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1039章

作者:猛虎道长

这次的四书文题目看上去很简单。

就一句话:由尧舜至于汤。

这是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

这由尧舜至于汤,后面还有不少话:五百年有余岁……

就现在这个考场里的考生而言,大多数考生都感觉这考题简单,比什么混搭,倒装等等之类的命题方式简单多了。

但方小悦却知道,往往这样看上去简单的题目,反倒是很难的。

因为能够写的东西,在历朝历代的科考里,人家都写了。

你如果破题不好的话,写出来的东西就等于是抄袭。

而破题不好,考官第一眼就将你的考卷给贬落了。

因为人家考官要看那么多试卷,怎么可能还会看你后面写得好不好?

你开卷破题都有问题,后面写得就算是天花乱坠,人家都不多看一眼的。

科考的残酷就在于此。

而在方小悦看来,这大泽国的科考水平实际上并不高,估计绝大多数考生做这道四书文,都很难完美的破题。

毕竟像这种题目,只是单纯的破字、破句都会造成漏题。

所谓的漏题就是没能将题目里的义理完全破全。

而想要破全,就只能够破意。

将五百年必有圣人出的两层含义都点出来。

方小悦是这么写的:圣人之生有常期,或传其道于同时,或传其道于异世。

这句话直接破题,点出了五百年必有圣人出,而圣人则会传道于当世或者后世的道理。

如果四书文一共有100分的话,仅仅这么一句破题,方小悦就能够拿下50分。

破题写好了,之后的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自然是徐徐写就,丝毫不起半点波折。

实际上,等方小悦束股收尾的时候,才发现外面天色尚亮,自己前后大约也就只用了两个时辰罢了。

这篇四书文可以说是方小悦现在的巅峰之作,隐隐还有些超出了自己的四书文等级。

就算他之后反复审看,也找不到可以任何修改的地方。

正所谓增一字略繁,减一字则陋了。

说实话,方小悦都没有想到自己今天状态如此之好,竟然区区半天时间就将所有考题做完。

当然他也没有急冲冲的将其撰抄到试卷上,而是先将草稿纸和试卷收好,去洗了个手,在小格子里略微活动了一段时间,然后上床睡觉。

要说这个时候上床睡觉还是有些早了。

毕竟此时天色刚刚暗下来,绝大多数考生还在绞尽脑汁的做题。

听到方小悦小格子里传来的轻微呼噜声,旁边一个考生翻了翻白眼,拿出蜡烛点燃,继续苦干。

在他看来,方小悦这种考生就是在摆烂,不然的话,会这么早睡觉?

次日卯时,酣睡一夜的方小悦在一阵哭泣声里醒来。

他从床上支起身体看了看哭声传来的方向。

应该是一个考生精神崩溃了,否则的话,断断不可能在考场里如此大声哭泣,这可是违反了考场纪律。

果然,没多久时间,两名甲兵就走了过去,在一声警告没有听之后,两名甲兵就打开了小格子的大门,丝毫没管那名考生的苦苦求饶,就直接将对方给架了起来,然后将其丢出了考院。

这并不奇怪,越是这样重要的考试场合,越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很多考生家里情况都不富裕,有的是全家老小省吃俭用供给其读书,有的则是全族老小一起供养。

据说有的考生为了这次省试的费用,甚至于将妻女都卖掉了!

这可谓是孤注一掷了。

因而在这样强大的重压之下,这些考生因为紧绷的精神突然崩断而出现一些发疯的状况也是属于正常的。

起床之后,方小悦就先吃了个麦饼,喝了几口水,在小格子里来回转悠,等到外面天色大亮,方才将考卷铺开,开始将草稿纸上的内容誊抄到试卷上。

整个过程依然是小心翼翼加谨慎,不敢有半点疏忽和松弛。

直到最后一笔写好,方小悦将笔墨收好,又看了看试卷上的署名有没有疏漏,方才示意甲兵上前收卷。

要说,昨天他实际上就可以将试卷做完的,只不过,科考一贯的规矩就是必须次日正午之后才能够交卷,因而他方才慢悠悠的拖到现在。

待到一名甲兵将他送出考院,方小悦走了几步,方才伸了一个懒腰。

舒服!

现在就等着省试成绩出炉了。

方小悦乘坐马车回到客栈之后,倒没有完全陷入到荒废状态,而是继续练字,练功。

不管是提升自己在科考里的实力还是自保能力,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可没有忘记,在矿炉县,还有一窝黄皮子随时可能给他带来惊天大祸呢。

与院试不一样的是,省试号卷需要三天时间。

在这三天时间里,方小悦基本上没出客栈门,除了吃饭的时候下去大堂一趟之外,其余时候,他都蹲在客房里,练了字就练功,练了功又练字,相互作为休息。

而在考院内,同考试官们则正在翻看批阅誊抄之后的试卷。

在大泽国,县试、府试、院试的考卷都不需要誊抄,只需要糊名,因而如果考官想要作弊,难度还是很低的。

但也正因为这三关也就只是考个秀才,考官们也不需要为了一些钱银去冒这个风险,性价比太低。

人家考个秀才,就算是给钱,又能够给多少?

但省试就不一样了。

省试过关就是举人,举人是能够做官的。

因而为了严防徇私舞弊,从省试开始,除了试卷糊名的手段之外,还需要让文吏将一张张试卷誊抄。

而同考试官们所见到的试卷都是誊抄而来,这样就杜绝了考官们通过笔迹来辨认考生身份的可能性了。

同时,在文吏誊抄的时候,如果发现有考生在试卷答题里做出明显的记号或者暗记,那么上报主考官之后,可将该试卷直接贬落。

总之,这一层层的手段,无非就是为了严肃考试纪律,防止作弊罢了。

实际上,除了极少数的情况之外,一般情况而言,这些考官都基本上不会为了一点钱财去帮着考生作弊的。

要知道,对于大多数的官员来说,钱财可远远没有自己的官位重要啊。

因而往往徇私舞弊挖出来都是大案。

一名同考试官摇着头,将一份考卷丢入贬落的纸堆里,嘴里还冷哼一声:“俗不可耐!完全就是朽木!”

这位同考试官实际上一点都不过分,因为大多数考生,这次的四书文都做得让人摇头不已。

连续贬落数份考卷之后,这位同考试官都感觉有些厌恶了,对接下来的考生都不抱有太大希望,毕竟对于他这种进士出身的官员来说,这些秀才所做的文章,真心水平太低。

第1569章 、这是举人老爷啊!

可突然之间,他发出了一声咦,然后习惯性准备将试卷贬落的手就停住了。

看了好一阵之后,这位同考试官方才惊喜出声:“此人大才,恐怕可得解元。”

说着话,这位同考试官就在试卷上方用朱笔画了一个圈。

所谓朱笔就是用朱砂作为墨,一般用于科考批改以及刑部审核批准死刑之用。

而在试卷上画个圈就是表示此试卷在自己这里过关。

如果画个三角形就是待定的意思。

画个×就是贬落。

画了圈之后,这位同考试官随即便让守候在一旁的甲兵将誊抄卷送往主考房。

这四位同考试官各占据一间考房用来审批试卷,而主考官则与副考官同居于一间考房。

此时主考官与副考官坐在主考房里喝着茶,一副十分悠闲的模样。

这并不奇怪,虽说试卷数量高达三千之多,但能够过四位同考试官的眼,甚至于待定的试卷都是十分少的。

按照惯例来说,过关的试卷应该在60份左右,而待定的试卷则应该在120份左右,分摊到每位同考试官手里,就比较少。

到目前为止,从四位同考试官手里传递过来的考卷也不过十来份罢了。

而以主考官、副考官的水平,审阅这些考卷可谓是轻松至极。

因而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来坐着喝茶。

当然,就算是不喝茶,他们在这里也没有其它事情可干。

这是他们在省试期间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算是下棋也是不被允许的。

因而当主考官见到一名甲兵匆匆进来,顿时精神就变得抖擞了起来:“又有试卷来了。”

说着话,主考官接过试卷,放在书案上开始审阅。

副考官倒没有着急,反正主考官看完了,批阅了之后,他也是要看的,又不急在一时。

可副考官很快就发现有些不太对劲,主考官看着考卷的面容从轻松变成了凝重,又从凝重变得喜悦,最后竟然拍着书案叫好。

副考官见状急忙上前,凑到主考官身边看了起来。

“此文可称解元啊!”

看完之后,副考官不由得叹息了起来。

主考官则有些讪讪的问道:“不知梦龙兄当初可否写出此文?”

副考官愣了愣神,良久之后摇了摇头:“看了此文,兄弟是自叹不如啊。”

至于主考官在心里扪心自问,自己在会试的时候,如果遇上这题目,估计就连名落孙山了,压根就不可能考上进士。

当然,虽说两人心里自愧不如,但也没有因此嫉妒这位考生的才华,随即纷纷拿起朱笔各自在考卷上画了一个圈。

有这三个圈在,这位考生基本上可以说是举人必中了。

实际上每两年一次的省试里,就算是全国范围内,能够获得三个圈的考生都是少之又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