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231章

作者:猛虎道长

但凡对这类医学学术周刊有些了解的医生,都能够明白这里面的含义。

说白了,这篇论文就是全世界范围内在这周时间里价值最高的一篇论文。

如此一来,方小悦的身家顿时就被抬了起来。

虽说国内不少大佬也在手术刀发表过论文,并且还不算少,但像方小悦这么年轻的,他还是第一个。

因而一时间不少目光朝着方小悦转移了过来。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小悦在市医院也有些坐不住了。

没法,在西医再度提升,提升到9级,中医提升到8级之后,他的临床手术能力再度大幅提升,以至于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他没有手术可做了。

当然,这并不是他名气下降了以至于没人找他做手术,而是医院的病床基本饱和了。

急诊部,心外科,肝胆胰科等等他能够插手进去的科室,他们的病床都塞满了方小悦的病人。

要说那些科室的医生多少还是有些不满的。

可钟副院长的鼎力支持,让方小悦在市医院一路横推。

那些医生心里再不满,也只能认账。

再说了,除了急诊部的病人之外,住在其它科室的病人,方小悦连手术费都没要,使得这些科室在接下来的这个月里,奖金福利都随之提升了很多。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说不出半个不好来。

方小悦需要更多的病床来塞满病人,以便做更多的手术,来验证银针麻醉在诸多手术领域里的优势。

为此,他都让陈主治去联系下面的县医院了,只要能够飞刀,价格都好商量,关键是病人要足够多!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芦苇市下面的几个县医院自然就激动了起来。

方小悦在芦苇市的名气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

如果非要打个比方的话,那么方小悦差不多就是整个芦苇市里顶尖临床医生,碾压四方!

在这个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医生敢说自己的手术比方小悦做得更好。

当然,在半个月时间里,方小悦将芦苇市下面的几个县都转了一遍。

期间所做的手术达到了两百零七台。

这已经是芦苇市范围内的极限了。

毕竟像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肝切除,肺癌切除等等方面的病人,也不是天天都有的,下面这几个县医院也是将积累了一段时间的病人给贡献了出来。

还好,方小悦现在为了银针麻醉术在手术里的表现,已经不计较病人是不是在适应症范围内了。

毕竟以他现在的医术,他做不下来的手术已经很少了。

平均一条十多台手术,持续半个月下来,等方小悦带着团队回到市医院的时候,江规培等人基本上算是暂时废掉了。

在下面做飞刀的时候,到了后面,陈主治也不得不顶了上来,再加上下面县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否则的话,光江规培充当助手,还真的持续不了这么久。

看着回到公寓就一头倒在沙发,床上起不来的众人,方小悦不由得寻思,自己的团队应该扩大了。

第361章 、国立第一医院的邀请

他现在的实力已经恢复到百分之30左右,完全异于常人。

可自己团队里这些人可不是超人,压根就没法陪着自己轮台转。

简单来说,他一口气连续半个月不怎么休息都没事,这些家伙就不行了。

可问题来了,即便钟副院长对他青睐有加,自己的学术地位也在不断突飞猛进,可市医院总归只是一个市医院。

像方小悦这样的固定医疗团队已经算是很先进的做法了,但如果将人数增加一倍,两倍的话,市医院里的非议还是会很多的。

没法,人类就这样,患不均的风气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存在。

毕竟,如果方小悦的团队再扩大的话,将科室主任至于何地?

就算是钟副院长,在他还没有当上院长之前,也是需要考虑很多东西的,总不可能将市医院的架子给折腾散掉吧?

要知道,市医院里的科室主任,副高们已经对方小悦不太爽了。

没法,换成是谁,自己的病床上一天到晚都躺着别人的病人,心里都不会舒服的。

钟副院长也是从基层上来的领导,不可能不考虑这些问题。

再说了,如果那些科室主任辞职不干,方小悦也不可能顶上去将所有的科室主任给兼职了。

就在方小悦坐在办公室里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钟副院长那标志性的哈哈大笑就在办公室外响了起来。

方小悦现在对那位钟副院长还是很熟悉了,每当这种笑声响起的时候,就意味着有客人在他的陪同下过来了。

因而他当即就从老板椅上坐正,拿出一本医学周刊看了起来。

没法,现在没病人,又不出诊,坐在办公室里总得抓个东西看看,免得败坏了在外人面前的形象。

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了,办公室里的吊扇吱嘎吱嘎的转着,将风从头顶送下。

穿着一身白衬衣的钟副院长陪同着一名五十多岁的医生走了进来。

虽说这位医生没有穿白大褂,但对方身上常年沾染的消毒酒精气味,方小悦还是能够闻到的。

“来来来,张医生,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国立第一医院急诊科的耿主任。”

国立第一医院?

方小悦倒没有猜想对方会是来挖自己的。

毕竟国立第一医院是多大牌的医院啊。

在国内,这家医院就是全科医院里最顶尖的!

像其它几家顶级医院或多或少都要差上一些。

在这样的顶级医院里,天才一抓一大把。

像30多岁就在手术刀上刊登论文的年轻医生可不在少数。

因而方小悦才不会去想被挖的事情,毕竟人家有这样的人才,也就不会太在乎外面这类人才。

他猜应该是省医院这个级别的医院来挖自己,在省内技术算是一流,但放到国内的大环境下,就不算什么了,因而才需要挖天才来补充自己。

可让方小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寒暄了几句之后,那位耿主任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提了一句:“不知道张医生对我们国立第一医院有没有兴趣啊。”

当着钟副院长的面挖人?

方小悦再没有情商,这个时候,也不可能答应对方。

再说了,这句话是不是玩笑话,都很难说。

可到了晚上,钟副院长招待耿主任的时候,却将方小悦给叫上了。

方小悦对此很是疑惑。

从钟副院长的立场来说,不应该这样吧?

毕竟如果将自己留下的话,对钟副院长是很有好处的。

在去芦苇大酒楼的路上,钟副院长很显然看到了方小悦的疑惑,到了酒楼,让秘书去招呼耿主任一行人的时候,钟副院长索性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原来,这次耿主任过来后,钟副院长却是抱着想要将方小悦推出去的想法。

在他看来,随着方小悦逐渐光芒四射,市医院这么个小鱼塘是搁不下他这条真龙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还不如给方小悦找个好点的地头。

但他对耿主任的要求就是,张医生可以去国立第一医院,但国立第一医院需要对市医院进行对口支援。

医疗设备这些就不用多说了,关键在于国立第一医院每年都会有向下面派遣医护人员,对口支援培训的计划。

如果市医院能够纳入这个计划,对于市医院的发展是有大好处的。

毕竟方小悦再厉害,在市医院这个小池子里也就那么回事。

可如果与国立第一医院搭上关系,那么对整个市医院而言,都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方小悦如果能够去国立第一医院的话,好处就更多了。

别的不说,想要在医学界出头,可不仅仅只是会做手术就行的,还得有单位支持啊。

方小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钟副院长的想法。

实际上,他也明白,医院和医院之间是不一样的,这也造就了医生的不一样。

同样的技术,国立第一医院出来的医生绝对比市医院受欢迎。

一个很明显的衡量标准。

国立第一医院出去飞刀的医生,一趟至少五万,少了人家都难得跑。

而市医院的医生下去飞刀,一趟一两千,科室主任大概能够拿到三四千,大概也就这个样子了。

毕竟双方飞刀的目的地都不一样的。

人家国立第一医院飞刀的目的地是深海,光洞,各大省城。

而市医院飞刀的目的地则是下面的县医院。

再说了,进了国立第一医院也算是立足国都,放眼全国了。

不管是想要做点什么,都要比市医院容易太多了。

尤其是在酒席上,那位耿主任大概是真心想要招揽方小悦,极力吹嘘着国立第一医院在国内的先进性。

什么国内最先进的手术机械臂,最先进的无尘手术层,最先进的实验室等等。

嗯,实验室不奇怪,国立第一医院实际上就是附属于国立大学医学系的。

国立第一医院里不少医生都是在国立大学医学系里担任教授,讲师的。

教学临床一体化,就是国立大学医学系最大的特色。

国立大学医学系的学生,从大二开始就会定期进入国立第一医院进行实习,这个时间点可要比其它医科大学早一到两年。

第362章 、好吃懒做的一家人

这也使得国立大学医学系在临床方面的教学质量要比其它医科大学高出不少。

而国立第一医院也由此每年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苦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