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244章

作者:猛虎道长

很多医院都订购了十本以上。

对于学术书籍来说,这不算个小数目了。

全国市级有八百多家,省级医院八十多家,国家级医院则有十二家,总计九百多家医院。

而其中医院越大,订购量就大。

总计订购量则是一万三千本。

这并不是通俗文学,一口气能够卖几十万本的畅销通俗小说。

很多专家写的学术书籍,订购量多则七八千本,少则几百本,还有一些专家的销售量完全是自己购书,然后送人那种。

倒是一些院士出的学术书籍能够轻松卖几万本。

但这也是人家学术底蕴,名气放在那里形成的效果。

很显然,这对于方小悦来说并不算巅峰,而仅仅只是开始。

很快,不少县级医院也加入到这个风潮之中。

其中的原因并不奇怪,虽说很多县级医院不管从技术还是设备上都属于比较落后的那一批,但人总是有野心的,有着对外界新兴事物的了解欲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掏钱买几本书,压根就不算什么。

毕竟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时代,买书实际上是性价比最高的投入。

放到古代,一本好书能够掏空一家农夫一年的收益,而现在,像《针灸麻醉初步详解》这样的学术书,也就六十多一本,精装版本也就200。

哪家医院买不起?

实际上,一些消息比较灵通的乡镇卫生院都向严谨杂志社订购了此书。

如此一来,这销量就翻着跟头向上走了。

毕竟全国范围内的县级医院总数超过三千家,只需要其中一半医院出钱买个几本,再加上一些卫生部门,图书馆等等的采购。

半个月后,这本《针灸麻醉初步详解》的销量就接近了十万,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超过十万压根就不是什么问题。

而这个时候,方小悦则提前结束了第一批培训计划。

之前,他计划的是一年时间,可由于一边教学一边实践,两相结合之后的培训效果很好,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这两百来名医生就达到了方小悦制定的毕业标准。

嗯,当然,这个毕业标准并不是要求这些培训医生像自己一样精通针灸,不但能够利用针灸对病人进行麻醉,还能够治病。

这个毕业标准也就是,培训医生真正掌握一种手术的银针麻醉。

当然,实际上,这些培训医生就算是脑子最不好使的,也掌握了三种手术以上的银针麻醉,而表现最为突出的几人则掌握了八种手术所需的银针麻醉,并且对银针麻醉有了一定的深入认识。

像表现最为突出的几个医生,方小悦是准备先留下来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好用的话,留在自己的治疗组里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方小悦现在的名气已经被不少医疗中介得知,因而他接到的飞刀申请也日益增多。

很多时候,方小悦更愿意将一个地区的病人集中在一起做手术,这样的话,自己节约时间不说,更能够节约病人的飞刀费用。

第384章 、敌有我无?不行!

没法,为了当神医,他现在考虑问题已经不仅仅只是技术,学术了,更需要考虑在病人嘴里的口碑。

有哪一个神医在病人嘴里的口碑是贪钱如命的?

扁鹊,华佗等等神医,可都是贫者施药,免费看诊等等之类的美名。

如果这些神医,贪财如命,试问一下,会被当成神医吗?估计最多也就是当成一个怪医了。

在这个位面里,人品是很关键的问题,有的时候能够决定你是否伟大。

至于完全不要飞刀费用,嗯,那是不可能的。

除了会引来其他专家的反感之外,还会让病人怀疑你的水平。

试问,你遇上一个飞刀完全不要钱的医生,你敢让他做你的手术吗?

万一是跑来练手的呢?

更何况,方小悦现在的颜值,真的很容易让人怀疑他的技术。

没法,长得越好看的,越帅的,越漂亮的人,是天然会被人怀疑他的职业水平。

还好,方小悦现在的名气的确很大了。

尤其是第一批培训医生结业,开始陆续返回原医院。

很显然,已经掌握了部分银针麻醉技术的他们很愿意回到原单位岗位上发挥一下热量和技术。

毕竟这样高大上的银针麻醉,怎么看都要比药物麻醉强上很多,并且很受病人欢迎。

因而他们回到医院之后,但凡遇上一些质疑他们的目光,他们都会言必提张医生说这里应该怎么怎么样,张医生说那里应该怎么怎么样……

好吧,这样来自于国立第一医院的遥空打击,对于很多县级,市级医院的同事来说,杀伤力还是有些大了。

带着医疗组外出飞刀两周,将一些医疗中介介绍来的病人尽数做了个精光,而回到国立第一医院之后,耿主任就督促他,第二期培训计划应该开始了。

这倒不是耿主任没事盯着方小悦,而是上面感觉国立第一医院这个培训计划做得很好,上面领导准备下来视察一下,准备给点政策和资金。

毫无疑问,这是大事,问题是领导下来视察,一问起培训医生呢,回答已经结束了,都回去了,那不是让领导尴尬吗?

因而在领导下来视察之前,这计划第二期就应该开启了。

嗯,这是院高层给耿主任说的。

听到这话,方小悦也感觉有些为难。

要说他也是想要多开几期培训计划,将针灸麻醉快速推广出去,这样的话,对于他完成任务肯定是很有帮助的。

可问题是这个培训计划要远比他想象之中的费钱。

那些培训医生住的公寓楼,伙食以及教学培训中消耗的塑料人,银针等等,算下来,第一期培训计划足足花费了八百万。

还好,不用给他们发工资,由使用他们的各科室发,否则的话,花费会更大。

因而现在剩下的项目资金,也就只有两百万了,完全不可能启动第二期培训计划。

当然,如果将这个培训计划放在一个小县城里,压根就不用八百万,最多三百万就解决了。

可这里是国都,房租之高绝非小县城可以比拟的。

可以这么说,培训计划里最主要的花费就是给医生们准备住宿。

至于方小悦之前所想像自己补贴一部分这种事情,在省级以上的项目里是不被允许的。

原因很简单,防止科研项目被私人资本所干扰,这里面的说道就很多了。

可私人补贴被禁止的话,这个培训计划就很显然无法进行第二期了。

方小悦将这里面的情况一说,耿主任也有些愣神。

说实话,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戳。

以前他参加过的职业后培训,基本上都是大学或者大医院举办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大医院都有能力提供给培训者免费的住宿条件。

可放在方小悦身上就不行了。

他这是一个上面批下来的项目,资金已经给了,国立第一医院不可能让他免费使用国立第一医院的宿舍楼。

这并不是为难方小悦,而是一个原则问题。

因而耿主任也只能将事情向上汇报。

至于江住院提议在国都附近找一个小县城做培训计划,想都别想,压根就不现实好吧。

还好,在耿主任反应情况之后,国立第一医院高层经过会议,最终决定将一栋宿舍楼便宜租给该项目。

至于有多便宜,反正如此之后,第二期培训计划的支出大概会降低到第一期的三分之一。

其中的原因除了房租大幅降低之外,更有这些培训医生住在国立第一医院,不用在外面吃饭,而是统一到食堂进餐。

如此一来,费用就大幅降低。

随着第二期培训计划开始招人,全国各地的医院都纷纷主动将自己挑选好的医生送了过来。

这并不奇怪,这年头,医学界里就讲究个你有我也有,你无我有最最爽的竞争模式。

你家医院买了64排的核磁共振,我不说买128排,至少也得买64排啊,否则的话,大家坐在一起开会的时候,院长都感觉有些抬不起来头,吹牛都没有底气。

什么?你们医院已经开展了腔肠镜手术?哎呀,我们医院开展了肝脏移植,嘿嘿嘿。

总之,同级医院之间在设备,技术上攀比,是永远不会停息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两百名培训医生回到各自原医院后,引发的动静肯定是相当大的。

尤其是在一些学术会议召开的时候,院长们,科室主任们坐在一起,闲暇吹牛的时候,不经意之间用凡尔赛语气说:“哎呀,我们科室的小张才从国立第一医院培训回来,我看啊,那什么银针麻醉也不怎么样吗,不过,倒是给病人节约了不少麻醉费用。”

嘶!

这个时候,家里有医生参加过银针麻醉培训的自然就很有底气的笑着赞同。

而没有医生参加培训的院长,科室主任就好似吃了一大块柠檬,心里酸得不行,牙齿之间都流出了清口水。

太可恨了,不就是银针麻醉吗?我们医院要有!

就抱着这样学习先进技术的思想,第二期培训计划的报名人数具体多少,方小悦没有去统计,主要是太多了,多得去统计都浪费时间。

第385章 、办公室恋情?

不过这第二期培训计划的人数,由于国立第一医院愿意提供一栋廉价房租的宿舍楼,因而方小悦就将人数从两百扩大到了四百。

这四百人,宿舍楼里挤一挤,差不多也能够住下了。

至于经费?

等上面领导视察之后,还是个问题吗?

到了这个时候,培训计划的招人,报道等等事务,方小悦都交给陈主治去负责,自己则是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研究针灸治病之上。

至于申请资金立项,他暂时还没有考虑,只是先用自己的钱垫着。

毕竟针灸治病,对于现在的医学界冲击就有些太大了点。

这等同于砸大多数人的饭碗啊。

但他不怕,没法,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现在的实力已经恢复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在这个世界里,只要不是被突如其来的炮火覆盖或者被核弹攻击,他就不用担心。

至于用炮火覆盖一名知名医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