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324章

作者:南山有龙

宁王每每想起当日之事,便觉得后背冷汗直流,真险啊!

既然如此,乌斯藏的事更要办的漂亮,否则便辜负了皇上一番苦心。

他抓起鸡腿,大嚼起来。

香,真香!

符全在一旁劝道:“殿下您慢点,还有呢!”

宁王三下五除二干掉一个鸡腿,然后站起身,可是,双腿一软,又坐下了。

符全见状,赶忙上前搀扶。

“殿下,小心点!”

宁王晃晃悠悠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双手抱拳。

“多谢公公,告辞!”

符全回礼,道:“殿下保重!”

宁王离开奉天殿后,整顿了自己的人手,直接上火车,来到成都府。

这里有一座临时王府,本是当地首富的宅子,花了大价钱买来的。

“殿下,您回来了!”

宁王回到自己的王府,问道:“现在什么情况了?”

“回殿下,乌斯藏那边还是不肯配合,并拿出一份清单,说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不让我们进藏。”

“本王肯放下身份与他商谈,是给他面子,竟然得寸进尺!”

宁王扫了一眼清单,气得直拍桌子,道:“你现在去请于尚书来,还有,给成都府以及诸卫所送些钱粮去,就说是本王犒劳大家的。”

“是!”

若在以前,遇到这种棘手的事,肯定要纠结许久。

因为打仗是要花钱的,而且,花费极大。

但凡能和平解决的问题,哪怕花些银子,也总比打仗来的划算。

可是,长此以往,就被对手摸透了,认为明军都是虚张声势,压根就不敢打。

此时的宁王宛如换了个人一般,根本没有丝毫犹豫。

既然如此,那就打一架,谁怕谁啊!

第三百四十九章 铁甲舰

宁波造船厂,金英得到消息,早就恭候多时。

他现在是宁波守备太监,总督造船厂铁甲舰的建造。

这个身份乍一看,似乎比不得司礼监掌印太监,可是,他心中清楚,时代变了,皇上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叛逆少年,为了和朝中的大臣作对,而宠信宦官。

现在的皇上更看重学而致用的本事,科学院的不断壮大,全国铁路的铺设,足以说明问题。

从此以后,司礼监的权力只会收缩,像王振那般一手遮天的情况,绝对不会再出现了。

而宁波造船厂,则是下一个铁路局。

蒸汽火车的技术已经日益成熟,铁甲舰的建造也不能拖后腿,因此,他每日都吃住在造船厂,手底下干儿子们孝敬的大宅子,几乎都没怎么住过。

终于,举全天下科研人员的努力,历时两年半,大明第一艘蒸汽动力的铁甲舰成功下水。

朱祁镇从南京出发,一路上不作停留,直接来到宁波。

事实上,当他听说铁甲舰已经建造完成的时候,心中是很意外的。

如此巨大的舰船,别说在基础工业如此薄弱的大明,就算是后世,也不敢保证说两年半就能完成。

金英和造船厂肯定不敢谎报,这种事,欺君之罪,那是要诛九族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在不计成本投入的前提下,集全国的人力和资源,真的造出来了。

从技术上来说,建造铁甲舰的技术难关不仅是大,巨大无比,更难的是,要有足够大动力的蒸汽机,才能带起这样近万吨的船身。

自从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车载蒸汽机研发的同时,便有样机送去了宁波,船载蒸汽机的研发几乎是同步进行。

两种机型虽然原理相同,可是,研发方向却是有区别的。

车载蒸汽机需要考虑到自身的重量,若是造出来房子那么大,是无法在铁轨上运行的。

船载蒸汽机就不同了,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一点,就算是弄出个三层楼塞进船舱,只要功率足够大,理论上也是可行的。

而这样做的代价就是……耗资三千万两!

建造时长两年半,整整花掉了国库三千万两白银!

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饶是朱祁镇再怎么大方,心头也忍不住在滴血。

银子,白花花的银子啊!

相当于每个月都要花掉一百万两,这样的烧钱速度,几乎就是将银子从国库里搬出来,然后运到宁波,堆放在海里。

每当看到造船厂报上来的账目,他都想立刻飞到宁波港,看看自己的银子是不是真的被人堆在海里了……

圣驾至宁波,以守备太监金英为首,浙江布政使、宁波知府、当地大小官员,还有造船厂的主要负责人,纷纷前来迎驾。

朱祁镇现在只想着去看看用银子堆起来的铁甲舰,奈何天色已晚,夜里什么也看不清,只得作罢。

晚宴过后,刚准备入睡,却接到一份奏疏。

这份奏疏是从占城送来的六百里加急,朱祁镇有些疑惑,占城能出什么事?

现如今占城已经更名为林邑,在安南和占城相继覆灭后,改设交趾布政使司,并划分为三个州,由北向南分别为安南州、象林州和林邑州。

最开始的时候,整个交趾布政使司由郕王朱祁钰镇守,后来朱祁钰去了吕宋,便改为靖安郡王张辅负责,黔国公沐斌辅助。

这次的奏疏,就是沐斌送来的。

内容很简单,只有寥寥几行字:临邑州南部的马岛被不明身份的敌人占据,而且,这些人的目标似乎并是马岛,目前已经有船绕过临邑,转而向北,很可能进入大明沿海!

马岛位于林邑州和真蜡国交界处,是一座孤悬海外的岛屿。

这些年来,由于占城国和真蜡国都想将马岛据为己有,为此,两国之间发生过很多次冲突,最后却都没有得逞。

自从占城被安南打的节节败退,再也无暇顾及海外的马岛,真蜡国趁火打劫,终于得偿所愿。

可是,占城和安南之间的战争,结果却是两国一起归入大明版图。

获得了占城的控制权以后,黔国公沐斌得知南边还有个岛,本来是占城的,后来被真蜡占了,这能忍?

于是乎,关于马岛的争夺战再一次打响。

真蜡国忌惮大明的实力,不敢再嚣张,而大明为了表示自己是天朝上国,也不愿主动挑起战争,经过谈判,两国达成共识,共同退出马岛。

谁成想,本来是两国和平共处的局面,却被外人钻了空子。

一伙从西洋来的不知道哪国人,看到这座岛上没人居住,便来了个鸠占鹊巢,直接在岛上建起了基地。

不管是真蜡,还是占城,都缺乏具有战斗力的舰船。

大明倒是有,可是,主要的战船都掌控在石亨手里,在倭国一带巡视,其他的船都是宝船,不具备战斗力。

隔海相望的吕宋岛上,朱祁钰手里也没有能与之一较高下的舰船,因此,只得向朝廷求援,希望能把舰队排到临邑,以备不时之需。

朱祁镇看到奏疏,开始琢磨起来。

这个时代,西方的大航海还没有开启,应该不是佛朗机人,那会是谁呢?

欧洲对中原的了解,主要是元朝时期那个叫马可波罗的射手……不对,是西方旅行家。

整个欧洲基本上就是一团乱麻,在经历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以后,忽然自我反省,开始主动求变。

因为大家稀里糊涂打了上千年,不仅社会没进步,反而因为各种瘟疫、战争,把人口搞掉了一大半。

这么玩下去,日耳曼人的各大分支,可能都要完犊子了。

因此,大家开始冷静下来,进行反思,于是,著名的文艺复兴时代就这么到来了。

在这段思想比较活络的时期,外出游玩……不对,是游学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其中有个意大利富商的儿子,踏上了前往东方的道路,他的名字叫马可波罗。

这家伙可是个很厉害的混子,走到哪儿都有饭吃,到了中原,还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甚至在元朝皇帝忽必烈身边混了个差事。

说起马先生的工作,谁见了都眼馋。

——奉旨巡视各地!

就是公费旅游,公款吃喝,于是,在接下来的十七年里,马先生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等他回到欧洲以后,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游记》。

因为当时的欧洲人对神秘的东方并不了解,再加上马先生很擅长使用夸张的手法,将东方形容成了一个满地黄金的富裕天堂。

于是,一帮流着哈喇子的欧洲人,开始对东方心驰神往。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

可是,就算是最先探索海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也就是所谓的佛朗机人,他们的船需要绕过好望角,沿着非洲海岸线抵达印度,再向东走,才能抵达大明。

这其中的难处就是需要途径……

想到这里,朱祁镇突然明白了!

按照时间来说,这些船不是佛朗机人的,而是奥斯曼人或者是拜占庭人的!

现在是正统十八年,大概正是奥斯曼人攻破君士坦丁堡,彻底取代拜占庭帝国的时间点。

再联想到,彭清的船队刚刚从昆仑洲回航,必定会经过人家的地盘。

如此一来,满载着珠宝黄金的舰船,免不得要被人惦记上。

看来,战局在马岛的那些船是敌非友!

“来人!”

听到吩咐,外面人影一晃,樊忠推门走进来。

“皇上!”

朱祁镇提起笔,刷刷写了一封信,交代道:“立刻派快马送到交趾,并告诉靖安郡王和黔国公,让他们好生戒备!”

上一篇:我真的只是个网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