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145章

作者:南山有龙

袁彬小心翼翼地说道:“所谓法不责众,现在的局面并不适合大刀阔斧去改革,否则会伤及国本,不如徐徐图之……”

“法不责众?”

朱祁镇从来对这句话都是嗤之以鼻,什么法不责众,不过是抱团要挟而已,老子是皇帝,还要和你们讲条件?

“太祖皇帝时期,为何没听说过,还有法不责众的说法?”

在朱元璋的时代,确实没有这个说法。

如果有人说,皇上,这桩案子牵连到上万人,您看是不是……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的回答一般是,既然有这么多人,那就……都杀了吧!

是的,在朱元璋眼里,不管犯事的是一个人,还是一万个人,结局没有什么不同。

洪武四大案,受牵连者又何止万人?

“臣担心,若大兴牢狱,对皇上您的名声……”

“名声有个屁用!”

朱祁镇脸色极其难看,说道:“朕想要的大明,不应该是这样的,若是杀了这些贪官,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朕不在乎背上昏君之名!”

袁彬神色一凛,便不再言语。

他突然意识到,从皇上御驾亲征伐漠北,大明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这一次,江南恐怕要血流成河了!

朱祁镇在狭小的船舱内踱来踱去,终于,吩咐道:“袁彬听旨!”

袁彬立刻单膝跪地,行礼道:“臣袁彬恭迎圣旨。”

朱祁镇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开始下令。

“第一道命令送给李珍,命三千营埋伏在海安一带,等倭寇上了岸,断他们的后路!”

“第二道命令送给朱骥,命其全力清查与走私相关的官员,你再派人乘快马,把贝琳手里的金牌给朱骥送去,必要时候,可以调集福州三卫和镇东卫的兵马协助。”

“第三道命令,送回京师,把高毂的家给朕抄了,然后照着名单抓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抓起来!”

“臣遵旨!”

袁彬心中暗道,看来,血流成河的不仅仅是江南了!

……

海安县,三更已过。

大明禁海,民间不得行船,可是,倭寇却不遵守大明的规矩,人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海安县自古以来是个天然良港,海安二字便是海水永不扬波之意,正因如此,经常得到倭寇的光顾。

这些人来去如风,等你发现他们,组织兵力反击的时候,人早跑没影了,于是,当地知县每日派人在沿岸来回巡逻。

可是,海安的海岸线太长了,仅凭几名差役远远不够,于是,县衙又征用了一些民夫,给他们发些口粮,并在每一处巡视点,专门布置了粥铺和茶水棚,供巡逻的民夫歇脚。

这些人每天的职责,就是搜寻一处处滩头,若是发现倭寇来袭,至少可以提前预警。

王大和王二两兄弟一组,一面沿着海滩巡视,一面闲聊。

“镇上那个黄举人,你记不记得?”

“记得啊,去年黄举人庆寿,咱弟兄俩还去吃酒哩,那一桌子好酒好菜,到今天,想起来我还流口水哩!”

王大说道:“被抓起来了!”

王二问道:“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王大信誓旦旦地说道,“白天我去镇上买粮,亲眼看见的!”

王二不解道:“为何抓他?”

“据说,黄举人家里搜出来好些个珍珠,这可都是海上的宝贝!”

“意思是黄举人私通倭寇?”

“肯定啊,要不然他哪来这么多的珍珠?”

王大突然感觉世道变了,其实,如他们这等乡下的庄户,若是得知谁家里有人在给私商跑腿,或是做什么不清不楚的买卖,他们非但不会觉得这是违法,反而会生出羡慕之心,人家可是有本事的人,否则的话,能做的了这大买卖吗?

在他们眼中,只有赚到钱才是本事。

有了钱,才能建房子,娶媳妇,否则,只能一辈子打光棍!

只要能赚到钱,他们什么都愿意干,哪怕是出海走私。

据说这其中获利丰厚,很多人挣了来路不明的银子,用不了几年,便在乡里建起了房子,嗯……是砖头房,不是茅草,虽说有看房子也成不了老爷,可这日子,却不是寻常庄户可比的。

从前也没有人敢去多嘴多舌,毕竟此等事,和自己不相干,而且这多是本乡人,乡里乡亲,你多嘴多舌,不怕人家打上门?

再者说了,就算多了嘴,谁知道人家上头是什么人呢,可不敢多事啊。

可现在,一切都变了。

官差满世界抓人,不管是秀才老爷,还是举人老爷,甚至有些当官的大老爷,只要和倭寇不清不楚的,全都给抓了起来。

以前他们羡慕的那些有钱人,有的突然人去楼空,一下子没了踪影,官府的人直接开始抄家。

也有的,直接被人从屋里拖了出来便走,一路都是被痛打,浑身伤痕累累,挨了无数的拳脚,然后关到牢狱……

王大亲眼看到春风得意的黄举人,被打的浑身血淋淋的。

而且还不是官差打的,是黄家的老族长,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后,气咻咻的亲自将他吊起来,命几个大小伙子轮流一阵猛抽!

要知道,黄举人可是黄家的骄傲,黄家的未来,一个家族能出一个举人,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可是现在,却被族长亲自押着去了官府。

王大突然觉得,自己再也不羡慕这样的人了。

“哥,你快看,那是什么?”

王大猛地抬起头,顺着王二手指的方向……

朦胧的月色下,海面上竟是出现了一艘……不,两艘,不,是很多很多艘大船!

王大的嘴巴一张一合,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滩激战

当当当当……

寂静的夜空中,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铜锣声。

王大拼命敲打着手里的铜锣,突然……

“别敲了!”

黑暗中,猛地冒出好些个人,当头那个,一巴掌将王大手中的铜锣打翻在地。

锣声戛然而止,夜空再度陷入死一般地安静。

王家兄弟二人吓得瑟瑟发抖,原来倭寇早已经登岸了……

“赶紧走,快点!”

“啊?”

“别废话,赶紧走!”

王大和王二对视一眼,心中大为不解,不是听说倭寇都凶残至极,怎的今日见的这几个,竟会放自己一条活路?

海上的大船已经靠近沙滩,然后,一个个轻舟顺着潮汐冲上了沙滩。

王大和王二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连滚带爬地溜了。

船上的人开始集结,走在最前的,乃是沈浪手底下最得力的副将,石亨。

整整半年,终于再度踏上大明的土地。

这半年来,他带着当初的三百人,在海上四处征战。

他们漂泊在海外,在风暴中求生存,和敌人拼性命,他们时时刻刻要面临着生死存亡,但是,所有人都在心中坚守着一个信念。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洗清自己身上的罪孽!

在这期间,也曾有人动过逃走的念头,流落海外,成为一名真的海盗。

可是,他们的家还在大明,他们的根还在大明。

最终,没有一人离开。

他们宁可战死,只期待有一日,可以名正言顺地重回大明。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两队人马用火把对了暗号,紧接着,石亨走上前来。

对面传来一个声音:“皇上口谕,兹任命石亨为平倭将军,按计划进入南京城,找出城中内应,若遇到反抗,可就地斩杀!”

石亨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个头。

“臣石亨领旨!”

趁着夜色,三百人的先锋小队,在石亨的带领下向南京城疾行而去。

大约又过了两个时辰,天将未亮之时,海上再度出现上百艘船只。

这些船有大有小,各式各样,向着陆地涌来。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队伍中间一艘千料宝船,帆上面挂着一只三头恶龙。

这艘船可大有来头,乃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船队中的一艘补给舰。

后来朝廷海禁,很多宝船被搁置起来,这艘船被福州一名货商盯上,花银子买通了相关的官员,将其纳入自己名下,后几经转手,最终落在沈浪手里。

从此以后,这艘船改名为三头蛟,代表着沈浪的门面。

距离海岸大约两三里的位置,三头蛟号放下锚,数十艘小船载着倭寇开始登岸。

这些衣衫褴褛之人,个个晒得黝黑,或是倭人打扮,也偶有几个吕宋人,更多的却是汉人。

这些人,是各种肤色的集合体,因为利益而黏合在了一起。

他们纵横汪洋,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都见过,早就看淡了生死,此时,在登陆舟上,他们磨刀霍霍,眼里掠过了贪婪。

上一篇:我真的只是个网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