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第304章

作者:重开吧

为了实现进军全国市场的野望,融资自然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跟资本一拍即合的小黄车,顺理成章的又完成了一轮融资。

小黄车已经用事实证明,其商业模式和产品定位,十分适配高校市场,拿下京城高校市场便是最好的证明。

既然商业模式已经成型,接下来要做的自然就是不断复刻自己的成功就足够了,只要拿下全国高校市场,那就是小黄车实现盈利的时候。

这个动人的故事成功打动了投资人,一举为小黄车拿下了200万美刀的融资,加上周东升追加的100万美刀,再次给小黄车团队加满了油。

虽然现在手头现金流充裕的周东升,完全有资格拿下这一轮融资,但是想要让这把火烧起来,光靠他一家抬轿子显然是不够的。

要是他用力过猛,少了其他家资本形成合力,说不定这一波蝴蝶效应,会让市场风向拐到其他项目上去,甚至催生出另外一家独角兽项目来。

所以,周东升只是选择保住自己的蛋糕份额而追加投资,表示对项目前景的看好,还不准备变现离场的想法。

更何况,进场的还是资本圈内著名的抬轿子高手——金沙江创投。

别的战绩就不说了,就单论滴滴这个高端局,从早期尚处于萌芽的起步阶段,就是由金沙江创投进场催熟的。

术业有专攻,作为资本圈内顶级的创业基金机构,本身就是专注于项目早期投资的高手,最擅长的就是以小博大。

而同样的,在抬轿子这一块,金沙江绝对是专业的,毕竟想要完成以小博大的操作来获取收益,将蛋糕做大再套现自然是基本操作。

周东升的行为准则一向是奉承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因此自然没有任何理由阻止这么一位职业选手的入场。

而有了老牌的顶级资本撑腰,小黄车自然也会进入更多资本的视野范围内,得到更多的关注。

第一把火,将共享经济概念引进了国内市场,博得了开门红。

而第二把火毫无疑问是将共享经济推向了新的高度,凭借着遍布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建立起了大众对于共享经济概念的认可,形成了市场基础。

至于第三把火,自然就是共享充电宝了,经过前面两把火的助力之后,共享经济概念彻底被带火,让无数资本趋之若鹜。

没能赶上前两趟车的资本,自然要想方设法的蹭一蹭这一波热度,因此任何跟共享概念沾边的产品,都能够得到资本的青睐。

而应用场景丰富,还有轻巧便携等优点,让共享充电宝成为了这第三把火,直接将共享概念烧了个精光,让狂热到失去理性的资本市场重新回归理性。

这三把火,基本笼括了共享经济的前中后期三个阶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无疑是相互成就,同时也是大势所趋造就了其辉煌。

如果抛开时代大势不谈,单说产品需求那岂不是耍流氓?

就像顺序反过来,让共享充电宝打响第一枪,显然只会落得一个项目夭折的结果。

强如腾达,微视这个短视频项目不也同样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吗?

第563章 反超才是看点

周东升在脑海中梳理了一下脉络,这共享经济的三把火,前者已经大势已成,而这第二把火已经呈现出星星之火的架势来。

有金沙江创投这家专业抬轿子的资本入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小黄车多半会延续周东升记忆中的路线,以燎原之势席卷大江南北,以领头羊的姿态带动整个行业走进大众视野之中。

已经完成了又一轮融资的小黄车,显然已经开始起势,而相比之下,才刚刚准备进入市场的摩拜单车,无疑已经落后了不止一步。

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绝大多数行业处于一片蓝海之时,最先进场跑马圈地的人,哪怕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凭借着第一个吃螃蟹的优势,足以快速形成头部效应,从而吃下市场上最大的份额。

就像是苹果之于智能机领域一般,然而凡事无绝对,后来居上的反超戏码,一样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看点。

而说到这个,苹果同样是一个典型例子,虽然苹果闻名世界靠的是划时代的智能手机,但是人家原本可是靠电脑发家的。

并且在电脑操作系统上,同样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其中将代码图形化成为图标这一举措,就是苹果率先使用的。

而后来的故事大家自然就知道了,一个横空出世的世界首富开始了他闻名世界的征程。

而这件事情,也成为了两大世界互联网巨擘之间扯皮了长达十几年的爱恨情仇,以至于后来握手言和之后,更是被网友戏称为“世纪和解”。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事情同样是导致创始人乔布斯离开苹果的原因之一。

同样的,也间接促使了乔布斯带着划时代产品王者归来的戏码。

如此戏剧性的故事,可谓是妥妥的小说主角模板,要不然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呢。

而有些传奇人物的故事,其人生履历如果不看名字的话,将其视作一本小说来看,怕是绝大多数读者看完都会呲之以鼻,什么三流小说主角,这挂开的简直一点都不讲逻辑。

但一旦加上了名字再看一遍,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哪怕是用略显夸张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句话来形容,都一点不为过。

言归正传,虽然比起已经走到第三轮融资,并且开始进军全国市场的小黄车而言,摩拜单车已经落后了不止一步,毕竟现在摩拜单车才开始准备进入市场。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摩拜才是笑到最后的最大赢家。

这时,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了周东升的思绪,拿起手机一看,是陆四方打来的电话。

“老板,我们已经到酒店了,胡总那边我已经约好了……”陆四方精神抖擞的说道。

“好,我知道了,包厢我已经提前订好了,一起吃个便饭聊聊天吧。”周东升懒洋洋的说道。

陆四方一行人风尘仆仆从羊城赶过来,自然是周东升一句话的事情,属实是将老板动动嘴,下属跑断腿演绎的淋漓尽致。

而共享单车这个项目一直都是陆四方身体力行的跟进,这场新闻发布会自然没有理由不邀请他。

并且直到现在,周东升都没有跟胡维维正式见过面,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一起吃个便饭。

既然小黄车那边已经有人进场准备抬轿子了,那摩拜单车这边自然也不能落后才是,两个项目一起齐头并进,将这共享经济的第二把火彻底点燃。

而说到抬轿子这回事,专业能力上周东升或许有所不足,但凭借着他如今手中掌握的资本和资源,真想要硬来,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想到这里,周东升不由伸出自己的手掌,轻轻一握,仿佛感受到一股令人痴迷疯狂的东西在指尖划过。

周东升内心升起一丝明悟,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权力”?

这略显中二的想法,让周东升不由讪然一笑,怎么突然玩起尬的来了?

摇了摇头,双手一背悠悠然走出行政套房,往自己预定好的餐厅包厢而去。

刚走到酒店餐厅门口,正好遇上了陆四方一行人,而一位风姿绰约的中年女子站在陆四方身旁,谈笑风生间身上自然流露出一股中年职场女性的精练气息。

不出周东升所料的话,自然就是胡维维了。

“老板!这位就是胡总,胡总这位就是我们东升投资的老板周东升。”陆四方十分自然地介绍到,给两位初次见面的人当起了中间人。

“久仰,周总,其实不用陆总介绍我也认识,毕竟咱周总在网络上也是一号名人,周总或许是第一次见我,但我可没少在网上了解周总的事迹,都说周总是白手起家的草根典型,如今总算是见到了!”

胡维维十分热情的说道,丝毫没有拿捏自己女性的身份,更没有因为周东升的年轻而端着,主动伸出双手握住了周东升的手。

“幸会,胡总,都说百闻不如一见,胡总这一见不要失望了才是,里面请,咱边吃边聊。”周东升随意的开了个玩笑,如今应付这种场面对于周东升而言,早已经是游刃有余,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自信从容的气度。

毕竟这人的底气越足,做事就越不需要瞻前顾后,久而久之自然就自信从容了。

正如书读多了可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腰缠万贯自然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让气氛稍微融洽了几分,一行人走进包厢落座,寒暄了几句后胡维维就率先说道。

“还没有当面感谢周总的指点呢,如果不是周总的指点,想必我们现在应该在京城市场撞得头破血流了,小黄车确实是一个劲敌!”胡维维有些后怕的说道。

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打磨,好不容易才苦尽甘来有了第一个让胡维维满意的成品诞生,可想而知她的心情有多么激动。

因此,胡维维自然是迫切想要第一时间往市场里投放产品,坚定迈出摩拜单车的第一步,而摩拜公司本就坐落于京城,胡维维的首选自然也是京城。

创业这条路之所以艰辛,便是因为每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决定,很可能就会直接决定最后的结果。

胡维维很庆幸自己没有一意孤行,尤其是在知道小黄车已经成功拿到第三轮融资的时候,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如果自己选择了京城市场,补足了弹药的小黄车,绝对会毫不犹豫的调转枪头,暂缓进军全国市场的决策,将后院起火的可能性掐灭在摇篮之中。

“诶,胡总言重了,我只不过是不想两个项目在初期阶段就拼出个你死我活来,毕竟两个项目都是我看好并且投资的,我也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

周东升笑眯眯的说道。

第564章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胡维维以为,自己从事新闻行业多年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自喻在洞察人心这一块也算得上是佼佼者。

尤其是身为记者,在用套路套话这一块上,绝对称得上是得心应手。

然而胡维维没有想到,周东升一记毫不掩饰的直球,一点花里胡哨的套路都不讲,直击人心,属实是让胡维维有些绷不住了。

“周总真是快人快语,居然毫不忌讳的就这么说出来了……”胡维维笑容一僵,犹自说道。

周东升从容的靠在椅子上,语调轻松的说道:“我个人并不觉得这算什么忌讳,毕竟身为投资人,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基本法则我还是认同的。”

“我个人十分看好共享单车这个项目,面对摩拜和小黄车两大项目一时间确实是难以抉择,正所谓小孩才做选择,大人自然是全都要……”

“所以我就都投了,这很合理吧?”

虽然说自古套路得人心,但唯有真诚才是必杀技,周东升这么直接,也确实是让走惯了社会套路的胡维维有些意外。

不过很快,胡维维就调整了过来,毕竟多年记者生涯锻炼出来的临场反应能力也不是盖的。

“确实是这个道理,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我是周总并且有这个能力的话,我也会做同样的选择……”胡维维习惯的说起了场面话。

周东升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当然我也毫不掩饰的说,我个人更看好的其实是胡总这个项目,这也是我坐在这里的原因。”

“虽然小黄车现在发展势头正猛,高歌猛进的进军全国市场,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我个人并不看好,一旦用力过猛,就容易落入首尾难顾的局面……”

“相反,我更欣赏胡总这种手艺人的精神,能够沉得住气打磨这么长的时间,直到拿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才投放市场,在迎合用户需求这一块上,胡总无疑做的更好。”

周东升一顿忽悠,哪怕是胡维维再沉得住气,都有些晕头转向,周东升的大力肯定就像是子期之于伯牙一般,让胡维维有种遇上知音的即视感。

毕竟拿着投资人的钱,在一辆单车上死磕那么久,甚至将第一笔融资都烧了个精光,这种行为一度连胡玮炜的家人都不太理解。

一辆单车而已,至于吗?

而周东升的一番话,尤其是“手艺人”三个字可谓是一语中的,直接说到了胡维维的心坎里去了,让胡维维脸上不由流露出一丝真诚的笑容来。

“周总真是慧眼如炬,这种较真的坏毛病,其实是拜我父亲所赐,他老人家是个做木雕的手艺人,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之下,我自然也沾染了一些手艺人的习性……”

“正是这样我十分钟爱充满设计美感的造物,因此才会选择当一名汽车记者,从汽车到科技,再到如今设计这款产品……”

被周东升一语中的打开了心扉,胡维维也不由真诚的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脸上笑容愈发真诚。

事实上,这一次周东升确实是对此一无所知,只不过是习惯性的忽悠,凭借着自己对小黄车摩拜的粗浅认知,稍微抓住摩拜的优点夸了一下而已。

本来周东升还想要用“工匠精神”来鼓吹的,只不过出于对这个词汇的反感,才选择用“手艺人”,没想到反而是正中胡维维的心坎。

连带着胡维维不经意间都流露出了女人感性的一面来。

“原来如此,这怎么能叫坏毛病,这应该叫做传承!并且胡总还能够推陈出新,无疑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了。”

“这么说来,摩拜单车作为传统文化的延生,我又多了一个看好胡总的理由呀。”周东升不由感慨了一句。

而这句玩笑话,也是让胡维维笑逐颜开。

陆四方内心不由暗升钦佩之意,果然,老板在对待女人这一方面果然是有一套,竟然连胡维维这种老江湖都招架不住……

果然是吾辈楷模,佩服佩服!

尔后,饭菜陆陆续续上了,一行人边吃边聊,哪怕席间没有酒精助兴,包厢内的气氛依旧是愈发融洽。

上一篇:长生从狗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