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947章

作者:孤独麦客

前唐之时,粟特、突厥、契丹、奚人、靺鞨、高句丽人大量涌入,这从初唐时幽州那一大堆羁縻州就能看得出来。

太宗攻高句丽辽东城,因“抗拒王师”,有一万四千人被贬为奴婢,后送到了幽州,将欲分赏给将士们。后来怜悯这些人父母妻子分散,于是出钱帛赎买,赦其为百姓——即便是唐太宗,答应武夫们的赏赐,也不能随意悔诺。

这些人在卢龙十州繁衍至今,数量已经十分庞大了,其中有的汉化了,成为幽州百余万编户百姓的一员,有的没有,仍然以部落形式存在。

胡汉杂处的形势,使得幽州的文化在河北也是一种异类,与成德、魏博都大为不同。

“控鹤军还是要好好抓一抓。”陈诚突然说道:“圣人要清理幽州户籍,或惹得很多人不满,控鹤军不能有变。”

范河一听,觉得这还真不是小事,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幽州镇的户口,如果单从籍册上来看,多集中于最南部的瀛、莫二州。但历代卢龙军节度使的理所都在幽州,且其征募军士也多在幽州左近,不觉得可笑么?

一次次对外征战,死了无数军士,有的甚至被成建制歼灭,但节度使一回幽州,居然在只占幽州镇户口三成的幽、顺、檀、蓟、平、涿等州,随便就能征兵几万,还不是一次两次,问题出在哪里?

范河是跟着邵嗣武一路西进的,沿途遇到的部落太多了。

不少部落其实已经会种地了,但他们依然是原始的头人权力体系,只给节度使上供,其余一概自治。遇到征兵之时,也会送一些丁壮到幽州。

也就是说,这些部落头人与幽州节度使之间处于一种妥协状态。部落是我家的,我给你上供财货,给你提供兵员,其他的事你别插手,双方达成了默契,相安无事多年。

晋人入主幽州后,一切照旧,没有动这些在幽州本地关系网十分复杂的部落头人、土著豪强。除非他们作死,敢不上供,不服兵役,或者直接造反。

如今邵树德也要对他们动手了,而且这会确实也是最好的时机:携大胜之势,以数十万大军威压,逼迫这些人交权。

不然的话,等到禁军陆续撤走,事情反而复杂了。

“我听闻,幽州有蕃胡数十姓,尤以高、安、史三姓户口最盛。”范河说道:“昨日陛下大阅诸军,这些头人也来了。如果他们慑于大军兵威……”

“不能全指望他们主动服软。”陈诚摆了摆手,说道:“还是得做好两手准备。控鹤军你要把握住,蕃兵尽数打散,别让他们串联。待顶过了这阵,他们也就没闹的心气了。”

幽州蕃胡大族,高氏其实是高句丽人后裔,或许还是宗室,号召力不小。但他们其实也是汉化程度最深的部落,甚至早就不是部落形态了,而是地方土豪。

史氏则是突厥后裔,原本姓阿史那。宪宗朝平定淮西立下大功的山南东道衙将史用诚就是阿史那氏,功勋卓著的李光颜是突厥阿跌氏族人,其母、其妻都是阿史那氏。

安姓则是典型的粟特人了,即昭武九姓出身,一度在幽州极其兴盛。

“清理完户口后,陛下会怎么做?”范河问道。

“陛下料这些人不一定会乖乖就范,多半还是要动粗。”陈诚说道:“一旦动了手,就由不得他们了。很多人可能要被贬为奴婢,赐给府兵。”

“现在当府兵也太赚了!”范河惊道。

一丁授田一百五十亩,前几年还当你是募兵,继续发饷,待过渡期完成后,田地差不多也开垦出来,进入稳定收获期了。原本桎梏府兵田产收入的主要因素就是缺乏部曲,现在也慢慢给你解决,势必将吸引部分人去当府兵,因为这条件确实很不错了。

“先前归德、龙武二军很多人不愿转为府兵,一大原因便是辽东地广人稀,弄不到人给他们耕作。”陈诚说道:“现在一步步给他们解决,这就打消很多人的顾虑了。”

“陛下谋事,可真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所虑深远,吾不及也。”范河叹道。

陈诚暗哂。

到底是武夫,咋说话的呢?你要是“及”得上陛下,是不是也想坐坐天子的宝座?

“你知道这事就成。弓弦、箭矢控制着点,盯紧点。”陈诚嘱咐道。

“放心。”范河说道:“几十万大军,那些土豪还翻不了天。”

第054章 大侄们的新工作

李嗣恩刚刚得到新的任命:滑州刺史。

相识的人都向他恭喜,这可是“大官”!

李嗣恩则强颜欢笑。

好事吗?看起来是的,滑州户口殷实、商旅繁盛,乃河南道辖下的上州,刺史是从三品,绝对的高官。在这里当刺史,不但俸禄多,各种灰色收入也很可观——为什么都想去富裕地方当官,原因便在于此。

但比起李存孝,还是差远了。

李存孝是耀州刺史,同样是上州,但他封爵金乡县侯,食封1500户。此番征伐河北,连立功勋,又加二百户食邑。

此外,圣人还把洛阳择善坊的一套新宅赐给了李存孝。那是在前唐同平章事、谯县子娄师德宅的旧址上新建的,规格不低。

反观他自己,举幽州而降,只得了个鲁城县伯的爵位,食封千户。宅子在温柔坊,前唐博州刺史韦师的府邸。

爵位、府邸都差了一截,甚至就连财货也差了不少——李存孝得到了很多南边送来的珍奇财宝,质量上差太多了。

当然他也知道,李存孝是举三州之地主动来降,与他兵临城下才降有本质的差别。

若非叔父垂怜,幽州本身的地位也很高,他连滑州刺史都得不到。但他对比的是梁怀瑾,此人举魏州而降,爵封县公,食封2000户,甚至比李存孝的待遇还要好。

虽说人家此时在青唐戍边,整治吐蕃和魏博移民,天天被人唾骂,听闻博州老家的祖坟都让人破坏了,但——我也可以啊!祖坟啥的,你随意破坏,我代表祖宗不在乎这些,因为我家就没这玩意。

唉!李嗣恩轻叹口气,他已经没兵了,即将去滑州上任,以后就是脱了毛的凤凰,啥也别提了。希望哪天叔父还能想起自己能带兵打仗,再给个立功的机会吧。

天色又阴了下来,李嗣恩骑上马,带着数名亲随,最后看了一眼幽州城。

“哈哈!可汗打下了幽州,山后诸军溃散的溃散,投降的投降,与濡源、仙游宫连成一片,多好!”

“仙游宫盼可汗巡幸久矣,开过年来,也该去看看了吧?”

“早该去看了,然后征伐契丹,把那群贼人干挺,早看他们不顺眼了,去岁杀了咱们那么多人。”

“以后草原就是无上可汗的!”

驿道之上,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声,间或夹杂着高亢的嗓门。说话之人裘服辫发,丝毫不避忌旁人,一听就是粗豪的草原牧人。

果然,李嗣恩把目光转过去,却见整整数百骑驰奔而来。领头之人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顾盼自雄。其他人紧跟在他身后,保持着恭敬,看来是以此人为首了。

“拓跋金!”李嗣恩认识这人,以前还交过手。

幽州还在晋王手里的时候,各军在山后地区与夏人的冲突可不少,拓跋金经常率部南下濡源,援助奚王去诸,大家是“老相识”了。

“咦,这不是李军使么?”拓跋金勒住马儿,眯着眼看了一会,笑问道。

拓跋金没说出后面的话,但李嗣恩自己都能脑补出来:你也降了啊?

“拓跋宫监,好久不见。”考虑到要处好同僚关系,李嗣恩硬着头皮打了个招呼。

拓跋金是仙游宫宫监,管理三个万户、十二个千户。

这些权力其实没什么,管着的也就中原一个县的人口,但谁让人家是天子家奴呢?李嗣恩没必要得罪他。

拓跋金看了看李嗣恩的装束,说道:“看来李将军是高升了啊。”

他是圣人的义侄,又有献城之功,升个官倒是很寻常。

“正往前往白马赴任。”李嗣恩回道:“拓跋宫监风尘仆仆,想必是来面圣的?”

“圣人克复幽州,岂能不来恭贺?”拓跋金没有正面回答,转而说道:“滑州是个好地方啊,中原腹心之地,可比草原强多了,李将军有福矣。”

说真的,圣人曾经许诺过,四宫宫监、万户、千户是可以入朝为官的。兢兢业业帮圣人管理部落,带兵打仗,拓跋金也想进步,虽然他的年纪已经相当不小了。

“都是圣人恩遇。”李嗣恩笑了笑。

“李将军既忙,我便告辞了。”拓跋金在马上拱了拱手,道。

“拓跋宫监自便。”李嗣恩回礼。

百余骑次第离开,朝馆驿而去。

李嗣恩注视着他们离去的身影,若有所思。

拓跋金前来幽州,显然是接到面圣的旨意了。而跟在他身后的百余人,多半是仙游宫的万户、千户或出名的勇士。

圣人这是要做什么?他有些不太明白。

“走吧!”想不明白就不想了,李嗣恩挥了挥手,招呼亲随们上路。

而就在他刚要离开的时候,又有数十骑驰过驿道,往馆驿方向而去。看他们的发饰,多为髡发,不是契丹便是奚人。再考虑到燕北草场的分配情况,很明显是奚王去诸的人了,甚至他本人就在其中。

李嗣恩不想多看,带着从人一溜烟闪了。

※※※※※※

李存孝也在收拾行装,准备离开。

去年投降之时,圣人许他耀州刺史,说打完仗后赴任。如今幽州克复,按他的理解,仗应该打完了吧?可惜,圣人说还没打完,于是他还不能赴任,只能继续遥领。

好在耀州上下比较识趣,专门派了州长史过来,向他汇报州内情况。李存孝听得昏昏欲睡,会面结束前,长史专门拿出了一叠银元票,悄悄塞给李存孝,说这是去年全州上下给使君的孝敬。

这还像点样!李存孝将这叠只能在长安坊市内流通的银元票收起,态度也和蔼了许多,随后便将长史打发走了,并嘱咐他好(尽)好(快)干(打)活(钱)。

清夷军现在有五千步骑,留守新毅妫的三千多人据闻将就地转为州兵——朝廷刚刚下旨,正式罢废毅州,文德县并入新州,其实只有新、妫二州了。

留守的多为老弱残兵,李存孝也不在乎了,爱咋样就咋样吧。他刚刚接到命令,担任临渝关镇遏兵马使,接替留守临渝关的两千龙武军。

龙武军则向马城一带集结,归德军前往平州,淮海道州兵开往石城县。

这是昨日军议上幽州行营都指挥使葛从周公开宣布的——齐州行营刚刚罢废,幽州行营迅速组建了起来,基本还是原班人马。

归德、龙武、清夷三军外加淮海道州兵,有一万四五千人,统归行营都指挥副使、营平镇使、赵王邵嗣武节制。

老实说,李存孝对邵嗣武头上这个“镇使”的头衔还是很好奇的。但葛从周只是让各部次第开拔,部署到位,并没说太多。

开完会回来,李存孝与幕僚们商议了一下,大家一致认为可能要攻伐契丹了,各部在完成战前集结,兴许开过年来就要动手。

但李存孝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单纯从军事角度分析,这个部署就很耐人寻味,完全像是在堵截、镇压,对象是谁呢?

他心里有点数,但还是有一点想不通。不过有位幕僚无意中提出的一件事,打开了他的思路。

幕僚说,他听闻朝廷有意将龙武、归德二军全体转化为府兵——这不是秘密,至少已经进行一年多了,且归德军至少有一半人当上了府兵,龙武军较少,大概只有两三成的样子,大部分人还是想继续当募兵。

但朝廷这些年一直在想办法减少募兵得数量。

之前有将各路非嫡系禁军特意消耗之事,后来禁军吸收一部分、州军吸收一部分、年老退走一部分,但剩下的仍然很多,不得不广置府兵、镇兵。

按照目前打听到的消息,阴山一带的丰、胜二州府兵为数不少,主力是忠武军罢废后的剩余人马。安东府的府兵来源则是龙武、归德二军,目前大概有八千多人。

此外还有阴山镇军、青唐镇军这类募兵,其实也是各路降军组建的,比如青唐第一镇就来自魏博,镇统制是降将梁怀瑾。

而府兵,或者说军户是需要部曲的。据龙武军的人说,新城、抚顺那边送了几千户渤海百姓至安东府诸县,大部分都分配给府兵当部曲了。这件事一出,愿意当府兵的人激增,但部曲却已经分完了……

幕僚断言,朝廷可能想抓更多的奴隶,作为支付给志愿成为府兵的军士的“赏赐”。

李存孝觉得这个判断太他娘的有道理了!龙武、归德二军有两万人,起码还缺好几万部曲,朝廷真有可能在幽州想办法。

他为自己窥破了朝廷的真意而暗自高兴,不成想有幕僚走漏了风声,部分清夷军的士卒知道了,然后离谱的事情发生了:居然有人想当府兵。

李存孝对此很是无语。他没想到妫州、涿州出来的苦哈哈们,对奴婢和土地那么渴望。

他早该料到这点的,因为清夷军的赏赐并不多,又久居边塞苦寒之地,小日子本来就与中原军士存在不小的差距。对他们而言,当上府兵其实是提高了生活水平。

这事情弄得!李存孝突然感觉,自己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部众,有土崩瓦解的趋势。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