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727章

作者:孤独麦客

“二兄,都在过年呢,所得有限。”王师鲁说道:“据我所知,现在长安谈论最多的便是夏王招募百姓至唐邓随垦荒,告示贴得到处都是,不少人很心动。”

关中人多地少,这是永恒的矛盾,很难解决。

人口最密集的长安、华州一带,一户十亩地都做不到,没有地的更是比比皆是。而随着钱粮流入的减少,曾经还能勉强活下去的长安市民也遭了大罪了。商业凋敝,没有工作,怎么办?一家老小可都等米下锅呢。

邵树德的垦荒令是打中了他们的七寸了,拿捏得恰到好处。

市民不会种地,没关系,去了慢慢学,我有耐心,先给我把地方户口充实了再说。

人在饿肚子的情况下,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

“唐镇人很少么?”王师范问道。

“少。”王师鲁说道:“讨平淮西之时,唐邓随诸州屡经战火,后来黄巢、秦宗权又在此拉丁入伍,荼毒过甚。折宗本入主唐镇后,这里又成了前线,多次被丁会突入,反复拉锯,地方已残破到了极点。去岁邵树德在耀州强迁两万户百姓,一半至唐州,一半至郑州。”

唐镇三州十七县,按照朝廷刚刚发出的诏命,已并入朔方镇——朔方远在关北,南阳能划入其中,本身就很离谱。

如果不算分批迁移过来的相卫百姓,在折宗本末期,其实就剩二十万左右的人口了。

这个藩镇是非常苦的,是与朱全忠相持那段时间南线的中坚,可想而知消耗有多大。

考虑到汉代南阳人口有百万之众,国朝最盛时也只有四十多万人,此时二十万,可想而知有多空旷了。

有一说一,国朝大力打击世家门阀,南阳人口中的隐户应该是要大大少于汉魏南北朝的,但人还这么少,以至于玄宗朝时将大量突厥、粟特、吐谷浑降人安置到南阳,给他们划分牧场,就很离谱——牧场是需要大量土地的,能在南阳划牧场,本身就说明了当地人烟稀少。

“长安市人除了在城中耍嘴皮子,会种地?”王师克在一旁听了半天,忍不住问道。

“不会也得会。已经有很多人应募了。”王师鲁说道:“长安眼见着一天天衰败下去,养不活那么多人知道吗?他们要么去当武夫上阵拼杀,要么老实开荒种地。没人要长安市人当兵,那个太要命了。种地的话还可行,慢慢学就是了。”

“邵树德要多少人?”王师克又问道。

“一万户。”

“长安穷人可不止一万户。”

“他暂时应该只负担得起一万户。”

“华州、同州、乾州、耀州、长安,这么多年间,邵树德从关西弄出去几十万人。处心积虑,所谋深远啊。”王师克叹道:“再过十几年,河南也彻底是他的了。”

王师范默默听着。

长安的官员在向东流动,贫苦市人也向东流动,甚至财富可能也在向东流动。

在洛阳得了官位的官吏对邵树德感恩戴德,因为他们可以养活一家老小了。

在唐邓随得了土地的百姓对邵树德感恩戴德,他们同样可以养活一家老小了。

商徒在洛阳赚到了钱,对邵树德交口称赞。

工匠在洛阳得到了工作,对邵树德交口称赞。

长安这边,确实垮了。

当然,这个垮是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趋势是明确无误的。

有这个优势,王师范已经可以预见到,在不远的将来,一支夏军会西进关中,或者从关北南下,进入长安,将满朝文武强行迁走,进行最后的准备。

外间起了一阵响动,几人纷纷望去,却见王师悦匆匆走了进来。

“二弟,我得到个消息。”王师悦抖落了身上的积雪,又跺了跺脚,哈了口气,搓着手走到火炉旁,一边烤火,一边说道:“有夏军从关北南下,已至耀州。”

“哪支夏军,多少人?”王师范一惊,问道。

“听闻是黑矟、金刀、飞熊三军,数万众。浩浩荡荡,一点不避人,声势极大。”王师悦说道。

“这几支部队听闻过,之前不是一直在灵夏么?淄青大战之时,也没见他们出动,在关北有些年头了吧?”王师范问道。

“我听河中进奏院的王从事说,这三支部队一直在草原上与鞑靼、回鹘、契丹厮杀,军使分别是杨亮、夏三木、杨弘望,都是沙场宿将了。”王师悦说道:“三支都是骑军,因为消耗太大,河南供给不上,因此一直屯于灵夏,靠草原养着。我估摸着,他们也是来换防的,有来有走嘛,这三支来了,之前与咱们在郓、兖、齐地厮杀的飞龙、铁骑、定难三军应该就要回灵夏了。”

王师范皱起眉头,道:“从关北南下,无论走哪条道,都应该是从同州南下啊,为何会拐到耀州,这是奔长安来的?”

王师悦一怔。

“不至于吧……”他不是很确定地说道。

王师诲叹了口气,道:“我等刚来长安,朝廷就要没了么?邵树德也太心急了。”

“还有一个消息,不知真假,我也是听忠义军进奏院的人提到的。”王师悦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邵树德嫡长子邵承节本在襄阳督办粮草,过年都没回去,一直在威胜军内邀买军心。但突然间就收拾行李,北上了。传闻要来长安,以后可能就要常驻于此了。”

“昔年刘裕留其子义真守长安,这几支南下的军队,莫不是邵承节将来的班底?”王师克问道。

这话一出,众人尽皆无语。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邵树德部署在关中、河陇的军队数量确实偏少,甚至可以说少得不正常。调个几万人过来才像那么回事,毕竟出点什么变故之时,没有兵用事很麻烦的。

“西京留守来啦,邵贼果然等不及了。”王师诲冷笑道:“我敢打赌,邵承节要领京兆尹。十四岁的少年郎当京兆尹,吃相也太难看了。”

屋内久久无言,只剩下若有若无的叹息。

第054章 火热

乾宁六年正月二十一,大群骑兵抵达了灞桥。

这是从马直两千骑,护卫着夏王世子邵承节抵达长安。

从马直的人员经历了一番换血。之前的两千人主要来自瓜沙、炭山等地,以蕃人为主。

充当世子亲军之后,在黄州、蕲州战了几场。

那些地方水系纵横,实在让人头疼,以至于他们都喜欢下马步战,大部分本事发挥不出来。但说实话,战斗过程中死伤不大,得病而死的太多了,几有四百之众。

尤其夏日的时候,很多人无法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大面积生病。北方去的军中医官甚至不知道他们得了什么病,根本无从着手,最后只能靠身体硬扛。

从马直先后损失了六百人,邵承节下令在当地招募忠勇之辈,补全编制,因此还维持了两千人的规模。

“世子!”先期抵达的金刀军军使杨亮、副使张归霸、都虞候杜宴球一齐上前行礼。

“冒雪前来,诸位将军辛苦了。”邵承节立刻回礼。

段凝、邵知言、邵知行、邵知为等人也纷纷上前见礼。

段凝此人,现在是从马直军判官,不如之前他在东都幕府的官大,但段凝毫不在意,就押宝押在世子身上了。

“此乃武夫之本分,谈不上什么辛苦。”杨亮回道。

按照夏王的命令,新组建长安行营,都指挥使高仁厚,指挥副使就是世子邵承节了,同时也兼任供军使老本行。

这是一个明显的政治信号,杨亮自然能够领会。

邵承节看着大群军士肃立在寒风之中,寂静无声,大为欣赏。

他沿着军士们的队列挨个走过,随口说上几句话,武夫们也回上几句。

段凝站在一旁仔细看着。

世子是在模仿夏王,但夏王在记住士兵的名字、样貌、战绩方面是下过大工夫的,世子还差了点。

最重要的是,世子没有夏王的威望。很明显可以看得出来,再桀骜的武夫,在夏王面前也是低着头的,但在世子面前,他们却目光平视,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邵承节站在一名军士身前,随手抽出他腰间的弓梢,然后解下皮囊上的弓弦,快速系上,动作非常熟练,看起来已经深谙此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邵承节系好后,慢慢将弓弦拉满,试了试力道。随后动作陡然快了起来,拈弓搭箭,瞄向一棵树,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节奏充满美感。

只听“嗖”的一声,一只寒鸦应声倒地。

“世子箭法通神,我等佩服。”杨亮一脸赞叹,笑道。

一旁的军士也在军官的示意下,纷纷高呼。

“世子这箭法不错。”

“果是殿下的种。”

“王妃箭法也不错的,二圣的种,能差了?”

“不知道上了阵还能射这么准不?”

“取上得乎中,战场之上,即便发挥差一些,也差不到哪去。”

听着武夫们七嘴八舌的话,段凝担忧地看着世子。

这些厮杀惯了糙汉子,嘴里向来没什么好话,要让他们真心服一个人很难的,即便他是公侯将相。希望世子别被这些杀才的聒噪影响了心情。

邵承节听着这些看似恭维,但又有些不太对味的话,并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

父亲常说一句话,在武夫堆里混,要有一颗大心脏。

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武夫面前,上下尊卑没那么严格,有些人说话就那个鸟样,和他生气不值得。

收服这些人的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水磨工夫。

他以前不太理解,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多多少少认识到了一些。

父亲策马到军中,还未说话,军士们就已经热烈欢呼起来。

自己到军中,还得军官们示意,军士们才欢呼,显然不是自发的。

工夫下得还不够,威望还不够。

“灞桥大营都准备稳妥了吧?”邵承节将步弓还给士兵,问道。

“营房够了,马棚还有些短少。长安、万年二县已在征召夫子,加紧修建。”杨亮说道:“刑部尚书、京兆尹郑元规有些不配合,借口封衙休沐,不愿征发夫子。最后还是韩全诲派人将长安、万年二县的县令揪了出来,此事才办了起来。”

金刀军两万众,有马四万余匹。粮食消耗什么的先不说了,你得让马有住的地方,必然要新修马棚。郑元规拖拖拉拉,故意软抵抗,以后少不得要收拾。

“那便好。”邵承节点了点头,又说道:“我既为供军使,大军的衣食住行却不能轻忽了。金刀、黑矟、飞熊、从马直四军,可不少人呢。”

飞熊军主要军官会到灞桥来面见邵承节,部队已经半途折向同州,马寄养于沙苑监。

黑矟军的驻地暂定为华州,依靠华、陕、虢三州供应粮草。

四军总计六万一千兵、近十三万匹马,相当于四十余万步兵的胃口。放到中原哪里,哪里就要被吃光,直如蝗虫过境一般。

有牧场的地方还好些,比如虢州、汝州、蔡州、怀州,没有牧场就只能喂粮食,这消耗实在太大。等同样胃口很大的铁骑、定难、飞龙三军返回关北后,可以尝试调一两支部队进入河南——铁骑军没有战事时就蹲在曹州,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当地农业条件好。

“世子,粮草之事,关北可转运部分。东使、南使牧场亦可输送部分干草过来,以备消耗。”段凝建议道:“京兆府那边,也可想想办法,比如杜陵塬。”

“此策甚好。”邵承节说道:“将士们远道而来辛苦了,今日杀羊大酺,明日开始操练。长安附近的禁苑,一概征用,充作牧场。”

干了两年后勤工作,邵承节现在对大军粮草的消耗有了直观的概念。

他的数学也不错,闲着没事就在那计算,四军六万余步骑究竟需要多少物资供养,心中还是有数的。

以关中如今的情况,要想供养更多的骑兵,牧场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一亩地,如果两年三熟,平均一年也就收一斛四斗粟麦,而一个成年男丁每年需要消耗四斛粮食。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