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331章

作者:猛虎道长

起的后遗症罢了。

到了抽奖厅,里面挤满了双手提着布口袋的顾客,几名身强力壮的男服务员正在维持秩序。

李三思排了一会之后,就到了他。

推着自行车上前,在服务员的引导下,先是掏出工牌,登记了工作单位,姓名之后,他伸手在那个大转盘上用力的转了一下。

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转盘停下来的时候,指针竟然落在了大奖区!

第537章 、折上折,打骨折!

“让我们恭喜第一农场的李三思工友!他获得了本超市设置的头等奖,所购买的商品一律折上折!再打一折!”

顿时,在场顾客们一个个惊异无比的看着李三思,模仿着服务员鼓起了掌。

我去!

李三思搞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后,不由得欣喜若狂,不由得学着穿越众黄淡墨的口头禅惊呼一声。

虽说13.75元已经是打过8折的价格了,可再继续打一折的话,四舍五入,那就是1.38元。

也就是说超市还得退还给他12元多?!!!

我去,自己这岂不是等于发财了?

待到办理好退款手续,李三思推着自行车趾高气昂的离开了超市,在回家的路途中,他还尝试着骑了骑自行车。

虽说这种尝试让他摔得有些骨头痛,但最终还是学会了。

骑着心爱的自行车,迎着已经散落下来的皎洁月色,钱包里随着晃动而响起的钱币撞击声是那么的悦耳,让李三思都忍不住想要吟诗一首。

“床前明月光……”

好吧,曾经躲在私塾窗外偷听过两句的李三思这个时候真心记不起下面是什么了。

不过他心情依然很愉快,因为他到家了。

自行车冲入村里,顿时引起了几户人家的看门狗狂吠。

听到叫声,李三思家的门开了,有些焦虑的妻子和看到父亲回来顿时欢快的一对儿女迎了上来,虽说看到自行车也惊异无比,可勤快的妻子还是立马帮着李三思将挂在自行车两侧的大麻袋给取了下来。

要说只是初学者的李三思在自行车两侧挂着大麻袋的情况下,将车给骑回了七公里外的家,还真算是厉害了。

“三娃你没事吧?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村头的三侄子早就回来了。”

妻子一边帮着将麻袋提回堂屋,一边埋怨着丈夫。

李三思则是满脸的得意,先是打开了麻袋,将农场里发的猪肉,粮食,两只活鸡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又将从超市里买的鱼干等等之物也放在了桌子上。

转即之间,那张以往用来吃饭的桌子上就堆满了东西。

“这个镜子,给你,以后你就可以对着镜子梳头了。”

李三思难得的露出几丝柔情,将银镜递给了妻子,而妻子黄小妮则已经是目瞪口呆。

她从没有见过这样能够将人照得清晰无比的镜子。

记得她以前在村里赵地主家帮工的时候,赵地主老婆就有一面铜镜,可谓是珍惜无比,别说借给她们这些帮工用了,就算是多看一眼都是不允许的。

但即便是如此,黄小妮依然见过铜镜里的自己,就那个铜镜,她就感觉已经很清楚了。

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世界上还有能够将人照得分毫不差的镜子。

随后李三思又掏出一包糖块,分给两个儿女。

剥开五彩斑斓的糖纸,里面是一块香甜的奶糖。

儿子,女儿有些好奇的将奶糖塞入嘴里,转即之后,他们的目光呆滞了。

他们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吃到这样好吃的甜食。

要知道,走村串户那些货郎所售卖的麦芽糖由于熬制的关系,总会带上一些淡淡的焦苦味,并且甜味与奶糖相比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三天之后的除夕夜,李三思家里飘出了浓郁的肉香味。

桌子上摆满了各种肉菜,有猪肉做的,有海鱼做的,还有鸡鸭等等。

可以这么说,就包括李三思在内,他们家还从没有吃过这样丰盛的年夜饭。

以往过年的时候,能够吃上一顿白米饭,已经就是满心的欢喜了。

各个村子里,像李三思这样的人家还有很多,在过年期间,亲戚们相互走访的时候,总会发现这些在髡贼老爷处打工的家伙,竟然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

一时间,不用码头区刻意的宣传,不光是琼山县下面各乡各村,就连临近的临高,澄迈,定安,文昌等等县也知道了给髡贼老爷打工的好处。

因而待到大年初七,那些农夫,工人重新上工的时候,就带来了自己的亲戚。

对于这突然送上门来的人力,临时管委会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至于招工程序,已经形成了套路,按照规矩走就是了,倒不用过多操心。

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从各地又陆陆续续跑来应聘的农夫,工人,工匠等等就超过了万人!

而这个时候,从交趾鸿基拉回来的煤矿也达到了两万吨之多。

有了这些煤矿储备,临时管委会感觉有些事情也应该推上议程了。

首先就是孙学斌从其中又招募了一批新兵。

这批新兵自然与之前的新兵有些不同,总人数依然是五百人,不过都是这批归化民里文化素质最高的,全都准备训练成为炮兵。

而王海涛就在过年这段时间里已经将他心念念的海军士兵学院架子给搭了起来。

以他为首的十多名船长,尽数入职海军士兵学院。

简单来说,海军士兵学院就是海军的新兵营。

但由于海军原本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因而海军新兵训练的起点要求也比陆军更高。

至于海军新兵的来源,王海涛第一批则是瞄准了那些被俘虏的海盗。

总的来说,之前那一仗,再加上之后的围剿,总计俘虏的海盗以及海盗家属超过了3000人。

这3000人,临时管委会准备用到建设石碌铁矿上去的。

不管是开山辟路还是铁矿开采,在这个时代实际上都是要拿人命去填的。

如果将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熟练归化民填进去,临时管委会的大佬们都是不会同意的。

倒是这些海盗嘛,填进去,大家都不会心痛。

最初王海涛的提议,很多人是反对的。

毕竟大家对海盗都没有什么好的看法,感觉最好的海盗就是死了的海盗。

可王海涛最终还是说服了大家。

毕竟海盗里也不完全都是坏人,其中有不少实际上就是因为家里吃不起饭,快要饿死了,只能铤而走险,下海当海盗的。

为了能够从海盗里挑选出好的海军苗子,王海涛可是花费了不少功夫,不但对那些俘虏的海盗头子严加审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一些情况之外,更是在那些海盗被投入苦力营后,仔细观察。

第538章 、铁矿先遣队

毕竟在苦力营这种地方,人的本性是很容易暴露出来的。

之前你就算是装得再好,之后也会松懈暴露。

最终,王海涛从海盗以及海盗家属里挑选出了四百多名新兵。

要说这个比例是还是很低的。

但这并不奇怪,毕竟3000多人里面也不全是海盗,海盗也就只有两千四百多人,并且这两千四百多人里,年纪超过四十岁的就有一千多号人。

王海涛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水兵,没干几年就因为年纪大了不得不退役。

再说了,里面还有不少是真正无恶不作的海盗呢。

海军士兵学院位置就在码头区附近的芦苇荡里。

除了从建筑组调配了一批熟练建筑归化民过来帮着修建房屋,简易码头之外,王海涛还从新入职的归化民里抽调了一批劳工来协助新兵清理芦苇荡。

至于训练船舶,暂时就只能依靠那些缴获的海盗船了。

就在王海涛开始热火朝天的训练海军时,临时管委会这边就启动了石碌计划。

没法继续拖延下去了。

陈留香就算是使出了百般解数,从海对面运过来的铁料依然只是杯水车薪。

工业组这段时间都不得不降低了一些机械的制造速度。

没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就算方小悦每天都通过金属转化这个能力,将非金属转化为金属,但这个产量总归是有限的。

并且转化出来的一些金属,暂时也用不上。

譬如就在元宵节,方小悦就转化出了几吨钕!

钕是一种稀土金属,是绝对的好东西,其广泛用于航天材料,能够制作永磁材料,提升合金的高温性能,能够用在激光领域等等等等。

可这玩意,工业组暂时用不上啊,就只能够储备在仓库里,等到以后科技发展起来再说。

并且这玩意由于化学性质比较活跃,在室温下容易氧化,甚至于燃烧,因而需要单独储备,可是让工业组众人伤了一些脑子。

总之,方小悦的特殊能力用在一些急缺金属的实验上还好,如果想要大规模工业生产,暂时还是别指望了。

至少他没法一天变出几百吨钢铁来,每天出个几吨钢铁,那都得是运气极好了,并且其它金属一大堆,这时间一长恐怕以后的工业升级都不用去另外开矿了。

当然,也就全托了方小悦这个能力的福气了,否则的话,光靠陈留香采购来的那点铁料,还真不够用。

别的不说,光是正在建设之中的炼钢厂,所需要的钢铁就是蹭蹭蹭的往上涨啊。

但炼钢厂这玩意不建设也不行,总不可能一直搞小高炉炼钢吧?

那样的话,且不说产量多少,其出产钢铁品质真心不好控制。

为了推进石碌计划,孙学斌亲自带着一个营的士兵在一个清晨,乘坐几艘渔船,沿着海岸线前往昌江口。

他们就是先头兵。

等他们控制好了昌江出海口,以及在对应地点登陆建立营地之后,码头区这边组建的地质勘察队方才会出发。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站在船头上,听着蹬蹬蹬的发动机响声,孙学斌看着远处的海面,心情有些莫名的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