,不自禁就要哭出声。

“李家男儿,可以流血,可以死,偏偏不能流泪!”

李烨呵斥李鸿莫要小家子气,又再三叮嘱日后潜心修行,小心锦衣卫,保命为首复仇次之等等。

“多谢前辈救命传法之恩,李家后裔无论兴盛衰落,定敬如父母,奉如先祖!”李烨带着三个弟弟伏地叩首。

“无需这般大礼。”

周易问道:“何时将他救出天牢,你可有打算?”

李烨说道:“前辈暂且等些时日,待朝廷下了判决书,大可能是去爵流放边疆。途中若有盗匪来袭,前辈趁乱,将四弟救走即可。”

周易微微颔首,如此做不会引人注意,后续李鸿潜修也就安稳许多。

“你怎么确定朝廷会判流放?当今为了铲除你家,可是舍弃了亲儿子!”

李烨说道:“弘昌帝一心想做圣主明君,青史留名,定不会落个苛待功臣的骂名。饶恕李家性命得了仁德美名,再遣山贼灭门,两全其美!”

周易说道:“不看李家遭遇,弘昌帝确实是中兴之主!”

崇明帝在位期间凤阳国几乎倾覆,大半疆域落入大雍和叛军手中。

弘昌帝在位十八年,已经一扫颓靡恢复国朝昌盛。

这其中李武的功劳很大,然而战争不是国家的唯一,弘昌帝能处理好崇明帝留下的烂摊子,算得上真正有能力会治国的君主。

“狗皇帝本人不咋样,看人眼光却是极准,一个李武,一个弘昌。”

周易回想崇明帝临终安排,暗中培养了李武,使计坑死了龙相,遗诏使三皇子登基,一步步算计安排的极好。

“这等聪明人,怎么就沉迷于修仙问道?”

“前辈……”

李烨见周易神色变化,以为有所疏漏,补充道:“如果弘昌帝判李家斩首,便劳烦前辈,在押送途中将四弟劫走。”

“为何不是在天牢中?”

如今周易是天牢最老的狱卒,熬死了三任司狱,换走个人轻而易举。

李烨说道:“我们兄弟四个是弘昌帝眼中钉,在天牢走了闪失,必然会波及牢中上下官吏,因此影响了前辈隐居就不好了。”

周易深深看了李烨片刻,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这等心思通透的人物,在哪里都能风生水起,生在李家反而是亏了。

……

后续果然在李烨预料当中。

朝廷三司会审,由于谋逆案证据确凿,很快出了判决。

太子罢黜为庶人,幽禁宫中终生不得出,其余一干从犯轻则流放重则斩首。其中李家为谋逆案主要支持者,去国公爵,诛九族!

弘昌帝听闻判决之后,躺在病床上,唤来首辅张正阳。

“李家于国朝有大恩,纵使李卿负朕,朕亦不能负李卿。便改诛九族为流放,切不可让李卿后继无人!”

此话流传朝堂,百官高呼陛下慈悲!

市井百姓听闻此事,也不得不承认,当今陛下是个念旧情的仁君。

同年三月。

朝廷遣禁军押送,李家族人一百三十七口,乘坐囚车向北疆驶去。

周易已经提前半月请了假,理由是江湖访友,归期未定。

上一篇:我有一枚两界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