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第307章

作者:重开吧

周东升虽然还没有意识到李彬的真实身份,但是话都聊到这份上了,就单纯当成一场唠嗑也无妨,毕竟这新闻发布会一时半会也结束不了,权当打发时间了。

“哦?李总但说无妨,就是小子我年轻,要是说的过于浅薄和偏颇,李总不要见怪就是了。”周东升圆滑的说道。

李彬笑着摇了摇头,“周总虽然年轻,但是这说话方式可一点都没有年轻气盛的感觉,不知道周总对新能源的未来怎么看?”

电光火石之间,周东升这才终于想起眼前这位中年男子的真实身份。

第569章 新能源就是未来

如果说宇宙的尽头是什么,那想必很多人对此都能够发表几句高见,毕竟这是一个短时间内都不会有答案的空泛话题,足以容纳下千奇百怪的观点。

但是互联网创业的尽头,却在一段时间内都指向了同一个答案,那就是造车!

而造车天然的门槛就摆在那里,注定唯有顶尖大佬才有资格染指,毕竟是动辄百亿起步的项目,并且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很有可能是一个回报遥遥无期的无底洞。

百亿兴许只是满足了起步需要,天知道需要投入多少资本才能够实现这个堪称伟大的梦想呢?

从这一点上看,敢于打响造车第一枪,率先踏足这一片造车蓝海的大佬,绝对称得上是实至名归的勇者。

当然,也有可能是骗子,譬如早在2014年就高调宣布启动超级汽车计划的乐士,打响了一起“为梦想窒息”的第一枪。

直接摘得全球首家宣布造车的互联网企业桂冠,一时间可谓是风头无两,而超级汽车这个项目也一时间成为了投资圈里风口浪尖上的香饽饽。

不光是云集了一些资本雄厚的老牌资本机构,同时也不乏一些成名多年的明星资本参与,其中最为耀眼的或许就是老谋子,还有黄教主等人了。

而目前已经将近2年时间过去了,乐士超级汽车向外公布的消息不在少数,甚至一个比一个重磅,让一众投资人仿佛看到了一辆汽车从无到有诞生的全过程一般。

然而雷声大雨点小,虽然宣布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好看,但是真材实料的东西却迟迟都没有拿出来,只是现在不少人还没有发觉这个问题罢了。

再美好的泡沫,总有破碎的那一刻,而泡沫一旦破碎,过往的一切也就化为梦幻泡影,随风消逝……

而当李彬问周东升对新能源未来的看法时,眼前这位中年男子的身份自然而然就呼之欲出了。

因为乐士是全球首个宣布造车的互联网公司,拔得头筹加上名气加成,在惯性思维之下,大众认知里自然将乐士当成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

而实际上,在同一时刻还有一家着力于电动汽车研发的品牌成立,几乎是跟乐士并驾齐驱的两架马车之一。

只是明显在哗众取宠这一块,窒息公更胜一筹,以至于哪怕同一时间成立,声势上跟前者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这个品牌自然就是尉来,而坐在周东升面前的,自然就会是创始人李彬了。

相比起窒息公的一系列雷声大雨点小的营销手段,李彬显然是更加务实的大佬,一直在稳步推进着尉来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

这时候,周东升突然升起一丝明悟,这不就是摩拜单车的模式吗?或者准确的说,作为膜拜的天使投资人,其行事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胡维维。

虽然说能造车的不一定都是大佬,也有可能是骗子,但是坐在周东升眼前这一位显然是当之无愧的大佬。

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周东升的心思也不由活络了起来,一个跟新能源发展息息相关的词汇顿时从他脑海中迸发而出。

“碳中和”!

这个国家层面上的问题,却恰恰是推动着新能源发展至关重要的助力,无论是政策鼓励还是资源倾斜,都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新能源的繁荣昌盛。

也就是窒息公的操作过于超前,如果晚几年可以搭乘上这一波春风的话,估计还不会落得下周回国的下场。

毫无疑问,新能源是一个尚未腾飞,处于积蓄力量阶段的时代风口,而且这个时代风口之大,甚至足以影响到国家层面的博弈……

周东升脑海中的思绪百转千回,李彬倒也不急,饶有兴致的看着周东升,有些期待这位年轻人给出的答案。

“既然李总问了,那我就浅谈一下吧,李总问我对新能源的未来怎么看,我的看法是,新能源就是未来!”周东升说了一段犹如车轱辘的话。

乍一听这不就是废话文学嘛,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但李彬倒是没有什么反应。

反倒是摆出一副愿闻其详的态度,示意周东升继续说。

“新能源的未来,往小里说是节能减排,低碳减排,为了绿色出行而服务的一种方向……”

“当然这只是摆在明面上冠冕堂皇的说法,目的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三个字,碳中和!”

李彬眼睛微微一亮,能够说出这三个字,至少可以证明周东升确实是关注过新能源行业发展的。

这个词汇最早还是国外率先提起,并且一些发达国家率先使用这个概念,行之有效后才将其推广开来。

只不过当要求发达国家的行为准绳扩大到发展中国家的时候,就变成了制约后者发展的道德利器。

而眼下碳中和概念只在小范围内流传,还没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距离成为重点词汇还得几年光景。

要不然窒息公也不至于跑路不是,因此周东升能知道这个词,李彬还是略显惊讶的。

“碳中和这个概念在国际上虽然并不新鲜,但是未来几年里多半会成为国际主流,毕竟在严以律人,宽以律己这一块,老外确实是有一手的。”

周东升语气挪揄的说道,李彬哑然失笑,随和的说道:“现在我觉得周总有点年轻人的样了。”

周东升嘿嘿一笑,话锋一转补充了一点自己的理解。

“虽然如此,我之所以认定新能源能够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话语权!”

周东升话音刚落,李彬不由提起了精神,看向周东升的眼神都发生了微妙变化。

“哦?展开说说。”

察觉到李彬细微的变化,周东升不由内心一动,看来自己的理解还是有点道理的。

如果是重生之前的周东升,或许对正在发生和经历的时代大势一知半解,其中的博弈往往只有尘埃落定之时普通人才有机会知晓一二。

更多的可能普通人连了解的资格都没有。

而如今重回一世的周东升,却能清清楚楚感受到那股时代大势,顺势而为除了能为周东升积累一定资本之外……

周东升的眼界和格局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悄然提升,一股子自信已然在心胸中酝酿成型。

触类旁通之间,周东升突然明白共享单车这个项目为什么会火的一塌糊涂,甚至在一地鸡毛后依旧生命力顽强,并且顺势进入了共享电动车的行列。

从这个层面上看,未尝没有政策面大力鼓励支持的原因。

毕竟顺应时代大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不就是顺应国家大势吗?

第570章 话语权

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周东升内心骤然升起一丝明悟,仿佛眼中那时代的脉络更深入了一层。

毕竟原本以一个升斗小民的视角来看,哪怕是亲身经历过的种种事迹,除了一些能够让人刻苦铭心的重大事件能够印象深刻之外……

其他任何大事件,随着时间流逝,都会渐渐湮灭在记忆长河之中,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更是加剧了这一种遗忘的现象。

远的不说,有时候一些轰动一时的大事件,仅仅才过去一年半载就早已经被大众抛之脑后。

或许遗忘才是记忆的常态,所以才决定了能够被铭记的事情始终只是少数,因此才凸显出这些少数的珍贵吧。

而周东升最开始的对时代脉络的粗浅掌握,就是仅凭着对切身经历过的,有记忆点的大事件作为连接点,逐一串联起来形成的视野。

或许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视野固然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度,但是在细枝末节上的掌握却相差甚远。

尤其是当个人能力和视野高度难以匹配的时候,往往就容易产生“眼高手低”的效果,哪怕是看得到,也只能跟着干着急。

而如今随着周东升稳扎稳打,让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差转化为自己手中的资源从而壮大己身时,周东升不再空有视野高度,也能够逐渐看到时代脉络下的更多细节。

这一点变化,也在眼下得到了体现,以前周东升单纯以为,共享单车纯粹只是资本鼓吹的泡沫罢了。

如今能够看到背地里政策面上的一些支持,也算是一种进步。

只不过新能源这潭水很深,周东升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不过这种顾虑只是一闪而逝,丝毫不妨碍跟以前的李彬继续探讨。

“既然李总这么说,那我就简单讲一讲我的想法,正如石油是时代工业的血液,掌握了石油就掌握了工业时代的命脉,也就有了绝对的话语权一样。”

“简单的供需关系,同样符合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大国对于能源的需求,哪怕是无所不用其极,也必须将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上!”

“掌握了命脉,也就掌握了话语权,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实力,不然就是怀璧有罪,哪怕只是一瓶洗衣粉,也能够成为你获罪的理由……”

周东升侃侃而谈,李彬哑然失笑,同时对于周东升这个年轻人愈发感兴趣。

“工业时代的一切基础,都是建立于石油这一能源之上,而所谓的新能源行业,在眼下或许仅仅只是局限于电力行业上的发展,但是未来可就不一定了。”

“新能源之新,在于重新定义能源行业,更加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清洁能源,未来必然会成为主流,而在这一赛道上取得领先优势,也就意味着能够在新能源时代拥有洗牌的话语权。”

“只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注定是一条无比困难且艰巨的道路,能够走上这条道路的,必然是极少数的精英,也是当之无愧的勇者,就像李总一样。”

周东升浅谈阔论,结尾还不忘送上一记小小的马屁,算是隐晦的表明自己已经知道了李彬的真实身份。

对此,李彬也是洒然一笑,一脸赞赏的说道:“盛名之下无虚士,今日我算是领教到了,周总确实是名不虚传,怪不得年纪轻轻就已经坐拥如此成就……”

周东升虽然说的浅薄,但是在李彬看来,年少成名,功成名就之际依旧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还能有这么一番清醒的见解,就已经实属难得了。

对此,李彬也算是感同身受,毕竟他也是搭上了互联网这班快车的幸运儿之一,早在大学期间就创立了国内最早一批的互联网公司。

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最早一批的弄潮儿,李彬享受过年少成名的快感,也经历过互联网泡沫破碎的滑铁卢,对此也算是有切身体会的。

“李总再捧杀下去,我怕是连我是谁都快忘记了,整个人都有点飘飘然了。”

一向只有周东升拍别人马屁,没想到今天遇到对手了,而且对方还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大佬,有着身份加成之下,这马屁拍起来可比徐开道要舒服多了。

就跟同样是美女,明星和网红相比能一样吗?身份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加分项,要不然就不会有所谓的制服诱惑了……

咳咳,不过周东升并没有在大佬的捧杀之中迷失自我,主要是他只不过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投机者。

跟这种真刀真枪,敢于发展实业的大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种差距往往不单纯体现在财富数字上。

李彬哈哈一笑,突然话锋一转问道:“那如果给周总一个投资的机会,周总会选择投资吗?”

周东升一愣,啥意思?这就给自己抛橄榄枝了?没有这么草率吧,毕竟这造车的事情,跟自己以往插手的投资项目可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事情。

兴许在市值上,自己的投资项目在未来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也是一步步积累才能够实现的。

而造车可是当之无愧的高端局,从一开始就汇聚了一帮顶尖大佬和老牌资本机构,没个百亿打底,根本就没有底气迈入这个行业。

尽管周东升现在也是银行里随时躺着几个小目标的人,但是这点钱丢在造车盘口里,估计也就能造个轮胎吧。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不禁让周东升笑出声来,以前形容自己是个穷逼,说一个月工资就够买人家一台车的轮胎。

没想到时过境迁,这个说法竟然还能巧妙用上。

这一笑倒是让李彬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稍微沉思片刻,周东升还是实诚的摇了摇头,光棍的说道。

“不会,虽然我知道这件事情很重要,办成了前途不可限量,但前期投资就是个无底洞,我这钱挣着也不容易,更何况我这小胳膊小腿都填进去作用也微乎其微,还是为你们摇旗呐喊,加油助威吧。”

就算是想,周东升也是有心无力,毕竟现在铺的摊子已经够大了,新能源固然诱人,但这块生来就万众瞩目的大蛋糕,估摸着轮都轮不到他。

虽然这无疑是一个大西瓜,但是舍本逐末,最后可能瓜没吃到,芝麻也没顾着,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当然,要是有机会可以顺风赚笔快钱的话,譬如买点股票啥的,周东升也不会错过捡钱的机会,就如同眼下的共享单车一样。

兴许是周东升过于坦然,李彬稍稍一愣,随后开怀大笑,“好!实在!周总果然是一个妙人,我们留个联系方式,等会儿结束一起吃个饭。”

果然是真诚最动人呀,周东升不由感慨了一句。

上一篇:长生从狗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