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第194章

作者:贰更2

白世玉面色微红:“我从来没去过勾栏……”

周易随口问道:“满月阁的花魁,清清姑娘怎么样?”

“太瘦了,比不过春风楼的妙玉……咳咳。”

白世玉咳嗽几声掩饰尴尬,连忙解释道:“都是传言,道听途说!”

周易也不揭穿,笑着说道。

“那更要去看看,验证一下传言真伪!”

大约半个时辰。

春风楼。

周易站在门口啧啧称奇,仅仅两百年没来,竟然生出这么大变化。

姑娘们穿着模样怪异的服饰,造型颇为新颖,有丝的,有皮的,有猫耳,有狐尾,对着行人搔首弄姿,与街上的长衫大褂格格不入。

“这可真是……”

周易怎么也没想到,只是将历史的车轮轻轻推了一把,竟然出现了如此混乱糅杂的景象。

白世玉说道:“听说这些衣服,出自文人大家之手,每过些时日,春风楼还会有新式衣衫评比,那才是真个……啧啧!”

“读书人的花花心思起来了,一般人真比不过!”

周易出关一年时间,在酒馆听到不少传闻。

时代变革滚滚而来,仍守着四书五经的老旧读书人,清楚感受到所学无用,正在被时代所抛弃。

奉为圭臬的先贤典籍找不到答案,这些人只能在迷茫中自行变化、探索,其中少不了激进派,一些思想甚至比新家族还要激烈。

易发易服只是其一。

有些读书人绝望后当街烧书,披头散发,发誓要做新圣贤!

“其他的且不说,这新式衣服很是挠人心思。”

周易抬脚进门,由于来的晚了,二楼包厢客满,只能在大厅散桌。

春风楼内部装饰变化倒是不大,仔细看细节处,为了刻意凸显古意、传承,挂上了历史上来过的名人留字。

周易目光扫过落款,发现有不少认识,甚至当年言谈甚欢的故人。

毕竟春风楼几百年老客,来了也不能连续不断的庆贺,金丹真君也承受不住,遇到有趣的人就交流一番心得。

“这些家伙个个是浪荡子,靠着几笔文墨丹青,竟然有资格挂墙上了!”

名人字画彰显春风楼传承千年,深厚底蕴,老财们最是吃这一套,以至于新旧时代交错中,非但没有让同行超越,反而历久弥新。

白世玉刚开始还扭扭捏捏,三杯两盏下肚,便现了原形,很是熟络的帮姑娘摸骨。

周易唤来老鸨,给了几张兑票,吩咐台上换了首曲子。

琴瑟和鸣,曲声悠扬。

周易忽然问道:“小白,你听这曲子怎么样?”

“身段保持的太差,声音过于媚俗,勉强能听,只是曲子有些老了。”

白世玉点评的很是专业,显然是勾栏常客:“这届花魁有些差劲,听说是赵家商号砸钱硬捧出来,用来宣扬新式布料,名不副实。”

“嗯,不错。”

周易微微颔首,心中稍稍放松,不着痕迹的换了话题。

当年老白最是喜欢此曲,每逢听曲必点,说他轮回千百回也忘不了。

“如此看来,大抵是相似的花罢了,轮回之说仍是虚妄。这样也不错,既见了故人又无甚风险,否则贫道该考虑跑路了……”

第216章 莫谈国事

轮回是个玄奥、恐怖的命题。

周易参悟佛道经文千百年,再修行神魂功法事半功倍,百年间已经涅槃经大成。

随着对佛经、功法了解越深,对涅槃转生秘术的认知愈发清楚,还要远远超过佛门高僧,所谓涅槃、转世更准确的是渡化。

秘法寻到一朵相似的花,以高僧残念,渡化灵童!

世上只有灵童,大抵是因为婴儿神魂孱弱,更容易渡化。

灵童灌注高僧残念之后,即使没有彻底恢复前世记忆,对佛法天然产生了悟性,修行自然一日千里。

“如此秘术,近乎魔道!”

周易通读儒释道三教经典,平日里虽以贫道自居,却也从未想过贬佛灭佛。

遇到不顺眼的事,恰好又有能力,便想着管一管。

诸如传授朱康机器,真正的原因是末法绝世,天下无敌,否则黎民百姓再怎么苦,周易也不会管更不敢管。

“活了这么久,咱还是当年那个屁民!”

“这话听着就亏心,世上又哪有您这般平民?”

白世玉似醉非醉,搂着姑娘说道:“掌柜的可去过工坊,前些年咱去皇家新建的织行,一天做工八个时辰,干不够就扣钱,同去的十个三年死了一半!”

周易眉头微皱,问道:“听说皇室工坊还算宽松?”

“相比其他工坊确实如此,传闻太祖留下的遗训,好生对待工人。”

白世玉叹息道:“可惜太祖殚精竭虑,寿元有些短了,当真如前朝武帝一般,活百二三十年或许是另一番模样!”

周易正要细问,怀中姑娘咬了咬嘴唇,提醒道。

“莫谈国事!”

“嗯,咱们谈一谈内事儿。”

周易笑着转移话题,免得给人家姑娘寻麻烦,朝廷大力支持机器和工坊,凡是反对的说坏话的都抓去万寿山挖石炭。

毕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平民百姓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有思维,会痛苦,自然会对机器、工坊产生仇恨。

周易经营酒馆一年左右,来聚会的老财没少议论,今儿哪家工坊着火,明儿又谁家机器被砸了。

老财们的幸灾乐祸,多多少少包含羡慕嫉妒,当真让他们去经营工坊,或许剥削的更残酷,毕竟从祖上传下来的奴役他人的基因!

白世玉喃喃几声,也没有继续说下去。

自此逛了一遭春风楼,周易与白世玉关系拉近了许多,平日里就叫他小白。

心心念念的事,遇上了,见一面,反而会彻底放下。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故人重逢的感慨逐渐消散,白世玉便只是白世玉,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大概就是一见如故。

转眼又初秋。

正午。

京城仍然燥热,风吹过,空气中飘着灰蒙蒙的黑烟。

酒馆正营业。

周易站在柜台后面,兴致勃勃的翻看话本。

修仙界尚在的时候,话本总是逃不脱求道、长生的桎梏,凡俗时不时出现的奇人异士,上至皇帝下至走卒无不羡慕追求。

如今仙踪隐匿,时代剧变,出现了不少其他类型话本。

譬如正在看的这本《我真是大工坊主》,近些日特别火爆的话本,主角是萧家工坊大少爷,假装平民去上工体验生活……

周赞叹道:“可惜作者佚名,否则定要拉来讨论剧情!”

“陈先生,杨先生,快里面请!”

白世玉穿着藏蓝短打,脚步轻盈的打招呼,几个月下来已经与酒馆客人混的相熟,尤其是与陈继业等老财成了忘年交。

一个面如冠玉,谈吐不俗,祖上与大乾皇族略有渊源的跑堂,瞬间拉高了酒馆的档次!

“细微处见真章,比那些刻意摆古画瓷器的酒楼,这小酒馆更显玄妙。”

杨崇唤仆役摆上整桌子菜,喝着独一无二口味的美酒,赞叹道:“孙掌柜,不差!”

正在这时。

宁德坊市巡司刘班头带着两个差役,进门先与陈继业等人躬身问好,来到柜台前说道。

“孙掌柜,今儿打扰。”

刘班头恭敬道:“衙门里下了通知,凡酒楼茶馆营业,必须在门口、酒桌挂上牌子。”

周易问道:“什么牌子?”

“莫谈国事!”

刘班头连连拱手作揖,苦着脸说道:“孙掌柜,咱真不是为难您,朝廷统一的命令。”

周易疑惑道:“怎么突然有这规矩?”

刘班头低声说道:“前几天,一伙赤盟的乱贼突袭了皇家坊市,造成了不小损失。听说根源是累死了赤盟的人,工坊不给赔钱,一来二去闹出了乱子!”

周易微微颔首,此事早就听说过,可以说是近些天的热搜第一,刚刚还听到有客人议论。

其中大部分人不予置评,中部分人支持抓捕乱贼,少部分人觉得工坊需要提高待遇。

毕竟一两银子一壶酒,不是平民百姓能喝得起。

老财们对此事的看法,则是嘲笑新兴家族底蕴浅薄,连驯服奴才的手段也这般低劣。换做他们去经营工坊,既能成为十里八乡大善人,又能保证工坊产量!

刘班头说道:“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可是流传的太广,竟然引得百姓不愿去上工,朝廷才下了这命令!”

周易指了指陈继业等人:“我不反对朝廷规矩,但是莫谈国事,得问他们同不同意。”

“孙掌柜,您就别为难小的了,咱还靠着这口饭养家。”

刘班头哪敢去招惹老财,说不准当晚就落水淹死,祈求道:“要不您这样,谈国事就扣牌子,不谈了就正过来!”

“行。”

周易不至于为难底层胥吏,将十几块木牌放在柜台,答应晚上打烊就挂上。

刘班头千恩万谢的离开,搞定了有间酒馆,宁德坊其他铺子随意就拿捏,否则就扣上赤盟乱贼的帽子。

上一篇:我有一枚两界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