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868章

作者:孤独麦客

“其实没那么可怕。”刘鄩说道:“咱们有骑兵伴随,没那么被动。再者,有车厢阻隔,契丹步兵也不一定就能攻破我车阵。只要上下一心,敢战死战,许下厚赏,刘仁恭之辈真的就能得手吗?我看未必。”

王彦章沉默很久,最后也想通了。仗终究还是要靠自己一点点打,没交手之前,都是瞎猜,只能到时候再看了。

离开城墙根之后,王彦章又回了自己部队的驻地。

他是都游奕使,掌管骑兵。最初的人马,大多是各路杂牌军中抽调加强过来的。征战年余,部下中多了不少新面孔,基本都是本地招募的士兵,以靺鞨人、高句丽人为主,全军总共两千骑出头。

王铁枪的名声,已经渐渐传播到了安东府之外,因为他多次毙杀契丹酋豪,甚至还生擒过数人,威名赫赫。

辽西的契丹牧地之上,只要一听和王铁枪交手,牧民们都面有难色,实在是这个人太生猛了——把王彦章放在大军统帅的位置上,那是对自己人不负责,如果让他作为先锋大将,则非常合适。

巡视完营地之后,他牵着马儿到小河边洗刷。

河两岸有不少新来的魏博百姓在洗衣服。王彦章随意扫视了一眼,顿时愣住了。

他把铁枪扔给亲兵,大踏步往前走。

他越走越快,到最后几乎冲了起来,直到站在一人面前。

那人也发现了王彦章,立刻以袖掩面,抱头而走。

王彦章一把拉住他的手臂,低声道:“可是敬司马?”

※※※※※※

六月二十六日,又是二十多艘船只依次入港。

因为第一批八百户贝州移民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安东行营下令,龙武军使刘鄩率三千人北上,护送这批魏人百姓及大量军资北上。

他们特意绕了下路,经平海、东平二县,于十天后抵达了积利县。

八百户移民,旅顺分了一半,平海、东平二县各两百户。新来的大约七百户,旅顺安排三百户,平海、东平、积利、石汪各百户。

抵达积利县之后,刘鄩领取了部分物资,然后一路北进,至高句丽故建安城方止。

这片区域,刘鄩去年来过一次,这是第二次来。

建安城在后世盖州市东北青石岭镇高丽城村前的石城山山脊上。

高句丽时代,其地域范围的西界便是辽河,也就是说,后世辽宁省的东部归高句丽管。

这片区域的西部是辽河冲积平原,雨量丰沛,日照时间长,利于农耕,高句丽时代便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东部则是长白山系,山高林密,地形陡峭,多高山峡谷,缺乏连续的平原,不是不可以农耕,但真的不如西边的辽河平原。

辽宁的山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地下水十分丰富。山峰高处,往往蕴藏多处泉水,海拔多高,山泉水就有多高。且多片麻岩、花岗岩、石灰岩,地形也很陡峭,多上下垂直的崖壁,十分险要。

正因为这个地理特征,高句丽时代除在大辽水(辽河)东岸修千里长城之外,还广筑山城,以控遏交通线路。

其最著名、最重要的山城有十二,积利、卑沙便在其中,如今都在夏军控制之中,分别作为积利、平海二县的县治。

石城其实也是,只不过夏人看不上,他们更青睐海港。

刘鄩如今抵达的建安城同样是一座十分典型的山城——渤海人的势力已从此消退,契丹人也不爱住在山城上,更不会守城,故一直没人占据,此时便落入了龙武军之手。

“前唐太宗伐高丽,有建安、新城、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余级。”刘鄩抚摸着土石混合质地的城墙,仿佛在追忆两百多年前的金戈铁马。

在建安城下留名的应该是张亮。他率军自登莱浮海登陆,先破卑沙城,再袭建安,连战连胜。

建安城周长约十里,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城墙用土、石混筑而成,历经风吹雨打,至今仍残留了大半。

城内是一个大盆地,盆地中央有一山,曰“金殿山”。山顶地势平坦,有石阶而上,残留着一些建筑废墟。

金殿山北有一道土堤,堤中有一道豁口,山水经此流过,在西门附近形成一小湖泊,曰“饮马湾”。

建安城有三座城门,东门一,西门二,两座西门之间还有个水门,可通船只。

军士们已经陆陆续续开进了城内。城池广大,偏厢车、辎重马车、粮草物资都堆进来后,也一点不觉得拥挤。

城内到处都是房屋废墟。破碎的瓷器、瓦片入眼可及,石臼翻到在地,腐烂的马镫、生锈的铁甲片随处可见,这一切都在向新来的征服者诉说着,建安城左近曾经存在过高度的文明,如今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中。

“前唐时建安州都督府便设于此处……”刘鄩从地上捡起一把锈蚀得不成样子的横刀,心中一瞬间升起了很多感想。

“山城,还真有高句丽特色。”刘鄩抬头望向了金殿山,又看了看山脚下的河流。

建安城内居然还有可供开垦的荒地,能够种粮食,虽然面积很小。

谁能想到,山顶有河、有田,还有城池,这奇葩的地形!当年马谡若据守的是这种山城,还会那么惨吗?

“给赵王、符都头、杜府尹传讯,我部已据建安山城,控遏大道,请速发粮草军资。”刘鄩转过身来,下令道。

信使复述了一遍命令,翻身上马离去。

“侦骑四出,向北搜寻。”刘鄩又下达了命令。

建安山城再往北百余里,还有一座山城,即安市城。

越往北,遇到契丹人的可能性越大,不可轻忽。

第036章 挺进

建极二年七月初一,龙武军副使王彦温又率五千军士抵达建安,屯于山下。

他是在刘鄩出发不久后北上的,又带了大量辎重车马。

临行之前,安东府尹杜光乂提出了建议,既然都担心魏人,不如征发他们充当夫子、驭手,随军转输粮草。

邵嗣武、符存审商议之后,同意了。

杜光乂的潜台词大家都听得出来:与其担忧他们留在后方使坏,不如挑选精壮带走,严加看管。如果他们真要跑,那——跑了也就跑了,留不住终究是留不住……

抵达建安后,王彦温上山与刘鄩合计了一下接下来的行止。

老实说,俩人独处是有点尴尬的。毕竟当初淄州那档子烂事还没过去多久呢,即便两人已经当面说开了,都大度地表示往事已矣,而今都是新朝同僚,自当携手并进。但真的一点芥蒂都没有了吗?未必。

“军士日食六个胡饼,三升面,一月便是九斗。咱们这八千军士,一月便是七千二百斛,半年则需四万余斛。”王彦温说道。

不是他数学好,其实他是照着纸上念,幕僚们早就给算好了。

一辆马车可载二十五到三十斛米面,四万多斛需要一千多辆车。车其实不是问题,让工匠制作就是了,问题出在挽马上面。安东府一穷二白,挽马非常短缺,到处都要用,不可能全给你拿来出征了,所以携带半年粮草是不可行的,只能先北上至渤海人的势力范围,找他们想办法了。

另外,马的食量是人的三倍,它们也要吃东西。一般而言,尽量割草来喂,但如果找不到草,就得用粮食喂养。

一辆偏厢车一匹挽马,一辆辎重车两匹挽马,这个消耗也不小。

所以,必须要找渤海人筹粮了,不然只能停下来,等待后续补给车队抵达,或者干脆打道回府。

“建安山城需要派人留守,作为一个仓城粮台。”刘鄩说道:“再留下一些魏人夫子,修缮城墙。虽说契丹大举西征了,但建安山城实在太重要,丢不起。”

王彦温点了点头,道:“军使明察秋毫,末将佩服。”

刘鄩扫了他一眼。

“你出发之时,符都头走了没?”刘鄩又问道。

“都头已在整备人马、器械。”王彦温答道:“这几日应该就会出发了。”

符存审那一路的兵力要雄厚些,约万人,将来要对上的也是契丹主力。

他们大体上沿着东海岸走,过石汪县之后,经橐驼湾,至乌骨江(爱河)与鸭绿江交汇处,接收渤海人输送而来的物资,然后再西进。

这是一条相当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在鸭绿江口那边,缘海东进可至新罗,西进可往辽阳,东北溯流而上可至渤海国都。考虑到辽东多山,鸭绿江就是最好的交通运输路线,在此接收物资是很自然的事情。

两路兵马出动了足足一万八千人,可谓精锐尽出了。刘鄩听闻之后,有些感慨,圣人当初下令浮海至安东,打的就是如今这个主意吧?未卜先知?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圣人最厉害的兵法不是一线指挥的水平,而是他的战略布局,如今看来,他应是走一步看三步,早早就计划到了如今这一切。

契丹,终究是个大敌。他们有南下中原的野心,就实力而言,也是一个大藩镇的底子。那么,就让他们与河北诸镇一起埋葬吧。

“诸军樵牧、休整两日,后天一大早出发,北进安市城。”刘鄩下定了决心,说道。

“谨遵军使将令。”王彦温大声应道。

刘鄩又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

“嘚嘚”的马蹄声愈发急促,在青翠的草原之上不断徘徊。

密林、草原、水泽,这是渔猎、种植、游牧三种生活方式并存的契丹人的主场。

而且,眼下这个牧草长得有半人高的季节,也是最适合发挥他们战斗力的时候。

马儿走到哪里都有饲料,只需携带人吃的干粮、奶酪、肉脯就行了,完全可以支撑草原汉子们在外长期作战。

但他们却拿出现在视野中的这支夏军部队毫无办法。

出外割草、捡拾柴火的夏人夫子早早亡命狂奔。大部分人及时跑回了车队,只有少数几个“大聪明”钻进了密密麻麻的草丛灌木之中,试图逃跑。不过他们很快被契丹人揪住,牢牢地捆扎了起来,横掼于马上,送往后方审讯——他们的下场不会太好,一般而言会被契丹人当做奴隶耕作田地,日子可比安东府那边差多了。

车队看起来相当蔑视围过来的契丹人。或许是因为他们的人数太少了,只有寥寥两千余骑,根本造不成威胁吧。

车队甚至都懒得变阵,继续前进,丝毫没有改变方向。

契丹人终于受不了了,怒了。这片土地是他们与渤海人争夺数年才得到的牧场,大辽水水草丰美,唐人退走之后,谁都不能夺走。

于是,在头人的带领下,契丹人大声吼叫着,向车队发起了凶猛的进攻。

车队大体呈长方形。

偏厢车在两侧,夹杂着部分辎重车辆。车辆中间,是步行跟进的士兵。人数很多,器械精良,士气好像也不低。

车阵,不管怎么变,核心原则就是用车辆装载物资,阻挡骑兵的冲锋,给步兵制造一道活动的城墙,给他们恢复精力、体力的时间。

这是从汉代以来的故智。

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强,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走。他们甚至可以把人分成几部分,轮番休息,最终耗尽步兵的体力和意志,取得胜利。

这种战术能破吗?当然是可以的。而且在空旷无垠的平原和草原上也能破,前提是你的步兵要有一颗大心脏,不能自乱阵脚。

只要有铁一般的意志,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即便打到天荒地老,骑兵也拿他们没办法,而且伤亡往往是十比一以上,也未必吃得下步兵——李陵被数十倍的匈奴包围,差一点就成功走回来了,马隆被数十倍的胡骑包围,与后方失去联系,照样一路杀穿,只要你能稳住,技艺娴熟,配合默契,没人能拿你怎么办,杀就完事了!

“贼人来啦,停车!”钲声此起彼伏响起,回荡在整个草原之上,偏厢车陆陆续续停了下来。

步卒们已经两两互相披甲,开始给步弓上弦。

他们是预备队,一旦偏厢车、辎重车上的袍泽战死或受伤,立刻就要顶上去。

气氛不是很紧张,军士们甚至还能开玩笑,一点没有大战来临的觉悟,都是小场面罢了。

偏厢车那边不用军官吩咐,步弓手、弩手已经各自找准了目标,破空声不断响起,契丹人前冲过程中惨叫连连,不得不分散队形,避开当面的箭矢。

但车队太长了,到处都是箭矢射来。无论你躲到哪边,耳边始终回响着“呼呼”的破空声。

几乎就没有一处安全之地!

有勇猛的契丹骑士不顾性命,拼死催马,进入骑弓射程后甩手便是一箭。

很遗憾,偏厢车对外一侧都是厚实的挡板,除非你箭术通神,走马驰射之时仍然能透过射击孔,准确地射中孔后步弓手的面门,不然就是白费,甚至是给人送箭矢。

大部分牧民显然是没这种本事的。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