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第467章

作者:重开吧

哄完老婆之后,段老又回过头来,面露赞许的说道:“年轻就是有冲劲,以你的能力,愿意支持你的人必然是不在少数的。”

“你想尝试做多大规模的基金,正好我目前手头也有一笔闲置资金,不知道你敢不敢接?”

周东升一个战术后仰,老神在在的说道:“只要段老敢给,我就敢接,多少资金我都不在话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周东升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两个字,自信。

就差把这两个字贴脑门上了。

“行,也不是多大的一笔资金,估摸着能有10个亿美刀差不多了。”段勇平风轻云淡的说道。

像极了老王那谈笑风生的“小目标”一般,果然对于大佬们来说,装逼如风,常伴吾身这种事情……

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信手捏来。

周东升不由肃然起敬,果然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还得多看多学才行。

“才10个亿美刀呀,确实是不多,既然段老这么有诚意,那小子我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周东升砸吧砸吧嘴,一点也不带客气的说道。

只不过,按自己明面上的“百亿身家”来看,这10亿美刀满打满算就已经算是自己大半身家了,也不算是一笔小数目。

勉强算是中等数目吧。

当然,明面上的始终只是明面上的,无论是段老还是周东升,都并不认为东升集团的价值,会如此轻易的止步不前。

百亿,只能算是另一高度上的起跑线!

也正是如此,才让段老有这个信心去押注,正如昔日他对黄铮的看好,甚至不惜将其带上与巴菲特面对面交流的饭桌之上。

再到后来拼夕夕的诞生,段老也没少对“黄铮”这一支潜力股进行加仓,拼夕夕之所以能够组建一套完美的资本班底……

段老无疑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外界会将黄铮视为出自段老门下的第四位门徒。

至于另外三位门徒,前两位分别创建了国内名列前茅的两大手机品牌vivo和oppo,第三位则是继承了段老的衣钵,守住了步步高这片基业。

能够在人生的多个维度上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也怪不得有人将其成为“传奇教父”。

“你小子,钱还没到手呢口气就这么大?”段勇平笑骂道,不过倒也不觉得周东升这样子有何不妥。

有本事的人口气大,顶多算是恃才傲物,但是没本事的人口气大,那就是纯粹的吹牛逼了。

“嘿嘿,段老这等人物,那都是一口唾沫一口钉,怎么可能会轻易反悔呢?”周东升嬉皮笑脸的说道。

而在两人谈笑风生之间,这事情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不需要他们俩个亲力亲为的操心了。

既然要成立私募基金,相关的流程和该签订的合同,这些手续自然是缺一不可。

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二者可以互相影响,但是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越是明白人,就越不会在这一方面上模糊了事。

敲定了出资的事情之后,两人也没有再在这件事情上纠结,反倒是段老随意的问了一句。

“既然决定做了,除了数字货币这一个项目之外,你应该还有其他目标吧?”

前者注定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然而对于一个正常的基金结构来说,必然不可能只有一个目标。

“这是自然,美股市场虽然我比较陌生,但是有一个标我觉得,目前市场依旧是大大低估了他的价值,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风向标……”

“不能说是跟苹果这样的企业平起平坐吧,但最起码在潜力方面能有个五五开这样子……”

既然都说到这份上了,周东升自然也不介意再给段老吃个定心丸。

虽说等到比特币成为时代风口浪尖上的那头猪之后,今天所说的一切都会随之应验,届时段老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含金量。

但是既然聊到兴头上了,周东升也不介意再添一枚重磅炸弹,毕竟这么大块蛋糕,谁都没办法一口独吞。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资本也是需要抱团的。

“哦?你说说看。”段老不可置否,但依旧是饶有兴致的问道。

越是深入了解,段勇平越是觉得,这个年轻人总能够给他带来一点不一样的惊喜和花样。

每每以为这可能就是最后压箱底的东西了,没想到转头又掏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来。

实在不像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应该拥有的底蕴,哪怕是无师自通的旷世奇才,再怎么着这个才华也不可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吧?

“这家公司段老一定不陌生,就在脚下这一亩三分地上,名字叫做‘特斯拉’……”周东升食指点了点地面,运筹帷幄的说道。

“这家公司我知道,目前市值已经接近400亿美刀,确实是一家拥有不错前景的公司,我也曾经跟其老板打过交道,是一个很有野心和远见的疯子……”

段老神色似乎并不意外,反而是意味深长的说道。

“看来段老也早就注意到这家公司了?那倒是小子献丑了。”周东升摸了摸头,无所谓的说道。

“不,我是注意到了,但是绝没有像你口中说的这么看好他,毕竟这就像是一柄双刃剑,有可能一步天堂,也有可能一步地狱……”

“年轻真好呀,你这个风险偏好,愈发让我觉得我真是老了。”段老没有再多言,反倒是摇了摇头感慨道。

“哪里哪里,段老您是老当益壮,宝刀未老,越老越妖,人家巴菲特老爷子都多大年纪了还没有退居二线呢,您这才哪到哪……”

周东升随口捧了一下,随后又话锋一转,“小子我只是单纯觉得,新能源这个方向,会是下一个时代风口的热门选项之一。”

“并且极有可能会上升到国家层面上,毕竟现有的能源格局已经成为定式,而想要争夺在能源上的话语权,必然就需要一个突破口……”

“一山不容二虎,那就只能选择另起山头了。”

周东升轻飘飘的说道,然而这轻描淡写的话语却如有千钧之力,震得在场所有人都不由内心一颤。

就连段勇平眼中都不由精光一闪,惊叹的看着周东升,“后生可畏!属实是后生可畏,年纪轻轻就已经能够想到这一层面上……”

“这种都还没有确定的事情,难道你有什么信息渠道?”段老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小子我白手起家,背景一清二白,哪有什么信息渠道能够比段老还要厉害呢?只不过是我的一家之言罢了。”

“再者说,投资可不就是押宝未来嘛。”周东升轻巧的说道。

眼下还没确定,但是对于周东升来说,这种大方向上的事情,却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以他现在的影响力,能够影响到没什么关联的“世界冠军”归属,就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

但要说能够影响到国家层面的决策……那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哪怕是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也不能不讲道理吧?周东升心里有些没底的想到。

“饶是如此,也已经十分了得,既然你这么看好新能源,为什么不选择在国内投资呢?国内在这一方面上,也有不少人在布局了吧?”

段老一边赞叹,一边接着问道。

“国内政策还未正式落地,还没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这不只能先选择从海外市场上试试水嘛!”周东升理所当然的说道。

要说回国内的话,那可就有一位“造车新势力”怎么都绕不开的领军人物不得不提了。

那就是为梦想窒息的窒息公了。

常言道,领先时代半步是天才,但领先时代一步的往往就是蠢材。

简单地说,步子迈大了,就容易扯到蛋。

算算时间,窒息公的氧气应该已经快耗尽了吧?

树倒猢狲散,也不知道这一大摊子,自己有没有机会可以沾点便宜?

至于接盘,亦或者是掏钱救一救之类的选项,显然不可能出现在周东升脑海之中。

第752章 短视频格局

同段老一番相谈甚欢之后,在段老夫妇的热情邀请之下,周东升也是盛情难却,在此处小住了两天。

在这两天时间里,周东升也没少跟段勇平促膝长谈,交谈内容笼括万千,议题也不局限于国内外,大抵是想借由此举,一同管中窥豹展望一下未来。

而对于周东升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他最擅长的部分,在掌握了一部分未来作为依据的前提之下,饶是周东升再怎么信口开河……

听起来似乎都有迹可循,令人信服,而经由这短暂的相处,无疑也是让段老对于周东升这个年轻人,有了更多的认识。

不由得,段老内心也对周东升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想要看一看这位年轻人又会创造出怎样的一段个人传奇。

尤其是自己已经答应了将10亿美刀交由其打理,饶是以段老深不见底的资产而言,也没有到不将10亿美刀放在眼里的地步。

虽说也不是白送,但是这10亿美刀的押注,已经足以表达他的个人立场,剩下的就看周东升的个人发挥了。

只要周东升脑子足够灵活,光是用这10亿美刀作为筹码,也足以轻易从自己身边撬动一部分资金……

毕竟,这10亿美刀的出资人,可是有着“东方巴菲特”之称的段勇平。

扯虎皮做大旗这种事情,对于绝大多数有所成就的人来说,那都是属于常规操作,哪怕是段老自己,也没少做过这样的事情。

尤其是在积累资本的初始阶段,没点手段的人可走不到现在,只是不知不觉之间,自己也已经成为了一杆大旗,能够被其他人所用了。

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眼看时间已经来到了11月份,这也意味着2017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对于周东升来说,也多多少少感觉到了一丝时间上的紧迫感,毕竟他的时间,那是“用一点少一点”。

而关于2016年的收关,可还有不少事情等着周东升去做呢,尤其是在国内。

海外市场上的投资尝试,那顶多只能算是牛刀小试,但周东升真正的根基,那还得是扎根于国内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东升集团。

而随着2017年的到来,他手底下的好几个项目,也差不多都要迎来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也到了需要周东升去决断的时候了,因此在这种时候,自然不能少了他这个甩手掌柜亲自去“主持大局”。

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是最后落得一个功亏一篑的下场,那可是周东升无法接受的。

那不就成窒息公了吗?

于是周东升也适时向段老夫妇提出了告辞之意,对此段老也并不意外,只是拍了拍周东升的肩膀说道。

“乘年轻,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哪怕最后结果不理想,至少自己不会后悔。”

这别具一格的人生寄语,倒是让周东升略感诧异,不过却是将这句话牢牢记在了心上。

随后洒然一笑,“好的段老,我一定尽力而为,争取不让你的钱那么快亏完!”

段老不由哑然失笑,摇了摇头,不过依旧是挥手示意,送别一行人离开了自己的庄园。

“确实是个有趣的年轻人,怪不得能够让你那么欣赏。”陪同在段老身旁的刘昕犹自感慨道。

作为一直陪伴在段老左右的贤内助,这些年跟着段勇平走南闯北,自然也认识了不少人。

但饶是如此,周东升也算是其中十分特殊的一个,诸多不可能的因素都汇聚一身,却硬生生创造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这种野路子出身,却硬生生靠着“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的故事,哪怕是在他们那个年代之中,也是寥寥无几。

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脉和资源的积累往往都是至关重要的。

上一篇:长生从狗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