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1027章

作者:猛虎道长

县令大老爷可不愿意在这上面多花钱。

虽说现在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但请人雕刻印刷用的印版,也是需要不少钱的。

这样抄题不但能够杜绝印刷中出现的舞弊问题,更能够锻炼考生们眼疾手快的本领,何乐而不为?

方小悦将考题尽数抄在草稿纸上后,先审了一遍题。

贴经就是填空题,这个好做,以他现在四书五经10级的水平,做个填空题简直轻松至极。

实际上他看这贴经的难度,只要四书五经到了四级就能够做正确。

因为四书五经四级实际上已经能够将四书五经通背下来了,虽说可能会有点模糊,但填空题这种题型,只要联系上下结构,做起来不要太简单。

因而他随即就先在草稿纸上将三道贴经题做好,然后又将墨义题做了。

之前就说过,墨义乃是简答题。

因而方小悦做起来也很简单。

至于试贴诗,方小悦就要好好的想一想了。

毕竟这试帖诗乃是命题诗,实际上就是要求写歌颂朝廷的诗。

不过方小悦的诗词也达到了10级,写这种命题诗,也就是多费一些脑子罢了。

前后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一首试贴诗。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走到了中午时分,方小悦随即便取出一个麦饼,细嚼慢咽的吃了下去,又喝了几口水。

之后,他便铺开一张新的草稿纸,在其上构思四书文。

实际上县试对四书文的要求并不高,主要看重贴经,墨义这两样。

因为县试实际上就是考察考生对四书五经的基础扎不扎实。

如果大家的四书五经水平都不高的话,那么在贴经,墨义这个阶段就很容易区分出高低了。

从而让考官们很轻松的点判。

但如果大家的四书五经水平都比较高,贴经、墨义都做正确了的话,那么就会在这个基础上,审看试帖诗里体现出来的文采,以及四书文里显现出来的文思。

从而决定出名次。

到晚饭时分,方小悦已经将四书文的初稿写了出来。

不过此时他也没有忙着修改,而是早早的吃了麦饼,喝了水,在小木桶里解决了生理卫生之后,就躺在床上昏昏入睡。

因为这个时候,天色已经逐渐昏暗下来,而小格子里不点蜡烛的话,压根就看不见草稿纸上的内容。

衙役之前给每个小格子发了两根蜡烛,就是用在这个时候的。

但如果这两根蜡烛提前用光了,也不会给你多发。

方小悦这一觉睡到了鸡鸣时分。

他睁眼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此时的天色依然昏暗,因而他也没有起床,而是继续入睡。

直到外面天色明亮之时,他方才缓缓起床,到小木桶处解决了生理问题之后,坐到书桌前,将昨天写好的四书文初稿逐一审查修改,顺便也检查了一下避讳。

这避讳乃是科考里极为重要的关注点。

所谓避讳就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尊严,在说话写文章时,遇到皇帝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必须用同义字或者相似字代替,以表尊重。

而大泽国立朝一百多年,历经五位皇帝,所产生的避讳词可不再少数。

尤其是有几位皇帝,其在登基之后又改了名字,使得避讳词直接翻倍。

而这些避讳词一旦在科考里使用了,被考官看见,那么就是直接贬落,丝毫没有半点挽回的机会。

因而绝大多数学生在考前备考的时候,都会将避讳词当成一门重要的功课来准备。

方小悦自然也没有例外。

不过中午之前,方小悦就将四书文审查修改完毕。

用自己的话来说,那么就是多一字显繁琐,少一字不达义。

总之,这篇四书文真真切切体现出方小悦四书文10级的功力!

随后,方小悦草草吃了两个麦饼之后,就开始将草稿纸上的内容一一转抄到正式考卷白纸上。

这是一份需要谨慎小心的工作。

第1559章 、县试案首!

因为正式考卷白纸只有那么几张,一旦抄错了或者上面落了墨点,就等于直接完蛋。

因而即便是方小悦,在这个时候,也显得十分小心。

如果出了差错的话,自己就只能等待明年的县试了,等于白白浪费一年时间。

唯一让方小悦有些不爽的就是,他此时用的是正楷。

之前在家里、私塾练习的时候,他已经将正楷技能激活。

但正楷技能提升的速度可比不上其它几种技能,因而到这个时候,他也就只将正楷提升到2级。

实际上他到了县城之后,也去茶馆等等地方与其他考生接触过,见识过一些考生的书法功底。

简单来说,正楷2级在县试考生这个群体里还是有些低了。

多数的考生,正楷都达到了2-3级,一些家境较好的考生书法甚至于达到了4级。

因为对于这些考生来说,5岁就开始练习书法了,十多年时间下来,怎么也要比方小悦刚练的书法强。

如此一来,如果考卷内容实力都差不多的话,考官肯定选择书法更好的考生。

毕竟字是打门锤,你的字好,别人看到你的字,天然就会对你这个人产生好印象。

当然,这个时候,方小悦就算是现练也来不及了。

不过还好,即便是书法略低一些,方小悦对于自己还是有自信的。

毕竟就四书五经等等技能来说,其他考生最厉害的,可能也就只有四五级,六级顶天。

在这方面,还是能够弥补书法的不足。

将内容尽数转抄到正式考卷白纸上之后,方小悦也没有检查,看了看时间,此时已经下午两点。

等上一刻钟的时间,就有衙役敲响了铜锣。

这就意味着可以交卷了。

当然,你不交卷也可以,考试时间最多维持到晚上八点结束,时间一到,不管你有没有写完,衙役都会强行收缴你的试卷。

方小悦听到铜锣声,从小格子里站起来,朝着一名衙役招了招手。

那名衙役走近询问:“是否交卷?”

方小悦点头道:“麻烦了。”

那衙役随即便开了小格子的栅栏门,将方小悦的试卷收好,送往主考官处。

而方小悦则漫步从通道而出。

在这个过程里,他必须目不斜视,不得说话以及做出什么暗示性的动作,否则的话,就会有麻烦上身。

毕竟每条通道前后都有几名衙役看守,你这个时候想要舞弊,那就是作死啊。

尚未等方小悦走出考院,那衙役就将方小悦的试卷送到了考官台上。

此时县令大老爷正与两位副考官喝着茶水,小声的笑谈着。

作为考官,他们这两天也是比较辛苦的,身上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必须守在考院内,可谓是枯燥无聊至极。

因而等那衙役将考卷送上的时候,三位考官不由得精神一振。

县令大老爷作为主考官随手就将考卷拿到了手中翻看。

要说县试的规则还不算那么严厉,不需要糊名,撰抄什么的,只要交了卷,考官就拿到手就可以开始批改。

毕竟这县试仅仅只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县令大老爷也不会因为这样的考试而耽误自己的前程。

能够成为县令,这位大老爷当初也是从科举考试里一步步杀出来的,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其四书五经的等级也绝非普通秀才,举人可以比拟的。

因而试卷一到手,目光一过,县令崔长寿就将贴经,墨义几题看了个清楚。

全对。

这倒也不算奇怪,实际上这几年矿炉县的文教水平在逐年提升,每年县试过关的考生有两百多人,贴经绝对都是对的,至于墨义,只要意思差不离也算及格。

如果连贴经、墨义都差错连篇的话,想要过县试?做梦吧。

因而重点则是试帖诗和四书文。

崔长寿看了看试帖诗,不由得眼睛一亮,虽说试帖诗这种歌颂朝廷的命题诗由于局限很大,因而想要做出高水平的试帖诗来,几乎不可能。

但他此时看到的试帖诗几乎就是这些年来的极品。

再看看四书文,崔长寿沉默良久,不由得轻叹:“此文有举人之才啊。”

听到主考官这么一说,两位副考官随即就产生了兴趣,不顾官体,凑过来看了一会,也不由得惊叹,这次县试里竟然冒出一位这样的天才来。

“正如崔大人所言,此人可中举人啊。”

“可就是此人书法略差,可惜可惜。”

“但瑕不掩瑜啊。”

……

三位考官相互交流一番之后,就判定此人应该为此次县试的案首。

当然,如果之后没有更好的文章就如此定下了。

方小悦此时离开了考院,今天天气不错,晴朗里带着干爽,考院外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考生们的家人都早早守在了考院外。

张屠夫一家也是如此。

见到方小悦出来,张屠夫等人立马就围了上去,纷纷表现出了自己的关心。

“明瑞啊,考得怎么样啊?”

“明瑞赶快跟我回家,你外祖母已经给你炖了老母鸡,好好的补一补,人都瘦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