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321章

作者:猛虎道长

第519章 、成军仪式

孙学斌可不想自己手下这些穿越众在以后打仗的时候,在体能,纪律等等方面连土著归化士兵都不如,那样的话,就算将他们提拔成为军官,时间一长,下面的士兵恐怕也不会服气的。

不得不说,这场新兵训练起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在训练最初的一周时间里,不但淘汰了二十多名实在跟不上趟的土著新兵之外,更有十多名穿越众教官主动申请退出了训练。

好吧,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部分是吃不了训练这苦,另外一部分在训练几天之后发现自己以为自己喜欢军营生活,但真正接触到之后才发现自己只是喜欢其风光的表面,而自己更喜欢其它方面的工作。

但孙学斌可以保证,之后留下来的穿越众教官,至少在思想上绝对不会再出现大问题了。

这次与新兵同吃同住的训练,可以说将这些穿越众从思想上洗礼了一遍。

别的不说,在泥地里打两个滚,对于之前的军事组穿越众来说,是不愿意去做的好事情,但现在,只要战斗需要,别说打两个滚了,就算是站在茅坑里吃饭,都可以做到。

好吧,不得不说,穿越这件事情对于不少人的心理影响还是很大的。

尤其是在穿越之后有了梦想,他们愿意为这种梦想付出努力。

今天是新兵训练第一阶段的结束日,同时也是新兵训练第二阶段的开始日。

“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奏军歌!”

孙学斌穿着一身后勤组特别赶制出来的黑色军服,嗯,黑色军服只要是穿越众军官都有。

当初军事组内部,光是为了定下军歌一事,大家可是闹得差点抽板砖互殴了。

没法,就军事组内部两百来号人,可谓是人上一百,奇奇怪怪。

有PLA的继承者,譬如孙学斌等等一批退伍军官,退伍兵。

有德棍派,有美分派,还有大毛支持者等等。

这么多派系,在军歌一事上,各有各的想法。

孙学斌等人想选择三纪律作为码头区团练的军歌。

而德棍派则是想要选用第一装甲师战歌,美分派则首推野战炮兵进行曲。

至于大毛支持者则极力向其它派别推销喀秋莎。

最终这个事情被郑向东知道了,当即就决定,将军歌一事收归临时管委会开会决定。

用郑向东的话来说就是,这就不是你们军事组应该决定的事情,难道你们军事组想要闹独立吗?

不过即便是上了临时管委会,这事情也是相当的复杂。

虽说大多数管委会领导对军歌一事不太了解,可架不住他们有朋友啊。

军事组各派系随即便上门游说各位领导,使得临时管委会召开的临时会议上也变得热闹无比。

经过临时管委会领导们的相互妥协,最终决定,军歌一事交给广大穿越众来决定。

在军事组推荐出十多首军歌作为候选之后,由一千多名穿越众投票决定,哪首歌曲的得票最多,那么就选哪首歌曲作为码头团练的军歌。

除此之外,临时管委会还决定既然要投票,耽误大家不少时间,索性连军旗也一并投票出来吧。

至于军旗就不能由军事组推荐候选了。

毕竟军事组那些老爷们一个个都没有多少美术素养,最终还是由几位多少有些画画功底的穿越众设计草案,再进行投票。

且不说在投票过程里,军事组各大派系蜂拥出动,挨个拜访诸多穿越众,就连方小悦都被拜访过。

不过由于接待这些拜票的家伙太耽误时间,最终工业组特意在仓库门口贴了一张白纸,上面白纸黑字的写着:拜票者不得入内!

那十多首候选歌曲都用广播播放的方式给穿越众宣传一番之后,最终到了选定的投票日,在消耗了广大穿越众大半日的时间之后,结果出来了。

让军事组各大派系差点眼珠子掉落下来的事情发生了。

获得票数最多的一首歌曲,既不是三纪律,也不是装甲师战歌,更不是什么野战炮兵进行曲,喀秋莎,而是一首古歌!

诗经·秦风里的无衣这首诗歌夺得投票魁首,总计得票六百七十九票,占穿越众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一,碾压了其它候选歌曲。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并且其曲子还是穿越之前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曲目。

没法,这热播电视剧就是占便宜,一千多号穿越众里面就有七百多人看过这部热播电视剧,他们都感觉这首歌很有气势,很恢宏,给人一种威武雄壮之感。

如果不是里面有一部分人原本就是军事组某个派系的成员,恐怕这首无衣会获得更多的票数。

除了军歌之外,军旗也选出来了。

美术工艺大师汤桦叶先生所设计的一只手抓住闪电图成为了军旗正选。

整个军旗由红色底子,黄色大手抓着闪电组成。

他的设计思路是人定胜天,我们是穿越众,能够控制雷电,能够控制机械,无敌于天下。

这个设计思路不得不说很讨众多穿越众的欢喜,都感觉这个很有气势,完美体现出了我们穿越众的特点。

话说回来,将无衣作为军歌的好处就是简单容易朗朗上口,那些新兵学习起来也比较方便快捷,同时也不会让土著们感觉古怪,毕竟但凡有点文化的土著都知道这首无衣的。

随着一台八喇叭大功率录音机将这首威武雄壮,气势万千的军歌播放出来,那些新兵脸上的神色无疑变得更加严肃。

待到军歌播放完毕,孙学斌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下面由临时管委会郑主席为码头区团练一团授军旗!”

没错,由于这新兵训练第一阶段结束就等同于团练第一团正式建军,因而临时管委会众多领导也纷纷到场,毕竟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相应的仪式感。

郑向东将准备好的手抓闪电军旗交给了孙学斌,孙学斌敬礼之后将其转交给了仪仗队。

仪仗队现在是比较短小精干的,由三名穿越众临时组成。

他们迈着正步,举着军旗到了升旗台前,将军旗伴随着又一遍响起的军歌升了上去。

之后就是临时管委会举行的授衔仪式。

第520章 、授衔

由于名义上的改变,孙学斌现任团练总指挥,兼职团练第一团团长,授衔上校。

杨金谋,第一团政委,授衔上校。

贝俊豪,第一团副团长,授衔中校。

花鲁西,第一团参谋长,授衔中校。

下面各营长授衔少校,副营长授衔上尉,各连长授衔上尉,副连长授衔中尉,各排长授衔少尉。

整个码头区团练暂时设立一个团,下辖团部警卫连,三个步兵营,每营下设三个步兵连,一个警卫排。每连下设三个步兵排,一个警卫班。

光这些军官职位,军事组的五十多号穿越众都差点没能填满。

由于穿越众军官数量有些不足,因而营连排不设立教导员等职位,只有团部有政委。

当然,之所以团部要设立政委,除了实现临时管委会对军队的掌握之外,还有对归化兵信念教育等方面的考虑。

毕竟一支有信念的军队和乌合之众在战斗力上完全是天壤之别。

另外,在新兵训练第一阶段表现优异的新兵被授予一等兵军衔,担任各班班长一职,表现较为优秀者被授予二等兵军衔,担任副班长职位,其余新兵则统一授予三等兵军衔,属于普通战斗员。

之所以在班这个层面还要设立副班长一职,实际上与设置副连长,副营长,副团长等等职位一样,是为了让这些士兵能够适应熟练指挥一个班兵力的战斗。

如此一来,等到再度扩军的时候,就能够迅速将一个班变成两个班,副班长提升为班长,优秀老兵提升为副班长,使得新建立的部队不会因为扩军而削弱太多的战斗力。

实际上,按照孙学斌的想法,从团到班,副职都设置两个,这样能够更快的扩军。

只可惜就现在的新兵而言,能够在一个班里挑选出两个较为优秀的士兵就算是不错,如果非要安排两个副班长的话,那就只能滥竽充数。

这样反倒对团练新军的建设会起到反作用。

更何况,这样的安排还不如等成军一段时间,等这支新军打上几仗,熟悉了战争之后,再实行。

毕竟任何一支军队都只有经历战火的硝烟之后,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是一支军队。

仪式进行到最后则是授枪仪式。

一把把被定名为雷电1646型的米尼步枪,被连长们一一授予了新兵们。

“……从此以后,雷电1646型步枪就将会是你们的战友!”

孙学斌用一段背了好久的热情演讲结束了持续两个多小时的仪式。

而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些新兵就结束了队列训练,从而转为射击训练。

好吧,实际上在接到这些雷电1646型步枪之后,新兵们感觉很奇怪,他们里面的大多数人都不认识这种步枪,少部分略微有些见识的新兵则知道这是一种火铳。

好吧,实际上,这些新兵对雷电1646型步枪的观感并不好。

这主要是源于这个时候明朝自产火铳的劣质,不靠谱。

由于明朝实行户籍世袭职业制度,民户务农,父亲当农夫,要当一辈子,儿子也只能是农夫,孙子也是。

军户则是世代从军,匠户则只能当匠人,世代为官府服役。

可以想象,这样近乎于杜绝了上升渠道的制度,会形成什么样的社会。

别的不说,光是那些官营的火器监里,那些匠人由于薪水微薄,没法养活家人,只能大量逃跑。

尤其是到了明朝后期,末期,负责火器制造的官员大肆贪污受贿,用来制造火铳的材料低劣,合格工匠严重不足,打造出来的火铳自然就是质量低劣。

十支火铳里能够挑选出一两把合格的就算是用心了。

而大量劣质火铳充斥在军营里的后果就是没人愿意使用这些劣质的火铳。

一开枪,火铳要么熄火,要么炸膛,甚至于火铳手不少被泄漏出来的炽热烟气熏瞎眼睛。

而与明朝敌对的清廷之所以在很多时候能够轻松打败拥有大量火器的明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军火器质量低劣!

上千名火铳手组成的方阵被清军一冲,瞬间崩散,射出的子弹连几个清兵都无法打死。

如此种种,使得火铳在军队里的名声极差,而这里的不少新兵实际上就是逃亡的军户。

不过到了下午,那些穿越众军官手持雷电1646步枪给他们做射击示范的时候,那骤然暴起的枪响,一排排倒下的靶子,让他们惊叹,能够射出这么远距离的还是火铳吗?

的确,明朝大多数火铳的杀伤射程差不多就是一百米,而精准有效射程则是50米,具有穿甲效果的最佳射程则只有30米。

这些数据与雷电1646型步枪一比,就完全是个渣渣了。

900米的杀伤射程,550米的精准有效射程。

嗯,雷电1646型的穿甲效果与明朝火铳相比差距并不是很大,毕竟就口径而言,雷电1646型要小上不少。

但可以确定一点,在50米的距离上,雷电1646型能够轻松击穿轻甲。

至于板甲这类重甲,压根就不用正面击穿,密集发射的子弹击中敌人的头颅和四肢,一样可以取得胜利,更何况,在子弹的不断撞击之下,就算是板甲,最终也会被击穿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