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326章

作者:猛虎道长

因而张飞飞这么一问,之前那激烈的讨论随即便停顿了下来,整个活动室里也变得安静无比。

“我觉得还是先搞拿破仑炮吧,毕竟我们以前从没有造过火炮,并且技术工人也需要培养,最关键是管委会要求我们最短一周内拿出样品来。搞后装炮的话,别的不说,光是拉火管,就需要一些时间,再说了,开花弹也不是几天就能够做出来的。没有开花弹,后装炮和前装炮又有多大的区别?”

方小悦淡淡的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随即便得到乐工业组大多数人员的一致同意。

很显然,不管自己心里怎么想,就方小悦现在的发言而言,在各方面都称得上是成熟,稳重,如此一来,工业组最终以超过九成票数赞同先研制拿破仑炮。

当然,就算是研制拿破仑炮,他们也没有死搬硬套的全按照拿破仑炮的图纸来。

毕竟用后世的眼光来看,拿破仑炮在各方面还是有很多可以改进的。

而其中最大的改进就在于其造型上。

方小悦亲自出手的设计图上,拿破仑炮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改进之后的造型变得狰狞无比,更符合战争之神的称号。

由于码头区的钢材在强度等等方面要远远超过历史上用来加工拿破仑炮的钢材,并且通过机床可以一次加工到位。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光是陆军六磅专用炮,方小悦就将其炮管长度加长了三分之一,而由于钢材更好,并且其内外镀上了一些用于加快散热,改善膨胀系数的黄金,使得其反而做得更薄,使得其重量反倒比历史上的九磅拿破仑炮还要轻上一些,火炮整体重量被压缩到了惊人的280公斤!

这样的炮车,甚至于可以让人用自行车拖着走!

要知道码头区现有的自行车经过特殊改装的话,最高能够拉货一吨,拉走280公斤的火炮,轻而易举!

而十二磅陆军专用炮,其重量则被压缩到了950公斤!同样可以用自行车拉动,当然,相对于六磅炮来说,会让骑车人迅速疲劳罢了。

在短短半天时间里,方小悦就拿出了全套设计图纸,并且在两天时间里就造出了六磅炮和十二磅炮的试验品。

没法,这玩意原本就结构简单,加上又有机床,制造起来不要太简单,如果不是方小悦没有亲自出手,而是指导着几个学徒动手的话,这制造速度会更快。

至于拉火管什么的,制造起来更简单,就不用多提了。

火炮研发成功,自然就要拉出去试炮。

听到这个消息,不但临时管委会一干高层尽数到场,就连不少穿越众也丢下了手里的工作,跑来了靶场。

为了安全起见,孙学斌特意调来了一个排的士兵,将靶场四周戒备了起来。

除了防止有人进入靶场被受到伤害之外,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搞破坏。

谁知道那些明朝的锦衣卫,清军的什么粘杆处会不会跑来呢?

当然,工业组没有现有的靶场,就在码头区外面的空地上画了一些用来标示距离的石灰线,然后几个工业组的学徒就开始填装火药包,炮弹。

这第一次试炮,工业组也没有请郑向东开第一炮。

没法,谁也不知道这玩意造出来后到底有没有问题。

虽然方小悦表示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但也没有人敢冒险,万一炸膛了呢?

好吧,就算不炸膛,万一出现其它情况,譬如哑炮了呢?

那领导到时候就尴尬了。

因而在向方小悦请示之后,一个学徒,就将拉火管一拉,只听得轰然一声巨响,炮口随即喷出一股黑烟,远处的地面上很快就砸出了一些灰尘。

很快,负责报靶的人就传来了消息:“1600米!”

顿时穿越众里传来了热烈的掌声,管委会一干高层也纷纷鼓掌表示祝贺。

大多数穿越众都知道火炮意味着什么。

不管怎么说,有了火炮,也就意味着拥有了强大的进攻以及防守能力。

从这个时候开始,孙学斌便从第二批刚刚结束射击训练的新兵里挑选出了一个连,进行火炮培训。

火炮这玩意不管从保养还是发射等等方面都要比步枪复杂多了。

别的不说,光是射击诸元的计算,在这个时代,就能够难到一大批人。

多少角度,射程多远等等等等。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近代军队里,炮兵也算是陆军里最具文化素质的兵种了。

因而孙学斌从新兵里挑选出来的一百人尽数都是多少识得几个字的,并且在挑选出来之后,这些新兵随即便被送到了码头区学校之中学习。

这个学校原本最初是拿来培养穿越众里的小辈。

之前就说过了,在穿越之后,大家都忙得很,因而那些跟着穿越过来的小孩也无人看管,最多也就是每天吃穿不愁,因而这些小孩每天都到处撒野了的玩。

看到这个情况之后,临时管委会高层们方才想着办了一座学校,将这些小辈给约束起来,免得继续玩下去,就完全废了。

而学校的老师也是从各组里挑选出的精英。

甚至于连郑向东都在里面担任了老师。

至于方小悦,更没能跑掉,担任了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课的老师。

因而这也使得诸多技术人员变得更加忙碌,每天除了本职工作之下,还需要抽出空闲时间来给那些小辈上课。

第529章 、火车

这段时间下来,学校运转良好,那些以前玩得发疯的小辈倒也变得老实了不少。

临时管委会原本打算开始在统治区内普及小学教育,一点点的培养土著人才。

现在孙学斌将一帮新兵塞进来,倒勉强算是一个试点了。

不过这拿破仑炮刚研发出来,方小悦随即又将精力放在了研发新的火炮上。

没法,孙学斌招募的第三批新兵却有一半都是招收的沿海水手,准备充作海军之用。

如此一来,舰炮研发就迫在眉睫!

这拿破仑炮虽说乃是前装炮里的巅峰之作,但其乃是陆军炮,最大口径也就12磅,即便是将其放大了放在战船上,其效果未必就有多好。

以孙学斌的意思,舰炮还是后装炮来得好。

其一射速快,其二精度高。

如果将拿破仑炮放大充当舰炮的话,滑膛炮的精度是可以想象的。

由于孙学斌催得太急,方小悦索性就花费了几天时间,设计出了一款这个位面历史从未出现过的舰炮。

其主要特点就在于结构简单,炮管长,另外附带简单瞄准仪,使用黑火药做为发射药。

结构简单就容易铸造,出产速度快,炮管长就是射程远,附带瞄准仪,则让炮兵培训起来更容易,并且打得更精准。

至于使用黑火药也是无奈之事,至少在化学炸药研发出来之前,勉强也够用了。

设计图出来之后,工业组上下众人花费了五天时间,全天候24小时轮流上阵,终于将第一门舰炮制造了出来。

而舰炮的试射效果也是比较出色。

其属于24磅舰炮范围,炮管长度3.5米,在满装药的情况之下,射程高达惊人的3160米,并且重量降低到了2000公斤!

24磅舰炮研发成功之后,48磅舰炮也随即出了设计图。

不过这次,方小悦只出了48磅舰炮的设计图,但却没有参与到具体研发过程里,而是将其交给了工业组其他人。

这一是为了培养工业组其他技术人员,其二便是他又有了新的任务。

给即将开发的石碌铁矿,设计一款火车。

这是必须的设计。

等石碌铁矿投入开发之后,从铁矿到昌江那七八公里路,肯定不可能用人力或者畜力去运输,那样的话,累死人也运不出多少铁矿石来,更何况码头区的牲口压根就没有多少,就更不用提畜力一说了。

并且这小火车的研发也是为了以后做准备。

要知道在后世,火车从研发生产到投入一系列那可都是工业的拉动器之一啊。

有了火车一口气拉个几千吨货物都是小意思。

当然,火车的研发可就不像火炮,枪械那么容易了。

像火炮,枪械,如果要求不高的话,实际上设计研发都是比较轻松的事情。

想一想,米哈伊尔那样不是专业枪械设计人员的门外汉都能够通过自学努力,从而研究出AK47这样的传世名枪,像方小悦这些复制出一些枪械来,都不会太困难。

但火车就不一样了。

首先你得先将火车机车头给研发出来,然后就是各种传动,制动系统,同时你还得考虑好铁轨宽度怎么才合适。

要说对于车轨宽度问题,工业组里实际上是有过一番争论的。

要知道在后世,即便国际铁路协会制定了1435毫米的国际通用标准轨距,但实际上,一直到他们穿越的时候,全世界依然还有30多种规格不同的轨距在使用之中。

有的技术人员就感觉穿越前的国际通用标准轨距就不错,也不用去多想其它什么。

还有的技术人员则认为现在码头区铁料严重不足,索性就使用1000毫米以下窄轨算了,既节约铁料,又省事,铺设起来也不困难。

可方小悦则直接否决了他们的言论。

在他看来,即便是1435毫米的国际通用标准轨距依然还是窄了。

这里面很简单的道理就是轨距越小,火车所能够承载的货物就越少。

并且轨距太小的话,也会让所承载的货物大小有一定的限制。

为啥后世一些风力发电机的风叶,很多集装箱只能够用大卡车拉动,其原因就在于火车的轨距太小,以至于如果强行装载这类货物的话,就会造成火车运行出现问题。

2300毫米,这就是方小悦最终制定的轨距标准。

用他的话来说,既然穿越了一次,连火车的轨距都不能自己做主,还要照搬后世的标准,那我们穿越过来有什么意思呢?

经过他这么一说,工业组里之前那些反对意见随即灰飞烟灭。

好吧,这并不是他的意见真的深入人心,只不过他现在工业组里声望极高,其他人不敢反对罢了。

且不提方小悦这边忙着研发火车头,只说煤矿开发队那边此时已经收到了随船送来的三门12磅拿破仑炮,五门6磅,120名新兵以及两万元银币等等。

这八门火炮是拿来给煤矿开发队装备菱堡之用的。

这也是无奈的事情,相对于郑氏政权来说,码头区也没可能给煤矿开发队补充多少兵力,这120名新兵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为了防止郑氏政权搞突然袭击,雷建明在那次俘虏县令之战后,就从越来越多的劳工里分出一部分,开启了修建城堡模式。

修城堡肯定是要修菱堡的,但凡看过几本穿越历史军事文的,都知道,菱堡是个好东西。

在距离码头五六百米处修建一个菱堡,配上火炮,差不多就能够控制码头以及煤矿一带了。

最初由于时间紧张,雷建明也不知道郑氏政权什么时候杀过来,因而就在短时间内匆匆修建了一个小菱堡。

就是那种仅仅只能够容纳五六十火枪兵的菱堡。

不过等这个小菱堡修好,雷建明放在外围的哨兵也没有发回敌军进犯的消息之后,他随即就让人在这个小菱堡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