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368章

作者:猛虎道长

只不过,这些轮胎橡胶原料只会越用越少。

因而国家发展事务部已经委托一些佛郎机商人,用重金搜集橡胶树种子了。

不过橡胶树这种植物,想要割胶,至少要等它长到7,8年以上。

这个时间对于星海国的工业需求来说,就有点太漫长了。

因而国家发展事务部也要求工业部尽快推出人造橡胶计划。

可工业部当时就将这个要求给驳回了。

原因很简单,连石油都没有,怎么研制人造橡胶?

且不提这些技术上面的问题,这些移民惊恐不安的被经查赶上了车,坐着蒸汽锅驼卡车朝着临时安置点而去。

他们需要在临时安置点进行为期三天的再度检疫,以及情况补录,之后才会被真正安置下去。

对于这些千里迢迢过来的流民,军事事务部大概是最兴奋了。

嗯,准确来说,应该是海军司令王海涛最兴奋。

为啥?

原因很简单,那边过来的流民里面懂水性的太多了。

由于靠近沿海,再加上乃是众多海盗的起家之地,譬如郑芝龙的老巢就在那里。

另外,那里出水手,历朝历代,官府选取水军,至少有三分之一选自胡建。

而清军杀入胡建之后,众多海商破家灭族,使得手下的水手纷纷逃难。

因而等海军去临时安置点征兵的时候才发现,这些流民里的水手比例之高,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更何况,在千里长途跋涉之中,体力较弱的老人,小孩很多都丢了性命,或者压根就走不到嘲州去,因而这些流民的年龄段也是相当合适。

仅仅三万流民里面,海军就挑选出了三千精壮水手。

如果不是元老院给予海军的编制着实有限,王海涛招募六千新兵都没有问题。

当然,在陆军也招募了五千新兵之后,元老院暂时停止了军事事务部的招兵计划。

没法,在招募了这一批新兵之后,星海国的士兵总数达到了一万五千人,其中海军四千,陆军一万一。

可以这么说,以南海岛现有的三十多万人口而言,供养一万五千士兵,已经算是很吓人了。

要知道以明朝以前的强盛,巅峰时期1.9亿人口,也就供养了118万兵力。

差不多也就是170个老百姓里供养一个士兵。

并且明朝大多数兵力都是以军户制度存在的,军户大多数都是自己种田,自食其力,只有军官才有粮饷。

而星海国现在差不多就等同于二十个老百姓供应一个士兵,士兵还是全脱产的!

这就是工业化的好处所在了。

以较低的人口,生产出极大丰富的物质,供养更多的士兵。

当然,这个比例也不可能继续提升了。

毕竟工厂里还急缺青壮呢,军事事务部的大肆募兵,已经让工业事务部很不满了。

张飞飞甚至于在元老院开会的时候,拍着桌子威胁要减少兵工厂的产能。

更何况,一口气招募了那么多的新兵,光是训练,也是需要花费相当时间的,否则的话,就会让军队战斗力快速下降。

在募兵结束之后,军事事务部便对陆军,海军进行了整编。

陆军整编为四个师,下辖十一个团。

第601章 、镇国将军

其中第一师,下辖三团,辖区南海岛北境。

第二师下辖三团,辖区南海岛南境。

第三师下辖两团,辖区交趾鸿基煤矿一带。

第四师下辖三团,暂时驻扎在星海市。

另外海军下辖两大舰队,北方舰队,南方舰队。

只不过这两大舰队都还在纸面上。

按照规划,任何一支舰队按照编制都应该有一艘一级战列舰,三艘二级战列舰外加五艘护卫舰以及若干巡逻船组成。

可这个时候,下水的就一艘二级战列舰临高号以及一大群福船,快船。

钢制渔船改造的破浪号现在更多的则是被派给移民工作小组使用。

不过加大海军建设,这是元老院开会一致同意的决议。

毕竟以星海国现在的局面来说,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想要扩张出去,压根就不可能。

因而在位于星海市的第一座造船厂进入正轨之后,工业事务部选址在三丫地区的第二座造船厂也随即拉开了建造的帷幕。

说实话,相对于星海市而言,三丫地区更适合建造造船厂一些。

且不提其附近有着茂盛无比的优质树林,只说其气候比较干燥,这一点就很不错了。

除此之外,昌江口也新建了一座造船厂。

只不过昌江口造船厂的技术水平要低于其余两大造船厂。

像星海市,三亚地区两大造船厂,都是用来制造战列舰一级的大船,而昌江口造船厂的干船坞都要小上很多,仅仅只是用来建造护卫舰,商船之用。

没错,星海国的造船业不仅仅只是准备建造战舰,还准备将商船这一块给拿下来。

原因很简单,其一,星海国自身对商船就有着极大的缺口需求。

其二,随着清军不断入侵,明朝原有的几大造船厂可以说是全军覆灭,因而想要买新船,几乎是不可能,很多海商都拿着银子找不到门路。

最后一点就是星海国交通事务部的不少元老想要造出更快的商船来。

没法,现在的福船大多都是顺风5-6节,侧风2-3节的速度,太慢了。

相对于星海国现在不断膨胀的进出口贸易以及原材料输入等等方面而言,这种航速都太慢了。

可让星海市造船厂造商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干船坞都已经铺好了钢铁龙骨。

而三丫地区造船厂才修建起大半。

因而在一些元老的提议下,昌江口作为一个水利交通枢纽处,就成为了新造船厂的选址。

方小悦这段时间很忙。

由于星海国工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得电力缺乏这个问题再度被元老院提上了议程。

虽说煤电厂的规模一扩再扩,但煤电这玩意在技术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其规模总归是有个上限的。

最要命的就是煤电这玩意对环境污染太大了。

由于煤电厂的规模扩张到了建厂时的二十倍以上,使得星海市的老百姓每天都能够看到黑漆漆的烟雾不断飘过来。

但凡距离煤电厂近一点的地方,到处都是一片煤灰残留,甚至于元老院大会厅都被熏得一片黑灰。

很显然,煤电厂不能继续扩建下去了。

至少不能在星海市附近继续扩建了。

那些元老可不想还没有享受到,就得了尘肺,那样的话,以星海国现有医疗水平,基本上生活质量就差到底了。

由于元老们一致同意修建水电站,加上这个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够干下来的,因而水电站的相关筹备工作就被元老院直接委托给了方小悦。

好吧,方小悦感觉有些头痛,先别说水电发电机这玩意与煤电的不同之处,光是修建水电所需的人力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昌江由于落差较大,倒是有不少地方能够修建水电站,可昌江附近的人力资源就很缺乏了,而从其它地方迁移人群过去也不太现实。

毕竟整个南海岛原本就人力资源缺乏,其它地方的人力都被工业,农业等等给吸干了。

总不可能拉一帮老头来修水电站吧?

面对方小悦提出的这个难题,元老们也是一阵哑然。

虽说移民还在不断迁移过来,可由于各部门已经锁定了之后很多移民的去向,尤其是海军,正在提交继续扩招新兵的议案,要求提前储备足够的海军水兵,否则的话,等二级战列舰依次下水之后,海军如果没有足够的操作水兵,那么将会是一场灾难。

不过,这个时候,移民工作小组费克石元老通过小灵通传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

清军有异动!

准确来说,就是嘲州对面的胡建清军有异动。

或许是难民点的建立,众多商船来来往往的繁华景象,引得驻扎在胡建的清军有些垂涎欲滴了。

毕竟嘲州这个时候虽说临近沿海,但却不是主力战场。

南明昭武政权与清军的主力战场在淦州一线,嘲州对面只是一支上万清军的偏师,由某位镇国将军统领。

嗯,清廷的宗室爵位一共有十二个等级。

什么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一直到镇国公,辅国公……

镇国将军在宗室爵位里只算是第9级,属于很偏远的宗室了。

说实话,以镇国将军之封爵能够混到万人之军的统帅,这位镇国将军已经算是很幸运了。

要知道,在清廷里,还有大把的这样公,那样将军没有领兵的权力呢。

不过在清军暂时处于战略防御的情况之下,作为一支万人清军的统帅,这位镇国将军实际上是没有多少立功机会的。

之前的立功机会都被地位更高的贝勒抢走了。

现在,镇国将军突然接到情报,得知对面嘲州城外竟然有人建立起了难民点,在难民点里粮食堆积如山,每天大大小小的商船都会将粮食运来,将难民运走。

这就让镇国将军的心思活跃了起来。

很显然,如果能够拿下这个难民点,将粮食一扫而光,无疑将会极大充实清军的军粮储备。

要知道清军之所以暂停了进攻,除了多铎由于功劳太大,防止功高震主被召回之外,就是清军的军粮不够了,需要等到军粮储备增多才可能继续进攻。

第602章 、清军来袭

而由于清军进入南方之后,动辄屠城,轻则圈地,逼得各地老百姓不得不逃亡,再加上处于小冰川时期,这个季节的天气原本就干旱,蝗灾四起,多地粮食绝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