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625章

作者:孤独麦客

因为奚王去诸叛逃之事,释鲁刚刚辞去八部夷离堇之职,由伯父罨(yǎn)古只暂代。

释鲁其实是个人才。

在巴剌可汗时期,释鲁为于越,总领军国事,“兴版筑,置城邑,教民习桑麻,习织组,已有广土众民之志。”

也就是说,耶律释鲁让契丹民众学会筑城,种桑麻、粮食,提高了组织度。

释鲁已故兄长、阿保机之父撒剌也挺能干,“仁民爱物,始置铁冶,教民鼓铸。”

也正是这两兄弟的努力,契丹八部牛羊被野,战马众多,同时还产出粮食,建造了城池,有稳定的兵器来源,民间和军队组织度也大大提高,这或许便是他们一一征服周边部落的最主要原因。

契丹的实力,已经远远强于一般的草原部落。同样的兵力,契丹骑兵可以轻易击败六部奚、室韦、鞑靼等部落兵。

一户两丁、一丁三马、军民合一的制度,是他们战斗力强大的保证。

“别再做丑事了。”阿保机冷冷地丢下一句,找妻子月里朵去了。

耶律滑哥愣了一下,身躯微微有些颤抖。

真希望阿保机死在营平!

是的,阿保机要去营平,看看有没有机会。主要是攻平州,以打开进入幽州的缺口。营州或者说行营州在里面,打不打都无所谓了。

最好和夏人、晋人拼光了,省得回来再跟我摆臭脸色。

第019章 腾笼换鸟

契丹部落的生活绝对称不上如意。

严格来说,在征服室韦、霫、奚以及部分鞑靼部落前,契丹人的生活甚至不如奚人宽裕,因为他们养了太多马。

是的,养马很不经济。但草原环境恶劣,动不动有仇杀,养马少了又不行,因此各部落多多少少都养了很多马,但契丹尤其多。

以六部奚为例,一般是有一匹马,就有两头牛、十头羊,但契丹这个比例是2:2:10。而东北的草原质量优于西北,地形也多样化,契丹人还养山羊,因此这个比例大体为2:2:10:1,战马数量明显更多。

考虑到耶律氏夷离堇家族的背景,迭剌部还建了公共牧场,畜养了更多马匹。

完全可以想象,马儿吃掉了本应养羊的资源,导致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但别急,正所谓邻居屯粮我屯枪,迭剌、乙室这两个兄弟部落可以出去抢啊!而且他们成功的抢劫行为带动了其余诸部,整个契丹八部变得好斗凶残,民众多养马,喜欢厮杀劫掠,抓回来大量奴隶编成奴部,专事生产。

战争爆发时奴隶也要上阵,表现好的可以获得身份,成为契丹八部牧民,有自己的财产,整个就是高度军事化的强盗集团,周围各民族、各部落听了大皱眉头的那种。

月里朵登上了一处小山坡,托腮看着山下。

那里有人在修剪马蹄,有人在钉马掌,有人在训练。

她会修理马蹄,但还没尝试过钉马掌。草原上绝大部分战马都要钉马掌,但她知道,中原人这么做的却不多,有也是在边郡有长途奔袭需要的地方才会给战马钉马掌。

黑马懒洋洋地看着山下的同类,以它的个头,冲下去绝对鹤立鸡群。

月里朵掏出一个糜子饼,黑马把头凑了过来,嚼巴嚼巴吃掉了。

黑马身上已经多了不少马具,最显眼的是一张桦木弓,也是契丹传统弓。

弓身用桦木制成,整身被桦树皮缠绕。弓体正中为椭圆形,两边逐渐变成菱形体,再向两端扁方体。弓囊、箭囊都用鹿皮缝制,她亲手做的,里面装了十余支凿子箭。

弓为诸兵之首,契丹女人腰间亦各弓箭,并不是虚言。

山下响起了阵阵马蹄声。

侍卫亲军的人已经开始操练了,他们拿着各种马战武器,进行着冲杀训练。

铁剑、铁刀、铁矛、铁叉、铁骨朵,是契丹勇士的常用马战兵器,比较杂乱。听那位投奔过来的高思继说,中原骑士主要用马槊,规制统一,配合默契。

“若是骑上你这大个子,再配上马槊,如果有个一万骑,冲起来一定十分惊人。”月里朵起身,轻轻拍着黑马,道:“能够指挥上万勇士骑马冲锋,才配做我月里朵的男人。”

呃,阿保机堪堪达到了这个标准。

黑马转头在月里朵手中闻闻嗅嗅,见没有吃的了,又转过了头去,连山下也懒得看了。

痕德堇可汗的扈卫虽然也披甲戴胄,但看着就没有它以前的主人神气。

那可是武装到牙齿啊,马面、鸡颈、马身甲、搭后、寄生、头盔、瘊子甲、面帘,人马具装,骑士只留三窍在外,骑着个头高大的骏马,以闪电般的速度和强大的冲击力,将粗长的马槊招呼到敌人身上。

牛角声在山下响起。

月里朵转头望去,只见那边演练起了战术。

数百革鞭木蹬、甲胄全无的骑士,先上前射箭袭扰,扮做敌人的一方追杀过来后,这些羸骑且战且退,将敌人引入了预先的埋伏地,然后精彩的一幕出现了:大量身披甲胄的精锐骑士骑着战马,自如地从山林间穿出,加速冲向被埋伏的敌人。

经典的契丹传统战术,对付室韦人时屡试不爽。

“好啦,不看了。”月里朵拍了拍黑马,一个纵跃骑了上去,抽出马鞍旁的匕首比划了两下,笑着策马离开了。

最近二十年来,中原战事愈发激烈。

她经常与丈夫一起参与军国重事,至少对幽州那一片了如指掌。

李可举、李匡威、李匡筹、高思继、李克用,幽州换了好几个节度使啦。而每换一次,都意味着自身实力的一次下降。

丈夫曾经说过,如果有选择,他不会去打室韦、鞑靼,而是会南下幽州。得一幽州,胜过室韦、六部奚乃至渤海全部。

他想要南下幽州都想疯了。只可惜那个庞然大物还不够衰弱,这次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如果能一战歼灭几万燕兵,则大事定矣。

月里朵想看到万千人对她跪拜欢呼,哪怕只是借了丈夫的威风。就像曾经有五百户室韦人跪在她面前磕头一样,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迷醉的了。

这次一定要成功!

乾宁四年七月十八,契丹八部夷离堇耶律罨古只、挞马狘沙里耶律亿二人率两万余骑南下,前往隔壁的突吕不部牧场,等待八部人马汇集。

一场规模高达数万人的南下幽州军事投机,即将展开。

※※※※※※

“拜见杨将军、裴随使。”奚王去诸没有丝毫犹豫,带着数千丁壮跪倒在地。

既然走出了这一步,他就再没有任何退路可言。

契丹人要他的命,留在东边的奚人部众也不想看到他回去。听闻契丹人已经在物色新奚王人选了,唉,都是糟心事。

“这就是你的兵?”杨悦看着那些片甲也无的蕃人,心想这也太差劲了,和西边草原上的部族差不多了。甚至还不如,毕竟黑水城的高昌回鹘还有部分人着甲呢,六部奚,真的不行了。

“杨将军,他们都是能征惯战的勇士。”去诸起身笑道:“只要将军率师驱逐契丹,六部奚愿为将军效死力,永不相叛。”

杨悦还没说话,从河阳昼夜兼程赶来的裴冠却咳嗽了下,道:“奉诚王不知夏王乎?”

去诸醒悟,立刻告罪。

杨悦脸色不是很好,坐在一旁懒得说话。裴冠带着夏王的军令而来,诸蕃汉将领纷纷接令,已经不打算攻契丹了。

契丹号称“三十万骑”,撑死了十五万。这点兵,就打不得了?

他有心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为由向东北方的平地松林进发,无奈没几个人听他的,如之奈何。

“奉诚王终日流连怀荒故城,成何体统?如何招诱诸部奚众,壮大实力?三千余帐,委实太少了一些。”裴冠说道。

“敢问随使,夏王欲我部迁往何处?”

“先往濡源而去。御夷故城左近有一地名炭山,水草丰美,就立牙帐于彼处。放心,金刀军就在那儿,定护得贵部周全。”

“自当从命。”去诸应道。

“另者,夏王一贯喜爱草原勇士。听闻令郎扫剌勇武绝伦,不如携眷前往洛阳,至夏王帐前听令,如何?”裴冠又道。

去诸稍有迟疑,对上裴冠审视的目光后,立刻俯首应命。

这就是要人质了。总算是给面子的,没让长子一家过去,但如果有选择,去诸更愿意把二子扫剌留在身边,派长子苏支入质中原。

“这就对了嘛。”裴冠笑了,道:“奉诚王且放宽心,夏王仁德,定然会令贵部得以返归平地松林。”

“无上可汗真是我等受契丹欺压之人的大救星,看到可汗,便如看到了亲人一般。”去诸恭维道。

其实他来到怀荒镇之后,发现这个地方也不错,不比平地松林差。甚至因为离中原更近,而显得更有价值。但他现在没得选择了,人家说啥就是啥,能怎么办?

站在帐中的王合暗暗思索。

夏王特使裴冠来后,言语间透露了些许风声,说怀荒、御夷、濡源三地不打算留给燕北诸部了,要“安排自己人”。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自己人?

奚王去诸已经被排除了,藏才王氏算是自己人吗?还是榆林宫、沃阳宫、洪源宫部属才是夏王的自己人?

王合左思右想,觉得不是很乐观。唉,王氏想换个草场,怎么就那么难呢?

裴冠不知道王合的胡思乱想,但他知道,出发前夏王已经下令,拓跋金率部众东进,至燕北听令。很明显,拓跋氏多年来任劳任怨,已经获得了夏王的信任,慢慢被当做自己人了。

另外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小被拓跋蒲带大的拓跋彝昌很可能要发达了。他将带着夏州拓跋氏的部分年轻子弟赶赴燕北,如果他姑姑的本事再大一点的话,这个小伙子的前程不可限量——要知道,拓跋蒲一直无子,几乎将侄儿拓跋彝昌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了。

方才去诸说夏王是奚、室韦等部落的救星,裴冠就直想笑,明明是党项人的大救星。一个被吐蕃欺压,投奔大唐后日子过得很艰难且内部四分五裂的族群,眼看着要扩张到燕北了,这不是救星是什么?

党项贵人的利益,基本与夏王绑在一起了。横山野利氏未来的继承人将是夏王女婿,世子也将纳野利、没藏等大族嫡女为媵妾,这简直就是与国同休的架势。

六部奚?差远了,来得也太晚了。

“好好整训兵马吧。”裴冠最后又提点了一句:“征讨契丹之事,不用你来操心。时辰一到,自有军府差官至贵部宣读调令,中原虎狼之师一至,小小契丹还不立成齑粉?”

第020章 气急败坏

李克用占领幽州之后,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做。

坏事且不谈,提一下老李做的好事,最主要的就是重新构建了李可举、李匡威、李匡筹时代日渐荒废的边防体系。

他任命义子李存进为檀蓟镇遏兵马使,重新组建了静塞军,兵额万余人。如果征发蕃兵、乡勇,扩充至两万余不成问题——毋庸置疑,幽州乡勇也是有相当战斗力的。

檀蓟最主要的防御方向是古北口,这个关口及山北的军镇、烽燧体系几乎占去了静塞军超过一半的力量,可见重视程度。

讨平刘仁恭之后,又调蔚州刺史李存璋为营平镇遏兵马使,驻平州。

平州恢复了国朝盛时的卢龙军编制,虽然兵额只有两万,但终究是建立起来了——幽州镇的军号本来就是卢龙,又称卢龙军节度使,没有卢龙军像什么样?

而在西北的新毅妫方向,义子李存孝所领之兵被编为清夷军,主要驻扎在妫州,兵额五千,以骑兵为主。

三个义子,分镇妫、檀、平三地,控扼山后蕃汉部落,是为幽州镇的北边定海神针。

而在他们身后,还有涿州刺史李存信、顺州刺史李嗣源、瀛莫镇使李嗣昭,各有兵数千至万人不等。

这六位统率的兵马加起来已经五六万人了,再加上被任命为幽州镇行军司马的李落落所领上万步骑,整个幽州镇的兵马已近七万。

在屡次叛乱以前,幽州养这么多兵当然没问题,但经过了这几年的折腾,老实说,负担有点重了,百姓很苦,对蕃部的压榨也慢慢变得酷烈了起来。

但老百姓还是咬牙坚持,因为他们更害怕契丹过来劫掠。公允地说,李克用部队的军纪不好,但他们到底还是有军纪的,有时候也会装模作样抓一抓犯事的倒霉鬼。可契丹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还没把幽州看做自己的地盘,完全是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自然谈不上什么军纪,烧杀抢掠是家常便饭。

这一日,新官上任不过数月的李存璋正在巡视边塞军镇。

他从平州理所卢龙县出发,带着三千骑兵,一人双马东行,走了一百八十余里至石城县临渝关。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