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975章

作者:孤独麦客

耕读家族固然也受欺负,但通过联姻、分家等方式,化整为零,倒也没那么难熬。

武夫要钱,给他们钱。

武夫要女人,跟他们联姻。

武夫要人帮干活,那就去衙门做个文吏,顺便给家族回回血,偶尔送一些学武的家族子弟入军,当个小校,勉强遮护一下家族。

其实也是艰难求存,但因为不处在一线权力争夺的漩涡之中,相对安全一些。像朱家那种反复被屠的惨状,较少降临在他们头上。

“这个理由,朕信了。”邵树德说道:“安东府刚空出来个少尹,你可愿去?”

“臣遵旨。”刘存贵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应下了。

幽州形势已经明朗。朝廷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大体平定了蕃胡部落,现在给他们汉人大族甜头了,你若不接,那就是给脸不要脸,下场不问可知。

刘存贵本来还想等等看的,但越等局势越明朗,已经不能再犹豫了。

安东府少尹,从四品下,是府尹的两位副手之一。官阶比不得下州刺史,实权更是远远不如,但谁让他错失机会了呢?

而他们这些人一投,将来即便有人想作乱,难度也将大大提升。夏人在幽州的统治,算是彻底稳了。

“这位便是令郎了吧?”邵树德指着刘存贵身后的刘守敬,问道。

“陛下,此为犬子守敬,今年十岁。一直仰慕圣人,今日得睹天颜,小子三生有幸。”刘存贵投了以后,心情放松,笑道。

作为辽、金、元三朝的燕四大族之一,昌平刘氏一直荣宠不衰——其实在唐代也差不多,祖孙三代节度使,昌平刘氏也没被乱军消灭,福气不小了。

刘守敬在历史上当了辽国的南京副留守——时赵德钧为留守。

刘守敬之子刘景是辽国翰林学士,也当过南京副留守。

燕四大族之中,以玉田韩氏为灵魂,因为他们已被提拔为辽国的国族,掌握核心权力,与皇室联姻不断。其他汉地大族再与玉田韩氏联姻,等于间接与辽国皇室联姻,基本都握有实权。

在这一点上,辽国是非常大气的,没什么民族门户之见,把他们当自己人。所以,中原政权如果不能在幽州正面击败辽军主力,你是很难说动他们投降的。

“此子看着聪明伶俐,朕实爱之。不如来朕身边,与皇子、公主一起学习,如何?”邵树德问道。

“求之不得。”刘存贵一脸激动道:“这是犬子的造化啊!”

说罢,拉着刘守敬一起行礼。

种觐仙冷眼旁观,昌平刘氏与安次韩氏联姻不断,这些个大家族,其实并不特别在乎上面掌权的人是谁,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幽州割据的主力,其实是武夫。如今武夫被消灭了,作为武夫预备役的蕃胡部众也被血腥清理,编户齐民,这时候再来找他们,基本也就降了。

都是墙头草罢了,种觐仙其实有些看不起这些人。

他这边看不起刘存贵,刘存贵却在暗暗羡慕他。

圣人坐于上首,时不时将目光投注在身旁的种氏身上,很明显正是新鲜热乎劲上来的时候。如果种氏肚子争气,诞下一个麟儿,种家将一飞冲天,远远超过他们这些幽州本地家族。

看来以后要与种家多多走动了。

圣人建北都,宁不收揽河北人才?如今种觐仙、种居爽当了刺史,种彦友入了银鞍直,还一去就是队正,种家的发展势头真的非常好。

种家当河北系的领军人,刘存贵没什么意见,昌平刘氏愿附骥尾。河北都这个样子了,也该抛弃一些幻想,抓紧时间争取自己的利益。

圣人攻灭朱全忠的时候,河南势力才刚刚起步,如今又是什么景况?

机会还是有的,就是不知道种家能不能担负起这个重任。刘存贵暗暗思索,神思不属。

※※※※※※

九月初一,邵树德依旧流连于昌平汤。

多日来,他几乎专宠种氏,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刚刚赶来的余庐睹姑可怜巴巴地等着,但邵树德好像已经忘记她了。

种氏侍寝之时尽心竭力,但她坚决不肯白昼宣淫。到了早上,总是拿来袍服,亲手替邵树德换上,劝他去理政。

邵树德正在新鲜劲上,被这个小娘们治得服服帖帖,于是回到了昌平县里,继续接见各路牛鬼蛇神。

这一日,前易州刺史王郁被送来了。

“侄女婿好不糊涂!”邵树德让人置办了一席酒宴,席间抱怨道:“画奴是朕的侄女,你是她的夫君,就都是朕的亲人,何举兵相抗耶?”

王郁是在床上被抓的。

龙骧军一路挖到了他家后院,然后冲出来,乱杀一通,差点将王郁夫妇斫成肉泥。

审讯一番之后,葛从周将他送往北平府,接着又被审讯一番,如今被送到了邵树德面前。

画奴就是李克用之女,因出生时抓着一幅画得名。

几年前王郜、王郁堂兄弟二人去晋阳。两人都没结婚,李克用欲嫁一女拉近双方关系,结果王郁被选中了,而不是王郜。

原因也很简单,王郁长得帅。

“叔父。”画奴眨巴眨巴眼睛,看着第一次见面的邵树德,道:“我听四姐提起过你。”

邵树德先是一愣,很快便想起来,这个“四姐”应该就是王珂之妻了。

“画奴来了叔父这里,便是回家了。”邵树德温和地笑道:“可在北平府多玩玩。”

一直安静地坐在旁边的种氏闻言,突然说道:“官家,幽州秋景甚美。妾便带着画奴侄女走走看看,也是一件乐事。”

“善。”邵树德大喜,道:“你看着办就行。”

种氏年龄虽小,但处事井井有条,让人放心。

“谢叔母。”画奴天真烂漫地一笑,又看了看夫君王郁。

种氏轻轻颔首,目光沉静,端庄稳重,但双颊却因为“叔母”二字染上了一层胭脂。

“侄女婿也勿要慌张。”邵树德拉了拉王郁的手,道:“方才叔父只是气不过,明明是一家人,却打生打死。你想要的富贵,难道叔父给不起吗?”

王郁诺诺不敢言,身躯还有些颤抖。

“你慌个什么劲?朕的侄女婿,犯了错,还能打杀了不成?”邵树德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瞪了王郁一眼,道:“先在这住下吧。令尊还在洛阳闲居,待过些时日,朕便将他接来,届时你父子二人便可相见。”

王处直当初作为使者前来洛阳,结果被扣下,一直监视居住至今。

“是。”王郁话不多,只轻应了一声。

“还有一事……”邵树德沉吟了一下,道:“令兄王都乃大将,多次领兵出战,抗拒王师。此取死之道也。你若顾念兄弟之情,不妨修书一封,劝他倒戈。届时父子三人团聚,安享富贵,岂不美哉?”

王郁其实早就有这个觉悟了。被抓了,不让你劝降,可能吗?况且他也没有选择,真以为“叔父”不会翻脸哪?面善心黑,记住这四个字。

“谨遵叔父之命。”王郁应道。

“这就好。”邵树德喜甚。

他并未指望单靠王郁一人劝降就有作用。事实上,他已经下令让人将王处直送来了,有他劝降,效果才更加显著。

当然,即便劝降不成功也没什么,打就是了,无非就是多花些时间罢了。

第090章 百年大计

好像——又没什么事干了。

前线战事,短期内能够分出胜负的,可能就一个蔚州战场了。

梁汉颙集结大军,围攻蔚州。李嗣源兵出雁门,攻朔州、云州。双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多次交锋,互有胜负。

梁汉颙请调关北道州兵万人,再征发蕃兵两万,金城之战挫败李嗣源,继续围攻蔚州。

年底前能拿下就不错了,前提是李克用不再增兵。

当然即便没拿下,邵树德也不会怪罪他们,至少柔州行营牵制了大量晋兵。

这些晋兵,本来有可能出现在易定的,现在来不了了,这就是作用。

思来想去,邵树德在昌平发令,调铁林军左厢押送粮草至蔚州,临时加入柔州行营。

邵树德特别嘱咐女婿,如果李嗣源再来,让铁林军与其野战。

各部围攻蔚州,师老兵疲,让铁林军攻城。

追击溃敌之时,让铁林军上。

往死里用,不要怜惜,爸爸已经不再爱他们了……

邵树德想了想,还是继续当操盘手好了。

淮南盘:高思纶、高思继、高行珪三人已带着两万平卢军南下徐州,鸿胪寺、听望司也在想办法联络各方人员,目前整体没什么大动静,静待时机。

河北盘:整体思路是军事进攻为主,政治招降为辅,暂时没什么可完善的了。

河东盘:南北两个方向军事进攻,不惜伤亡,拖住晋阳大军,政治招降从一开始就没停过,也没什么需要完善的了。

最后就是草原这个盘子了,这可能比统一中原还重要,因为影响完全不局限于最近百年,甚至可能有数百年、上千年。

在这个盘子上,要做的事太多了,邵树德几乎没闲过,一大早就开始工作了。

昌平汤的氤氲雾气中,传来不间断的说话声。

种氏有些失望地坐在外间,有一搭没一搭地整理着桌案上的果子、酒水。

“萧室鲁作为契丹大员,阿保机的心腹,当初是怎么评价朕的?”

“室鲁——”

水花声响起,夹杂着一声痛呼。

“我夫君谈起官家,说中原人从来没有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他们时刻不忘削弱草原。”

“此话怎讲?”

“河东刘沔破回鹘,可汗都没了,就是不想他招揽亡散,恢复元气。奚人强盛之时,刘济追杀千余里,斩首两万级。若非黄巢之乱,中原各大藩镇都卷入了进去,幽州镇可能要对契丹动手。”

“朕挥鞭所向,群雄束手,幽州镇没了,但来了大夏禁军,阿保机、萧室鲁等人就不畏惧吗?他们赌不起,朕可以输好几次,他们输一次,就什么都完了。”

“所以阿保机很着急,派我夫君来经略营州,不意一把输光了。”

“你夫君输了什么?”

“输了万余大军、十余万蕃汉百姓、数座城池。”

“还输了什么?”

良久没有声音。水花声又起,痛呼连连。

“还输了我们母女。”

水花声陡然加大,良久乃息。

“龙化州是迭剌部建的吧?”休息了一阵后,略显疲惫的男声再起。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