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361章

作者:孤独麦客

征战这么多年,藩镇事业终于看到了起色,怎能不让人高兴?

回来的路上,大伙都在兴致勃勃地谈论一旦攻拔幽州,谁谁谁可以得到哪块地盘。

实在是憋得太久了!一堆老人新人没有地盘,对比下宣武、灵夏这两家的藩镇事业,简直羞于见人。

“康都头,大帅不欲率主力回师对付邵贼?”入夜之后,薛志勤前来拜访。

康、薛二人都是老交情了,当年一起在云中起事,然后又一起跟着李克用北奔鞑靼“亲戚部落”,可谓共患难,交情自然不一般。

可惜李尽忠、程怀信死了,他们若活到现在,不知道多好。

“幽州内乱,兄弟相残,军中士气大跌,人心浮动,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大帅应是很难舍弃了。”康君立说道,随后又忍不住提点了一句:“铁山,邵树德乃大帅义弟。邵贼这个叫法,还是少用一些。”

“哼!”薛志勤现在当然知道,当年中陵水之战,邵树德就在天德军中,居然把他带过去的朔州兵给击败了,很是懊恼。

军中欢聚,酒酣耳热之时,总有一些老人拿这事来取笑,愈发让薛志勤不爽。

康君立见状笑了笑,道:“铁山,这次若攻下幽州,或许你也能得个镇使、团练使当当。”

本以为薛志勤听了会很高兴,谁知他却长叹一口气,道:“未必。云州打下了,可却归了石善友,他才是节度使,有我们什么份?是,石善友亦是老人,可比起康都头,他又算什么东西?再者,大帅现在愈发重用新人,对咱们老人是不太瞧得上了。”

说到这里,脸上表情复杂。

你说他想叛吗?未必。元从老人,一路互相扶持走过来的,都是换过命的兄弟,这些年虽然没得到地盘,但李克用赐了高门豪宅,财货美姬,他本人又很有人格魅力,当年云州起事的一帮元从,还真没几个想背他而去。

就是发泄下不满罢了!

军中派系之争,新旧之争,地域之争等等,都是寻常事,没甚大不了的。

“铁山慎言。”康君立转头望了望屋外,道:“你我都一把年纪了,还有什么好争的。铁山你五十有七了,虽自诩雄壮,作战先登,便是当上节度使,又能享几天福?而今也该为子孙谋了。”

为子孙谋利,那就必须抱团取暖,有一个稳定的派系。

在河东军中,康君立、薛志勤这两个老人是一路,李存信、李嗣源这两个后起之秀也与他们交好,今后还得扩大圈子,同进同退。

薛志勤闻言默默点头,随后笑了笑,道:“王家兄弟相残,与匡威、匡筹何其相似也。河中人心浮动,将官无所适从,十成战力能发挥五成就不错了,今只需击退邵——树德,或许便有机会。李存孝那个莽夫素来不尊敬我等,居然得授新毅妫都团练守捉使,真是气人。”

“若定河中,无论如何,便是豁出老脸,我也得为铁山求个存身之地。王珂既是大帅之婿,定然不会在此事上留难。”康君立慨然道。

“我是不成了。”薛志勤连连摆手,道:“康都头上去,我心服口服,别人,我不服!”

“都是老兄弟,一荣俱荣。”康君立笑道:“而今还是先得打赢再说。”

“都头何日出兵?”

“就这两日吧。”康君立道:“大帅有令,五院军也带上。”

“五院军可能战?”薛志勤有些吃惊,问道。

五院军是去年新建的,以河东各军将校老卒为骨干,拣选成德、幽州、大同三镇降兵精壮一万五千步骑补入,全军二万人,是河东诸军中编制最大的一股。

这几年,李克用三攻成德,俘斩数万。在代北与赫连铎、李匡威大战,俘斩就更多了。总计俘虏了四五万人,拣选一万五千人,那确实是精壮了。

这些兵,单论技艺没问题,他们问题出在脑子里,即愿不愿意为你而战。

“都是当兵吃粮的,也一年了,差不多收心了。”康君立道:“放心,不会委他们重任的,硬仗还得靠老部队。”

“我这便放心了。”薛志勤道:“让他们去攻坚。”

康、薛二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

王屋县外,张慎思刚刚收到一封用羽箭射来的书信。

书信的落款是高仁厚。他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呃,劝降汴军大将张慎思。

“莫不是个妄人?”张慎思览毕哈哈大笑。

高仁厚在信中直言,他有十万吐蕃蕃兵,严阵以待,望汴军好自为之。若解甲来降,吾主宽厚,定有府邸赐下,财货、美姬不缺。

有拓跋焘劝降臧质的味道了!

当年拓跋焘兵围盱眙,对守将臧质说道:“吾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三秦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正减并州贼;氐、羌死,正减关中贼。卿若杀丁零、胡,无不利。”

竟是胜败都能“赢”!

“邵树德越来越不成器了,大发蕃兵,尽是送死之辈。”好吧,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张慎思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杀了这些吐蕃人,真能伤到邵贼的根本吗?

他只带来了两万余衙军,还有两万土团乡夫,真打起来,结果是什么,可真不好说,兵力不足啊!

不知道邵贼那边有多少人,“十万吐蕃蕃兵”自然是吹牛,莫不是有三万?怎么养的?

罢了,大帅也没说一定要攻打河中。

此番出兵,整修齐子岭的汉箕关是第一要务,轵关、王屋县的城防也需加固。其他一些险要地段,能筑城设寨的,也得一一修筑。

当然,若有机会攻入河中,那也不会放过。

王家兄弟内乱,在这件事上,李克用比大帅更着急。先让河东与灵夏打上一打,互相削弱一番,岂不美哉?

“我自扎紧樊笼篱笆,以待天时。”张慎思哼哼了两声,随即找来文吏,让他拟一封信,将此事报予大帅知晓。

他做事一向谨慎,尽量不留下任何把柄。大帅的脾性,幕府诸将谁不知晓?

要想得善终,就得从这些小事一一做起。

办完了这些后,张慎思想了想,一仗不打也不好,或许该试探试探夏贼的实力。

第059章 发展

“现在我军屯兵三处。”长秋驿之内,陈副使又走到了墙边,拿木棍指着墙上的地图,道:“其一,振武军张将军守龙门关东城、龙门县、玉璧故城、新桥渡一带,共步骑万人。”

龙门关、玉璧城东西相对,新桥渡在汾水南岸,恰似一个倒着的三角形,扼守大军归路。

“其二,已经渡河完毕,正在东行的经略军关将军所部,计划屯于晋州北部,看顾北路。此一路,兵力最雄厚,当面之敌也最强。”

“其三,绛州接应使高仁厚屯于王屋山一线,计有义从军一部、天雄军总计万人,看顾东线轵关道、乌岭道。”

“大帅自将铁林军坐镇稷山,随时应援。”

大体上就是这么布置的了。兵力分散,兼顾各个方向,说实话乃为将者之大忌。但邵树德胃口太大了,后面可能还要调整。

“朱全忠有二十万大军,然我看他也无兵可用。我亦有十八万大军,同样无兵可用。如今看来,竟是我那义兄可用之兵最多。”邵树德揶揄了一下李克用。

众人皆明其意,地盘小嘛,需要分散到各地驻防的兵力少,一次随随便便动用七万左右的部队,比邵树德、朱全忠都厉害。

当然,如果邵树德、朱全忠狠下心来,完全可以调动比李克用更多的兵力来对付他,只不过现在没必要罢了。

“好了,既然明白大体形势,便分赴各军吧。”邵树德起身说道。

这可能是大战开始前最后一次集中议事了。铁林、经略、振武三军的主要军官都来了,甚至就连侍卫亲军都来了一个千户:孟知祥。

战事一起,主将离营,军心不稳,不可能再像现在这般。

四月二十五日,王瑶率军二万抵达汾水北岸。

邵树德站在一处小台塬上,居高临下观察着这支部队。

至少一半土团乡夫!

若是常年有兵灾的河南土团乡夫还好说,经受战争洗礼较多,有点战斗力,但河中的土团兵?邵树德不乐观。

剩下万人,应该是外镇军性质的,从装备和士气上就看得出来。

侍卫亲军两千骑撤到了汾水北岸,并毁掉了新桥渡河面上的桥,原因是河中大军一部已经进抵宝鼎县(古汾阴县,今山西万荣),离汾水只有六十里。

王瑶终究没有昏头。他的部队已经在汾水北岸觅址扎营,打算与王珂隔汾水对峙,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策略。

不出意外的话,王珂应该能出动三万衙军,人比你多,还没有那么多凑人头的土团乡夫,主动阵列交战,胜算不大。

王瑶又一次来到了长秋驿。

铁林军正在外头列阵操练,临时校场上旗帜飞舞,金鼓响彻半边天。

万余人同声喊杀,王瑶带过来的马匹受惊,差点人立而起。

“叔父!”王瑶匆匆下马,看着端坐于军中的邵树德,大喊大叫。

虎背熊腰的邵氏亲兵站在他面前,两人一组,长槊交叉,竟是不让他进去。

“叔父!”王瑶猫起腰,打算从底下钻进去。

亲兵十将郑勇走了过来,将王瑶从地上提起,无奈地说道:“王使君,你也是有身份的人,何必如此作践自己,就想这样爬过去?”

“还请郑将军通传一声,王珂大军已过辛驿店,其众数万……”

“王使君,大帅早有言,他帮你挡着晋兵,王珂还得自己解决。若我军帮你击败王珂,那这河中节度使算谁的?”郑勇问道。

王瑶脸色一变。

“放心。”郑勇笑了笑,揽过王瑶的肩膀,道:“大帅说话算话,天使已经从长安出发,要不了多久就能抵达河中,授予你旌节,勿忧。”

王瑶心下稍安,但还是有些忐忑。眼见着郑勇的脸色渐渐落了下去,不想自讨没趣,于是又溜走了。

“大帅,王瑶走了。”送走王瑶后,郑勇回到了军帐内,低声禀报道。

裴禹昌坐于一侧,闻言眉眼稍动。

邵树德挥了挥手,让郑勇退下,随后继续说道:“令公之意,我已知晓。河中之事,颇为复杂。便是王瑶击破王珂,成功坐上节度使大位,不还得仰仗你等?河中一府四州三十七县,届时空位很多,裴氏乃大族,子弟多英才,正该出仕效力。”

王瑶一旦打赢,不敢说大清洗,但换一大批人是肯定的。他手下人的将官需要位置,邵树德也会安排部分人手,甚至现在已经在安排了。

“晋州刺史已经遁逃,令公若有意,自当虚位以待。”邵树德说道。

这就是封官许愿,拉拢地头蛇了。为了快速平定河中局势,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力量,邵树德已经决定与河东世家合作。

这样也能限制王瑶的权力。

邵树德早就许诺让王瑶当节度使,说出去的话当然不能反悔,但他也不想让王瑶独揽河中大权。说不得,就得安排点位置给其他人,制衡王瑶了。省得他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可以离开单飞。

晋州刺史,许给裴禹昌,换来裴氏东眷房的帮助。

封彦卿这个老头,在浙东幕府干过,也当过刺史,从政经验丰富,又是河中地头蛇,当然也要安排一个刺史。

有两州在手,再控制一些关键据点,驻防大军,再多搜刮一点河中财富,差不多就够了。

“灵武郡王所言之事,老夫……”裴禹昌对晋州刺史之位十分满意,但面上还得装出一份云淡风轻的模样,不好意思一口应承下来。

不得来个三请三让?

邵树德似笑非笑地看了看他,道:“良机只此一回,令公勿要错过了。”

裴禹昌面色不变,显然养气功夫不错,但内心却翻腾不已,装模作样了一会,突然道:“老夫可试着说服洗马裴等支系。即便不成,就我东眷房一脉,亦愿出五百部曲以壮灵武郡王军威。”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