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321章

作者:孤独麦客

“哗啦!”地图被铺开在了毛毯上。

李唐宾看着巨大的地图,一遍又一遍。

亲兵端来汤饼置于案上,李唐宾没反应。

过了很久,汤饼都凉了,他还是没反应,仍在仔细查看地图。

“来人!”帐内突然传来一声大喝,亲兵吓了一跳。

“将符将军请来。”

天柱军副使符存审正在巡营,闻讯不敢怠慢,立刻赶至大帐。

“符将军,你领两营战兵、两营辅兵,立刻东进,两日内抵达崤山贼军营寨,配合高仁厚、白珪攻取此寨。若至时,寨已取下,则就地接管,谨守营寨,不得有误!”

“遵命!”符存审有些兴奋。

天柱军副使,位置是够高了,但整日在主帅眼皮子底下,委实没有发挥的机会啊。今日得掌四千大军,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想到这里,他暗暗定下心来。

机会到了,可得把握住才行,万不可学那刘康乂,冲动好胜,葬送了数千大军。

“下去吧,速速行动。”李唐宾抬起头,看着符存审,眼神复杂难明。

这是个有能力的将才。

当副使期间,将营地打理得井井有条,为人谨慎宽厚,从不背后论人是非,作战时也豁得出性命,当初攻凤州时他就看出来了。

压了这么久,没理由再压了,不然大帅估计都会有看法。

给符存审下完命令后,他又分派信使,令河源军使李仁军、积石军使李一仙,各带本部兵马,护送两万民夫东进。

他在酝酿一个大计划。

去岁大帅领三万余兵马东出,连战连捷,俘杀贼将数员,破敌逾万。

今岁他领大军,也是三万余人,刚得了开门红,复又大败刘康乂,若再克复乾壕寨、崤寨,他便准备玩些不一样的东西了。

五月二十八日,他调硖石三千党项山民东行至石壕,同时亲率天柱军剩余兵马抵达乾壕寨外。

“见过经略使。”一干将领纷纷前来拜见。

“如何?”李唐宾急不可耐地登上望楼车,观察寨内形势。

这两天义从军是卖力气了,不顾伤亡,死命攻寨,已经填进去了千余人。

神雀台上的贼兵夜间下山突袭,被严阵以待的义从军击退,后再无动静。

“经略使,贼军应无多少士气了,只要再加把劲,此寨必破。”义从军使没藏结明亲自指挥攻寨,对情况非常了解:“寨内应有贼兵三千余,器械完备,这两日消耗了不少,再给末将三天时间,某亲自督战,后退者杀无赦,只要将士们肯拼命,定能拿下这个寨子。”

“不要硬来。”李唐宾伸手止住了没藏结明后面的话,道:“我刚刚收到消息,高仁厚遣人押着汴军俘虏,扛着缴获的旗仗至崤寨之外,贼军惊乱,两千羸兵已弃寨而走。”

“这——”没藏结明又惊又喜。

高仁厚、白珪二人不过三千骑兵、一千步卒,竟然折腾出了连番大戏。

汴将刘康乂其实不算差,但就是太急切了,被老高逮着机会,一下子干掉三千多大军——斩首千余,俘两千众,余皆溃入山中,刘康乂能收容几百败兵都算烧高香了。

首战攻克石壕,斩首四百,俘七百。

这两仗下来,竟然已杀伤贼军四千余人,这才几天工夫?

朱全忠这厮,既然敢派杂牌在前边守城消耗,那么也别怪咱们全部笑纳。

大丧师徒,这恶果就自己承受着吧。

“先停一停攻势。”李唐宾下令道:“攻得这么急,不但我军伤亡大,也逼得贼军齐心。寨内死硬者多半是宣武兵,徐宿降兵才不想替朱全忠卖命呢,河南府衙军的战意也就那样。待崤寨那边送一批俘虏过来,立刻劝降。”

“遵命!”

第014章 筑城

局势其实已经非常明了了。

高仁厚站在被汴军纵火焚烧后的崤寨内,心中有所明悟。

出兵以来,快捷如风,攻势如潮,先克石壕,再得崤山,将乾壕寨的敌军完全隔断在了西边。

这股贼军,要么降,要么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除非能坚持到汴军主力来援,但多半很难实现了。

军士们正在寨内清点物品。

贼军撤走前放了一把火,阻挡追兵,仓皇逃遁。

夏军进占寨子后,一边遣人警戒,一边扑灭余火,并从寨内清理出了不少辎重,都是汴军所留,主要是各类守寨器械,价值可大可小。

缴获的汴军旗仗金鼓,连同两千余俘虏,已经一并送往了后方,供主力大军劝降乾壕寨守军只之用。

乾壕寨一下,这段路便将成为通途。有崤寨控制着大驿道,即使汴军主力过来,也将感到极为难受,就像当初邵大帅挥师东进,但却不得不留大量兵力巩固后方一样。

至于为何不当道设寨,很简单,地势高,没有山泉水涧,打井也打不出水来,那还设个屁,等渴死吗?麟州都在想办法扩建外城,将一片泉水纳入城墙范围之内,没有水,城池不攻自破矣。

清理完寨子后,高仁厚下令跟随来的军士抓紧时间修缮损毁之处。

他估摸着汴军要来攻取此寨,不然南边的汝州集团与东边的洛阳集团就要绕路联系了,非常不方便。

五月三十日夜,与刘康乂一样,轻兵疾进的符存审率部抵达了崤寨。

将士们累得气喘吁吁,辅兵、车马、辎重全落在后面,只有两千战兵跑了过来,器械不全,甲胄皆无。

幸运的是,附近已无敌军大队,没人能够威胁他们。

“符将军,你觉得接下来汴军会怎么行动?”崤山之上,高仁厚看着明亮的夜空,突然问道。

“此寨西边山下,有一道通向南边,三十里至莎栅谷、莎栅城。此道贞观十四年所开,来往者众多。莎栅东南三十里,可至永宁县。”

莎栅、永宁这些地名,在国朝军将耳中还是比较有名的。

乾元二年,“(史)思明遣其将李归仁将铁骑五千寇陕州”,神策将卫伯玉率安西北庭步军三千逆击,贼骑惊乱,再被数百骑兵冲杀,遂大败。

以少数步兵追杀数量占优势的叛军甲骑,卫伯玉仅此一战便成名。

“此寨东南亦有一道,至回溪坂,绕半圈后可至永宁。”

回溪,因冯异事知名。此人与赤眉战于渑池西,大败,仓皇跑路,仅带数人归营,走的便是这条路。

此溪长四里,宽二丈,深二丈五尺,路开在一侧的山坡上。

“莎栅道、回溪道,皆可通永宁,再顺洛水而下,直至洛阳。”符存审显然对附近的山川地理有过了解,只听他说道:“永宁有贼军,为保莎栅、回溪两道之安全,必遣大军来攻我寨。”

立寨于山上,还有水有粮,只要屯驻大军,那么正如马谡所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但不用“置之死地而后生”,比街亭的处境还是好很多的。

崤寨就在胡郭村附近,严格来说这里是永宁县最北部,一寨控制着向南两条道,向东一条道,可谓关键中的关键。

刘康乂这厮将这里丢了,也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或许是大败夏军的功劳太大了,比起平平无奇地守御堡寨,他更愿意争取更耀眼的成绩。

“此寨北边,不用多说了,经渑池、新安二县至洛阳,去岁东出,大帅便走的这条路。”符存审道:“若无意外,贼或举大军来攻。”

“堡寨艰险,贼攻之不易,符将军既知此中关键,老夫便可放心西返了。”高仁厚拱了拱手,道:“硖石已有山民东行,过几日,会有数千人至此处,帮着修缮堡寨,兼且戍守。缴获的汴军器械,老夫便留于此处了,或可武装那些党项山民。此地山势连绵,当可派上大用场。”

说河南是平原,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误会。

事实上,根据后世的统计数据,河南的山地丘陵面积超过了44%,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中的一部分还是盆地,被山包围着。

这样的地形,说是平原真的过分了。山民,还是很能适应这种环境的。

“多谢高将军。”符存审郑重行了一礼。

高仁厚满意地笑了笑。

老人家了,就喜欢知礼的后生。符存审性格谨慎、笃厚,以后可多来往。

※※※※※※

崤寨以西数十里的乾壕寨外,劝降也进入到了最后关头。

在得知崤寨已失,与东边的联系(崤道)随时可能会被切断的情况下,乾壕镇军陷入到了两难之中。

粮食还够吃,箭矢也足够,但真的有必要守下去吗?

崤道艰险,崤寨在夏军手里,随时可以下山切断道路,将乾壕寨与东面的土壕寨、渑池县、双桥寨等隔绝开来。

可以说,他们守在这里的胜机很小了,除非汴州方面举大兵而来,与南边的汝州方向一齐发力,猛攻或备御崤寨,打通这条道路,但可能吗?

胡真有那么多兵?东平郡王的主力大军可不在洛阳。

李唐宾耐心地在营内等候着,俘虏、旌旗已经展示给寨内守军看过了,自告奋勇的使者也已经入寨劝降,如今可静待结果。

李唐宾还是希望守军尽快投降的,因为他想在此筑城。

不是乾壕寨这边土木寨堡,而是正儿八经的版筑城池,不用像怀远新城一样包砖,但也不能过于简陋,一定得是座能屯驻大军、能储备大量物资、能作为军事屏障的城市。

这座城池将设在驿道旁边,与崤寨一起,作为威胁敌军西进的坚固依托。

当年后周(北周)与北齐交锋,这片山区就是反复争夺的地方。

新安县,就是北周受阻于外围堡垒,攻不进洛阳的产物——既然我打不进去,那我就筑一座城,作为前进基地,同时也能屏护后方。

这事他与大帅提起过,大帅的意见是“见机行事”。

仗打到如今这个地步,机会确实看到了,筑城也可以正式开始了。

当然,如果乾壕镇军愿降,与新筑城池互为犄角,那就再好不过了。

“还没消息吗?”沉默许久的李唐宾突然问了一句。

“还没有。”幕僚摇了摇头,道。

“吃饭!”李唐宾起身,走向了桌案。

幕僚一时没反应过来,有些傻愣,亲兵却很快端上来了几碟小菜、果子,随后又去煮汤饼了。

汤饼自然煮够了分量,帐内各文职僚佐、亲将虞候之类的皆有。

李唐宾吃饭的动作很快。小菜、肉脯、果子下肚后,汤饼也吃了个精光,随后一推碗筷,闭目靠在胡床上,似是在思索着什么。

看样子很气定神闲啊,不愧是大帅亲自挑选的方面主将。

“报经略使,乾壕寨上有人头被扔下。”突然有人在帐外高声禀报。

“进来!”李唐宾起身绕过桌案,看着帐门口。

天柱军游奕使杨璨陪着一名斥候走了进来。

“报经略使,方才乾壕寨内突然大声喧哗,继尔有人头被从寨墙上扔下。我等冒死遣人拾回,却非使者之首级。据汴军俘虏所言,此乃宋州团练副使李干秋之首级。”斥候详细禀报道,不过他话还没说话,便被李唐宾踹了一个趔趄。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