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242章

作者:猛虎道长

这个视频倒是引起了网友们的好奇,还有谁能够比自家老公更厉害?

结果在网友们的怂恿下,江住院趁着方小悦在做手术的时候,拍了一段视频,放在网上。

标题:我家老大江医生。

在短短两个小时里,这个视频就被点赞五百万,等方小悦结束一天的手术,吃饭发现这视频时,已经点赞到了千万之数。

不过评论区里最多的回复则是这类:这是我家男神,不允许反驳!

已截图,头像换成张医生,去网络相亲。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在地上刷短视频,我说已经被颜值碾压。

手机屏幕已被我舔坏!

……

没法,随着实力的恢复,方小悦这具身体的面容就会逐渐朝着本体一点点的变化,虽说不至于让人感觉太突兀,可就现在来说,他的颜值已经抵达人类巅峰。

视频肯定是没法将他远超人类的魅力录下来,可面容,身材,体型等等是可以的。

那些妹子在现实里大概不一定敢这样冲动,但在网络上,就不在乎了,一个个表现得恨不得将方小悦绑回家!

甚至于一些女明星都被网友伊特了,叫她们来看人类巅峰颜值是什么样子。

结果,那些女明星一个个在评论区里发言的大胆,完全超乎了网友们的想象。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颜值真的可以混饭吃。

一个男网友又酸又难受的在下面发表评论:你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技术吃饭,为什么还要跑到网上来抢我们的老婆啊!

这条评论最终获得了一千五百万的点赞。

第380章 、我是张教授?!

方小悦对此也很是无语,江住院偷拍他,他实际上是知道的,毕竟以他现在的感知,别说拍照了,就算是有人在背后看着他,他都能够感受到。

可结果有些出乎他的预料,自己的热度是起来了,可楼歪掉了。

甚至于一些在短视频上略有名气的医生发表看法,感觉方小悦太年轻,太浮躁。

把方小悦搞得有些哭笑不得,你们发短视频就是沉着,成熟了?

当然,他也不会像喷子一样发视频在网上与人争执,毕竟他现在比以前更忙了。

随着第一批培训医生逐渐掌握部分银针麻醉技术,国立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就有些不满了。

不过,他倒不是对银针麻醉不满,而是对方小悦不满,在院务扩大会议上对急诊部的耿主任狂喷了一顿。

大概意思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怎么培训名单里没有麻醉科的医生!

耿主任当时就急眼了,与之对喷:“我这是外来医生培训项目,本院的加进来算什么?再说了,你们麻醉科的人之前也没有报名……”

好家伙,两个科室主任当即就在会上掐了起来,让一干医院高层不由得狂皱眉头,最终不得不出面给两人和解。

麻醉科主任给耿主任道歉,可耿主任则需要给麻醉科医生放行。

实际上,不少科室都想要派人去学一学银针麻醉,只不过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现在耿主任给麻醉科开了口子,其余科室顿时就心热起来,找到耿主任一阵言说,大有你不答应,我们就去找院长理论。

还好,耿主任祸水东引,认为如果让其它科室的人也学了银针麻醉的话,那么麻醉科留着还有用?

这番话,差点没将麻醉科主任气得心梗发作。

不过之后科室主任们之间一番唇枪舌战,倒是没等医院高层出面就达成了一致协议,银针麻醉都要学,可其它科室只学习普通层次的银针麻醉,譬如外伤麻醉之类,涉及到择期手术,需要上手术台的银针麻醉就不能学,只能由麻醉科来学。

好嘛,当方小悦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搞得哭笑不得。

但他也只能接受,毕竟他不可能因为自己搞出个银针麻醉就将麻醉科医生的饭碗全给敲掉吧?

当然,由于银针麻醉尚未全面推广开,倒也不用制定一些标准,只是国立第一医院内部运行罢了。

虽说国立第一医院其它科室的医生并不是全部过来培训,分成三期,但也让培训项目的人数骤然膨胀到五百多人,其中有三百多人都是国立第一医院的医生。

唯一让陈主治感觉庆幸的是,这三百多人不用他去帮着租房,否则的话,这培训项目的支出就会再度暴增。

而这个时候,国立第一医院正院长接到了国立大学一位负责人事的副校长的电话,大意就是为什么还没有将张医生的教职申请报上来?

这么一句话,让正院长琢磨了好一阵子,最终他得出了答案,还是那句话,国立大学感觉肥水流入外人田了。

大概国立大学医学系准备开战银针麻醉方面的教学了。

果不其然,等正院长将方小悦的资料交上去,没一周时间,方小悦在国立大学医学系的教职就下来了,医学副教授!

嘶,这着实有些恐怖了。

虽说28岁的副教授现在华阳国内也不算少了,但在医学方面,很多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里的医生,28岁的助教,连讲师都没当上的都有好吧。

要知道副教授已经除了授课,主持研究项目之外,还可以带研究生了。

实际上,正院长最近出差才回来,有些不太清楚方小悦在研究方面的情况。

那个银针麻醉在临床上的应用项目可不仅仅只是培训一批掌握银针麻醉的医生出来,更有对银针麻醉进行全方位深入研究的成果出来。

那篇刊登在医学遥望周刊上的《论银针刺穴对人体刺激的若干有益机制》仅仅只是其中之一成果罢了。

更多的成果已经被耿主任直接上报给国家医学委员会了。

据说今年的李时珍奖已经定给方小悦了。

李时珍奖乃是华阳国国内医学研究方面的顶级奖项了。

但凡得到这个奖,基本上可以在国内医学界里立山头,树旗帜了。

否则的话,国立大学不可能将名额稀少的副教授这么爽快的授予下来。

要知道,副教授是可以带博士生的。

光这一点就知道其分量有多重了。

至于教授,实际上是副教授的研究升级版,从本质上来说,副教授与教授实际上没有太多区别。

副教授再做出一些成就来,提升成为教授,实际上比讲师提升到副教授要容易不少。

等方小悦去国立大学接受了副教授的聘书后,随即国立大学医学系的獠牙就露了出来,那位长得有些白胖的系主任笑眯眯的叮嘱道:“张教授,我感觉您的银针麻醉应该尽快开课,据说不少同学对您的课很期待哟。”

好吧,方小悦到了这个时候,总算是明白了过来,这才是真正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可以想象,等他在国立大学医学系里一开课,第二期的培训计划,估计也得合并进去一起了,否则的话,他压根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手术,做研究,上课。

他实力再强,暂时也不可能生出八只手来解决这一切问题。

不过,他心里还是很爽的。

副教授啊!

在原世界,自己仅仅只是一个焊工,虽说职业平等,但副教授听上去,总感觉要爽一些。

申请开课的准备工作可不算少,他需要将银针麻醉进行课本化,并且最好出一本书。

好吧,为了这个,他将陈主治,江住院,老汤等人都集中了起来,并且从培训医生里挑选了几个表现特别突出的,组成了一个项目组,其主要工作就是将银针麻醉课本化,顺便写一本浅显易懂的书出来。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方小悦才发现,自己早就应该出一本书了。

第381章 、开课

如果有书在手的话,不管是培训医生还是上课,甚至于推广银针麻醉,都要简单轻松得多。

当然,出书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因而方小悦最初将陈主治他们组织起来的目的就在于先编制一本教材。

编制一本用来上课的简单教材,肯定比出版一本书要轻松很多,毕竟教材可先编制一部分,然后边上课边调整,而出版的书就不行了。

在众人的努力下,银针麻醉教材很快就编制出了一部分,然后交给国立大学印刷厂印制成为小册子。

没法,先编制出来的教材只有十多页,也就只能做个小册子。

有了教材,方小悦就随即将开课申请递交了上去。

鉴于这是一门新课,肯定不可能设为必修课,只能设定为选修课。

正巧这个时候,正值大学刚刚开学之际,这门刚刚被推出的选修课很快就被医学系官网在选课程序上置顶。

嗯,像新设立的选修课基本上都能够享受到这一待遇,如果不这样推荐一下的话,恐怕很多学生都不会注意到这门新课的出现。

杨学医是国立大学今年的医学系新生。

毫无疑问,在考上国立大学之后,他成为了他们县里远近闻名的大明星。

这并不奇怪,作为华阳国最顶尖的大学,国立大学每年的高考录取线都是所有大学里最高的。

平均下来,每个省最多录取不超过五十人,而放到县这个行政单位上来说,每个县最多也就只有0.5甚至于更少的录取名额。

他们县已经快有十年没人考上过国立大学了,由此可见杨学医这次考上国立大学会造成多么大的轰动了。

电视台,报社派出记者采访不说,学校发了一大笔奖金,更有不少学校,邀请他在暑假前往进行演讲报告,激励学弟学妹们奋发上进。

总之,这个暑假,他过得算是多姿多彩。

在乘坐火车抵达国都的时候,他更是兴奋无比,从国立大学的车站接待点一直到校门,他脸上的笑容都没有落下过。

在最初的几天兴奋之后,学校要开课了,他和同寝室的几个室友一起纷纷打开笔记本电脑,登陆官网,登陆选课程序,查看自己可能心仪的课程。

当然,被首页推荐的银针麻醉选修课自然是第一眼就被他们看见了。

“针灸麻醉?这是什么选修课啊?”

一个室友有些疑惑,而杨学医到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

针灸?这不就是自己小时候,爷爷一直教自己的东西嘛?

嗯,在最终的命名里,方小悦最终还是决定将银针麻醉改成了针灸麻醉。

因为实际上艾灸也是可以用来辅助麻醉的。

杨学医对于这门课无疑比其他室友更好奇,随即就点了进去。

点进去之后,里面大概介绍了一下授课老师张杰伦的一些情况。

譬如国立大学医学系副教授,国立第一医院急诊部副高,治疗组组长,急诊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等等。

要说,光看这些,肯定看不出什么东西,大家在这上面的介绍都不差太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