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916章

作者:疯神狂想

“我知道,但是,我们能退吗?这一次撤离这里,下一次过来,还能找到什么?被人破坏的船板,还是被故意打碎的几十万只瓷器?”

跟着高启静走上甲板,陈文哲看着周围几艘轮船。

这些轮船,已经不再是周围国家的那些小舢板,而变成了巨轮。

其中有一艘的体积极其庞大,看样子怎么也有七八千吨的排水位。

但是,他会害怕?而他的底气,就是高启静他们。

“那艘船上的老外十分有名……”

“你怕他?”陈文哲看向高启静。

“自然是不怕,但是我怕引起了冲突,伤到老板,所以老板你还是撤回国内吧,这里交给我们,我们绝对不会让老板失望。”

陈文哲笑了,这才是他认识到高启静。

百折不挠,宁折不弯,这才是高启静。

要不然,他也不会带着一群不愿意回归内陆的战友,在这里坚持了二十年。

“不用管我,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陈文哲看向不远处的那艘巨轮。

他现在底气十足,因为高启静他们的实力,真的很强。

当然,这份强势,绝对不止是来自高启静他们的武力,其实还是要看各人背后国家的实力。

在这南海之上,我国的实力强大吗?

只要了解这里的,都应该为之颤抖。

不说其他,只是一个丑国,为什么不停在这里挑事,而他们蹦跶了无数次,却不能撼动我国,为什么?

因为我国在这里,可以在一天之内,就可以把一座礁盘,吹成一座小岛。

不是吹牛的吹,而是真的可以把海底的泥沙,吹上礁盘,形成一座小岛。

这样的黑科技,到现在国外那些跳梁小丑,还不能理解。

所以,现在在南海,我国的无数岛礁都变成小岛,而且上面都驻守了最可爱的人。

有着他们在后面支撑,陈文哲怕什么?

“可恶,那群老外又在破坏瓷器!”

就在此时,高启静又恶狠狠的道。

陈文哲拿过一只望远镜,看了过去,果然,那边的轮船之上,打捞出水了一些瓷器。

只不过,这些瓷器明显被腐蚀的十分严重。

这种瓷器,没有本事修复、清理的外国佬,认为一钱不值。

所以他们捞到了这种瓷器,往往是破坏之后,重新扔进海洋之中。

老外打捞呃国古沉船,破坏文物的情况经常发生,特别是在这海外。

“那群混蛋,现在应该后悔砸坏了六十多万件瓷器了吧?”

“应该是后悔了,他们要是把那几十万件瓷器,放到现在,肯定不比当年他们卖出的那批精美瓷器要差!”

陈文哲有点感慨,他要是能够一下找到几十万件瓷器多好?

就算是数量再多,他也不嫌弃,绝对不会为了卖出高价,从而人为减少数量的愚蠢想法。

要知道,那无知的老外,可是砸了65万件文物。

而他们获利多少呢?只有数亿元!

这么点钱,那六十五万件瓷器,要是放到这时候,怎么也能轻易卖出来了。

可惜,二十多年前,我国在这里的实力,还不行,所以只能是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如果是现在,就算是他们发现了沉船,陈文哲也敢过去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家大了,发展就有个侧重点。

第1326章 东方泰坦尼克

我国的面积有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而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为四百多万平方千米。

我国不仅疆域辽阔,民族也非常的多。

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开始,华夏民族就在这片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

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

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能够海纳百川的国家。

我们欢迎他人来学习我们的文化,也乐于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古代,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沟通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

无论是精神文化或是器物文化,都由此走向世界。

“金陵号”沉船,就是这种交流的一个典型代表。

根据后世的史料记载,公元1752年,那时候正是我国清政府统治时期,在位的皇帝是乾隆帝。

这年冬天,一艘名为“哥德马尔森”号的商船,船上载满了我国的瓷器和黄金,从金陵开往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这是一艘满载货物的船,若是能够顺利到达,就能获得巨大的受益。

但船只在航行了十六天后,就在我国南海的水域,因为触礁而沉没了。

这艘船也有另外一个名字,那时候的人们叫它“金陵号”。

这并不是第一艘在南海流域沉默的船只,可以说,南海海域的海底,可能藏有无数的珍宝。

到了现代,一些老外为发财,就盯上了我国的古沉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外有很多人成立了探险队,对我国的南海海域进行勘探,想要找出沉没在海底的珍宝。

还真别说,有的人就靠着这个打捞我国古代沉船,获取其中的宝物,而发了家。

其中最为猖獗的,是一个名为迈克哈彻的老外。

迈克哈彻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甚至可以说是饱受贫困之苦。

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状态,他将自己的人生目标设立为寻宝。

1970年,迈克哈彻成立了一家商业打捞公司,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他将目光锁定在了我国南海区域。

可惜,有了一次大发现,他也让白花花的瓷器,晃花了眼。

1984年,迈克哈彻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馆中,偶然发现了关于1752年沉没的“金陵号”的相关记载。

根据已有的一些资料,以及相关的航海日记,他很快就确定了沉船的地点。

迈克哈彻带着自己的探险队,来到我国南海。

经过长时间的勘测之后,他很快就发现了沉没的“金陵号”,并开始对沉船进行打捞。

毫无疑问,这一次打捞的收获非常的丰富。

他们总共打捞出水清朝瓷器上百万件,另外还有一百多块金锭。

这么多的瓷器,他一下子花了眼,打捞队的人也花了眼。

也就是这一次打捞,成为了考古史上的一道伤疤。

我国一直以来都以瓷器著称,连我们的英文名都是“CHINA”,与瓷器同名。

可惜,就是因为瓷器做的太好,让科技树被点歪了,才会造成很多屈辱的场面。

这一次也不能例外,所以只是一艘沉船,就让我们失去了上百万件瓷器。

上百万件的瓷器,要是卖出去,就当真是发了财。

但迈克哈彻并不这么想,他没想过会捞出这么多。

“物以稀为贵”,东西一多,就不值钱了。

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他将65万件瓷器砸碎,仅仅保留23.9万件青花瓷器。

因为在瓷器中,青花瓷一般是最值钱的。

当然,这是这些外国白条们的想法,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物以稀为贵,不是数量最多的青花瓷。

所以,在剩下的65万件文物中,他们不管是否有价值,更不管它的制造工艺,或是文物身上的历史,统统都被砸碎了。

这件事情成为了我国考古历史上的伤疤,而仅仅是剩下的二十多万件青花瓷,也已经让迈克哈彻获利数亿元。

这肯定是国考古的耻辱和伤痛,但是在那个年代,我们无可奈何。

沉船是在南海打捞的,按照国际规定,这本应该是我国所有。

但是,哈彻将船和瓷器拖到了公海,说是在公海上打捞的。

一年以后,沉船因为无人认领,被判定为哈彻所有。

就这样,当年就算是我们国内的专家即使有心,也无力追回这些文物了。

从此以后,他就像是在南海扎了根似的。

有了钱,就能够聘请更专业的打捞人员,购买更专业的打捞设备。

而为了找到我国古代沉船的位置,他也翻遍了我国的古籍。

1999年,他又在印尼海域发现了我国沉船“泰兴号”。

他花费大量的资金,将其从印尼海底捞出,一下子又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200年前,一艘满载香料、丝绸、茶叶、瓷器和2000余名乘客的我国巨型三栀帆船“泰兴”号,从胡建厦港启航。

这艘船是驶往东南亚巴达维亚,但却不幸在印尼触礁沉没,造成1600余人遇难。

这一次的伤亡,就超过“泰坦尼克”号,被称为“东方泰坦尼克”号。

1999年沉船被打捞出水,出水瓷器超过35万件,轰动世界。

遗憾的是这些瓷器流散在世界各地,国内罕有收藏。

陈文哲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泰兴号沉船出水的文物,展出过。

那一次展览是国内首次“泰兴”号沉船主题大型展览,展出400余件沉船出水器物,呈现了“泰兴”号出水德化窑瓷器的基本面貌。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