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436章

作者:孤独麦客

殿内亲兵齐齐看了一眼高思纶,目光凶狠。

“我既然敢说,就不怕死。”高思纶丝毫不受影响,慨然道:“看得出来,夏王野心不小,志在天下,若一味放纵河东,就不怕养虎为患?”

“高将军之意,亦是高司空之意?”

“我兄弟三人自同进同退。”

“对我义兄可不怎么恭顺啊。”邵树德取笑道。

高思纶脸有些涨红,勉强辩道:“晋兵军纪太差,百姓苦之。”

“罢了,也别遮遮掩掩了,直说吧,什么事?”邵树德摆了摆手,状似不耐烦地说道。

“夏王若出兵攻河东,幽州愿起兵响应。”高思纶说道。

好家伙!邵树德差点笑出来。

义兄看人的眼光——就这?

他团结内部人做得很不错,但看中的外系将领,一个个都是什么鬼?李罕之,历史上背叛他了,刘仁恭,更是坑得他不要不要的。

不过,话说义兄也看出高家三兄弟不太靠谱了吧?心里多半存着忌惮。历史上刘仁恭进谗言,说高家兄弟欲反,他就信了。若不是心中长期怀疑,怎么可能就被三言两语打动?

如今看来,高家兄弟确实有反意,刘仁恭也没冤枉他们,当然刘仁恭自己也是个二五仔。或者说,在河北人的骄傲被打掉,自尊一步步被李克用、朱全忠踩在地上践踏得体无完肤之前,人人都不可靠,都是二五仔,都是地方割据分子。

“河东岂是那么容易打的?”邵树德反问道:“燕兵被折腾了这么几回,还敢战?”

“莫州卢使君,颇有智谋。瀛洲单刺史,有万夫不当之勇。幽州百姓常年习武,人人敢战,何惧之有?”高思纶涨红了脸,说道。

邵树德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再讥刺他们在遇到李克用的时候,为何一败涂地。

幽州还是出人才的。

高家兄弟的枪术就很出名,高思继之子高行周、孙子高怀德都是五代时的猛人。

单可及确实有万夫不当之勇,与李存孝交过手,没有吃什么亏。

后来还出了个元行钦,作为李存勖的亲卫。晋、梁大战时,李存勖兵败,被数百梁兵追上包围,“攒槊围之”。想想看吧,李存勖的军队溃败,他自己被几百个梁兵包围,四周全是长枪对着他,若不是梁兵想抓活的,李存勖估计已经死了。关键时刻,元行钦单骑奔来,空手入白刃,夺梁兵一剑,斩断两矛、斩首一级,将李存勖救了出去。李存勖事后都哭了,拉着元行钦的手连声许诺“富贵与卿共之”,“宠绝诸将”。

文官方面,以不倒翁冯道为主,都是人才。

“我有什么好处?”邵树德直指核心地问道。

没有好处的事,为什么要做?

“幽州愿投向夏王。”高思纶回道。

“不值得。”邵树德冷哼一声,说道。

真相是他不相信这帮二五仔,况且隔着河东,你投过来又有何用?我都没法直接控制。

高思纶有些着急。

“听闻有人招引契丹人南下掺和局势?”邵树德又问道。

“有的,不过已被击退。幽州局势稳定之后,便没人招引契丹南下了。”这事没法撒谎,高思纶也只能如实回答。

山后诸军,本来就与奚人、契丹人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相互之间熟稔得很。有纷争,也有合作,可以说在他们看来,契丹人未必比李克用、朱全忠、邵树德更凶恶。如果要投降,契丹人也是一个可以选择的对象。

“耶律阿保机在做什么?”

邵树德现在愈发关心契丹之事。

话说关东尤其是河北发展起来后,不但自身的人口、经济、文化、技术大大超过关西地区,连带着东北的胡人都开始超过西北胡人。

这是文化、技术交流的结果。

东北方向的胡人将迎来他们的黄金年代。与之相比,西北胡人就要不成气候多了,再也成不了中原之患——西夏的实力,总共八万、十万兵马,老实说弱得可以,后唐年间安从进率五万人与其野战,定难军同等数量的兵马,根本不是对手,连连大败,退守夏州。

再往后,西北胡人就是被东北胡人征服的命。东北胡人有大片耕地,有草场,有工匠,有技术,人口也多,农耕、游牧、渔猎三种生活方式并存,两者的实力,已经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东北胡人,足以成为中原之患,西北则不行。

“他娶了表妹月理朵,得到了述律氏的支持,如今在与渤海人厮杀。”

“你倒很清楚嘛。”邵树德笑了笑,说道:“高将军,幽州之事,我有一言,你愿听则听,不愿听则罢。”

“夏王请说。”

“有些事情,何必急于一时?”邵树德起身,慢悠悠地说道:“不如先表示恭顺,隐忍一时。待我收拾完朱全忠,机会就出现了。”

高思纶沉默不语。

你收拾了朱全忠,那我就要联合李克用对付你了。

邵树德看他的表情,知道没有听进去。

这也正常,人家又不是傻子。河北人的战略,就是河东强时对付河东,河东弱时联合河东,倚之为屏,保持自己的割据地位,多年来一直如此。

百余年藩镇割据下来,外交属实让这帮孙子给整明白了。时溥都知道唇亡齿寒,救援朱瑄、朱瑾,几次大败之后,仍然矢志不渝地救援,这份战略眼光确实可以。

“你先回去好好想想吧。”邵树德说道:“我的承诺一直有效。另者,李匡威手下诸文武将佐,不妨与我说说。”

“自知无不言。”高思纶叹了口气,说道。

李匡威入朝之时,关中百姓就极其反对,这会怕是混不下去了吧?管他呢,又不是我亲戚,卖了换点好处也不错。

第009章 新操作

结束与高思纶的会面后,邵树德直接去了安乐殿。

折芳霭正看着几个小孩游玩。

六月初的时候她诞下了一个男儿,彼时邵树德正在河清督战,回信取名:明义。

成婚十四年,折芳霭为邵树德生了二子一女,家中事务信手拈来,处事公平,阖府上下都很敬服。

邵树德晋封夏王后,折芳霭现在也是正一品王妃了。出入仪仗、车服皆有典制,威仪自生。

按制,亲王有妃一人,正一品;孺人二人,正五品;媵(yìng)十人,正六品。

王妃自然是折芳霭,正式称呼是“夏王妃”。

两位“夏王孺人”则是赵玉和大封。

媵分别是小封、野利氏、没藏氏、嵬才氏、诸葛氏、萧氏,只有六人,名额未满。邵树德给她们讨了一堆命妇封号,一般都称呼她们为“夏王夫人”。

其他女人,如大将白珪之妹白氏等,或有外命妇封爵,但并没有夏王媵的身份,本质上和侍女地位差别不大。

裴贞一,身份太尴尬了,在洗白之前,不会有正式身份。

国朝有宗法制度,孺人、媵见了王妃都要行礼,诸妾侍中,赵玉“礼同王妃”,不用行礼,其他女人见了赵玉需行礼。

诸子女,只能称呼生母为“姨”或“阿姨”,折芳霭才是他们的母亲。庶子立了功,封爵也只会给嫡母,不会给生母。

但规矩是规矩,邵府一般没这么严。这是邵树德的要求,折芳霭默默接受了,没说什么。

“王妃所问,奴打探清楚了,张全义之子张继业在孟州兵变之后,病势沉重,前些时日梦中惊惧而死。全义、全恩家人羁押在金仙观,殿下以礼相待,并未幸御储氏、苏氏、解氏诸女。”侍女折氏低声禀报道。

此女是折芳霭从老家带来的,资历较老,有个银川郡夫人的外命妇封爵,一直随侍折芳霭左右,极受信任。

折芳霭闻言点了点头。自家夫君这个老毛病,她再清楚不过了。宠幸其他女人,她心中固然不太舒服,但会默默忍受,可张全义那一家子,暂时真不能动。本还想劝谏一下,看来夫君心中有数,便放心了。

只是,张继业死了,这事终究蒙上了一层阴影。

还有那个金仙观!夫君这是打算建铜雀台么?以后在那里幸御他的“战利品”?

“金仙观之事,不许多嘴!”折芳霭看向侍女,吩咐道。

“遵命。”侍女应道。

一群孩儿玩累了,纷纷过来行礼,然后休息。

折芳霭招手唤来一人,笑着搂抱在手上,问道:“三郎可想家?”

“三郎”不想被抱着,挣扎着欲下来,急道:“姑姑放我下来。”

折芳霭捏了一下他的脸,假意生气道:“不喜姑姑?”

“喜欢。”三郎死命挣扎了两下,终于下来了。

“那你喜欢姑夫么?”折芳霭拉着他的手,不让离去。

三郎顿住了,回想了半天,好像对姑夫没什么印象,呆在了那里。

“姑夫一直念叨着三郎呢,昨日给你的礼物就是姑夫赏的。”折芳霭笑眯眯地说道:“今后可要努力习武,给姑夫建功立业,给姑姑长脸。”

三郎是折嗣伦的孩子,名从远,今年四岁。生下来块头就比别的小孩大,聪明伶俐,甚得折嗣伦喜爱。

折家三子,老大看样子要继承家业,老二条件一般,文不成武不就,老三无论如何,肯定要培养成武将了。作为边疆豪族,没点撑门面的大将,确实不像话。

历史上折家先后镇守麟州、府州,没得选,全员都要上阵厮杀。但现在一门两节度,似乎可以不用那么拼命了,于是长子折从学这会主要学习驭人、权谋之术,武艺虽然也不错,但肯定不会往这个方向发展了。

折从远未来发展如何,也很难说,环境不一样了。历史上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及河西的麟、府地区,因为折从远举兵抗命,契丹人被阻于境外,故最后只割了十六州——同样抗命的还有云州吴峦,不过他的下场不太好,石重贵与契丹绝盟,大集粮草、兵马,吴峦镇贝州,契丹主耶律德光来攻,衙将邵珂作乱,开门引契丹入,遂死。

“殿下来了。”正与三郎逗乐呢,折芳霭听到了通传之声,立刻整了整衣裙。

“夫人,想煞我也。”折芳霭正待行礼,被邵树德一把搂入怀中,几个小孩在一旁窃笑不止。

折芳霭红着脸挣脱开来,将一众小孩轰走,然后拉着邵树德的手坐下。

“家中可好?”

“一切安好。”

邵树德点了点头,道:“夫人之贤,内外称之。我娶得贤夫人,不知道省了多少心。”

“夫君是要忙大事的,家中琐事,妾能应付得来。”

邵树德听了略微有些尴尬。其实出征在外,他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并不总是在忙于军政事务。金仙观之事,他就藏着掖着,一直没让夫人知晓,引为得意手笔。

“过几日,为夫可能……也许……或又要出征了。”

折芳霭有些惊讶,道:“夫君欲伐哪家?”

欲伐天子!邵树德当然不会这么说。

“今日收到消息,京中暗流涌动,躁乱不安,神策军因赏赐短少,多有哗变之事。圣人惶惧不安,遣宰相安抚,无果。崔昭纬建议圣人暂幸南山,待局势稳定后再回长安。”邵树德解释道:“十军十二卫观军容使西门重遂邀我进京,他们是拿时瓒、李匡威没办法了。”

折芳霭默然思索片刻,随即问道:“夫君此番进京,不会——”

“当然不会!”邵树德失笑:“还没到时候。全忠未灭,义兄尚在,我如何行这大不韪之事?夫人勿要多虑,我自有分寸。王卞赋闲在家,我得给他找个位置。”

“莫不是京兆尹?”折芳霭猜测道。

“此事我也在犹豫,还未下定决心。”邵树德说道。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