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第439章

作者:森外

两个多小时后,两人出了影院。

看着姑娘有些沉默的样子,夏云星忍不住问道:“彤彤,怎么了,不舒服?”

“夏云星,你说太阳真的会氦闪吗?地球真会变成那样吗?”

“理论上不会的,你爸也不是说过,这只不过是一部科幻片嘛。”夏云星笑道。

“哎……”姑娘长长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好啦,彤彤,别胡思乱想,我去给你买一杯热奶,一会还要看《宇宙战警》呢”

第544章 落后不丢人,丢人的是不敢承认自己落后。

等两人再从电影院里出来,天已经黑了。

俞彤彤依旧有些闷闷不乐。

“这又是咋了?”夏云星关心问道。

“唉……拍的太让人失望了,还有李云杰,干嘛要接这种烂片?”俞彤彤幽幽说道。

“其实,这部电影也没你说的那么差。”夏云星安慰道:“主要是《流浪地球》拍的太好看,这就犹如你刚刚吃过全聚德烤鸭又让你去吃肯德基,你当然感觉不好吃。”

嗯……

似乎有那一点道理。

“从另一角度讲,你应该开心才对。咱们国家终于有一部能媲美好莱坞科的科幻大片!彤彤,你应该以你爸爸为骄傲!”

“我一直以我爸而骄傲!”俞彤彤回了句。“走,我说话算数,现在就请你去吃小龙虾!”

“也庆贺你爸爸拍出这么好的电影!”夏云星笑着补充了句。

呵。

这家伙就是会说话!

俞彤彤开心笑了。

竟然为吃小龙虾找出这么好的理由。

嗯,回去我就给老爸小姨这么说!

《流浪地球》票房在内地一路狂飙,已经将《宇宙战警》远远甩在后面,网上一片赞誉声,连官媒也掺和进来竟然花式宣传《流浪地球》。人民日报和紫光阁用最近燕京下的大雪来联想到《流浪地球》里面的场景,顺着推广了电影《流浪地球》。

央视新闻更是以中科院研究员的角度,解答《流浪地球》电影里面的科幻知识对青少年的影响。

新华社则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几部春节期间上映的国产电影一并宣传,让网友们自己选看了哪部。

文章下留言最多的自然是这部《流浪地球》……

同样这股热潮刮到了海外。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日报道称,中国首部以太空为背景的大片——《流浪地球》在内地热映认为这将标志着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到来。

独立影评人雷蒙德周说:“这如同科幻片元年的开启。”

洛杉矶ipic theaters电影院。

现在正在上演一部中国科幻电影,正是国内那部在国内火爆的《流浪地球》。

就在电影在国内上映的时候,在在海外国家的发行也在同步进行。

洛杉矶的ipic theaters电影院就引进了这部片子。

看的人还比较多,不过大都是当地华人,但后排却坐着两个中年白人,正是克里斯托夫和他的助手。

他是专门来看这部电影的。

曾经他想拍却没有买到版权,最后被中国导演拍成功。

他很想知道,拍的到底怎么样?是不是就是网上说的那样好看?

荧幕上说的是汉语,但全程有英文字幕翻译。

克里斯托夫戴着3D眼镜静静看着,耳朵却传来一个女人低低哭泣声。

转过一看,是旁边一个亚裔面孔的中年妇女边看边抹着眼泪。

电影里正在上演刘培强准备开空间站撞上木星场景。

一行行英文字母

“儿子,对不起,爸爸又要去执行任务了,这是爸爸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

“我离开的时候,你四岁,可是现在,你已经长大成人了。爸爸跟你说过,爸爸在天上,你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爸爸了。这一次,你一定可以看到我……”

来,儿子。三、二、一”

……

……

拍的的确很煽情。

这就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亲情吧?

克里斯托夫微微叹口气。

但他觉得还不如那个原本桀骜不驯的中二女生哽咽着向全球广播,煽情之后,随后冰原上成百上千的车辆在永夜的黑暗下调转车头的场景更让人感动。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最后,电影在长长的旁白中结束:尤其是“这一绝望与希望并存的计划,史称‘流浪地球’计划”。

克里斯托夫和助手一起出了影院,看着漫天繁星,他长长吁了口气。

“杰克,你看了这部电影,有什么感受?”

“影片如其他中国主旋律电影一样一如既往宣传中国式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导演对小说的改编和剧情设计,并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克里斯托夫听完笑了。

“杰克,这可是中国人拍的科幻片,为什么会宣扬我们美国人价值观?你说好莱坞的电影会宣扬这些吗?我问的是从拍摄技术角度,这部电影怎么样?”

“老实说,如果抛去那些可笑的价值观,从技术角度我认为拍的非常不错。”杰克倒也实事求是。

“特别是前面的几个CG的长镜头让我感到很惊讶,没想到中国人也能拍出类似好莱坞的特效。”

“是啊……如果这部电影将里面中国的元素都往下拿掉的话,这就是一部典型好莱坞影片!甚至拍的要比大部分好莱坞科幻片都要好!”克里斯托夫感慨了句。

“比那部《宇宙特警》拍的好。”杰克补充了句。

克里斯托夫听了又笑了。

“可惜李云杰一身好功夫。”

“走吧,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真的跨出了一大步……替我给俞冬青先生发一份电子邮件,恭喜他。”

俞冬青接到克里斯托夫电子邮件已经是三天后,邮件内容充满溢美之词,说俞冬青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的科幻电影水平拉到好莱坞的水平。

俞冬青没想到克里斯托夫竟然还会发电子邮件恭贺!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但对方心意还是要领的。

于是,也回了一封电子邮件,信中当然很谦逊,说中国科幻电影刚刚起步,有许多东西还要向好莱坞学习,希望双方多交流云云。

其实不是谦虚,是事实。

无论是原来这个时空还是现在,好莱坞电影工业包括特效制作、艺术与商业结合、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等等,都值得我们学习。

落后不丢人,丢人的是不敢承认自己落后。

时间很快到了三月初,《流浪地球》已经上映一个多月,内地票房高达65亿,几乎是排名第二的《宇宙战警》的2倍,第三名《重案特勤组》的3倍。

而上映还在继续,业内人士预计票房将会超过70亿,成为史上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

神话还在继续。

第545章 《流浪地球》要拍续集,但俞冬青不想做导演

这两天燕京天气不错,一扫前段时间的风沙漫天。蓝天白云,阳光灿烂。

俞冬青正坐在自己茶室惬意的喝着龙井茶。

自从过年回到燕京,俞冬青停止一切工作,日子就是在跑步、喝茶、闲聊以及和老友钓鱼的日子中度过。

哦,周末再带娃出去溜达溜达。

拍《流浪地球》忙活快两年,现在总算好好歇息。

不过今天茶室里还有一个人——李万。

“老李,你不好好去忙你的公司,最近老跑到我这跟我混啥?”俞冬青问道。

“怎么,不欢迎?”李万反问道。

“欢迎,欢迎……有人陪我喝茶聊天还不好?”俞冬青笑道:“只是别耽误你的正事。”

“事干不完的。”李万叹口气:“我要向你学习,“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嘛。”

俞冬青听了却摇摇头。

就你?

坐的下来吗?

如同火烧屁股,坐一会就走。

果然,李万喝了两杯茶看了看手表,一把抓起放在茶桌边的公文包:“冬青,我得走了,刘小帅要拍一部新片,想让我拉些投资,约好三点见面我得回去看看。”

俞冬青当然认识刘小帅。

一个很有才华但心高气傲的男人。

两年前,就在王东生的婚礼宴席上,刘小帅当着众人的面说了一句如果那部《东邪西毒》电影入围戛纳电影节,他两年不拍电影。

结果现场被打脸,《东邪西毒》不仅入围,而且最后还获得了最高荣誉金棕榈奖。

刘小帅倒也说话算数,两年内没有拍过一部电影,听说最近正在筹划剧本。

不过俞冬青不关心这个。

“慢走,不送。”俞冬青端起慢悠悠说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