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564章

作者:孤独麦客

段凝无语,但也理解世子的苦衷。这世道,谁都不易啊!

第029章 拉拢

世子抵达前线,令坐镇襄城的李唐宾、高仁厚极为吃惊。

夏王把世子派来前线所为何事他俩很清楚,增长见识、积累经验、结识将官嘛,这是标准的培养继承人的模式。先在后方协助督办粮草,了解军事征战中这个重要环节是怎么回事,顺便感受下军营氛围,接受战争的熏陶,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积累打好基础。

但现在怎么回事?在后边坐不住了?这事弄得!

李唐宾是主帅,说难听点,在关西武人集团里的地位可不比夏王世子低,高仁厚亦是。于是,他俩派了胡真出马,去劝一劝世子,让他回后方去,协助东都幕府的人转运、分发粮草物资。

胡真在颍桥镇逮着了世子邵承节。

乖乖,都跑到最前面了。王遇这个病夫,居然把世子往军营里领,那可真是……

“胡参军来也。”邵承节正蹲在那里观看辅兵修剪马蹄,见胡真来了,立刻起身行礼。

胡真回礼。稍微酝酿了一下之后,刚要说话,却被邵承节伸手止住了。

“古来名将,首重军心士气。胡参军也是沙场宿将了,可曾见过安坐于大帐之中,连军士在想什么都不知道的名将?”邵承节问道。

“不曾。”胡真回道。

“阿爷很早就为我寻了小马驹,可我还没学过如何修剪马蹄,以往都是亲随们做的,我觉得很有意思。”邵承节继续盯着辅兵的动作,时不时询问几句,又转过头来看向胡真,笑道:“好啦,胡参军也不用催了。我带了许多酒食,一会便请江四郎喝上两杯。”

“江四郎何人?”胡真问道。

“胡参军,仆便是江四郎。”辅兵停下手头的活计,恭敬行礼道。

胡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个老军汉,混了这么多年了,还是辅兵。一般而言,战兵有缺额时,会优先从辅兵里挑选,然后再把灵州院、陕州院送来的新兵补入辅兵各营。这人被挑了这么多轮,还是辅兵,可见没啥真本事,胡真也不愿和他多话。

胡真找了张马扎坐下,耐心等着,同时仔细观察着军营。

定远军到颍水布防后是打过仗的。规模不大,主要是渡河偷袭以及反偷袭,每次伤亡都只在两百人上下,补充了续备军新卒之后,目前编制齐全,士气还算不错。

这支军队参与过征讨河渭的战争,平定过金商,强攻过鲁阳关,还在莎栅谷、回溪坂大败梁人,最近一次战斗,应该是攻汝州之战了,他们参与了对洛南三关的进攻。

夏军的每一支部队都有军史档案,记录时间最长的铁林军都有十八年了,字里行间浸透里沙场征战的豪迈与艰险。

与不同类型对手交锋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也锻造了强军的魂魄。

或许,这就是开国精兵吧。

胡真想到了自己曾经率领的滑州军团,如今已经星散,最大的一团余烬也到了葛从周手里,驻守郑、孟,真是可惜了。

半个时辰后,邵承节的亲随拿来了酒食,几人席地而坐,吃喝了起来。

胡真也被喊了过去,他也不嫌弃什么,直接坐在地上,一起吃喝。

“听闻世子昨日与军中将士一起出去打猎了?”胡真突然问道。

这事李唐宾告诉他的。邵承节与百余定远军将士去数十里外的山间河谷打猎,尽兴而归,然后一起炙烤猎物,欢饮甚久,甚至还随手赏赐一些财物出去。

毫无疑问,世子这是在邀买军心,积累名声。

才多大点的孩子啊,就知道这么做了?胡真有些感叹。

他也出身地方小土豪,家里景况不错,但十二岁这个年纪时还在乡里游荡,带着一匹马儿,与狐朋狗友饮酒作乐。虽然也积累了不小的名气,给了他日后起家的资本,但这些都是无意识中做的,属于模仿别人,他本人并没有这个意识。

生于权势富贵之家的孩子,从小学的东西应该和他们这些土豪不一样。胡真有些唏嘘,起步之时就差了这么远,大了怎么比?嗯,由此看来,世子他爹更了不起,起步那么低的情况下打下了偌大地盘,与朱全忠、杨行密是一类人——呃,好像天下一半以上的军头都是底层出身,胡真泄气了。

“打了几只兔子,不值一提。”邵承节满不在乎地说道:“弓太小了,射不了大点的猎物。运气也差,虎豹一只都没看到。”

胡真无语。双方数十万大军隔河相持数月,哪只虎豹那么不开眼非要凑过来?

“世子,颍水战线错综复杂,时不时有贼兵渡河西来,偷袭我军营寨。出外樵采的军士,多有死伤。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外出了吧?”沉默了一会后,胡真看邵承节的脸色还不错,便小心翼翼地劝道:“李、高二帅还在等着局势出现变化,大军渡河东进。不如世子回到临汝,督运粮草,待局势大定之后,再行返回?你这样子杵在前线,王军使也不好做啊。据我所知,定远军将是第一批渡河的。世子还在这里的话,委实太过危险。兵凶战危,谁也不敢说一定能赢。”

邵承节没回答。他身边簇拥了十余亲随,都是朔方军将官子弟,跟着他一起习练文武技艺的,算是他的小班底了,此时人人都看着他,等他拿主意。

“罢了,阿爷还让我督造清暑宫,便去广成泽看看吧。”邵承节叹了口气,道:“看看那帮匠人有没有做好防蛇措施,别像太宗那会时不时钻进来一条蛇。”

胡真松了口气。整个洛阳行营,李唐宾唯一不好管的大概就是这位爷了。如今看来,世子喜动不喜静,喜欢和武夫们搅和在一起,甚至跃跃欲试想上阵见识一下,也不管他那个小身板应付不应付得过来。

“本能地想要掌握军权,和他老爹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又有些差别,不像他老爹那么谨慎惜身,莫非这是折家血脉带来的脾性?折家子弟,确实喜欢猛冲猛打。”胡真暗暗思索:“王妃虽然贤良淑德,和和气气,但听闻也是骑得战马、开得步弓的女中豪杰,只不过嫁给夏王后,一直相夫教子罢了。世子如此脾气,倒也不意外。”

胡真觉得,作为夏王的继承人,世子小幅度、小规模地邀买军心,还在容忍范围之内。但如果做得太过火,即便是父子,在这种事上也没有亲情可谈。有本事,自己去拉一支部队起来,这个可能还更容易被夏王接受一些。

“走吧,回临汝。”邵承节招呼了一声,一帮半大少年们开始收拾行装。

“去广成泽吧,看看宫殿修得怎么样了,别让段凝骗了。”邵承节道:“等阿爷带人住过来时,不知道又给我添了几个弟妹了,殿室会不会不够呢。”

看着邵承节脸上促狭的笑容,胡真只能苦笑。

※※※※※※

邵承节确实又多了一个妹妹。

九月底,储氏于金仙观诞下一女。据太医署的医官所言,王女身体康健,一切安好。

邵树德接到消息后心情不错,但并没有太过在意。

他有十六个亲生子女了,数量确实不少。而且他还年轻,身边这么多女人,未来肯定还有很多子女出生。但他并不担心会给未来建立的新朝造成什么负担,他打算学李唐,五服之内没出过皇帝的后代,可以考学、做官、经商,没必要完全由国家养着,那样财政压力太大。

抛开这些事情之后,他的精力又集中到了河南战局之上。

“大王,这一仗咱们还是老办法。”从灵州(回乐县)赶回来的陈诚说道:“威胜军已攻入蔡州,淮宁军也有部分人马北上,按照李唐宾的方略,是打算先在蔡州打一场歼灭战,消灭蔡州境内的梁军机动兵力,动摇颍水的庞师古主力,然后战机便出现了。”

邵树德嗯了一声,这份作战计划,他也是认可的。

庞师古十二万人马屯于许州,所赖供给主要靠陈、许、蔡、颍、汴五州。

其中,陈、许、颍、汴由颍水、蔡水沟通,这也是国朝汴水饷道的备份航道。蔡州与许州之间则靠汝水沟通。

六月以来,双方围绕这些交通线进行了袭扰和反袭扰。梁军运输效率大减,如今前线的物资并不算很充足的。马上严寒天气又要到来,河水会结冰,梁人只能靠陆路转运,这就更加困难了——当然,己方也一样。

利用唐、光二镇经营多年的优势,再让飞龙军契苾璋部配合,在蔡州、颍州打个胜仗,消灭一部分敌军,或许便能撬动整个局势,寻找到敌军破绽。

两军隔颍水对峙,深沟高垒已经五个月了,几乎就是秦赵长平之战相持的时间。邵树德给予了李唐宾极大的耐心,等到九月秋粮入仓之后,威胜军、淮宁军开始囤积物资,召集乡勇,终于开始了决定性的一战。

“让契苾璋配合好威胜军、淮宁军。”邵树德说道:“就和契苾璋说,柔州草原,我尽付于君。契苾氏永镇柔州,世袭罔替,与——与国同休。”

第030章 南北突破

契苾璋已经进入了颍州。

一路畅快跑马,几乎看不到一个兵。你说为何看不到,那要问老朱还有多少部队了。

郑州行营,有新编左右龙武军葛从周部及厅子都,总计1.8万余人。

宿州行营,有氏叔琮所领之飞胜、雄威二军,外加氏叔琮亲军控鹤都,约2.1万人。

曹州行营,朱珍帐下有左右突将、左右衙内、左右德胜、亲骑、捉生五军,外加踏白、英武二都,共2.7万人。

许州前线,庞师古集团兵力最为庞大,有飞龙、坚锐、长剑、匡卫、夹马、佑国六军,目前还有7万可战之兵。

以上是朱全忠帐下比较能战的部队,但战了这么些年,随打随补,进来了不少新兵,战斗力比起几年前是有所下降的。

许州城内还有破夏都残兵千余、落雁都千人,外加忠武衙军一万五千人,总计1.7万,里面将近一半人是新募的。

蔡州有杨师厚六千余忠武军、张全义五千奉国镇衙军,总计1.1万余人,后者还是新募的。

汴州城内有长直军右厢万人,这是比较能打的精锐。此外还有张归弁招募训练,现由谢彦章接手的神武、天武、龙骧、龙虎、天威、广胜、神捷、天兴总计八军约五万人,统称为“汴梁八军”。

很可惜,都是才练了一年多的新兵,当不得大用。而且朱全忠这么搞,也不管财政压力,真是穷兵黩武了,也说明他急眼了。

真正能打的其实就十余万正规部队,除开镇守汴州等核心城市的部队,以及在前线与夏军相持的人马外,他还有几个机动兵力?都是在前线蹲坑,不能动的“死物”。

朱珍、氏叔琮那四五万人,要防御东线将近九百里宽度的大平原正面,够吗?

说白了,自从洛阳战败后,兵力日渐紧缺的梁军已经很难维持战线了。就那十多万正规部队,也不如大顺二年、三年那会能战。否则,你真当这六七年的夏梁战争是白打的?

所以飞龙军沿着颍水前进,在乡间搜集粮草、马骡,一个梁军衙兵都没看到。地方州县兵战斗力弱,数量也远远少于衙军,只能谨守城池,放任他们在野外活动,颇有点当年朱瑄躺平应付朱全忠的那种味道了。

十二月初三,大军突然向西绕道,渡过汝水,袭破了只有三百县兵的沈丘,进驻县城。

“现在贼人可以调动过来追击我军的兵马,只有陈州戴思远部以及上蔡杨师厚部。”县衙之内,契苾璋召集诸将议事,只听他说道:“杨师厚这人,我看不是真心想打仗,而且他只有千余骑兵,不足为虑,便是想追也追不上咱们,追上了光靠那些骑兵也打不过。最危险的还是戴思远部那几千人,是有能力重创我军的。得想个办法吃掉这一部,绝了后患。”

“我看杨师厚有小心思。他非全忠嫡系出身,又被扔到忠武军,赵珝也不信任他。这些年带着几千人征战于外,一会汝州,一会蔡州,一会河洛,那六七千步骑我看都快成他私军了。”

“杨师厚至上蔡后,行动迟缓,漫无头绪,不像是好好打仗的样子。”

“威胜军破朗山,申兵至真阳,贼兵不战而退,淮宁军崔洪部又袭破褒信县。蔡州已经被我军拿下三县,算上新息,那就是四县了。十县有四县在手,贼人能不慌张?”

“贼人若不来,地盘可就被折氏父子占去了。不光蔡州如此,怕是颍州也这般。颍州有兵吗?若不是州县兵,怕是不顶事。”

“避实就虚,兵法正道。去与人家硬碰硬,这不是有病?我看小折司空的方略不错。”

契苾璋面含笑容听着。

朱全忠原本的兵力,最多也就二十万。但这些年,前后被歼灭多少军队了?还丢了孟、怀、洛、汝、楚、泗、濠、寿、光、申十州之地,目前仅有汴、宋、亳、颍、陈、许、蔡、徐、宿、曹、单、滑、郑十三州,人口、钱粮大减,能养现在规模的兵马,已经是穷兵黩武。

对内,拔队斩导致军士逃亡成风,落草为寇;扒黄河顶风臭十里,让士人大失所望;为了养军大肆加赋,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时不时大量征发乡勇,轻徭薄赋的名声早就随着黄河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三面被围攻,兵力捉襟见肘,宣武、宣义二镇可谓空虚已极。所有能抽调的兵力都被调往西面、北面堵窟窿,纵是韩信复生,白起再世,也难以回天了。

“现在要紧的是把贼人吸引过来,聚而歼之。”契苾璋抬手阻断了众人的议论,道:“只要消灭了戴思远或杨师厚之一部,局面将大不相同。”

※※※※※※

河阴县以东冻得严严实实的地面上,大群骑兵呼啸而至。

他们踏着黄河冰面而来,在广阔的郑州地界上跑马。

这是在河阳征集的数千土团乡夫。

是的,他们就是乡勇!

乡勇骑马射箭,这在中原可极为罕见。尤其是一下子出现好几千,简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了。

但这就是事实。

农村生产结构已经改变了,他们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好多人家里养着大牲畜呢,有牛有驼,自然也有马。

另外,河阳还有官办牧场,里面的马匹在下半年得到了补充,数量庞大,完全支应得起消耗。

这可能是颠覆自古以来战争史的“荒诞”一幕了。古来其他朝廷,也不是没有民间养马,但多集中于边郡,而且数量也不是很多。

比如玄宗朝全国养马七十六万匹,其中不到五十万是官办牧场的马,剩下的二三十万为民间养马,主要在河西、陇右二镇。这还是出台了鼓励养马的政策后得到的数字,若无此刺激政策,怕是只有民间富户养马,普通百姓宁可养羊。

河阳镇有不到七万户,三茬轮作制之下,大部分百姓选择养羊,二十亩苜蓿田可以养活三百只。但还是有很多人选择至少养一匹马,这数量就很庞大了。

如果河阳幕府再出台一些政策,比如所有家庭至少养一匹马的话,那全镇至少会有七万匹,甚至十余万匹。

纯种植业和农牧混合业,在牲畜保养量上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