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813章

作者:孤独麦客

这一枪,稳准狠,速度还奇快,时机把握得贼好,没十几年战场厮杀经验,一般做不成这事。

“咔嚓!”随着最后一斧斩落,魏兵终于溃了。

董昌见战场上已不需要自己帮忙,于是带着骑兵,如一阵风般冲向高唐县城。

城门口还是有一些尽职的守兵,他们见来不及关城门,于是直接用步弓、强弩射击,将冲得最快的七八骑打落马下。

董昌大怒,拍马冲上,一枪捅死一人,正待继续杀贼,冷不防战马中了一箭,令他滚落马下。

数名贼兵涌了上来,感觉像是豁出去的样子,提刀欲砍。幸好很快又有后续骑兵冲了上来,将敌军击散。

董璋逃过一劫,大怒之下手持铁枪,步行入城。

城中几无守兵,少许乡勇、市人手持弓、刀、枪,用复杂难言的眼神看着他们。

“谁来爷爷面前受死?”董璋拨开迎面刺来的长枪,跨步前进,一枪刺死敌兵。

非常标准的跨步刺杀动作,简直可以当教练使去了。

“谁来受死?”董璋大踏步前行,身上的甲叶哗啦啦作响。

“不好好在家种地,偏要做贼?”又一枪刺下,贼兵倒地。

“脑后长反骨的东西,朝廷怎么着你们了?”铁枪横扫,荡开了数杆长枪。

“魏博武夫,都是祸害!”董璋追上一名转身欲逃的贼人,将枪尖送入他的后心。

“嗖!”一箭射来,穿透肩甲,火辣辣地疼。

董璋大怒。

他想起了军中流传甚广的传说:金刀军使杨亮攻兰州时中箭,大怒,挺槊直追,最后将放箭偷袭他的吐蕃贼兵刺死,这才拔掉羽箭,着实震撼了所有人。

他心向往之,决定效仿。

一夫搏命,数人束手。在越来越多的骑兵威压下,贼兵很快坚持不住,溃退而去。

董璋一边骂,一边追,手下丝毫不停。

有人想往街道两旁的民宅内钻,被人钉死在木门上。

有人想拐进另一条街道,直接被他追上,刺死在地。

有人绝望之下返身来战,被他捅入腹部,然后一脚踹开。

上了头之后,感觉又来了,真是怎么打怎么有。董璋就像是战神一般,在魏博乡勇之中纵横来回,几无一合之敌。

“废物!就这点本事,还想抗拒天兵?”董璋脚踩着一具尸体,极尽嘲讽之能事。

有人受不得激,当下也不跑了,聚集了十余人,大喊一声便围了上来。

“嘚嘚”马蹄声响起,数骑直冲而至,直接将贼人撞得东倒西歪。

城门口已经响起了凌乱的脚步声,兖兵已追奔而来。魏人放弃了抵抗,四散奔逃。

董璋啐了一口,哈哈大笑。

其实他心中明白,魏博武人的抵抗意志算可以了。连番失败之下,还能抵抗到这份上,超过了天下大部分藩镇,至少比淄青镇那帮家伙强。

三千兖州兵,他带来了一千五。老实说,他们的战斗欲望和素养强不到哪去,毕竟拿的粮饷还不到衙兵一半,装备和训练也不如他们,战斗经验更不用谈了,很多是新兵。这些新兵的本领,甚至还不如魏博普通的乡勇,今日能赢,完全是靠计谋埋伏,以及关键时刻老兵的示范作用。

不过,赢了就行!

大量步兵的涌入是两个时辰后的事情了。

董璋斜倚在一头石狮子上面,让医官给他裹伤,嘴里还在吹嘘着:“想当年攻郓州、青州,我身先士卒,战后裹伤,挖出了十余枚箭头,连殿下见了都夸赞我的武勇,当场把纳入府中的姬妾赏我了。”

医官听了大为赞叹,时不时捧上两句,挠到董璋痒处时,又放声大笑。

他也就欺负医官是新从州学来的,不懂战场罢了。事实上只要上阵时间长了,武夫们身上都一堆箭伤,挖出十余枚箭头真算不了什么——符存审从小兵做起,冲锋陷阵,年老后教育孩子,说自己出身寒微,不得不用命来博取富贵,一生共从身上取下一百多枚箭头,攻云州时先登,鲜血充满了衣袖,晋王亲自为他裹伤,而他还是幸运的,更多的人已经悄无声息死在了战场上。

这就是九死一生的战争。

对面万箭齐发之时,避无可避,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你奋勇前行?难道真不怕死吗?

或许是吧。武夫们为了富贵,没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哪怕是命。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难理解。

王郊步行进了城,身上还披着重甲。

董璋看了一眼,明智地闭上了嘴巴,不再吹嘘了。

这是个“牲口”,骑术好,射箭准,会使马槊,还有一手投矛的绝技,不得不服。

“全城大索,抓人!凡参加过州县兵、民团的丁壮,尽数捕拿,交由殿下发落。”身为游奕讨击使的王郊当场下令。

如狼似虎的军士立刻领命。他们手执利刃,挨家挨户搜捕,遇到反抗的就一刀斩下。

其实根本弄不清楚谁参加过什么部队了。魏博幕府批发官帽,拉队伍的人太多,却连军服都没有,很多民团看起来就和百姓无异,如果你忽略他们手里的武器的话。

这会也只能靠俘虏指认了。定然有冤枉,也有遗漏,但无所谓,他们要的就是捕拿、斩杀更多的魏博武人。

若非殿下不允许他们屠城的话,这会怕是已经动手了——屠城,很多人闻之色变,但对军士们而言,其实诱惑力很大,可以抢劫财物,可以尽情发泄欲望,事后一把火烧了,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

“杀贼好!杀贼好!”董璋一把推开医官,主动领命而去。

看他嗜血残忍的模样,估计不会有什么好事。

不一会儿,野利克成也策马赶至。

王郊立刻上前见礼。

他武艺卓绝,但人不笨,善于笼络部下,也善于和人打交道。董璋那个粗坯,只懂打打杀杀,王郊懒得和他一般见识,但野利克成不一样,与他结好,对前途极有帮助。

王郊,可不甘心一辈子在州军里厮混。

“王都头,拿下高唐后,咱们不要闲着,先收集粮草,镇压乱民,然后再想办法多攻占一些地方,你看如何?”野利克成也很敬重这个既有武勇,又很有头脑的军将,提议道。

“咱们这般酷烈行事,已经与魏博不死不休了。”王郊沉吟了一下,道:“昔年魏博不过四十余万户,却有八万兵,亲党胶固,关系复杂。咱们在城内外斩杀了那么多贼兵,他们亦有亲友,事情怕是没那么简单,离彻底扫平高唐还早呢。野利将军切勿急躁,还是得缓缓图之。”

“也是。”野利克成一笑,没直接反驳,不过很快又低声说道:“我听闻殿下欲整编第八支禁军。此番攻魏博,谁功劳大,战后整编之时,机会就越大。”

王郊沉默了一下,到底还是忍不住,问道:“如何个整编法?”

“龙骧、龙武、捧日、捧圣、拱宸诸军在围攻临淮,我猜战后整编之时,定然会抽调一两支部伍。你曾经当过天雄军左厢的步军指挥使,这次如果表现出色,机会很大。”野利克成说道:“一厢兵马使之职,未必没有可能。”

王郊怦然心动。不到三十岁的禁军兵马使,这是何等前程?

第065章 交代

清晨,薄雾。

三千余步骑大张旗鼓,出了高唐县南门,往博平方向而去。

城门口有数十辆马车正往外驶去,见状立刻避到一边,驭手、力夫们低着头,默默无语。

兵过了好一阵子才完全消失在晨雾中。

又等了一会,领头的驭手韩三大喊一声:“走了。”

车队继续前进。

车厢里满满当当全是尸体。韩三昨晚与人清理了一夜,共八百余具。

八百多壮小伙,人人挽得步弓,耍得刀枪,但都死在了昨晚。

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家都不在城里。夏人有令,尸体挖个坑埋了,无需交还家人。这个命令无人敢违背,如今韩三他们就干这个活了。

车队的气氛很沉闷,也很压抑。力夫王二憋不住,低声说道:“两千衙兵一战而没,李刀奴太也无用。镇兵、州县兵、义勇军也死伤惨重,这么搞下去,还有可战之兵么?”

驭手崔大听了,亦低声道:“李刀奴带出去的那些人,听闻昨日就埋了,离黄河不远。赵十将出城救援,也被人击溃,夏人挖了一个大坑,也不知道埋了多少人。”

“唉,怕是不下两千。”王二叹道:“李刀奴真是个废物,换我来指挥,也不至于中夏人奸计。”

“你来指挥?”崔大虽然心情沉重,但还是被逗乐了,道:“就你这本事,算了吧。”

“你懂什么?我的武艺,同辈之中鲜有人能敌,苦无机会罢了。”王二怒道。

“如今却是有门路,你可敢去?”崔大看着王二,目光灼灼地问道。

王二先是一顿,然后反问道:“有何不敢?”

他知道崔大说的“门路”是怎么回事,不就是得了空白告身,自封镇遏使、兵马使的民团部队么?

“不怕死?”崔大指了指车厢里的尸体,问道。

“留下来也是死。”王二毫不犹豫地说道:“夏人压根就没安好心,不定哪天就让他们一刀宰了。眼下这情况,城里面也无生计,快活不下去了,不如去搏一把。”

“同去。”崔大喜道。

韩三轻轻叹了口气。他老了,不想折腾了,但也不愿阻止两位后生郎。

夏人一旦退走,幕府再来征兵,儿郎们被募入军中,到时候多半还是难逃一死。

就算夏人不走,他们也不一定能继续留在高唐县生活。不信?听躲藏在村里的溃兵说,经城、宗城等地的百姓被夏人大量迁往青唐,路上就要死一半,到地头后,与吐蕃部落厮杀又要死一半,最后几乎都活不下来。

横竖是死,还不如拼一把呢。

魏博遭难啊!他扬了一把纸钱,心中默念,呼唤亡魂前来领取钱财。

国朝葬仪风尚,“鬼所用物,皆与人异,唯黄金及绢为得通用,然亦不如假者,以黄色涂大锡作金,以纸为绢帛,最为贵上。”

这些黄纸钱,就是鬼在地府用的“绢帛”。

车队渐渐远去,唯满地纸钱在风中飘散零落。

※※※※※※

“狗日的居然杀俘,你们不得好死!”

“叛贼!走狗!当年汝辈先祖也为魏博厮杀过,不意子孙如此不肖!”

“我等着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别杀我,我愿降啊!”

永济渠畔吵吵嚷嚷,嘈杂声震天。

数千军士持枪阵列于野,神情冷漠、严肃。

他们已经麻木了。

作为魏博镇的叛徒,靠杀戮自己人而在邵树德手下混得了一席之地,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污点。只可惜,邵树德也不信任他们,直接给扔到了河中,让他们去镇压各种叛乱。今天好不容易回到了魏博,居然又是来干脏活的。

骂吧,骂吧,其实也没什么,习惯了就好。

左厢兵马使霍良嗣被骂得尤其狠,但他面上一点生气的表情都没有,而是提着横刀走到被绑缚着跪在地上的俘虏面前,残忍地笑着,然后用刀柄一个个敲碎他们的牙齿。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