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373章

作者:南山有龙

因此,当地乡绅能否执行朝廷的政策,便成了最大的问题。

自从新政之后,大明朝展现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无数的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之中,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开始改变。

自此以后,民众的读书热情开始高涨,原因很简单,就是认识字的,做工有人抢着要,而且工费比普通人高出两到三倍。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就算没有金榜题名,以后多赚些银子也是好的。

还有的人脑子更加活络,反正自己岁数也不大,现在读书写字,也来得及啊!

于是,很多学堂都能看到大人的身影,以至于发展出很多专门针对成人教育的学堂。

随着民众的识字率不断提高,以及道路交通的日益发达,朝廷再有什么政策条文,也可以快速发放到最偏远的乡下。

百姓们可以及时接收到朝廷的信息,乡绅们再想欺上瞒下,已经不可能了。

如此下来,皇帝和百姓之间的隔阂便会逐渐消除,慢慢融为一个整体。

这样的政权才会稳固,哪怕皇帝不在,整个朝廷也会像一台巨型的机器,所有的零件按部就班,有序运转。

等到时机成熟,便可以成立内阁议会。

到那时候,大明就会从君主独裁,转变成君主立宪,议会决策。

朱祁镇深知一个道理,历史是车轮每一天都在进步,有些事,如果自己不主动去做,迟早有一天,会有人站出来,高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封建君主集权制必定会被替代,与其被历史淘汰,还不如主动点,如此方能保证大明江山永固,同时,也是给自己的子孙铺垫好道路。

所以,他今天果然又没去上朝……

邝埜早就习惯了,皇上想来就来,不想来也无所谓。

反正大事都要请奏,小事在六部尚书和内阁的层面就解决了。

可是,等他来到御书房,却发现里面有人。

今天当值的宦官是尚衣监张敏,此时站在门口,脸上带着职业笑容,说道:“邝尚书稍待片刻,皇上正在和童翰林说正事。”

“童翰林?哪个童翰林?”

邝埜有点懵,一时之间根本想不到这个人。

“是科学院电力实验室的童轩。”

“童轩……哦,想起来了!”

邝埜这才恍然大悟,说道:“就是引天雷炸鱼的那个?”

张敏点头道:“对,就是他。”

邝埜只得等待,可是,等了许久,仍不见动静。

张敏见状,便说道:“邝尚书不如先回礼部,等皇上忙完了,咱家派人给邝尚书送个话。”

邝埜摇头,道:“老夫倒是想回,可是,礼部衙门被那些赶考的学子堵着呢,回的去吗?”

张敏尴尬地笑了笑,道:“咱家给邝尚书搬一把椅子……”

话音未落,吱呀一声,门开了。

童轩领着朱见深从御书房走出来,看到二人,拱手行礼。

朱见深也有模有样行礼,邝埜赶忙回礼,然后急不可耐地走进御书房。

“皇上,老臣……”

“朕知道!”

朱祁镇知道他想说什么,挥手制止,道:“放心吧,贡院的问题已经去解决了。”

邝埜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司礼监太小气了,只给每位考生准备了一支蜡烛,而且是很细的那种,根本不够用的。”

朱祁镇笑道:“已经不需要蜡烛了。”

“啊?”

邝埜愣住,神色十分迷茫,一根也不给了吗?

朱祁镇又问道:“何时开考?”

“回皇上,只剩下五天了!”

“五天时间,足够了!”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关于贡院照明的问题,朕已经命科学院去安排了,三天之后,你再去看!”

邝埜神色疑惑,心中暗道,怎么又扯上科学院了?

难道科学院能变出灯烛来?

还是说,有人研究出了能照明,却不会引发火灾的灯烛?

第三百九十五章 会试

礼部衙门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诸位学子义愤填膺地呐喊着。

“为何禁了贡院的火烛?”

“吾等寒窗十余载,只为一日金榜题名,如此戕害吾等,是何缘故?”

“朝中有奸佞,有奸佞啊!”

“快看,那个是礼部尚书邝大人,大家请邝尚书做主,去面圣陈情!”

邝埜刚一出现,就被一群学子围住,而且,看这阵势,很难善罢甘休。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众人依然七嘴八舌,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奉天殿,群起而清君侧!

当下读书人也很难混啊,因为读书识字的人越来越多了,任何行业,只要人一多,立刻就开始卷起来。

以前的读书人多高贵啊,哪怕没有功名,别人一听说你是读书人,立刻态度就变得恭敬起来。

现在倒好,三步一个学堂,五步一个蒙学,天上掉下个砖头,都能砸到好几个秀才。

既然大家都开始读书,想要出人头地,就更加难了。

今日聚集在此处的,乃是全国的举子,可以说是读书人中最聪明绝顶的一批,他们即将进入朝堂,成为大明朝廷的中流砥柱。

决定所有人命运的,就是接下来的春闱。

如果能考进一甲前三,将来入阁拜相,不在话下。

就算是二甲,也有机会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将来在六部九卿担任重要职位,或者下放地方,当个知府什么的。

哪怕是三甲,至少也是个知县。

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听说有人在贡院做文章,禁了火烛,这还得了?

耽误了我们的考试,谁来负责?

这可是决定终生的大事,诸位举子恨不得把做这个决定的人剥皮拆骨,方解心头之恨。

“都静一静,先听我说!”

邝埜用力呼喊,终于,周围的喧哗声慢慢静下来。

“贡院照明的事,已经解决了,老夫保证,绝对不会有人为难大家,都别聚着了,回去备考吧!”

众人听完,并没有急着走,纷纷露出怀疑的神色。

昨天还说没办法,今天就解决了?

真解决了还是假解决了?

不会是朝廷的缓兵之计吧……

“邝大人,在下南直隶学子徐溥,想代表诸位同窗问几句话。”

一名青年学子上前,对着邝埜行了一礼。

看到此人彬彬有礼的模样,邝埜点了点头,道:“有话请讲。”

徐溥说道:“贡院目前还处于封闭状态,我等并未看到有人携带大批物资进入,不知邝大人所说的解决了,是如何解决的?”

贡院有考棚整整九千间,如果是朝廷批准了物资,绝不可能一两个人就随身带进去,肯定有大批人马运送。

邝埜当下说道:“你说的没错,现在还没解决,不过,皇上已经做好了安排,三天之内,科学院会解决贡院的照明问题,如果三天之后再没动静,你们就把礼部衙门拆了,这样总行了吧?”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都带着不确信。

春闱还有最后五天,他们急啊,一天也拖不起。

“那好,我们就去贡院外面等着!”

徐溥是个明白人,因为他注意到,方才邝埜提到皇上。

既然是皇上安排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眼见有人牵头,其他人也不再纠缠,便随着徐溥离开,穿街过巷,来到贡院。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

一队队马车载着大批物资抵达,却不是什么蜡烛灯油,而是……铁锅!

没错,就是做饭的铁锅!

五城兵马司的人都出动了,帮着科学院的人运送铁锅。

徐溥忍不住拽住一个人,问道:“兄台,请问……这是做什么?”

“安装电灯!”

“电灯……是何物?”

“电灯就是……哎,一时解释不清,你们是不是准备考试的学子?”

徐溥赶忙点头道:“正是!”

“那就是了,等你们开考就知道了。”

这人也不多做解释,说完之后,便回去接着忙了。

徐溥一脸不解,其他人也是如此。

上一篇:我真的只是个网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