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620章

作者:孤独麦客

宣宗大中元年(847),幽州节度使张仲武征讨奚人,“禽酋渠,烧帐落二十万,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万,辎贮五百乘,献京师。”

代价是惨痛的。

大大小小的酋豪三百人被割了鼻子、耳朵,帐篷被烧,牛羊被抢,五百车财货被人拉走,几乎完全是羞辱,声势于是大衰。契丹趁机发展,实力后来居上,超过了奚族六部。

大唐实力强大,振武军、天德军联合起来就能击败五万回鹘骑兵,幽州镇能肆意践踏奚族六部,更别说当时实力还不如奚的契丹了。这么强大,他们想恨都恨不起来,没必要自寻烦恼报仇什么的。

但近在迟尺的契丹趁机崛起,却让奚人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之中。

契丹人趁奚族六部被大唐突袭,损失惨重,奚王哲里被废,内部动荡的有利时机,大肆征讨。遥辇巴剌可汗击败奚族六部,俘“部曲之半”。

这还没完,契丹的攻势从没间断过。到了遥辇痕德堇可汗时期,撒剌(耶律亿之父)、释鲁(耶律亿叔父)连续四年抄掠奚、室韦诸部,“皆役服之”。

奚族六部实力愈发衰弱,现在基本都是契丹附庸,为其征战提供兵员、粮草、器械、战马——是的,奚人也种地,主要种糜子。

“爷爷,要不咱们想办法找个靠山吧?”苏支说道:“趁着现在诸部还没完全被契丹控制,咱们西迁,择一强主投靠。虽说唐人要征兵,要征牛羊粮食,但契丹人也征啊。契丹苛暴,诸部苦不堪言,唐人再残暴,也不过就如此了。”

“投靠谁呢?”去诸问道,带有几分考校的意味。

很显然,他也早就有这个念头了,并不是一时兴起。

“不如遣使联络晋王李克用?”苏支说道:“李克用出身沙陀,代北有不少部落听命于他。兵威又十分强大,连幽州镇都被他打下了。据那边的人说,晋王可得劲兵十五万,早晚一统河北。”

奚族六部遭契丹欺压,早就有人受不了了。他们无力反抗,于是逃到了幽州塞下,求得他们庇护。听闻小日子过得还可以,虽然也要服兵役,但真没有契丹人那么苛暴。

“李克用确实懂草原,但西边还有一个人,更懂草原。”去诸提醒道。

“莫不是大唐夏王邵树德?”苏支笑了,说道:“我听说过这个人,他僭称无上可汗,让人笑掉大牙。”

去诸皱起了眉头,道:“狼群之中,向来只有最强的那头可以当狼王。当狼王老了,便会有新狼挑战。没有什么是天经地义的,无上可汗也一样。可汗,兵强马壮者为之,邵树德实力强大,他便是自称可汗,又有谁人能制?”

苏支一愣,问道:“邵树德强在何处?”

去诸的眉头皱得更深了,问道:“这些时日你都在忙些什么?连山北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

苏支有些惶恐,他最近在几个部落间穿梭,确实没空打听外间的事情。

“濡源那边已经打起来了,鞑靼、回鹘大败,四处逃窜。进攻他们的就是夏王邵树德的勇士,人数众多,听闻不下五十万。”去诸说道。

“五十万?怎么可能?”苏支惊呆了。

“鞑靼人为掩饰自己无能,或有夸大,但十万以上的兵马却是有的。”去诸道:“这么多兵马,从西边一路过来,跨过李克用的地盘,他可曾出兵阻止?”

苏支不知道,只能摇头。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军头,他扩张的脚步绝对不会止于此。”去诸向儿子分析道:“濡源,离平地松林还不到五百里。精骑一人双马,不过五天时间。”

平地松林离奚人牙帐其实不远。

牙帐在后世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潢水北岸,附近有一座横跨潢水的石桥。奚族多能工巧匠,善于制作船只、车辆、桥梁,也种地冶铁,那一片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

沿着潢水河谷而下,可至契丹牙帐。

其地位于后世通辽市库伦旗一带,潢水南岸。经契丹牙帐往东北走,可通北室韦、渤海。

总体而言,奚人据潢水上游,契丹据潢水中下游。

当然,那是老黄历了。这些年奚人六部愈发衰弱,契丹八部日渐强大,东征西讨之下,室韦、奚等部众尽皆臣服,地盘是越来越大。奚人部族也被迁来迁去,很多已经离开了潢水流域,不再听他这个奚王的号令。

前阵子李克用伐刘仁恭,大破营、平诸部,当地就有不少契丹、奚人,如今纷纷北逃,都投靠了契丹八部,为其吞并。

“爷爷既然这么说,或可尝试接触?”苏支问道:“或许邵树德比李克用强,借助他的力量,可以更好地摆脱契丹的控制。晋王,我看他志不在北边,连打下来的营、平二州都不甚在意,早晚被契丹人夺走。”

“可以先接触,但不要着急做决定。”去诸说道:“李克用不关心营、平也就罢了,连妫州也不想要了吗?没了妫州,幽州便暴露在外面,危险得很。毫无疑问,他与邵树德之间迟早要爆发大战。我虽然更看好邵树德取胜,但不妨等一等,看谁赢了再做决定不迟。”

“那要派人接触吗?”苏支追问道。

“当然要!”去诸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事你亲自去。动静不要太大,奚族六部,很多人都不可靠,全是契丹人的走狗。你挑选一些心腹陪同,带骏马百匹,趁夜出发,到濡源去。”

“好,我这就去办!”苏支立刻应道。

如果邵树德或李克用也无法帮他们摆脱契丹的压迫,那么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第013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爷爷!”去诸刚回到部落,次子扫剌便迎了过来,低声道:“阿会部的人要南下了。”

“什么?”去诸有些吃惊,亦低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契丹来使,言幽州有变动,令阿会部南下守边。”扫剌说道。

扫剌身材不高,但非常健壮敦实,臂力过人,在族中还是很有威信的。去诸甚至觉得,扫剌比长子苏支更能带领部落存活下来,就因为他勇武更甚。

“南下挡幽州李克用?”去诸皱眉道。

“是的,还有霫(xí)人、契丹人一起南下。”扫剌补充道。

历史走到这里,发生了变动。

历史上今年,刘仁恭趁李克用醉酒,引兵埋伏,大败晋军,控制了整个幽州。其后声势日盛,契丹人感到不安,遂遣奚、霫部落南下守边,同时派契丹部落充作监军,防备幽州。

刘仁恭也是嚣张的,招募山北蕃汉健儿入军,旦夕操练,多次与寇边契丹交战。同时在秋后遣人去烧草原,契丹人苦之,养不活马匹,不得不求和。

这次遣人南下,当是因为李克用征讨营、平,大破当地的部族。尤其是奚人,被其大量收编,余众纷纷北窜,投奔契丹。

李克用强悍的战斗力让痕德堇可汗十分忌惮,故遣附庸部族南下守边,这也是他们的故伎了。

“本部呢?”去诸又问道。

当年置饶乐都督府时,奚族分为五部,都督自领一部,共六部,即阿会(弱水州)、处和(祁黎州)、奥失(洛琅州)、度稽(太鲁州)、元俟折(渴野州)五部及王府直领部众,有兵五六万骑的样子。当时契丹实力稍弱,不过“胜兵四万三千人,分为八部”,不如六部奚。

但现在奚部不行了,总共就二万多骑。这点实力,还要被拉出去守边?李克用有多少兵马,打得过吗?

当然,六部奚如果把成年男子都算上,当然不止两三万骑。

如果算上全部奚人,那就更多了。

幽州镇就有很多奚人,安禄山曾经担任刺史的顺化州就是奚州。高宗朝设置的归义州就安置新罗、契丹、奚人。

幽州镇外,还有山北奚,都是不堪契丹压迫逃过去的奚人。

营州,更是一度被奚人占领。

契丹八部还领有不少奚人奴部。

但这些奚人与六部奚有关系吗?人家听你的吗?奚人李宝臣当成德节度使的时候,看得起你六部奚吗?

“本部怕也要南下。”扫剌说道。

“过分!”去诸低声骂了一句,脸色阴晴不定。

他不是甘于人下之辈。

历史上因为替契丹守界,对付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而“苦其苛虐”,奚王去诸在唐哀帝天祐年间叛离契丹,率部分帐落西遁,奚人至此分为东、西两部。

“契丹使者说,潢水石桥本松漠都督府故地。昔年营州反唐,李尽忠、孙万荣兵至数万,唐人不能挡。关键时刻,奚人引突厥偷袭松漠,劫掠老弱,尽占其地,以至孙万荣兵败被杀。巴剌可汗时期,大败六部奚,以邻睦之故,止俘部曲之半,余悉留焉。可谓仁至义尽,如今也该南下守边了。”扫剌又说道。

其实,巴剌可汗那次只俘了奚王吐勒斯七百户,并没有多少人,但羞辱意义极大——是的,六部奚很多时候被称为五部奚,盖因奚王直领部众太少了。

去诸也没有直接掌握多少人,不过三千余帐罢了。其余五部这几年被契丹打击得够呛,痕德瑾可汗期间一次就被撒剌、释鲁(契丹迭剌部)俘获七千户,可谓惨不忍睹。

“我本来还想与契丹人虚与委蛇……”去诸怒道:“如今看来,他们已经彻底撕破脸了。迭剌部的撒剌、释鲁掠我七千户百姓,并为奴部,而今还想把咱们剩下的人一点点消磨掉,好尽占咱们的草地牧场。按照唐人的话来说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契丹不仁,别怪我不义,扫剌……”

说到这里,去诸看向儿子,道:“你立刻联络信得过的人,做好准备。”

“什么准备?”扫剌有些发愣。

“准备兵甲、战马、箭矢。”去诸咬牙切齿道:“一旦契丹人要我们南下,咱们便引夏兵过来,让契丹人好看。”

“就咱们这点兵马,别人怕是看不上。”扫剌为难道:“而且周围还有很多契丹部落,想走都难。”

作为奚王,最尴尬的就在这了,没人。

当年燕兵突袭六部奚,各部损失惨重。奚王哲里被迁怒,直接被废了。时瑟继位,很快又死。其弟吐勒斯上台,部众已死伤、散逸大半,只剩千余户,还被契丹人抓走一半。

“你别管那么多,我自有办法。”去诸挥了挥手,道。

扫剌只能退下,担忧不已。

※※※※※※

御夷镇新城之内,大群蕃人俘虏正在整修城池。

金刀军使杨亮翻阅着多份军报。

他们主力在御夷镇,一部分濡源,整体处于东面。

黑矟军在怀荒镇城,位于西面。

都指挥使杨悦在南面,驻兵大宁,此地最为凶险,盖因西有新州怀安县,东有毅州文德县,东南则是妫州怀戎县。严格来说,大宁这个位置是踩了线了,几乎就在毅州边上,李存孝要是没反应就有鬼了。

事实上别说大宁了,御夷镇这边都看到了晋军的游骑。

遣人抓了一个俘虏回来,拷讯后得知是奚人,还好会说官话。杨亮亲自参与审问,从他嘴里扒拉出来了很多消息。

“李存孝奉命招募山北健儿,置山后军?”杨亮对这个消息很感兴趣。

山后就是山北,山后军的主要来源就是那些蕃部了,正是被他们扫荡的那些人。

十天时间下来,已经俘得丁口三万余人,牛羊马驼近三十万,收获相当大,皆已派人后送。

不过他们的行动暂时停止了。杨悦下令黑矟军向东南行,伏于御夷镇西南。他的主力仍停在大宁,修缮城池,按兵不动。

很明显,这是防备着晋军前来,想要与他们一战了。

“军使,此事我倒听闻过。李克用攻沧景,数次令李存孝至山后募兵,送往前线。”张归霸说道:“战事酷烈,即便胜多负少,死伤在所难免,募兵寻常事也。这些苦哈哈,除了一条烂命,什么都没有。稍微给点东西,就替你卖命了。有时候甚至不是募兵,而是征兵。让他们自备马匹、器械,到帐前听令。如果侥幸不死,战后就分点战利品。随军征战个几次,就被编入晋军了。以前我与晋人厮杀过,不少晋兵都是这类人。”

“嗯。”杨亮点了点头,刚想说些什么,亲兵走了进来,低声禀报了一番。

“好了,那个叫什么支的来了。”杨亮起身,稍稍整了整戎服,说道。

“苏支。”张归霸补充道。

“哈哈,就是苏支。走,去见一见。”杨亮大步迈出。

张归霸快步跟上。他总觉得这个苏支来了不是好事,有节外生枝的感觉。万一李克用起大兵而来,你再搅和进奚人和契丹那一档子事,总是个麻烦。

但怎么说呢,来都来了,见一见也无妨,反正已经遣人告知杨都头,都头的意思是“速速接见”。

张归霸:“……”

“见过杨将军,见过张将军。”苏支一上来就行汉礼,说汉话,态度十分恭敬。

“你就是苏支?听闻还有个兄弟扫剌?”杨亮站在院门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问道。

嗯,态度稍稍有些倨傲,不过武夫就这个样子,比起天宝年间那些动不动杀戮契丹、奚部酋豪,完全不把他们当人看的边将来说,不知道好到那里去了。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