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第177章

作者:贰更2

即使没有寻到老龙痕迹,也可能寻到几样与老龙相关之物,再通过卜算之法一步步推演。

遁入水底。

周易曾经来过龙宫,循着方向很快见到龙宫遗迹。

历经数百年湖水冲刷,辉煌的宫殿只剩下几根立柱,坍塌的房屋长满水草,鱼虾在缝隙中钻来钻去。

漫步在水底,看着残存的墙壁、石柱、宫殿等等。

当年龙宫赴宴情景犹在眼前,转瞬间就时代变迁沧海桑田,闻名九洲的龙宫就剩下些断壁残垣。

“任生前如何强横,不得长生,终究是一抔黄土!”

周易亲眼见证龙宫变成遗迹,对此感触甚深,不断反省自己务必小心谨慎。

神识笼罩方圆十数里,在龙宫来回几遭,没有发现任何异样物件。从遗迹中发掘了不少金玉珠宝,然而只是宫殿装饰物,难以用来卜算龙皇。

卜算之法受实力影响,周易以金丹寻觅元婴,必须贴身物件才有可能。

“贫道有的是时间,一百年一千年,终能寻到老龙将自己埋在何处!”

自此闭关。

每日诵经悟道。

喧嚣十余年,周易又恢复了安静。

修行之道须一张一弛,其中松紧自行把握,可免于枯燥或懈怠。

周易有时候颇为羡慕灵参娃娃,生性单纯,从来没有忧愁概念,可谓修道最上等的赤子之心。

灵参娃娃正绕着建木打转,嘴里念念有词,身后跟着个赤红尾巴。

建木已经催熟至三丈,灵参娃娃仰着头也看不到顶,可惜一出溜笔直,没有任何发芽分叉的迹象。

“灵气比之前又浓郁了几分,如此来看,不需千年就能突破中期。”

转瞬数年过去。

这日。

天朗气清。

周易结束修行,心中有些烦闷,便没有参悟道藏,化作遁光飞到碧波潭边。

从储物袋中取出鱼竿,慢悠悠的开始垂钓。

山中天色无常,转瞬就乌云密闭,一阵风吹过,细雨飘飘洒洒落下。

周易坐在湖边,观赏浩渺烟波。

风和水,本就是极妙的意象!

这时。

“拉起帆……挂上彩……顺风顺水哟……”

一阵粗犷的歌声传来,风雨朦胧中见到个人影,撑着船由远及近。

声音穿金裂石,气息悠长有力。

周易无奈看着吓跑的鱼,双目灵光闪烁,看向船上人影,竟是个白发老汉,风雨中只穿着短打,裸露青铜般健壮四肢。

老者临近了湖边,篙子一拍水面,整个人腾空而起,稳稳落在周易身旁。

“老头子金京,见过道友。”

周易身穿青色道袍,几百年前的款式,落在旁人眼中就是古意盎然,任由风吹雨打不见潮湿,必然是内功大成的道门高人。

“贫道朱刚,暂时借住贵地,还望金长老准许。”

周易早听说过金京之名,当代摩云城大长老,庆国册封镇南王。

金姓是摩云城第一大姓氏,世世代代执掌大权,未曾想堂堂大长老,竟是个贫苦渔民打扮。

“这十万大山不属于任何人,道长无需与老头子说。”

金京蹲在岸边,看向湖水当中笔直的鱼钩,尖上穿着一粒米,笑道:“咱打了一辈子渔,从未见过直钩,道长莫不是仿照哪位先贤?”

“贫道这是在结善缘,等鱼来报恩。”

周易说话时,刚刚让金京吓跑的鱼,又忍不住灵米诱惑跑回来。

张口将灵米吞入腹中,鱼尾摆动,刷的不见身影。

周易屈指一弹,又将灵米粒穿在钩上,片刻时间便有鱼游过来,将诱饵吞下后消失不见。

金京看的有趣,就蹲在湖边看钓鱼,随口问道:“道长怎么来这荒山野岭修行?”

周易说道:“贫道好古物,翻阅典籍得知,曾经此地有龙宫,便来寻觅真龙踪迹。”

金京眉头一挑,哼哼道:“真龙没有,妖魔鬼怪多的是。”

摩云城人族受妖族压迫,前人典籍中多有记载,对碧波潭龙族并无任何好感。

周易反问道:“金长老怎么来这荒山野岭打渔?”

“这有什么奇怪,老头子从小就学的就是这个。”

金京无奈道:“自从表兄即位,摩云城日益繁华,大家学绸缎,学下棋,学品茶,学四书五经。老汉只喜欢种田打猎,又没理由阻止,索性来山里躲着。”

周易问道:“金长老认为这是坏事?”

“不好也不坏,总不能强行让大家受苦。”

金京叹息道:“只是摩云城能独立于世,靠的是全民修行武道,一旦堕入荣华富贵,哪还有心思磨砺气血!”

周易微微颔首,难怪这老头能气血凝窍,天赋异禀只是其一。金京天性不喜红尘世俗,暗合修行玄妙,也是其中重要缘由。

“庆国威震云洲,有太始帝这层关系,没人敢招惹摩云城。”

“老头子没读过书,不懂那些弯弯绕绕,平日里听说书先生讲史,只觉得靠人终究不如靠己。”

金京无奈道:“况且我那表兄,近些年神志有些……不清醒!”

周易点点头,为鱼钩添加了灵米。

“是啊,不清醒。”

第199章 人间昆仑

仙京。

上阳宫。

早朝。

三呼万岁。

太始帝双目赤红,目光扫过殿中群臣,气息如火山般爆裂。

“三十多年过去,仍未寻到昆仑山,朕要尔等何用?”

“臣等万死!”

群臣跪地不起,只觉得如山威势压在身上,忍不住瑟瑟发抖。

太始帝穷搜佛道灵物炼成仙丹服用,平日御膳吃的又是百年人参、首乌熬成的汤羹,可以说汇聚云洲精粹,短短十年时间就凝成血丹。

举手成风,呼喝如雷。

“误朕长生道途,死一万次都不够!”

太始帝目光看向其中一人,面色稍霁:“刘爱卿,修仙话本编纂的如何?”

“臣集合翰林院所有同僚,熬夜写出了十二卷新话本,俱是精品,散朝便送去昆仑宫。”

刘翰林谄媚道:“新话本乃心血之作,臣以项上头颅保证,陛下定然满意!”

“很好。”

太始帝闻言,心中炽烈难耐稍稍熄灭:“众爱卿平身吧。”

百官刚刚起身,便有御史出列说道。

“陛下,臣举报翰林院刘翼借编纂话本,中饱私囊,贪墨十三万七千两白银,俱查有实据!”

刘翼面色苍白,他根基浅薄,全靠着会写话本才得陛下提拔,正琢磨着该怎么狡辩。

“竟然有此等事,不过朕不能偏听偏信,由内侍司彻查此案。”

太始帝一句话将此事遮掩,挥手阻止了御史继续说话,目光看向徐真人:“真人近日可有炼丹?”

“禀陛下,灵药已经断了数月,臣难为无米之炊啊!”

徐真人话还未说完,只觉冰冷杀意缭绕,连忙说出准备的腹稿:“臣恨不能为陛下炼丹,心急如焚,翻阅经典,终于有了线索。”

太始帝微微颔首:“说。”

“臣从典籍中得知,海中有仙岛。”

徐真人说道:“臣愿率水师,东渡深海。东海仙岛无数,臣定能寻到灵药,炼成延寿灵丹!”

“准。”

太始帝并不信任徐真人额,然而从昆仑山藏书阁中得知,白云观前身地火宫就来自东海,吩咐道:“命水师造大船百艘,兵分三路,入东海寻灵药!”

户部尚书出列劝说道:“此举劳民伤财,陛下三思啊!”

“朕辗转反侧,千思百虑,何止三思?”

太始帝幽幽道:“这世上真的有昆仑,朕是昆仑弟子,朕要修仙,朕要长生!”

从昆仑山离开的时候,太始帝没有任何犹豫,自认为皇权霸业更诱人,然而随着年岁增长,死亡步步迫近,世上一切都比不过仙道长生。

殿中群臣闻言,面色变幻不一。

刘翼、徐真人刚刚死里逃生,连忙附和道:“陛下大气运在身,定能长生不死!”

忠心尚存的臣子,伏地劝谏:“陛下,长生乃虚妄之言,切莫为奸佞所趁!”

观政的皇子低着头不敢说话,想劝说又不敢,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我爹疯了!

这也是所有人的念头,无论忠臣或者奸佞,都认为太始帝痴迷长生,已经到了疯癫的境地。世上哪有什么昆仑山,哪有什么修仙长生,全是陛下发疯的臆想!

上一篇:我有一枚两界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