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318章

作者:猛虎道长

另外还有铁匠,木匠等等之类的技术人员也招了三十多人。

至于孙学斌的团练兵则一口气招了五百多人!

好吧,实际上,将这些人送上大卡车往码头区运输的时候,方小悦可是看到了里面有不少穿着破烂号衣的军户。

这并不奇怪,之前就说过了,洪武年间建立起来的军户制度到现在这个时候,差不多已经完全破败了。

在饥饿,无法生存的情况之下,大批军户逃亡,绝大多数的千户所都不满编,甚至于一些千户所的人口掉落到了上百人。

而这些逃亡的军户也是需要生存的,他们多数都在县城等等地方打工,来养活自己一家人。

准确来说,他们实际上与普通老百姓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因而在听说当团练能够吃肉吃白米饭的时候,他们就好似疯了一样。

如果不是考虑到五百人已经暂时达到了临时管委会要求的上限,孙学斌敞开口子招人并且将时间放宽到一周时间,团练兵能够招到两千人以上!

为啥?

原因很简单,消息传递也是需要时间的,等消息传递到其它千户所,那些几乎没法活下去的军户就疯狂的涌向琼山县!

为了确保琼山县这一人口资源来源的安全,临时管委会在琼山县县城里暂时驻扎了一百名穿越众,配备武器为五连发与米尼步枪各一半。

这样的武装实力,驻守在城头上,就算是两三千号明军来攻打,想要攻下琼山县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并且现在穿越众有小灵通,虽说在琼山县这边信号不是太好,但也足够通讯之用了。

一旦有大军汇聚攻打琼山县,那么码头区这边随时都可以将人拉过去支援。

忙完这一波之后,方小悦就将主意力放回到米尼步枪生产线的设计制作上。

不过没等他将这条生产线彻底设计成功,临时管委会就召开了一个临时会议,不但有各大领导层参加,各组的骨干也被要求参加了这次会议。

而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开拓财源!

“……终上所述,我们快没钱了。”

后勤组组长兼临时管委会财务的钱丽红大姐在大段大段的念诵了一些数据之后,宣布了一个结论,让与会人员一个个不由得有些震惊。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上次我们攻打琼山县,不是从县库了搜刮了三百多两白银吗?还有附近几个为富不仁的地主老财也被我们抄家了,这里也有三千多两白银吧?”

孙学斌所说的地主老财,就是前几天,临时管委会为了将长工,团练兵等等的心聚集在管委会之下,特意拿出了大杀器:诉苦大会!

他们先用托在诉苦大会上说自己的可怜身世,又说官府是如何如何对待他们,自己的女儿因为拖欠王地主的欠账,结果被对方拉去卖掉了云云。

第514章 、左右不分?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幸福都是一模一样的幸福,而苦难则是相对的不同。

经过那几个托在诉苦大会上这么一番抛砖引玉,其余的长工,团练兵一个个随即就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苦难以及家里的情况,一个个就控制不住的跳出来哭诉。

不得不说,诉苦大会的效果是极好的,让他们回忆了一下曾经的苦难,挑起了他们对官府,地主老财的痛恨,以及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谁赐予的?是管委会的大老爷们!

当然,诉苦大会之后也出现了一些额外的效果,那就是大家都有些群情激昂,尤其是那些刚刚训练了十来天的团练兵,一个个抓着手里的木头假枪就想要去找那些地主老财拼命。

大家都知道,群众的情绪是需要发泄的。

那么临时管委会也就借此顺水推舟,将附近几个不愿意与临时管委会合作的地主老财给抓了起来,举行了公审大会。

但凡被这些地主老财欺负了的,都可以站出来检举揭发,临时管委会会给他们做主。

总之,被抓起来的五家地主,除了一家平时行善积德,时不时的减免地租,在四周农户的口碑略好之外,其余四家地主差不多都是黄世仁那种行事风格,从来没有将佃户当过人看,并且经常采用各种手段侵占别人田地等等。

因而经过公审大会之后,这四家地主就被直接抄了家,户主老爷与首恶者直接被枪毙,剩下的则是暂时关押,等探矿队回来,就可以开启矿山模式,将他们丢入矿山之中充当矿工,一直挖矿到死,为他们曾经做出的恶事付出代价。

不得不说这里的地主老财似乎有些穷,四家才抄出价值三千多两的白银,铜钱,至于粮食这些倒是有不少,尽数被纳入到临时管委会的财库里。

不过话说回来,接近三千四百量白银的财富,在这个时候也不算少了。

可问题来了,按照钱丽红的说法,光是这段时间招募的长工,团练兵,光是工资每个月都要开销一千五百两。

如果不是粮食这些还有空余,恐怕最多一个月,临时管委会就得破产。

“要不,我们还是先经商吧?”

通讯组的李思明有些犹豫的提议道。

要说他这个提议还是很靠谱的,毕竟码头区现在清理出来的物质可不少算。

尤其是一些玻璃制品,水晶制品以及现代小工艺品,装饰品等等之类,放在这个时代,那就是价值不菲的商品啊。

要知道,那些葡萄牙,荷兰人运输过来的玻璃制品,光是一面不太清晰的三寸镜子,就能够卖出八百两白银的高价来!

可问题很快就来了,谁去售卖这些商品?

准确说是谁有胆子去明朝地盘去售卖这些东西!

他们可是早就知道那些明朝人叫自己什么了。

髡贼!

听听!听听!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名字。

髡也,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

髡贼也就是说他们是一群被剃光了头发的贼寇!

这名字得有多难听。

在码头区的穿越众有一个算一个,拿到明朝地盘上去,一眼都会被人认出来。

别问,问就是现代人和古代人不管从头发,衣服,行为举止等等方面来说,都差距太大了。

要说戴顶假发也是可以弥补一下的。

可问题来了,还是那句话,谁去?

谁都知道,去了明朝地盘,如果被人发现了会是个什么下场。

要说这里面有勇气的人也不算少,譬如孙学斌的军事组里就有几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

可问题是,他们更愿意在战场上和敌人厮杀,而不是鬼鬼祟祟的伪装一番去售卖货物。

太憋屈!

“要不,就在琼山县搞个商品发卖会吧?让那个什么周县令作保,应该会有人来吧?”

不得不说,老祖宗留下的智慧还是有用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不,就有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还别说,这建议倒是有点靠谱。

郑向东当即就下了决定:“就照你说的办!要调派什么人手,什么物质,你做个计划出来。”

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叫陈留香,嗯,他老爹一定很喜欢看武侠小说才给他取的这个名字。

陈留香有些不太愿意去做这个事情。

但在码头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

那就是,谁提出来的建议,谁去实施,哪怕你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没关系,临时委员会既然同意了,肯定会帮你挑选出合适的人手来。

且不提码头区在琼山县的第一届商品发卖会正在筹备之中,只说新招募进来的那五百多号新兵正在训练场上被穿越众们呵斥着。

这个训练场自然就不是当初那个停车场了,而是在码头区附近的盐碱地新开辟出来的训练场。

训练场四周修建了几排木屋,这些木屋既可以充当新兵们的宿舍,又能够形成一道道围墙,将训练场包围起来,防止外人随意探查里面的情况。

一排排新兵正听从穿越众教官的命令,做出一个个动作。

“向右转!”下一刻名叫黄志学的教官就快要暴怒了。

“李三蛋!你在干什么?都训练这么久了,还分不清左右?”

巴拉挂啦,黄志学喷得那个叫李三蛋的新兵差点都要钻进地缝里去了。

这码头区团练的训练方法自然是传承自穿越前的华夏国防军。

就算是码头区里被西化得最厉害的几个男女,也得承认,华夏国防军的队列训练对于这个时代的新兵来说,是必要的。

一支军队尤其是一支暂时准备以排枪枪毙技术来打天下的军队,如果连队列都训练不好,还打什么仗?

在与敌人遭遇的时候,下令排队,歪歪斜斜,敌人一冲,群起逃散?

托现代网络信息大爆炸的福气,只要对军事略微有些兴趣的人都知道强大军队最重要的是纪律,而不是武器。

拥有再好的武器,如果没有纪律,那么也是一群乌合之众。

不过话说回来,在穿越众教官们的眼里,这次召来的新兵大多数属于勉强可以雕琢的木头,而少数则是朽木不可雕!

第515章 、殷勤的孙学斌

其中以李三蛋为首的几个更是烂成了渣!

在绝大多数新兵在教官们的左脚穿鞋,右脚不穿鞋引导教育法之下,掌握了左右前后。

可偏偏这李三蛋至今还不知道向左转和向右转的区别。

问题来了,如果这李三蛋仅仅只是不懂得左右之分,那么教官们早就将他一脚踢出新兵营了,毕竟在新兵训练里淘汰几个人并不会影响,之后新兵训练结束后的部队编制。

可这几个新兵偏偏身体素质又好得惊人,譬如五公里轻装越野的时候,他们能够跑出惊人的13分半!

用孙学斌的话来说,那就是动若脱兔,静若傻叉!

当然,这么好的身体素质,相应的也体现在了他们的饭量上。

由于新兵营只限制菜的数量,而不限制饭的数量,结果每顿吃饭的时候,这几人将菜吃光之后,都会捧着大木碗继续干上四五碗饭,一个个犹如被饿了三年一般。

教官们相信,如果不是吃饭时间有限制的话,他们能够捧着大木碗吃到天荒地老。

像这样的身体素质,说实话,如果踢出新兵营,送去种田的话,教官们又有些舍不得。

别的不说,以后在行军的时候,像这样的壮劳力,子弹都能够多带不少啊。

新兵还在进行之中,孙学斌却将新兵营丢在了一边,好似转到了工业组上班一般,每天必定会去工业组打卡报道。

“我说孙队,您就别天天来了,如果马哥将生产线搞好了,肯定会通知您的。”

在工业组里负责接待外来人员的小伙子王小刚都感觉有些头痛了。

自己原本在仓库里帮着马大佬递工具,递得挺快活的,结果这位孙学斌一来,自己就被张飞飞打发来接待。

因为现在的仓库是不允许外人进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