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526章

作者:南山有龙

“有什么好商量的?”

朱祁钰眼中露出厌恶之色,道:“他是奥斯曼的公爵,相当于我大明之国公,与国休戚与共,如今奥斯曼已经覆灭,他不该以身殉国吗?”

“是!”

卡莱答应一声,然后看着苦苦支撑的达曼公爵,说道:“郕王殿下说,你可以去死了!”

“不要,我有话说,我有话说!”

看着达曼公爵歇斯底里的模样,朱祁钰这才对两名大汉将军摆了摆手。

“本王只给他一次机会,有什么话赶紧说!”

“我有钱,我有钱!”

达曼公爵跪在地上,再也没有以往那种高傲的姿态。

因为只有一次机会,如果说错话,肯定就咔嚓了。

朱祁钰眼前一亮:“有多少钱?”

“我从君士坦丁堡出来的时候,带了一笔军费,有金银和粮食,还有各种补给,足够养活二十万大军半年的开销,就藏在兹加特城……”

听完卡莱的转述,朱祁钰思索片刻,说道:“你的主力全部投降,兹加特城已是不攻自破,城中的任何东西,包括钱财,本王自己可以去拿,这不是你的筹码。”

“不,不……”

达曼公爵赶忙解释道:“物资都在城中,但是,我把金银藏起来了,而且是藏在沼泽地,别人找不到的。”

朱祁钰听完,骂道:“你他娘的还公爵呢,竟然私吞军饷,还藏在沼泽地,真是猪狗不如!”

“我,我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达曼公爵苦着脸,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第五百四十三章 西域

随着兹加特城的守军出城投降,宣告着奥斯曼帝国彻底沦陷。

自征服东罗马帝国至今,仅仅过了五年时间。

从此以后,这片土地被赋予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大明。

君士坦丁堡至大明京师相隔一万八千里,横贯整个亚洲大陆,而且扼守着地中海重要的出海口,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天下局势尽在掌控之中。

朱祁钰先是命樊明臣接管兹加特城,然后又吩咐张懋带着达曼公爵去寻找藏匿的金银。

这老小子狡诈至极,早就做好了君士坦丁堡沦陷的准备。

只不过,他并没有多少忠心去护主,而是想着割据一方,因此,趁着手中大权在握,藏匿了大量财物。

虽然比不得穆哈德国王藏起来的金山,挖掘出来之后,也称得上是蔚为壮观。

这些金银财物运走足足装了十大车,其中一座半尺高的碧绿玉座金佛,据说来自一名东方的走私商贩,还说是哪位皇室宗亲的御用镇宅之物,当初花了重金拿下的。

唯一遗憾的是,达曼公爵在带人挖掘的过程中,不小心陷入沼泽地的腐殖淤泥之中,意外丧命。

这种沼泽地都是千万年来日积月累形成,人畜一旦失足陷入,断无生还的可能。

朱祁钰不禁唏嘘,该是达曼公爵命中有此一劫。

天意不可违,只能认命了。

兹加特城的守军全部不战而降,自然避免了一场杀戮。

按照相应的规定,他们可以领上一笔不菲的遣散费,解甲归田,或者是做些小买卖,至少余生不愁。

若是愿意留下的,会被打散后重新分派到各卫所中。

朱祁钰作为大明藩王,是君士坦丁堡的最高指挥,其次是张懋等功勋之后,牢牢掌握着军政大权。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奥斯曼人只能担任士兵的角色,表现良好的,可以提拔为基层军官。

不过,也有例外,如亚利桑德罗被任命为百户,很是意气风发。

樊明臣则返回到锡兰岛,因为他现在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自锡兰岛北上,接收提尔王国的土地,并以此为依托,继续向北扩张。

梁国公樊忠重伤未愈,唐行古主管民政,北上的重担便落在樊明臣身上。

锡兰岛已经成为大明本土通往西洋的重要中转站,源源不断的物资从南海卫运送过来,马六甲海峡日益繁华,每天来来往往的船只互相穿梭,热闹非凡。

周围的南洋小国更是争先恐后寻求与大明之间的贸易,哪怕定价权在大明手中,亦是乐此不疲。

当然了,大明虽然强盛,却不搞什么霸权主义,该交的关税交了就可以,绝对保证船员和物资的安全。

世界很大,有钱大家赚才是双赢。

只不过在分配的时候,我拿九,你拿一,很合理吧?

什么,你说不合理?

再看看我的铁甲舰和火炮,现在合理了吗?

海上航线繁荣的同时,以往活跃的海盗、流寇也渐渐消失。

究其原因,主要是火力的差距。

因为哪怕是一条寻常的商船,身后的护卫舰足以歼灭这些贼寇,因为火器技术相差太大了,就好像大人揍小孩,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这些海盗也不傻,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呗!

反正我也有船,干脆我也跟你做贸易就好了。

海上劫掠不但风险大,而且收入极不稳定,做贸易则完全不同,走一船货到大明,赚的钱比当海盗一年赚的还多,有这样的买卖,为啥还要动刀动枪,脑子有坑吗?

这条航线其实原本有一个名字,叫做海上丝绸之路。

既然名字带了海上二字,自然是因为陆地上那条曾经辉煌一时的丝绸之路。

一千多年之前,丝绸之路的辉煌程度完全可以与海上航路的繁华相媲美,汉朝时期,曾贯通整个西域,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渐渐没落。

时至今日,几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早在西汉时期,阳关和玉门关以西即后世的新疆,乃至更远的地方,被称作西域。

西域本三十六国,后来分裂至五十多个,都位于匈奴之西,乌孙之南。

汉武帝曾派张骞出塞,打通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通道,霍去病大破匈奴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才开始通行。

但是,西域诸国仍未完全摆脱匈奴的控制,经常劫掠西汉派往西域的使臣和商队,直至大将李广利出兵攻破大宛都城,大汉之名响彻西域,丝绸之路至此畅通。

自此之后,直至唐朝,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并延伸出多条分支,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出访长安,敦煌、阳关、玉门等地繁华一时。

北宋时期,由于实际控制版图大幅缩减,中原朝廷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到了南宋,更是完全失去了对西北地区的控制,加之海运开始崛起,丝绸之路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

蒙元时期,蒙古人不断发动西征,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大陆的蒙古帝国,丝绸之路开始复苏。

再到明朝,蒙古帝国已经分裂,占据中原王朝的元顺帝被赶回漠北,漠西蒙古,也就是瓦剌趁势崛起,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而且,无论漠西蒙古还是漠北蒙古,和大明朝廷势同水火,丝绸之路再次被阻断。

朱祁镇决定亲自走一遭,就是要给这条路开开光,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自从瓦剌覆灭之后,大明朝廷控制了哈密卫,西域诸国也摆脱了瓦剌的控制,不过,早已不复三十六国之繁荣,只剩下寥寥十数个。

如精绝、楼兰等国,已经彻底消失,只留存在史书当中。

部队行进两个月后,已经穿过黑海,抵达里海南岸,即将离开奥斯曼帝国的控制范围。

从舆图上看,此处有一座边陲小城,名为德黑兰。

为了稳妥起见,朱祁镇下令,部队进驻德黑兰城休整。

这座城市并不繁华,甚至连城墙都没有,更像是一处村镇。

第五百四十四章 德黑兰

由于地处奥斯曼帝国与帖木儿汗国的交界部位,黑德兰城的归属权一直很模糊,反正就是谁的兵马开过来,就听谁的号令。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明军队,城中百姓顿时吓得不轻,一个个逃也似的回到家里,门窗紧闭。

大街上静悄悄,连狗都不敢叫。

朱祁镇看着周围的环境,心中颇为疑惑。

后世的黑德兰是中亚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怎会是眼前这副景象?

街道两旁的商铺大多已经关闭,门窗残破不堪,墙上沾满泥土和灰尘。

远处的居民房更加惨不忍睹,比后世某东方大国的贫民窟还要简陋,甚至可以看到很多茅草屋。

这种房屋连墙壁都没有,围墙用树枝圈起来,顶上用茅草盖住,就算是房子了。

确切地说,应该叫棚子。

很难想象这种房子如何遮风挡雨,似乎根本挡不住……

“袁彬!”

“臣在!”

朱祁镇深呼吸一口,吩咐道:“去看看这里谁是管事的,最好寻个能说汉话的人。”

袁彬带人离开大部队,只过了一刻钟,便回来了。

在他身后,还跟着两人,一个穿着白袍,只不过全身上下都是补丁,另一个穿着亚麻布衣。

从这二人的衣着上可以看出,白袍男子的身份应该是贵族,或者是当地的官员,亚麻布衣男子只是个平民。

只不过……那名平民打扮的人,似乎不是当地的。

因为他的眼眶更深,鼻子也更加坚挺,眼珠是蓝色,倒像是欧洲人,亦或是混血。

两人战战兢兢地跪下,白袍男子嘴里叽哩咕噜不知说了什么,另外那人却用蹩脚的汉语说道:“叩见大明皇帝陛下!”

朱祁镇眼前一亮,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何会讲汉话?”

“我的名字叫鲁伊·克拉维约,大概在二十年前,曾去过大明。”

“去做什么?”

“做贸易,将耶路撒冷的金银器、香油、香水等物贩卖到大明,再从大明购买丝绸、瓷器、茶叶等,回来售卖。”

朱祁镇顿时来了兴致,问道:“做贸易利润如何?”

上一篇:我真的只是个网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