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262章

作者:孤独麦客

银枪都的军士们也不说话了。

回来的人都说,皮将军死于李嗣源之手。金崇文暗想,如果再与河东军对上,这些人不会想着围杀了李嗣源吧?

战阵上刀枪无眼,只要舍得拼命,将其围住,便是现在声名鹊起的李存孝也得饮恨。

大帅给将士们死后哀荣,也是激励他们奋勇杀敌啊。

今年,不会与河东军对上吧?

金崇文绕着墓地走了一圈。待吉日那天,这墓还得挖开。皮将军之妻刚刚病死,夫妻二人要合葬,这钱还是幕府出。

午时,金崇文离开了墓地。路上经过一村子,居然也有人家在办白事。

村中人口比较杂,有河南来的百姓,有新从兴元府迁过来的军士家属,还有回鹘人、吐蕃人、鞑靼人、龙家人、粟特人,他们亦是军士家眷。

死的是一名粟特老者。

他们家从肃州迁来,有子弟在飞熊军当兵,葬仪看样子采用的是国朝礼制。

这就很好嘛!

有的粟特人还用石棺,仪礼还是他们那一套,这就让人很膈应了。

不过也不要紧,等再过二十年,便是粟特人之中,会他们那一套的人估计也会越来越少,其风俗悄无声息地变异、杂糅,最终变得和周围人无异。

先改发饰,再改服饰,改名字,改耕牧,改生活习惯,改丧葬礼仪……

生老病死,潜移默化,渐趋一样,本该如此。

“死后能有棺椁,也不错了,这位老者还算体面。”金崇文叹了口气,离开了。

关东战乱之地,可未必有这福气。他听东边过来的百姓谈起,死后能有个草席就不错了。很多人家,在家人下葬之后,甚至连草席都要收回。

百姓,竟然穷到了这个地步!但武夫们还在日夜攻杀,这还是人么?

带着同僚王五回到怀远新城后,金崇文又感受到了久违的人气。

大帅已经班师回来了,军士们分批给假。

这几日,到处是急不可耐归家的大头兵。过阵子,裁缝们估计就又要有大进项了,小儿衣物、鞋帽估计得熬夜做。

到幕府交完差事后,天已近黑,金崇文便下直回家了。

既然在幕府谋生,自然也得跟着大帅一起走。大帅从夏州搬到了灵州,你能怎么办?

家中几个儿子,读书都很一般,金崇文已经对他们丧失了信心。

尤其是小儿子,认字还没自己快,唉!

“夫君,今日米面又涨价了。”妻子周氏将饭菜端了上来,忧心忡忡道。

“不是有盐州粮过来了么?成刺史在盐州干得不错,居然往灵州输粮,大帅总理戎机之暇,都亲口表彰,怎还涨价?”金崇文奇道:“待我明日去找人问问。”

“你还在幕府做事哩,消息都没商徒灵通。”周氏气道:“粮行有人说,幕府在囤积米面,打算用船发往胜州,再转运至云朔之地。”

“去岁已经给了赫连铎二十万斛米面,今岁还要给?”金崇文心里一动,感觉活又要多起来了。

大同军屡遭河东侵攻,农事荒废,粮食多有不足。

去岁用牛羊马匹换粮谷,得了二十万斛,屯于云州。秋冬之季,大同、幽州联军三万又败于河东军,多半无暇为牲畜准备过冬草料。今年开春,正是困难的时候,他还能拿什么出来换粮食?

兵家之事,很多时候打的其实是钱粮啊。

金崇文并非没有见识,事实上大伙闲下来的时候,也会聊天下局势。

国朝风气如此。

虽然总有人讥讽他们拿着小使的月俸,却操着节度使的心,但喜谈兵事、战局的大有人在,尤其是喝了二两小酒之后。

朱全忠攻时溥,打到现在也几年了,徐州百姓没法耕种,又年年发大水,死者十之六七。在这个时候,即便徐州兵再凶,也是必败无疑了。

粮用不足、兵甲不全,士气低落,内部生变,这是可以顺着脉络推演下去的。

徐州兵也是人,看到镇内这个情况,自然会生出很多心思。心思一多,便不太想打了,这就给了朱全忠招降的机会。

除非时溥像灵武郡王、李克用、朱全忠等人一样能笼络将士,但他本身就是兵变上位,有这个威望吗?

云州赫连铎的兵,真的不能打吗?现在看来确实,但以前可不是啊。当年围剿李国昌父子,人家还是很能打的,围云州,击败李克用援军,迫降高文达。

但现在被李克用这么反复扫荡,将士们也有眼睛,看得到镇内日渐败坏的情况,这士气自然就低落了。

士气一低落,十成战力发挥不出五成!

“赫连铎坑人!”金崇文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骂道:“这几年出征,大多就食于外,赏赐也取自外间,军士们班师后还能把财货牛羊带回来,镇内不知道多快活。若是去大同,一帮精穷精穷的苦哈哈,想抢都抢不到东西。”

前几日大军班师,带回来的钱帛直接让镇内一些商品价格暴涨。军士们花钱花得舒爽,卖东西的商家喜笑颜开,他们背后的农人、牧人、匠人也分润到了好处,竟是人人得利。

就得打这种仗才行啊!

“明日上直,我去找人打听打听。粟麦涨价不用管他,下个月,会宁关那边会有漕船运粮北上,到时候又跌下去了。”金崇文说道:“大帅还没回来,这事目前还不好说。”

“军士们不是都回来了么?怎生大帅还没回?”周氏奇道。

“大帅在丽子园驿,好几天了。”

丽子园驿在怀远以南、保静以北,也就一天的路程。附近良田众多,阡陌纵横,更有大片果园、草场,是灵州的腹心地带。

“那还不回来?莫不是在外间找了野女人?”周氏玩笑道。

“怎么可能?大帅定是在忧心国事。”金崇文斥道:“你个妇人懂什么?镇内这般景象,都是大帅一手治理得来的,每日里定是忙到很晚。”

说罢,叹息一声,状似怜悯。

第004章 讲武

武威、定远、顺义三军回来了。

在他们回来之前,赤水、武兴、固镇三军便已各自出发。

范河调任赤水军军使,副使是梁汉颙——一个让人侧目的任命,当了大帅女婿,升官就是快。

赤水军八千步骑,屯驻在删丹周边,为期两年。

天柱军副使封隐调任武兴军军使,田星也离开了老部队天德军,到武兴军担任副使。

固镇军的军使是义从军出来的卫鼎利,平夏党项卫慕部冒出来的将才,已在军中服役多年。

亲兵十将陆铭升任固镇军副使。

这两军总计一万六千步骑开往山南西道,封隐担任兴凤梁镇遏兵马使,两年后返回灵夏。

邵树德大体算了算,十九支有番号的部队,赤水军在凉州,武兴、固镇二军在山南西道,振武军在河、临,新泉军在朔州,河源、积石二军在青唐,以及即将开赴同州戍守的义从军,六万多人驻守在外。

这会留在灵夏的,计有铁林、铁骑、飞熊、武威、丰安、定远、经略、天柱、天德、天雄、顺义十一军,步骑八万余人。

一旦出征,能带的其实也就六万人罢了,再征四万蕃兵,凑个十万,号称三十万,吓唬吓唬人倒也不错。

从出兵讨李国昌父子算起的话,不知不觉十三年了,有此雄兵,足以壮志哉!

邵大帅心里想着今年如何操练、整军的事情,裴氏则坐在一边,朱唇轻启,为他诵读着陇右镇发来的公函:“……大河内外,嘉谷丰衍,粟麦滋殖。闾阎之间,仓廪皆实,百姓安乐,实曰小康。”

“萧遘尽糊弄这些官样文章。”邵树德靠在胡床上,失笑道:“陇右镇确实不错,仓廪皆实亦很有可能。不过他才修了几个仓城?这表若发给圣人,方可能糊弄住。”

裴氏的脸就像变色一样,一点点红了起来。

“继续念。”邵树德看着裴氏的朱唇,笑而不语。

昨晚他终于拆封了自己的礼物。

苦苦等了差不多四个月,都把玩得差不多了,裴氏的肚子也没反应,顿时放下心来。

此女善于窥探人内心,短短几个月,竟然就摸清了邵树德的脾性。服侍到最后,作势欲躲,更激起人的征服欲,邵大帅抱着都不愿撒手。

裴氏感受到了目光,哀怨地回了一眼,深呼吸之下,袒领处的蝴蝶结几乎要崩断。

“罢了,后面我自己看。”邵树德招了招手,将手放在裴氏光洁的脸蛋之上。

粗糙的大手扫过之处,裴氏不安地扭动起来,双腿又微微绞在一起。

这女人,肯定学过魅惑男人的本事。世家大族,培养帝姬的本事不错啊,就是干的都是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哦。

“走吧,回家。”邵树德拍了拍裴氏的脸,说道。

裴氏起身,到一旁的案几上收拾东西。

她蹲在那里,薄纱裙裾从中间深深地凹陷了进去。

邵树德一边欣赏,一边问道:“看得懂吗?”

裴氏一顿:“妾不太懂。”

“圣人就没在你面前说过军国大事?”

“谈的多是如何对付中官,以及外镇藩帅跋扈之事。”

“有没有提起过我?”

裴氏低着头:“圣人尝言,朔方乃肘腋之患,须得除之。”

邵树德笑了:“以何罪讨我?”

“跋扈不臣、银仁妻女。”裴氏的脸突然红了起来。

这小妖精!

邵树德直接起身,自己披挂戎服,佩剑、弓梢、弓弦、箭囊一一系好,这才看向裴氏。

裴氏仍蹲在那里,背对着邵树德,耳根都红了,慢慢收拾着公函。

丽子园驿离怀远新城就三十里,第二天就到了。

折芳霭照旧领着一众妻妾相迎。

邵树德有些心虚,毕竟这次带回家的是当今圣上的女官、韩国夫人。在家中稍稍坐了一会后,就火烧屁股一般去了衙署,召集幕僚议事。

“各支军队要好好整顿一下了。”邵树德说道:“轮番远戍,一走便是两年,此番进关中又是一年,不少将士已经三年没见到我了。”

晚唐武夫,第一个考虑的始终是如何防止下面人造反。

虽说这些年一直很注意,镇内没有第二个人的威望接近自己,但邵大帅是个精细人,防微杜渐的事情一直在做,而且要常抓不懈。

这对军府诸将也是好事。

这世道,谁没有野心呢?怕是一个小兵都有野心,别说大将了。

关键是不要给人家机会。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