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204章

作者:孤独麦客

汉武帝说汉昭帝“此子类我。”

李世民也曾说“吴王恪英果类我。”

这种话对开国君主而言,未必有什么深意,人家可能就是失望或高兴时,随口一说而已。

时时刻刻考虑政治影响力,那是掌控力不足的表现,一般是后代君王才会如此。

刘邦、李世民说的话自由度、随意度很高,随你怎么解读,爱咋咋地。

邵树德喝高兴了,随口一说,你能咋地?

这种事,在开国百年后,可能会被老官僚们重点研究,当做政治信号。

但在马上皇帝开国初期,这又是信号,那又是信号,你是信号发射机啊?

开国将相,有的可能是小吏出身,有的可能是杀猪的出身,有的可能是盗贼出身,你天天那么多信号,烦不烦啊?有空不如去看看百姓的耕牛够不够,多干实事,不要终日务虚,琢磨政治,国家不要治理了?国事就是被你们这些老官僚败坏的吧?

邵树德说燕王“类我”,大部分人都觉得燕王在云南做得好,让圣人高兴罢了,就你崔协话多,来挑拨离间。

太子洗马梁震扫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太子组建班底,人手较缺,竟是什么蠢人都收进来,看来后面还得整肃一番了。

崔协这番话,说不定就会让圣人知道了,怕是没有好下场。

“且住!”邵承节也有些不高兴,道:“圣人立我为太子的过程,我比你们都清楚。圣人谆谆教诲,尤重掌军之能。其他兄弟是什么才具,我更比你们清楚。纵然有人生出野心,那就出来比一比掌军好了,比得过我吗?比不过,就待一边去。比得过,我甘愿让位。将来兄弟安分,我就给他一世富贵。不安分,我自讨平。我就是这样的汉子,勿复多言!”

崔协、韦说灰头土脸,讷讷而退。

“梁洗马,你在想什么?”邵承节扭头看向沉默至今的梁震,问道。

梁震不慌不忙地行了一礼,道:“臣在想,太子之位稳如泰山。过完年,圣人可能就会下诏,令太子勾当军国事了。”

“何以见得?”邵承节饶有兴致地问道。

梁震指着正在塬上正在驰猎的圣人、军将和蕃部酋豪们,道:“圣人欲西征,常有时不我待之感。去岁伐云南,军用多取于南蛮,于国无伤,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圣人西巡回京之后,听闻常在宫中翻阅典籍,了解西域风土人情。又数次至讲武堂,与军将推演战事。今日遍会群豪,西征已然不远。”

“有几分道理。”邵承节赞道:“可赏。”

梁震躬身称谢,继续说道:“但西征的时机不是很好。淮南平定不过两载,民心未复。渤海国看似平静,但仍需大军屯驻,未可轻离。至于云南,更是今年才平定,乱事方炽,燕王能不能掌控局面,委实两说。圣人是国朝的擎天玉柱,他一走,说不定就让一些贼人觉得有机可趁,跳出来作乱。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勾当军国事了。这种事,宰相名不正言不顺,皇后干不了,只有太子最合适了。”

如果有贼人作乱,那是需要出兵镇压的。

天子不在国中,谁能领兵?总不能交给禁军大将吧?那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只有太子最合适了。

先后讨平了李茂贞、马殷、杨渥三大势力,也参与过对渤海国的战争,南部诸州府就是他打下来的。他当统帅,那就是真的统帅,因为他真会打仗。

“梁卿可为左谕德。”邵承节高兴地说道。

梁震再拜谢,并未推辞。

崔协、韦说有些嫉妒。梁震这厮,踩着同僚上位,着实可恶。

“走吧,该东宫的儿郎们上阵了,莫要让蕃人看扁了。”邵承节让人牵来骏马,翻身骑上,笑道。

“遵命!”安重诲立刻招呼同来的太子卫军将校十余人,一齐上马。

※※※※※※

邵树德策马归来,将两只兔子、一只雉鸡扔下,道:“烹制一下,一会与人共食。”

蕃部酋豪们也兴高采烈地将猎物取下,一会圣人要点评谁打得更多,好发赏赐。

有人甚至还争执了起来,因为有的猎物中了两箭,这个人说我射中了脖子,该我的,那个人说我射中了身子,是我的,争执不下,吵吵嚷嚷。

邵树德见了哈哈大笑。

酋豪们在他面前争执,往深了说,是对他的一种认可,是臣服的态度。若不真心服从,才懒得争呢。

与文人加深感情,你要与他们谈论诗文。

与酋豪加深感情,就得一起打猎。

骑马驰射,是皇帝的基本功,绝对不能落下。

李世民的武艺就不说了,唐玄宗李隆基都能驰马打猎,还射中了兔子,突厥可汗的使者亲自下马,捡起猎物献上。

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原天子丢掉了这项基本功,可能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统治草原部落吧。

塬上突然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喝彩声。

众人举目望去,原来太子一箭射中了两只雉鸡,众皆惊叹。

“那是朕的儿子,你们觉得怎么样?”邵树德马鞭一指,问道。

“果然是可汗的种!”有人赞道。

“若非可汗之子,足以当我女婿了。”又有人说道。

“哈哈!”众人皆笑。

邵树德亦笑,拿马鞭指着那人,道:“拔野古,你女儿若有姿色,可嫁给我儿,我说的,说话算数!”

“谢可汗!”拔野古大喜,道:“我有二十个女儿,明年就让她们过来,任小王子挑。”

“那就一言为定了。”邵树德笑道:“你们家族当初是突厥、回鹘的于越之一吧?那也是贵族出身了,不会辱没了我儿。”

拔野古这个名字,在草原上是大姓,三十姓鞑靼之一,后世演变为巴尔虎蒙古。

突厥初立那会,三十姓鞑靼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西拉木伦河以北区域,与室韦关系匪浅,互相通婚,甚至有学者直接认为他们就是室韦人。

突厥征服他们后,将他们与契丹、靺鞨、室韦等部落,一起称为“东方之众”,是臣属关系,各授官职。

伊利可汗去世时,三十姓鞑靼派人前往突厥吊祭。

唐朝初年,因为突厥可汗连续发动战争,征税无度,各附庸部落被压榨过甚,受不了了,纷纷归附唐朝。唐朝抓住有利时机,于贞观四年(630)灭亡了突厥汗国。

三十姓鞑靼也在其中出了力,于是被突厥人仇视。

永淳元年(682),突厥人利用唐朝征税无度,各部落被压榨过甚,受不了的有利时机,纠集众人反唐,建立后突厥政权,三十姓鞑靼又在其中出了力。后突厥将部众编为左右两厢,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的三十姓鞑靼被编为左厢,各部首领皆有官职。

回鹘建立之后,三十姓鞑靼继续臣服于回鹘。

回鹘崩溃之后,陆续西迁。因为夏朝打击阴山鞑靼得力,西边的九姓鞑靼损失惨重,与李克用家关系密切的白鞑靼被夏朝吞并,黑车子室韦(亦称黑车子鞑靼)亦被各附庸党项部落分食,其余部落要么与河西党项融合,要么闻风而遁,三十姓鞑靼西迁并未受到大的阻碍——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便九姓鞑靼实力完整,依然难以抵挡三十姓鞑靼的西迁。

拔野古家族先后臣服突厥、后突厥、回鹘,如今又臣服夏朝,皆被授予官职,世代富贵,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明年朕要西征回鹘,此战你等皆要出力。”邵树德说道:“想必你们也看到了,早年跟随朕的山后党项庄浪氏、藏才党项王氏、白道川契苾氏、可敦城浑氏、诺真水哥舒氏、地斤泽嵬才氏等,部众、牛羊日多,更有子孙入朝为官,或与天家联姻,富贵已极。不服从朕号令的九姓鞑靼阴山阿布思,早就灰飞烟灭了。如何选择,你等当考虑清楚。”

“大汗,昔年突厥可汗曾于草原立碑,黠嘎斯、骨利干、三十姓鞑靼、契丹、奚等各部首领皆参与盛会。”拔野古说道:“臣等愿为大汗立此碑。”

邵树德大喜,又看向其他首领,问道:“你们呢?”

众皆跪下,齐声道:“愿为大汗立碑。”

邵树德面色红润,举目看向北方,突然招了招手。

“陛下!”韩全诲走了过来。

“给枢密院、理蕃院传旨,着奚王苏支、七圣州藩王及酋豪、室韦诸部首领、女真五州刺史、六巡检使、诸宫宫监,于明年四月底之前赶到黑城子,不得有误。”

“乾宁四年(897)的时候,我曾说过——”邵树德继续说道:“今年,我要北上于都斤山,命令鞑靼人为我修建宫殿。我要在于都斤山圣峰以西建立我独属的牙帐,把我永恒的诏谕铭刻于石碑之上。我是上天庇佑的无上可汗,我用大地养育鞑靼、乌古斯和拔野古的人民,我要问罪不臣服于我的部落,让他们哭泣、哀求,献上部落最美丽的少女和勇士。”

说罢,马鞭一指众酋豪,道:“当年因为攻打朱全忠,没能实现这个愿望。现在,没人能阻止我了。你们——马上就可以为大汗的荣耀添砖加瓦了。”

“无上可汗!”众人纷纷拜倒。

韩全诲悄然离去,吩咐尚宫拟旨,发往枢密院和理蕃院。

明年,碛北草原必将兴师动众,场面宏大。

会盟是神圣的、庄重的、严肃的。一旦完成,继突厥、回鹘之后,又一代统领碛南、碛北草原的汗王兴起了,这股力量排山倒海,将彻底撕碎西域的魍魉魑魅。

第069章 前戏

整个腊月一直到正旦之前,邵树德一直在进行人事调整。

北衙枢密使折嗣伦刚刚去世,其职由副使任遇吉递补,另调铁林军都游奕使徐浩出任北衙枢密副使。

折宗本六年前去世,年七十,折嗣伦却只活了五十多。嗣伦薨后,荆州刺史、长子折从学袭爵清河郡王,食封五千九百户,这是第三代了。

淮海道巡抚使张彦球薨,转运使宋瑶接替其职,潞州刺史郭崇韬调任淮海道转运使。

张彦球是原河东镇都教练使。

三十余年前,邵树德前往河东参战的时候,在晋阳与张彦球有过几面之缘,向他请教过兵法,朱叔宗也是由张彦球推荐而来。

在淮海镇新设这段时间,老将张彦球镇守十余年,极大稳定了当地局势,并为攻灭幽州、契丹、渤海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张彦球薨逝之时,年约六十有八,算是高寿了。

关北道巡抚使黄滔以疾病缠身为由,请求致仕,邵树德许之,以湖广道转运使陈栖为关北道巡抚使。

前天雄军判官、新州刺史李愚出任湖广道转运使。

黄滔是封渭的好友,今年七十四岁,比历史上多活了两年。看来寿数就是寿数,即便这十来年生活安定,养尊处优,到底还是撑不住了。

李愚也算是嫡系了,天雄军文吏出身,一路爬上军判官的位置,再调任地方,干得有声有色。考虑到他的年纪,将来走上中书也不是没有可能。

河东道巡抚使王抟亦请致仕,邵树德调平州刺史陈素接替之。

王抟是前唐旧官,他的离去意味着一个群体的势力又消散了几分。

段凝没得到巡抚的职务,应该很失望。不过陈素年纪也大了,干不了几年,他还是可以继续等待的。

鄜州刺史安金全出任云南道都指挥使。

沂州刺史孙典出任云南道转运使。

禁军大将张慎思年迈,退出现役,出任云南道刑狱使。

段义宗出任云南道学政。

安金全是河东将领,在攻打邢洺磁时投降,后任鄜州刺史,长时间考察下来,可以信任,本身也有能力,于是派到云南组建州兵。

沂州刺史孙典投降得就更早了。他原本是房州刺史,在折宗本攻打忠义军时投降,后辗转于各州,擅长劝课农桑。这次调到云南,管一管地方经济。

张慎思是朱全忠降将,年纪大了,不适合在一线指挥作战,故出任地方职务。

段义宗文辞出众,在云南影响力不小。这个学政,还是燕王保举的,邵树德姑且相信他一回。

这一番人事调动,有被动的,有主动的,完成之后,西征之时国中不用做大的变动了,可镇之以静。除非地方出现动乱,那将由太子领兵出征平定。

邵树德又想了想各地的情形。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