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188章

作者:南山有龙

唐行古咬了咬牙,艰难地说道:“皇上,这个真不行!”

“哦?”

朱祁镇反而笑了,问道:“为何不行?”

唐行古用力摇头道:“启禀皇上,读书人是大明的根基,科举不能动啊!”

朱祁镇反问道:“朕来问你,科举是选拔人才的,是不是?”

“是!”

“若是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朝廷的需求,你觉得这样科举还合理吗?”

唐行古再次摇摇头,说道:“臣以为,经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已经是大明最顶尖的人才,若是这些人都不能胜任,那就没有人可以胜任了。”

朱祁镇淡淡一笑,说道:“好,朕就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燧发枪你会造吗?”

“这个……”

唐行古迟疑片刻,说道:“臣大致知道一些原理……”

“朕就问你,现在让你动手造一支燧发枪出来,你能不能做到?”

“臣……做不出来……”

“朕再问你,燧发枪重不重要?”

唐行古只得点头道:“重要!”

“有多重要?”

“这……关系到大明整体军事力量,自然是十分重要!”

“那好,你说说看,谁能造出来?”

“王恭厂的匠人……”

朱祁镇收起笑容,缓缓道:“如此重要的东西,堪称国之利器,你一个进士出身的翰林造不出来,还不如一名匠人,你现在还觉得,单纯用四书五经选拔人才,很合理吗?”

“这个,这个……”

饶是唐行古口舌如簧,却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应对。

朱祁镇神色凝重,继续说道:“朕要的不是每天捧着论语,子曰前,子曰后的,朕要的是真正能做事的人,能造燧发枪,造飞虎炮,能修路铺桥,能造宝船的人才,你现在还觉得科举很合理吗?”

唐行古神色慢慢转变,说道:“臣懂了!”

“懂了就好,朕会在新年初一发下诏书,宣布全国推行新政,到时候定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你该怎么做,不需要朕多言了吧?”

唐行古点点头,不就是吵架吗,我擅长啊!

御史嘛,就是干这个的,咱专业!

不过,这次要面临的将是一场硬仗,需要提前做一些工作,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皇上能否将新政的各项条款细说一番,臣想多了解一些。”

“如此甚好,朕正准备传待诏翰林来整理,就由你来代笔吧!”

“是!”

唐行古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提起笔开始记录。

朱祁镇理了理思路,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全数说了一遍,唐行古一一记下,接下来,就需要回翰林院去加以润色,然后由内阁票拟,司礼监盖章,便可昭告天下。

唐行古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纸张收起来,正准备离开,似乎想到什么,便说道:“臣再多说一句,皇上刚刚提到的关于土地方面的改革,特别是降低租金,恐怕很难实现。”

朱祁镇摆手道:“朕主意已定,再难也要推下去!”

唐行古神色纠结,迟疑道:“臣有一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朱祁镇不耐烦道:“说!”

唐行古显得有些犹豫,思索再三,终于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天下的土地,七成在士绅手中,这其中……皇庄占了很大一部分……”

说到这里,他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在大明朝,皇帝才是最大的地主,你不是要改土地吗,降低租金,来呀,从你自己开始啊!

如果你自己都不去做,所谓的新政,岂不成了废纸一张?

朱祁镇顿时陷入沉思,半晌之后,他才说道:“朕知道了!”

唐行古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朱祁镇再度陷入沉思,这番话倒是给自己提了个醒,只盯着士绅官员了,却忘记了,自己才是最大的地主。

“怀恩!”

怀恩赶忙上前:“奴婢在!”

朱祁镇说道:“朕想去皇庄看看,你挑一处距离京师比较近的庄子,明日一早,随朕一同前去!”

怀恩楞了一下,心说这么多年来,皇上从没有关心过皇庄的事,今天这是怎么了?

不过,既然是皇上的吩咐,他马上应道:“奴婢这就去准备!”

朱祁镇这才起身,回乾清宫去休息。

两个多月没见钱皇后,甚是想念……

第二百零四章 我给起个头

翌日凌晨,百官如往常一样去上早朝。

果然,朱祁镇亦如往常一样……没来!

这也难怪,他平日就不喜欢起早,寒冬腊月,就更起不来了,被窝里多舒服啊!

直至日上三竿,百官都退朝了,他才睁开惺忪睡眼,从床上坐起来。

钱皇后早已梳洗打扮过了,笑吟吟道:“皇上您醒了,妾身伺候您穿衣。”

两个容貌秀丽的宫女扭动腰肢,迈着碎步走了进来,手里捧着各种衣服,钱皇后接过,帮朱祁镇穿戴整齐。

“皇上,早膳已备好了。”

宫里的膳食也并非都是山珍海味,早上就是米粥和蒸饼,再加两个小菜,几块点心。

怀恩等了许久,直到看见有宫女撤去碗筷,这才进来禀报。

“启禀皇上,您昨日吩咐的事,奴婢已经安排好了。”

朱祁镇问道:“选的哪一处?”

“回皇上,京师附近的皇庄有三处,分别是昌平县汤山庄,三河县白塔庄,朝阳门外四号厂官庄,距离京师最近的是朝阳门外四号厂官庄。”

朱祁镇点点头,站起身:“那就走吧!”

怀恩赶忙说道:“皇上还请稍待片刻,奴婢去安排侍卫和御辇!”

朱祁镇摆摆手,说道:“不要那么麻烦,你跟樊忠说一声,让他安排几个侍卫换上便服,跟在朕附近就行了!”

怀恩有些拿不定主意,皇上出宫,如此草草了事,万一出了问题,自己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朱祁镇不耐烦地看了他一眼:“赶紧的啊,墨迹什么呢?”

怀恩迟疑道:“皇上的安危是最要紧的,随从少了,万一有人对皇上不利,该如何是好?以奴婢见,还是多召集一些大汉将军护卫,方为稳妥。”

朱祁镇似乎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说道:“莫非朕的眼皮子底下还有反贼不成?朕在自己的家门口转转,还要带上百八十个护卫,传出去不怕人笑话?”

这番话把怀恩给说愣住了,竟无言以对。

当下,他也不再坚持,而是说道:“奴婢去准备御辇。”

朱祁镇摆摆手:“朕骑马!”

怀恩赶忙道:“皇上,路上颠簸,马车不如御辇舒适……”

朱祁镇不耐烦道:“朕又不是纸糊的,少废话,赶紧去准备!”

怀恩吓得一哆嗦,行礼后转身小跑着去了,旁边的钱皇后娓娓道:“皇上,怀恩也是一片好心,莫要责怪于他。”

朱祁镇笑了,说道:“朕又不是真的怪他,对了,昨晚跟你说的事,安排下去了吗?”

钱皇后说道:“已经安排女官去统计了,皇上,妾身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讲……”

“你我夫妻,有何不能讲的?”

“皇上要求统计宫女的相关情况,妾身不明白,是准备……裁撤宫女数量吗?”

“没错!”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民间有句话,叫做一入宫门深似海,他们也都有父母兄弟,进了宫,若成为嫔妃贵人,家里人倒还能跟着沾些光,可是,大多数一辈子都只能做个宫女,每日端茶递水,洗衣做饭,大好的青春年华就这么浪费了,你不觉得很可惜吗?”

“可是……历来都是如此……”

钱皇后心地较为善良,却也脱不开历史的束缚,在她心中,这些不都是理所应当的吗?

自古以来,当皇帝的,哪个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后宫佳丽秀女三千,要不然,当皇帝图个什么?

至于这三千佳丽,正是如朱祁镇所言,只有极少数才有机会出头。

别以为进了宫,就能出人头地。

想要出头,首先要受皇帝宠幸,说白了就是被皇帝睡了,然后,你得怀上龙种!

如皇后、嫔妃这种,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皇帝娶媳妇属于国家大事,需要礼部牵头,各部协商,先查身世是否清白,然后看长得漂不漂亮,再经由皇太后等长辈同意,最终才能敲定。

而整个过程,皇帝自己是不参与的。

至于寻常的宫女,选拔的过程也相当繁琐,进了宫,若运气好,被皇上看中,才有资格去侍寝。

如果怀了身孕,就会被封为贵人,如果生的是皇子,还会进一步加封为嫔妃。

运气再好点,这个皇子成了太子,甚至成为新的皇帝,那才是真的熬出了头。

可是,如果被皇帝睡过,又没有怀孕的,那就惨了!

最好祈祷,自己能够死在皇帝前面。

因为,这样的宫女,必然会出现在陪葬的名单上。

寻常女子,若不幸男人死了,还能改嫁,可是皇宫里不行,皇帝的女人改嫁,就算你敢改,谁敢娶啊?

朱祁镇知道,很多观念一时改不过来,不过没关系,凡事都要走出第一步。

上一篇:我真的只是个网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