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390章

作者:南山有龙

“你去把书拿来给朕看!”

“是!”

万贞儿匆匆出去拿书,钱皇后说道:“妾身听闻,太后的病多亏了贞儿,皇上该当赏赐些金银才是。”

朱祁镇笑着摇了摇头,道:“朕当然要赏,却不是金银。”

“皇上已经有了打算?”

“倒是有个主意,只是……不知道合不合适……”

钱皇后顿时来了兴致,问道:“皇上准备如何赏赐?”

朱祁镇却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觉得万贞儿此人如何?”

“妾身觉得,贞儿天资聪慧,对皇上忠心,又甚好学,很是难得。”

“你再说说,她现在的医术如何?”

“医术?”

钱皇后有些疑惑,思索了片刻后,说道:“要说医术,贞儿都是从书中学来的,比不得那些个太医有经验,而且,她这样做都是为了妾身的病,涉猎并不广,不知皇上……”

“朕准备给她找点事做。”

“是吗,什么事?”

“女子医学院!”

“女子……医学院?”

钱皇后神色更加迷茫,问道:“是什么?”

朱祁镇坐在榻上,说道:“就是女医官,和后宫的女官相仿。”

钱皇后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不是有太医院吗,为何还要单独设立一个女医院?”

朱祁镇回道:“朕一直觉得那些老学究来后宫问诊,虽然这治病救人的事不能用世俗眼光去看,不过……总觉得有些不妥,不如在后宫设立女医院,专门负责后宫嫔妃,特别是一些妇人病,由女子来医治,总要比男子要强吧?”

钱皇后这才恍然大悟,道:“皇上用心良苦,妾身以为此举甚是可行。”

正说话间,万贞儿捧着一本书进来。

“皇上请看,就是这本。”

朱祁镇接过来,只翻了一页,就看到朱橚两个字。

“怪不得朕听到普济方三个字如此熟悉,这是周王做的医书啊!”

朱橚乃是朱元璋第五子,朱棣的弟弟,初封吴王,后改为周王。

说起老朱的儿子,没一个是好惹的。

太子朱标就不用说了,所有人的老大哥,平日里哪个弟弟调皮被老朱揍了,还要他去求情。

如果朱标还活着,朱棣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老二秦王朱樉,镇藩西安府,还娶了王保保的妹妹为妻,不过这货比较残暴,最后被人毒害。

老三晋王,镇守山西,动不动就正面硬刚蒙古大军。

老四朱棣就不说了,直接把大侄子的皇位都抢了。

此外还有宁王,常年和蒙古人打交道,还被胁迫着一同靖难,虽然后来“平分天下”的事泡汤了……

可是,唯有周王朱橚,和其他弟兄们完全不同。

据史料记载,周王府上有个东书草堂,专门用来收藏古今书籍。

在这些书中,医药学类的古籍占了大部分。

青年时期朱橚就对医药很有兴趣,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

于是,在他的兄弟们各自忙着南征北战之时,他却在家里研究医书。

建文帝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朱橚没有避免被削的命运,但是,从他身上找不到什么重大过错,只好胡乱安了个罪名,将人流放到云南。

在这期间,朱橚对民间的疾苦了解增多,看到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于是,重新整理医学类古籍,编写了方便实用的《袖珍方》一书。

朱棣继位后,朱橚重新回到开封,自此以后,更是不问政事,每日在家里潜心著书。

当时比较有名的医学大家,如刘醇、滕硕、李恒、瞿佑等,都应邀来到周王府上,最终编著了《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四部医学典著。

朱祁镇手里拿的这本《普济方》就收录了大量的民间偏方,万贞儿翻看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治疗痰症的法子,情急之下,说了出来,反而救了孙太后一命。

这本书中,收录草药四百一十四种,皆有图形。

收录药方四百二十六个,每个方子自成一卷,详细记录了药方所对应的病症。

万贞儿重点去学的那部分是第三百一十六卷至三百五十七卷,主要内容为妇人诸疾、妊娠诸疾、产后诸疾及产难四门。

朱祁镇大致翻看了片刻,发现书中尽是瑰宝,脸上逐渐生出愠色。

这本医书乃是周王毕生心血,太医院的人竟然连看都不看,简直岂有此理!

哪怕有些民间偏方是错的,身为朝廷御医,也要一一去查证,做到去伪存真,方不愧于医者之心。

万贞儿看到皇上脸色不对,却不知自己哪里做错了,吓得低着头不敢说话。

终于,朱祁镇将书放在一旁,说道:“万贞儿,朕有件事需要你去做!”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明女医

万贞儿低着头,双掌一直互相揉搓,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朱祁镇继续说道:“朕准备在内宫六局之外,设立尚医局,由你来任尚医。”

尚官是正五品,也是大明女官中最高的级别。

通常来讲,一名女官需要从底层做起,优秀者可升任正七品的典官、掌官、女史等,然后是从六品司闱,正六品司记、司言、司簿等,最后才是正五品尚宫。

万贞儿现在无品无级,直接做到尚官,相当于一步登天。

“奴婢多谢皇上厚爱,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奴婢只会服侍人,不会做官啊……”

“不会可以学,你见谁生下来会做官的?”

万贞儿显得很是踌躇,说道:“奴婢只是看过一些药方,并不懂医术……”

“太医院那些人倒是懂,可是,关键时候靠的上吗?若是没有你那个方子,朕就要给太后准备后事了!”

说起太医院,朱祁镇气就不打一处来。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一名小小宫女都知道的偏方子,堂堂太医院竟会不知?

这帮人定是不愿惹是生非,宁可被扣个无能的帽子,也不愿去尝试新东西。

无能只是挨骂,至多被罚些俸禄,可是,如果轻易尝试新的东西,治好了自然皆大欢喜,若是治不好,那是要掉脑袋的!

朱祁镇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不作为的态度,这才下定决定,太医院必须要动,而且是大动!

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了万贞儿。

这个女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可是,要考虑到她的经历。

土木堡之后,朱见深被立为太子,结果,东宫还没住热乎被废了,甚至连身家性命都难保。

在那种局面下,所有人都避得远远的,只有她留下来,与朱见深两人相依为命。

正因如此,朱见深登基后独宠万贵妃,又怪得了谁呢?

朱祁镇本以为没有土木堡,就没有后面发生的一切,却无意间发现,万贞儿还是来到了东宫,陪伴在朱见深身边。

他曾与钱皇后商议,让万贞儿去六局当个差,却一直没有寻到合适的职位。

现如今出了太后这档子事,加上这段时间来,万贞儿一直悉心照料钱皇后,发现她天资颇为聪慧,不如顺势搞个女医院出来,倒是合适。

大明内宫有六局一司,分别是尚仪局、尚宫局、尚功局、尚食局、尚寝局、尚服局、宫正司。

除宫正司监察女纪,独立六局之外,其余六局共领二十五司,各司职能不同,几乎囊括了皇宫之中所有的衣食住行等相关职能,是一套相对比较成熟的女官体制。

自洪武朝至永乐朝,后宫大部分职责由六尚管辖,到了仁宣时期,宦官逐渐起势,至正统朝,王振一手遮天,后宫女官的权力几乎尽移于宦官,其宫官听存者,惟尚宝四司而已。

王振伏诛后,清算余党,很多宦官被牵连,大部分职能重新回到女官手中。

可别小看了这些女官,偌大的皇宫之中,皇帝和嫔妃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全都管理的井井有条。

甚至有些职位,就连做皇帝的也不能干预。

比如尚仪局彤史之职,主要负责记录宫闱起居及内庭燕亵之事。

说白了就是详细记录皇上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临幸哪位妃嫔,记录后宫各嫔妃月事日期等等,并将这些信息写在《钦录簿》上,而这些内容,连皇上都不能随意翻看。

这样规定好处有三,一是为了提高皇子的出生率,根据记录安排皇帝的临幸行程。二是为了推测有孕嫔妃的产期,确保皇家血统的纯正。

第三,就是约束君行。

天下没有耕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皇上也是人啊!

正如后世的朱佑樘出生之时,由于万贵妃一手遮天,竟然在后宫藏匿了六年之久,不敢见人,如何能证明他的身份?

这种事说起来倒也容易,拿出钦录簿来一查,就对上了!

朱祁镇准备成立女医院,一方面是为了给太医院施加压力,另则,是想把自己掌握的医学常识传授下去。

“朕也记得一些医药方子,到时候少不得要和你们一起讨论,这都是后话,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女医院组建起来,朕会让怀恩给你们寻一处公房,你要把这个女医院给朕办的漂漂亮亮的!”

万贞儿俯身下拜,道:“奴婢多谢皇上厚爱,定不负皇上所托!”

朱祁镇淡淡道:“从今以后,自称奴婢已不妥,该称臣才是。”

万贞儿只感觉到浑身一颤,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臣,臣……遵旨!”

“女医院的人手可以从后宫挑选,也可以从民间挑选,朕只有一个要求,绝不能墨守成规,对于民间流传的药方,不得随意摒弃,也不能盲目信任,要想办法验证其真伪,不管什么药材,什么偏方,只要能治病救人,就是好的!”

“是,奴婢……臣遵旨!”

朱祁镇又吩咐了一些事,万贞儿不住点头称是,最后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起身告退。

方才钱皇后一直默默看着,没有插话。

上一篇:我真的只是个网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