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264章

作者:南山有龙

朱奠培眼前一亮,问道:“皇上的意思是,下一条铁路已经规划好了?”

“不错,怀恩,去拿舆图!”

朱祁镇摆摆手,说道:“皇叔莫要拘谨,过来看!”

说着话,他指了指图上。

“下一条铁路是直通南北两京,全程两千里,目前,科学院的学士们正在沿途勘察,规划路线,预计明年春天就可以动工了。”

朱奠培想了想,又问道:“请问皇上,这条铁路的预算大概是多少?”

朱祁镇发现今天的宁王有些不对劲,当初选封国,他最早动手,选定了乌斯藏,都已经准备动身就藩,现在是怎么了,又打听火车,又打听铁轨的?

“这条路的预算大致在五千万两。”

“五千万……”

朱奠培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大手笔啊!

我大明朝什么时候,修一条路就要花费五千万两白银?

“一下子拿这么多银子出来,国库肯定很吃紧吧?”

朱祁镇好像明白了,便说道:“皇叔不必担心,朕自会想办法,当初答应的给钱给粮,给装备,定会兑现!”

“不……臣不是这个意思!”

朱奠培连连摆手,说道:“臣作为大明的藩王,自当要为朝廷考虑,如此巨大的支出,就算国库拿得出来,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如果其他地方需要银子,该从哪里出?”

朱祁镇感觉这位话里有话,便问道:“皇叔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臣就是有个小小的建议,不知是否可行……”

“皇叔莫要如此拘谨,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是!”

朱奠培先是行了一礼,然后说道:“臣以为,国家的财富来自天下百姓,若是通过赋税将银子征收上来,再拿出来修铁路,倒不如……不如让百姓直接参与进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后的收益按比例分成,不知皇上以为如何?”

朱祁镇听完,突然来了兴致,这个想法倒是和即将推出的募股制不谋而合。

修铁路这种工程耗资巨大,虽然赚钱,但是,赚的是长远的钱,短期很难见效,所以,只靠国库支出很难维持。

“皇叔这个想法很不错,正好,朕这里有一份募股书,怀恩,你去拿来。”

不多时,怀恩带着一份募股书来到殿上。

朱奠培疑惑地打开,看了几眼,表情大受震撼。

这其中,自己想到,没想到的,人家都写进去了。

大体意思就是,大明成立一个铁路局,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负责修铁路的。

不过,铁路局的运作并非是朝廷直接出钱,而是募股制。

一股是一两银子,出资人用银子购买股票,每年的年底公开账目,按持股比例进行分红。

如此一来,便可以大大减缓朝廷的压力,也能让更多的百姓参与进来。

朱奠培看完之后,抬起头,问道:“皇上,这份募股书,是谁起草的?”

朱祁镇笑吟吟地说道:“这个主意是朕想的,具体的细则是于谦和户部起草的,皇叔以为如何?”

“妙极,妙极!”

朱奠培拍着手,说道:“请问皇上,铁路局准备招募多少股?”

朱祁镇说道:“初步定的是一亿股,国库出五千万,剩余的五千万民间募集。”

朱奠培似乎突然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说道:“臣愿购买三百万股!”

“嗯?”

朱祁镇很意外,问道:“皇叔想好了?”

“想好了!”

朱奠培重重点了点头,说道:“臣即将就藩乌斯藏,家里那些金银财物、田产地契留下也没用,全都变卖了,大致能有三百万两。”

朱祁镇暗暗点头,作为一名藩王,一口气拿出三百万两白银,似乎也不算多。

让他意外的是,宁王为何突然对铁路和股票如此感兴趣?

昨天去试车的人都还没说什么,你都没上车,反倒第一个跑来?

话说回来,股票是个新鲜玩意,如果直接放到市场上,大家不一定敢买。

本来还准备找几个托,现在全都省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股票大卖

京城中,火车的新鲜劲还没过去,又出了一件新奇的事。

大明股票交易所正式成立,就在皇家钱庄的隔壁。

至于股票是啥玩意,大家都很陌生,不过,只从新政推行以来,陌生的东西见的多了,也就不陌生了。

因此,股票交易市场开业的第一天,便已是热闹非凡。

这些人都是相对比较开明的商贾,他们的眼界从不拘泥现状,同时,也在新政中获得了大量的实惠。

交易所中,有相关的业务人员,正在给大家讲解股票的规则。

大堂里侧,还有个醒目的牌子,挂着大明铁路局的招牌,在这牌子边,还张贴了告示。

里头详细的注明了,如何对私募股份进行保障,以及享有的各种权益。

这些股份,不但可以分红,而且,允许自由买卖,随时可以交易。

现在发行的,乃是五千万股,一股一两银子。

一股一两银子,五千万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看来,朝廷很快就要有大动作了。

今天能来到股票交易所的,已经是当下眼界最开阔,思想最领先的一批人,对于新鲜事物也最容易接受的。

可即便如此,真正要掏银子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观望。

毕竟是需要出真金白银的,没有人敢轻易冒这个风险。

因此,大家议论的多,出手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诸位,劳烦让一下!”

这时候,一个不起眼的管家打扮的人走进来,客客气气地对旁人行礼,来到柜台前。

“宁王府,认购三百万股!”

啪地一声,一沓自银票拍在柜台上。

周围的人眼睛都直了,直接就三百万,这是……托吧?

大明铁路局是朝廷的,也就是皇上的,宁王爷跑来捧场,不是托都说不过去。

铁路局的相关人员拿出股权认购书,领着客人去后面办手续。

就在众人还没回过神来的工夫,又有一人上前。

“襄王府,两百万股!”

呼……

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两位王爷直接买下一成的股份,若是再来几个,岂不是要包圆了?

铁路局是修铁路的,短期内投入太大,想要回本,至少三五年以后,可是,这玩意只要运行起来,后期的收益非常稳定,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隐性的收益。

比如说,相关的作坊是不是会扩大?

通车的地段,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沿路的地皮是不是会涨价……

正当大家思绪万千之时,有人喊道:“最低买多少?”

柜台前,立刻有人回道:“最低一百股!”

一百股也就一百两银子,对于这些商贾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我要五千股!”

眼见有人出手,其他人顿时也绷不住了。

“我要八千股!”

“我要一万!”

“我要一万五!”

……

第一天结束,铁路局五千万股销售掉一半。

这些人中,有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也有普通的市民商贾。

甚至有很多江南的大商贾提早知道了铁路局的消息,专门来到京师打探风声,赶上股票挂牌,便果断出手。

这时候还有一些人在观望,可是,看到如此火爆的销量,纷纷坐不住了。

就好像一家饭店,如果没啥人,你也不愿意进。

可是,一旦看到有人排着长队,你就会很好奇,这家菜是不是很好吃?要不要尝尝?

人都是有猎奇心理的,如果是一家店,什么时候来都可以,可是,铁路局的股票是有限的,再不买,就没了啊!

因此,第二天一早,股票交易所还没开门,外面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终于等到开门营业,排队的长龙涌入,来到铁路局面前,瞬间,剩余的两千多万股便销售一空。

原先还在驻足围观,指指点点的人,这一下子全都点懵了。

这就没了?

五千万股,两天时间售罄,反倒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本来没觉得是什么重要的事,可是,看到如此多的人不惜下血本去购买,便觉得,这其中肯定有利可图。

上一篇:我真的只是个网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