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882章

作者:疯神狂想

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是整个西洋楼景区中,场面最壮观、气氛最喧闹的地方。

以圆明园西洋楼为题材的工艺大摆件《金玉大水法》,长256厘米,宽162厘米,高180厘米。

由于圆明园最鼎盛时期未留下任何影像资料,设计人员只能经多方考证,来实现这件作品。

所以,只是整个构思过程,就历时4年,最终花了1年时间做成。

整个作品采用千足黄金,及和田玉为基础材料。

辅以珠宝翠钻及缅甸花梨木底座,通过金属雕錾、花丝镶嵌、手工木雕等多种工艺精制而成。

这是运用我国传统的工艺技法,再现著名人文景观的最新尝试。

该作品以1:38的比例缩制,整个作品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气势宏伟,错落起伏而富于韵律。

从作品的每一局部来看,诸如大水法、远瀛台、观水法等,又都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艺术作品。

加之金、玉、木三者的完美结合,使昔日中西建筑文化的结晶——西洋楼得以重现。

制作完成之后,经专家鉴定评审,花丝雕錾嵌宝“金玉大水法”,为“中华前所未有的艺术珍品”。

当然,这种珍宝,如果要陈文哲自己一个人做,还不知道要做多久呢!

因为它实在是太大,使用的工艺也太多。

所以,他也就是了解了一下技术也就算了,真要做,还是要仿清宫的那些用黄金、珊瑚、珠宝做的盆景。

看着眼前的各种宝石,还有各式各样的红珊瑚,陈文哲笑了。

根据他提供的资料,最近高启静他们,是真没少划拉宝贝。

他们的人一分为三,一支队伍在海上打捞沉船。

还有一支进山寻宝,另外一支在寻找陈文哲意外发现的那座古墓。

当然,那座古墓也有可能就是一座藏宝洞。

这些陈文哲不关心,毕竟财富积累到他现在的程度,一般的东西,他已经完全不在意。

就像现在,他想要制作一些宝石盆景,立即就有大批宝石送到,这就可以了。

别人是实现财富自由,他则是做什么都心想事成!

抓起一把碧玺,这东西是从沉船之中打捞上来的,应该是当年西方那些强盗,从美洲那边掠夺的。

没想到最终葬身大海,最后落在了陈文哲手中。

放下碧玺,陈文哲清理出来一截截红木,都是树心,当然里面也掺杂着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根。

初次之外,各种玉石、宝石都有,像是翡翠、青玉、碧玉、羊脂白玉、血玉都有。

还有珍珠、玛瑙、青金石、等等。

如果说有一些特殊的东西,那就是象牙了,这些全都是旧象牙,没有太大的,也没有太过新鲜的。

这种东西,算是打了点擦边球。

刚开始制作宝石盆景,陈文哲没有选择太珍贵的材料,而是选择了一截天然根雕。

这是一棵红木的树根,体型不大,但是硬度很高。

用刀削了几下,感觉这树根很有年头了。

红木这东西就是这样,生长的很慢,所以不管是树根还是树干,都十分坚硬。

这应该是一截紫檀木的树根,属于越柬紫檀,上面还残余着一小节树桩,没有看到空心,如果取材,还能取出一些木心。

不过,陈文哲是想要木雕,自然不会取木心,毕竟东西不大。

“先做一件清宫旧藏!”

陈文哲做的肯定是比较有名的宝贝,这是一件乘槎仙人盆景。

通高39.5厘米,最宽处54厘米。

以天然木根雕作槎舟状,槎下以彩绘泥塑波浪为托,波浪上留孔插入象牙雕刻的莲花、莲叶、莲蓬。

槎头置铜镀金四出葵瓣式錾胎珐琅盆,内植小型碧玺果桃树。

槎中部端坐一位以染牙雕刻的老者,长髯及胸,一手抚膝,一手执画卷,神色安详。

老者身前置掐丝珐琅圆盘,内盛葡萄,身后置錾胎珐琅六方瓶,瓶内插象牙菊花等。

槎尾缠绕铜镀金藤萝,上卷如龙尾,覆于老者上方,垂挂白玉小葫芦及烧蓝叶,细巧可爱。

这一件盆景,就需要用到红木根雕、白玉、碧玺、动物牙齿,在这里的动物牙齿,肯定是象牙。

如果是在国内,肯定犯法,但是在南越,虽然也触碰到了法律,但是管理的并不严格。

做这样的盆景,对于陈文哲来说,真是不难。

毕竟这么一座盆景,不过是各种饰物堆积起来的,也不过是设计巧妙。

就像是根雕,也不过是船状。

还有小葫芦、牙雕的莲花、莲叶什么的。

这些都可以分步慢慢做,做完了通过掐丝镶嵌工艺,整合在一起就好。

其中最特殊的一道工艺,应该就是牙雕。

在我国诸多工艺美术中,象牙雕刻是具有独特风华的一门。

象牙属于有机质、表面滑润莹澈如玉,纹理细密规则、易受刀。

用之雕刻精巧的器物,即成天然与人工斧凿之美的结合。

最初的象牙制品,只是一种实用工具,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装饰用品,并成为牙雕工艺的主流。

第1277章 灿烂富丽

早在商周时代,我国的牙雕工艺就极其发达,后历经汉、唐、宋、元、明代,牙雕工艺更为精湛。

清代,是牙雕工艺的鼎盛时代,牙雕与竹、木、角、金石等小件雕刻一样,成为几案上陈设珍玩。

清代前朝,象牙雕刻继承了明代的传统,不论在生产技术或艺术创造方面,都有所发展。

中期以后,象牙雕刻艺术创作方面走向了繁琐堆饰。

当时,象牙雕刻分宫廷手工艺与民间手工艺两类,宫廷制作者精工细腻,人物、花鸟纹饰多仿绘画笔意,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的章法。

虽然如此,但两者是没有绝对区别的,许多宫廷牙匠都是从民间直接招募的。

清代的象牙雕刻,已基本形成江南与广派两大艺术流派。

陈文哲精通雕刻,而且现在已经达到宗师级,制作各种流派的牙雕,自然没有多少问题。

所以,很快第一件作品就制作完成。

看着这件作品,使用的材料并不多,如果都是这样的宝石盆景,他可以很快就做出一大批。

当然,陈文哲做这些东西,不是为了牟利,自然不会追求数量。

所以,他会逐步的加大难度,慢慢的开始做一些更难的作品。

最重要的是他手底下材料齐全,很容易就能组合出一件件宝贝。

有技术、有材料,也有时间,自然很快就会出成品。

做完一件之后,很快,他就选取碧玉、珊瑚和一些特殊宝石,做出了另外一件盆景碧玉万年青盆景。

这是清中期做出来的珍品,也属于清宫旧藏。

这件宝石盆景通高51.5厘米,盆高16.5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16厘米。

盆呈筒式,涂红漆,口沿、底沿各饰描金卷草纹一周,盆体浅刻万字锦地及八仙人物纹并描金漆。

盆中植碧玉万年青,叶片宽厚肥硕,挺拔如剑,碧绿茂盛。

叶丛中立缠绿丝茎,茎上有以染骨、红珊瑚珠所制万年青籽3簇,珠粒红艳。

在这里如果说有特殊的工艺,也就是描金漆了。

金漆,是我国古老的工艺品业中,运用髹漆、描金、镶嵌等技法,用于古代家具以及家居装饰中一种材料,甚至说是一种工艺。

我国的金漆家具大都雕刻精美,给人灿烂富丽之感。

除了金漆家具,还有金漆木雕。

庙宇建筑中,随处可见栩栩如生的木雕工艺。

这些往往带有故事性,蕴含发人省思的意义;

而供人祭拜的神像,也常是木头雕刻,甚至贴上金箔以显示尊贵。

除此之外还有金漆镶嵌,这是以木胎成型、髹漆,然后在漆底上运用镶嵌、雕填、彩填、堆古罩漆、刻灰、平金开彩、断纹、刻漆、金银、罩漆等装饰技法。

清王朝灭亡后,这门原本主要为宫廷服务的漆器工艺,已经传向民间。

这个陈文哲原来没做过,但是只要有金漆,这种工艺对他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

因为先前他学习花丝镶嵌的时候,顺便看过一些燕京八绝的工艺,这金漆镶嵌,就在其中。

一点一点的,陈文哲不停的增加难度。

从刚开始害怕浪费材料的木雕为基,制作的乘槎仙人盆景,再到稍微有点难度的红珊瑚盆景,接下来就要做的难一点。

这是一件“蟠桃献瑞”的碧玺桃树盆景,清中期,苏造。

通高56厘米,盆高16.5厘米,口径31.2厘米。

画珐琅菱花式盆,盆外壁以深、浅蓝色釉为地,彩绘牡丹花纹。

盆中植桃树为主景,木枝干,碧玉叶,桃实以芙蓉石、碧玺、蜜蜡等红、粉色宝石制作。

树下衬以湖石、山茶、锦花一周。

此景错落有致,意态生动,表现出清爽明丽的江南盆景风格。

不说其他,这一件只是那盆,就需要陈文哲仔细制作。

画珐琅的花盆,这在清代清宫之中,并不少见。

比如“春光长寿”腊梅花树盆景,也出自清中期,只不过是广造,也属于清宫旧藏。

通高42.5厘米,盆高8.9厘米,盆径25-16.5厘米。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