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484章

作者:南山有龙

门房却冷笑道:“你们究竟知不知道我家少爷是谁?”

第五百章 万民书

班头也笑了,说道:“你家少爷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峰,对吧?”

“既然知道,你们还敢……”

啪!

班头反手握刀,用刀柄重重砸在门房的的嘴上。

噗!

门房吐出一口老血,其中还有两颗牙齿。

“你们……”

他刚要发作,却感觉脖颈处一凉,方才那把刀又架了上来。

班头说道:“昨天晚上,知府老爷刚刚收到朝廷的邸报,你家这位少爷已经下了大狱,罪名是谋反!”

“什……什么,谋反?这……怎么可能!”

门房慌了,但是又感觉不太可能,这么大的事,为何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

这些人莫不是在吓唬自己吧?

“是了,你们想抓老爷,却又不敢,就假传消息,是不是?”

班头听完,一脸嘲弄之色,道:“且不说消息是真是假,你就是个看门的,何时轮到你来操这份心?”

“再者说了,老子今天是堂堂正正来抓人,你一个门房,竟敢阻挠公差办案,谁给你的胆子?”

“我,我要去告诉老爷……”

门房挣扎着站起来,转身就往内宅跑去。

可是,他刚刚迈出去一步,身体直接僵住了。

班头手中的长刀从他的后心刺入,洞穿身躯,从前胸透出。

门房低头看着带血的刀尖,鲜血汩汩流出。

他的表情非常诧异,至死都不敢相信这些当差的竟真的敢在王家行凶。

若是以前,别说几个小小的差役,就算是知府老爷登门,也要规规矩矩的。

为什么会这样……

班头将刀抽回,门房脸朝下,栽倒在地,再也没了声音。

那些个家丁护院全都吓傻了,全都自觉地扔下手里的棍棒,让开道路。

与此同时,城北李家宅院,上演着同样的一幕。

一队差役拿人的时候遇到阻挠,直接持刀杀进去。

李家的护院比王家的硬气些,最终被砍死七八个,李老爷才被人用铁链锁着,押往府衙。

类似的事情在南京城已经成为常态,一时之间,到处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贾坤日以继夜审案,没有证据便去寻找证据,没有线索就去探查现场,寻找线索,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积案便已经处理了大半。

不过,他这番行为也是彻底得罪了当地的士族,被抓进去的想尽一切办法,先是贿赂,贿赂不成就摇人,那些没被抓的,也是人心惶惶,纷纷欲将这个丧尽天良的知府除之而后快。

贾坤对此充耳不闻,一心扑到各类案件的卷宗上。

……

夜幕下,一所宅院门口停了十几顶轿子。

“诸位,贾坤已经疯了,再这样查下去,迟早都要查到你我等人头上,赶紧想想办法吧!”

房子里坐着十几个人,全都愁眉苦脸。

“张兄所言甚是,可是……我等有什么办法?”

“就是啊,就说那王家的大公子,乃是朝廷右副都御使,位高权重,王老爷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谁知……唉,世事难料啊!”

“没办法也要想办法出来,难道要坐以待毙不成?”

这些人谁手中没点龌龊事,此时应天府跟吃错药一样,发疯似的接纳百姓告状,眼看城中的大户都倒了,过不了多久,就来该轮到自己了。

“不如……我等上书弹劾?”

“怎么弹劾?”

“难道他平日没有收受贿赂,没办过冤假错案?”

“那个贾坤倒不贪财,我给他送过金银,都被他送回来了。”

“我还给他送过望春楼的花魁呢,他却说什么八字不合,也给退了回来。”

“去年河堤泄水,也是这位贾知府亲自带人抢修的,要说寻他的把柄,确实有些不易。”

“没有把柄,难道不会捏造?我家兄长是当朝监察御史,可风闻奏事,就算到头来查明不实,皇上也不会再信任他!”

“如此甚好,我等便修书一封给你那位御史兄长!”

众人商议之后,便聚在一起,绞尽脑汁捏造贾坤的劣迹。

比如说大肆揽财,索要贿赂,侵占百姓田亩,强抢民女……

总之,把自己做过的事全都给他安上。

总共列举了二十条罪状,然后寻了个心腹之人,带上密信连夜坐火车赶往京师。

……

“老爷,衙门口来了大批百姓。”

“不管来多少人,跟他们说,想要告状,先递交状书,再派两名书吏过去,如果不识字的,可以口述,由书吏代笔。”

“不是……老爷,他们不是来告状的!”

贾坤抬起头,皱眉道:“不是告状,来做什么?”

此时,他心中突然闪过一个不好的念头,莫非是那些士族寻来闹事的?

他对这些人太了解了,为的目的,不择手段,定是煽动百姓围攻府衙,然后联名上书,说自己官逼民反……

“是来给老爷送礼来的!”

“什么?”

“万民书!”

贾坤腾地站起来,神色非常激动,道:“你再说一遍!”

“百姓们感激老爷的恩德,送来万民书!”

贾坤一撩官袍,急匆匆走出府衙大门,然后就看到外面围了一大群百姓,黑压压的都是人。

当前一人身穿儒衫,拱手道:“学生应天府秀才陈伦,今日有幸代百姓执笔,特来呈送万民书!”

“青天大老爷!”

“青天大老爷!”

百姓们纷纷下跪,高举一副长卷。

贾坤看着长卷上那一个个名字和鲜红的手印,忍不住热泪盈眶。

平日里也见过万民书,但那都是读书人搞出来的玩意。

说白了,就是一群士绅和官员之间的利益互换罢了。

当官的给士绅们谋些福利,给当地的士绅老爷们伺候舒服了,临卸任之际,这些士绅会联合上一卷万民书,什么爱民如子,断案入神,政务清廉……总之,就是大肆吹捧一番,反正写几个字也不花钱。

而真正的民,就是士绅眼中最低贱、最底层的泥腿子,从头到尾压根就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这场游戏。

可是,今日所见,却是实打实的万民书。

在这一刻,他心中彻底释然了。

“诸位父老乡亲快快请起,我贾某人身为一方父母官,本应为民做主,大家不必多礼!”

第五百零一章 落井下石

应天府衙门前的情形,秀才陈伦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回去之后,他便一头钻进书房,铺开纸墨,洋洋洒洒写了一份上千字的密奏。

因为他还有一重身份,就是锦衣卫设在南京的暗探。

自新政以来,普通百姓的就学率一直攀升,读书人和普通人之间的鸿沟在不断缩小,以至于秀才功名的含金量大大缩水,用后世的话讲,这个行业也开始出现内卷。

陈伦干脆另辟蹊径,接纳了锦衣卫的招募,至少也算是个吃公家饭的。

当然了,作为秀才,无论是文笔还是才思,陈伦的能力都要高出普通人一个档次,他很清楚皇上想要看到什么,因此,这份密奏的重点是知府贾坤不畏地方豪绅的威逼利诱,坚持为民做主,深受百姓爱戴。

除此之外,他还整理了几桩典型案件的来龙去脉,包括贾坤如何查案,如何主动搜集证据,还有被告送礼被赶出门等等。

最后将百姓联名上万民书的情形大书特书,成为全文的高潮。

锦衣卫有自己的渠道,仅仅一天之后,这份密奏就出现在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与这份密奏一起的,还有一份监察御史冯宝祥弹劾应天知府贾坤的奏疏。

朝堂刚刚经历一次大清洗,各部衙门变化非常大,都察院空出来很多职位,冯保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监察御史,不过,他的资历很深,背后也有家族的支持,距离晋升只差一个机会。

很明显,应天知府贾坤就是这个机会!

“听闻冯兄上了一份弹劾奏疏,弹劾应天知府?”

冯宝祥会心一笑,道:“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应天知府贾坤倒行逆施,民怨载道,我等身为监察御史,此乃分内之责。”

御史最大的职责和权利就是弹劾,最能出成绩的领域也是弹劾,只要胆子够大,把内阁首辅弹劾下来也不是不可能。

这一次冯宝祥弹劾应天知府,是因为收到老家的书信,得知应天百姓被压榨得苦不堪言,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露脸的机会。

“听闻皇上正在大力整治各地官员的不正之风,如果应天知府被查出问题,冯兄乃是首功,这个右佥都御使的职位就稳了!”

“看你说的,冯兄这桩功劳,就算连升三级,升任右副都御使也不在话下。”

上一篇:我真的只是个网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