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842章

作者:猛虎道长

左王接下来的话,让方小悦目瞪口呆,等等!我什么时候答应收你当徒弟了?

“龙越,星星,来拜见你们师祖!”

没等方小悦出声,左王就将两个小孩揽到了身边,让两小孩跪下。

在父王的威压之下,两小孩规规矩矩的朝着方小悦跪下,就在雨地里,结结实实的给磕了三个响头。

第1374章 、三马车的金银

“左王殿下,你大可不必如此,就算是……”

到了这时,方小悦还有什么不能明白的。

这就是托孤罢了。

这左王大概也感觉自己此行难逃一劫,但又不想窝囊的在道观里待一辈子,接受别人的保护,因而索性就将一对儿女送到三皇观,祈求庇护。

毕竟这次在六江省败了,压根就没可能继续有立足之地,只能够回去地上神国。

而自己在六江省搞出来的事情,必然已经传入孟秀全的耳里。

之前是山高皇帝远,孟秀全拿自己没办法,而这次回去,那孟秀全必然会对自己下手。

当然,自己也不是吃素的,只不过等到混战一起,自己这对儿女就可能陷入险地。

如此,左王才会将儿女送到三皇观来。

毕竟他也算是看明白了这位真人的为人,自己儿女不但能够得到庇护,还能够学到仙法,实事求是的说,这可要比当小王爷,小公主强太多了,尤其是在这个战乱的年代里。

当然,左王也没有让方小悦白养自己的一对儿女,随后就让亲兵赶了三辆马车过来。

这些马车里一部分是黄金,一部分是白银,都是左王在打下省城之后,朝着那些士绅下手,连续搜刮了半个月的成果。

当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些士绅也不会这样恨他了,以至于在他与彭国新决战的时候,那些士绅在背后搞破坏,使得功败垂成。

这大概就是一因一果。

方小悦看到那么多黄金,白银,也就没有继续推辞下去。

毕竟这些时间,三皇观连续施粥,消耗很大。

除了被打造成符纸的黄金之外,其余的金银都拿去购买粮食了。

至于四周种植的水稻,别看有三百亩之多,还是黄袍壮汉精心侍候着,但由于没法动用生命神职以及没有高浓度肥料,只依靠少量的农家肥支撑,其产量实际上是很低的。

每亩产量仅仅只有223斤!

这已经是青龙国这个时代的巅峰了。

没有任何一名农夫可以做到24小时不间歇的除草除虫,并且严格根据水稻生长情况施放农家肥。

唯独三皇观的黄袍壮汉可以不休不眠的做到这一切。

方小悦记得在自己的原世界里,由于化肥,除草剂的大量使用,杂交水稻种子的推广,水稻亩产量最高可达1300公斤。

当然,这是试验田级别的亩产,换到农民手里的话,最高亩产1400斤左右。

毕竟试验田的精耕细作是一般农民所无法做到的。

三皇观近300亩田地,一季下来,总共也就出产了6万斤稻谷,30吨而已。

再经过精制成为大米,又要加上一些损耗。

这二十多吨大米,观里的几个人倒是绝对够吃了,可如果拿来施舍流民的话,真心也顶不了多久。

而方小悦现在虽说探囊取物轻松无比,但他也不会去干打家劫舍的事情。

至于做生意什么的,更不会去碰。

如此一来,这左王送来的三马车金银,可谓是解了方小悦的燃眉之急。

毕竟左王败离六江省,连绵的战火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流民。

像三皇观现在的名声已经起来了。

那些流民为了求生存,必然会朝着三皇观汇聚过来。

到时候,方小悦也没法不施粥。

左王送上马车,朝着一对儿女看了看,眼睛里包含着无尽的不舍,但他总归是一个从战火里走出来的男人,因而咬了咬牙,一挥手,亲卫们随即便服侍他上马,准备离开。

而那两名美妇此时已经是哭得脸上的妆容都花了。

换成是谁,在与儿女分别时,并且知道这一别很可能就是永别的时候,都不会淡定自如。

不过即便是哭得厉害,那两名美妇也不得不重新上了马车,朝着两个孩子挥了挥手。

随后大队人马重新上路,朝着东方疾驶而去。

张龙越,张星星这两个小孩也是哭闹了起来,抢着要父亲,母亲。

不过方小悦对付小孩是很有一套,随即手指头夹着一道符箓,轻轻一挥,给两个孩子招来了一群蝴蝶。

好家伙,这可是下雨的晚上,像蝴蝶这种动物,到了晚上也是要睡觉的。

结果被方小悦给拘来,逗两个小孩开心。

如果那些蝴蝶会说话,大概会朝着方小悦狠狠吐出一口泡沫。

看到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身边翩翩起舞,两个小孩随即就不哭了。

张龙越大概是按照继承人模式培养的,多少还有点矜持,看着蝴蝶,眼睛里充满好奇,但却保持了王子的高傲。

可张星星就不一样了,一则是天真活泼,二则是左王想着是女儿,又不用继承家业,就没有约束她,因而张星星就欢天喜地的去追逐那些蝴蝶,即便是在雨地里摔了一跤,整个人都变成了泥娃娃,也没有再哭一声。

道观里多了两个小娃娃,厢房也不够住了。

方小悦让两个小孩暂时住在姐姐的厢房里,又带着所有人忙活了起来,准备多修建两间厢房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毫无疑问,对于道观的生活,张龙越,张星星两个从小就享受富贵生活的小孩是很不适应的。

以往早上虽说不能睡懒觉,但起床之后,都是侍女服侍自己,现在可好,早上5点半就必须起床,自己打水洗漱,然后跟着李尺丈,李寸芒两个哥哥去打扫道观卫生,直到7点,才吃早饭。

之后就是挑水,练拳,到中午十二点,吃午饭,下午看书学习,六点吃饭,晚上八点准时上床睡觉,结束一天的生活工作学习。

并且饭菜也略显清淡,与王府里的山珍海味完全不能一提。

方小悦还特意给两个小孩准备了小水桶,小扫帚,平时的学习,练拳都由李尺丈,李寸芒两兄弟负责。

毕竟,这两兄弟跟着自己也学了快两年时间。

体内灵气激活不下百缕,成功掌握了3-5种符箓的绘制,只是成功率还不算太高。

以两兄弟的学习成绩,带两个五六岁的小屁孩,还是没有问题的。

再说了,这也可以培养两兄弟的耐心和爱心。

第1375章 、彭巡检

不得不说,带小孩这种事情,对于不同人是不同的感受。

在不少大人看来,1-3岁的小孩是最可爱的时候,而到了七八岁,就是熊孩子了,最能够干坏事的时候。

实际上,方小悦都清楚记得自己小时候所干过的坏事,譬如将孤儿院院长养的金鱼偷偷捞出来,拿去喂给小黑喵等等之类事情。

而对于李尺丈两兄弟来说,张星星还好,一个软萌萌的小妹妹,又听话,挺好的。

可张龙越就不行了。

这小子,没事就摆出一副高傲的王子神色,有的时候还喜欢和李尺丈讨论四书五经,那副臭屁的样子,看着就让人想要抽他。

当然,李尺丈两兄弟倒也不至于因为不怎么喜欢张龙越而对他干些什么。

道观里的时间过得很快。

没多久时间,大批的流民就蜂拥而至。

这些流民来到三皇观附近之后,就依靠山势,在山上挖出了一个个地窖作为自己的住所。

现在刚刚过了秋收不久,气温正在飞速下降之中。

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

转眼一周之后,方小悦穿着一身单薄的道袍走出厢房,都能够感受到一丝丝寒气了。

当然,他是不怕这点寒冷的,可那些流民就不行了。

一个个连饭都没吃的,身体没有热量,缩在地窖里瑟瑟发抖。

于是乎,三皇观的粥棚随之又开启了。

流民们听到消息之后,随即便顶着寒风来到三皇观外领粥。

不得不说,方小悦还是有良心的。

他安排黄慕云负责此事,李尺丈等四个孩子辅助,又调拨了二十多名黄袍壮汉打下手。

唯一的要求就是,粥里插筷子不能倒。

因而虽说粥棚一天也就只施粥两次,但也保证了那些在山林里打地窖的流民在这个越来越寒冷的天气里不会被饿死。

半年时间过去,彭国新的洛军将左王大军彻底赶出了六江省,同时他借用执掌一省军政大权的机会,将自己的心腹手下尽数安排到各地为官,再加上驻扎在各地的洛军,彭国新可以说是将整个六江省掌握到了自己手心里。

从这一刻开始,彭国新就有了自己的根基。

之前的彭国新虽说是洛省人,可洛省并不是他的地盘,没有权力收税,更没有权力拉壮丁,只能够依靠钱财去招兵。

可光靠钱财去招兵,速度太慢了。

现在有了自己的地盘,不管是征收税费,还是招兵买马,较之以前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嗯,为了安抚巩固各地士绅的心,彭国新甚至于接收了左王当初任命的不少官员。

像崔知县,林巡检等等也顺势从左王麾下跳到了彭国新的船上。

因而对于冬林县的老百姓来说,除了税负突然之间又加重了一些,其余的什么都没有太大变化,就连县里的官老爷也基本上都是当初那些。

县令还是林县令,主簿还是张主簿,县尉还是陈县尉,唯独掌管当地兵丁的周巡检变成彭巡检。

嗯,这位彭巡检乃是彭国新的远房亲戚,出了五服的那种。

这并不奇怪,随着彭国新的地位权势不断升高,来投靠他的家乡人可不仅仅只是他家族里那些亲戚了,就连远到两三百年前就分出去的旁支,也纷纷找上门来。

可偏偏彭国新又特别相信血脉论,他认为关系再好的朋友,都没有亲戚靠谱,因为大家都是同一个血脉源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