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第119章

作者:森外

“俞先生,您是带着女儿出来旅行的吧?”中年男人热情问道。

俞冬青点点头。

“您要去哪里?”

对方的刨根问底让俞冬青感到有点厌烦,说了句“青海”就拉着俞彤彤转身离去。

“谢谢啊……”

男人在后面高声叫道。

俞冬青也没多理会,带着女儿又在影视城里乱逛起来,逛完明清二城,又去逛老银川一条街,还尝了银川特色小吃燕面揉揉,看看已经到下午才带女儿准备回酒店。

刚走出银川老街,迎面就碰上刚才和那个合影小姑娘的父亲。

“俞先生,终于找您了。”中年男人满脸是汗,看样子是走了好一段路程。

“又要和你女儿拍照?”俞冬青微皱眉头回答道。

“不,不是……俞先生,刚才您说你要去青海玩,我们能同行吗?”中年男人说道。

“没这个必要吧?从银川到青海都是一路高速,又不是进藏需要个伴。”俞冬青婉拒。

“是这样,俞先生。”男人急忙说道:“我女儿是您的粉丝,刚才看到和您的合影,她非常开心。”

开心就要一路同行?

如果是女孩有这样的想法也不算奇怪,可是你这个当爸的,竟然也这么热情?

男人叹了口气说出缘由。

男人叫张树春,内蒙东胜人,夫妻俩都是一家工厂的普通工人,女儿叫张蕾蕾今年上初二。

张蕾蕾以前爱说爱笑,上了初中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也一路下滑,张树春夫妇俩感到莫名其妙,但也找不到原因。

张树春是个暴脾气,以为是女儿不好好学习或者早恋什么的,有一次女儿考上成绩不好就骂了几句。

等夫妻俩下午下班回来发现女儿竟然没去上学呆在家里竟然割腕自杀!

“当时我吓坏了,地上流了一滩血,赶紧打120,把女儿送往医院才抢救过来,后来医生又建议我们去看心理门诊科,我这才知道女儿竟然患有抑郁症。”张树春说道。

“后来医生进行心理治疗,然后又吃药,我女儿的精神状态也是时好时坏,虽然没有再出现自残现象,但情绪一直是郁郁寡欢,有时候学也不去上,就呆在自己房间玩手机,听歌。”

“现在不是放暑假了吗?医生建议我带女儿逛逛,我就和我爱人开车从东胜来到银川,本来我们想去xin疆的,但刚才听您说要去青海,所以我们准备改变主意和您一块去。”

“因为……”张树春顿了顿说道:“因为刚才我女儿看到和你的合影她笑了,我好久没见到我女儿这么笑过。”

张树春说着,脸上露出一丝痛苦。

“爸爸,爸爸,让那个小姐姐和我们一起去吧。”站在边上刚才没说话的俞彤彤拉了拉俞冬青的手:“小姐姐好可怜的。”

“俞先生,请你相信我说的,这是我的身份证。”男人赶紧从兜里掏出身份证递给俞冬青。

他看了看,果然和男人说的信息一样,这男人还是个蒙古族人。

“那好,明天早上我们就准备离开银川去青海。”俞冬青简单说了自己的行程。

“好,好,您住哪个酒店?明天一早我们赶过来。”

“喜来登酒店。”

“好的,多谢了,明早见。”两人又留了联系方式,张树春就匆匆离开。

没想到自己在旅途上还有伴。

俞冬青想着忍不住摇摇头。

第154章 抑郁症女孩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俞冬青和女儿先去餐厅吃完早饭,然后收拾行李结账离开,出了酒店大厅门口,俞冬青果然看到外面停着一辆挂着“蒙K”牌子的白色小车。

看见俞冬青父女俩出来,张树春夫妇赶忙从车上下来,表示感谢。

“你家孩子呢?”俞冬青问道。

“在车上,本来我让她下来招呼你,可她不想下来。不好意思啊,俞先生。”张树春道歉道。

俞冬青看到隐隐看到车里坐着一个人。

“没关系,孩子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别强迫她。”俞冬青说道:“咱们走吧。”

两家各自上了自家车,沿着后海路向东驶去,拐进环城路最后又上了京藏高速,一路向南直奔青海。

经过吴忠、白银,绕过兰州,中途又在服务区休息了两次,终于在下午五点左右赶到西宁。

按照网上提前预定的,两家住进了市区的一家如家酒店。

俞冬青出门一般是不住这样的经济性酒店的,但是考虑到张树春一家情况,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比较便宜的连锁酒店。

“俞先生,咱们一会去逛逛莫家街怎么样?”在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张树春提议道。

“行,休息一下,半个小时后在大厅集合。”俞冬青答应了。

莫家街是西宁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迄今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在今天的西宁人和外地游客眼中,莫家街就是一个青海美食集中区。

酿皮、炒凉粉、油炸糕、抓面等本地特色小吃应有尽有,一般来西宁都要在这里逛逛,俞冬青自然也不例外。

半个小时后,俞冬青带着女儿下楼来到大厅,左等右等总不见张树春一家下来,俞冬青有些不耐烦就准备给他打电话,却看到张树春一人匆匆下来。

“不好意思,俞先生。”张春生说道:“我女儿不想去。”

“为什么?不是刚才都说好了吗?”俞冬青感到奇怪。

“她患这病就这样,情绪变化很快。”张春生低声解释:“要不你们去逛吧。”

俞冬青听了心里微微叹口气。

“要不,我上去看看?”

“好好。”

俞冬青和女儿又返回楼上,上了四楼自己隔壁房间,推门进去只见母女俩正在房间里,张蕾蕾站在窗边呆呆看着外面,形单影只。

俞冬青突然想到原来那个时空一只榴莲唱的抑郁全网的歌曲《海底》,讲述一个女孩的生命陨落在大海中的故事。

而这个女孩就是因为抑郁症。

俞冬青突然感到心疼,他不希望眼前这个女孩有歌曲里的遭遇。

可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对于患有抑郁症的孩子,无法拿常理去判定她们的做法。

讲道理根本没用,或许她比你更懂得这些道理,只是无法抑制自己的内心想法。

“你在看什么?”想了想,俞冬青轻声问道。

“大海。”张蕾蕾头也不抬,一副冷漠的样子。

但俞冬青清楚,这里没有大海,甚至连青海湖都看不到。

想了想他又说道:“我最近写了一首歌,你想不想听?”

这句话显然勾起女孩的兴趣,她抬起头看着对方:“你写新歌了?大海的歌吗?”

俞冬青犹豫了下,但还是点点头:“我们先出去吃饭好不好?顺便逛一逛。”

“那好吧。”张蕾蕾同意了。

“那你收拾下,我和彤彤在楼下等你。”

“姐姐,我们在下面等你哦。”俞彤彤很乖巧附和了句。

张蕾蕾又看了看一脸笑容的俞彤彤,轻轻点了点头。

俞冬青和女儿出了房门,张树春赶忙跟着出来,连声道谢:“谢谢你,俞先生。”

“客气什么?既然来玩就一块高兴才对。”俞冬青说道。

十分钟之后,张蕾蕾和她的妈妈下了楼,两家开了一辆车,张树春一家坐在俞冬青车里,向市区驶去。

莫家街位于XN市中心,和饮马街相对应,俞冬青等人刚过去是晚上六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好不容易找了个停车的地方,两家人就兴致勃勃逛起来。

这里主要是以小吃为主,和西安回民街齐名,俞彤彤是个小吃货,拉着爸爸的手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小嘴就没停过,还不停给张蕾蕾吃。

张蕾蕾的心情似乎好了许多,竟然也跟着俞彤彤说说笑笑,完全没有刚才酒店里的沉默寡言的模样。

谁能看出她还是个病人?

两家都玩的很开心,一直到晚上十点半才返回酒店,看到姑娘和俞彤彤有说有笑没有说新歌的事,俞冬青也就没提起。

第二天一大早,两家人各自乘车离开西宁,直奔青海湖。

旅途中最美的一段风景开始了。

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茶卡盐湖……沿途都是美丽的风景,特别是油菜花,当其他地方的油菜已经结子收获,青这里油菜花正在满山遍野地盛开。

人间芳菲尽,湖畔黄花开。

蓝天白云映衬着湛蓝色的湖水、金黄的油菜花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野花点缀着湖边碧绿的牧场,数不尽的牛羊马群犹如多彩珍珠洒满草原。

蓝天、白云、雪山、碧湖、油菜花五种元素完美结合在眼前,美不胜收,不必用专业的相机,普通手机随手一拍,那都是精美大片。

不过,俞冬青还是用他带来的佳能数码单反。

除了拍摄风景,女儿俞彤彤当然不让是拍摄的主角,现在又多了个张蕾蕾。

不过张蕾蕾并不太喜欢拍照,尽管被热情的俞彤彤拉着站在花海或者湖边照相,但本能看出她的抗拒。

“彤彤,如果你蕾蕾姐不喜欢照相,那你就别再拉她照。”这天在茶卡盐湖边照完相,俞冬青低声提醒女儿。

“为什么蕾蕾姐不喜欢照相呢?”俞彤彤有些不解,突然又恍然大悟:“哦,蕾蕾姐说她长的不漂亮。”

不漂亮?

俞冬青拿着相机又看了一眼正着蔚蓝色湖面出神的张蕾蕾,不是特别漂亮,但模样也很清秀。

话说,十四五岁的年龄,豆蔻年华的女孩,能有多丑?

只是心理问题罢了。

这时候张蕾蕾看着湖面,不知道想到什么,脸上露出微笑,一头秀发在微风中飞扬。

“等等……”

俞冬青赶紧制止住女儿的话,拿起相机对着姑娘抓拍一张。

“咔嚓”一声,照片上凝固女孩的侧脸,露出淡淡的微笑,这时候西方的太阳照到女孩脸上,散发出一种圣洁而又快乐的光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