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718章

作者:疯神狂想

另外,汝瓷真品上有施釉,并且釉上有淡淡的纹裂,经过茶水浸润后,茶色会慢慢渗透进这些纹裂之中,这也被称为“开片”,汝瓷仿品自然是没有的。

这些说的都是汝瓷的外在表现,而刚才陈文哲鉴定的是内在的技术。

内外结合,可以说这件瓷器没有任何瑕疵。

一件北宋的汝窑三足洗,居然能够这么完整的保存到现在,这就是个奇迹。

“这件东西我看上了,你们带过来,就是想要卖给我的吧?”

听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新花样,陈文哲打断了两个老头的慷慨陈词。

“不卖,我们只换!”武三接口道。

陈文哲点头,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那怎么换?”

“换一些青瓷,高仿汝窑!”这一次武三没有藏着掖着。

陈文哲也想到了,他也想要跟他们交换,之前想的太过狭隘。

什么仿制出来就当现代艺术品?仿古瓷也是艺术,跟武三交换一些也没什么不好的嘛!

陈文哲是真想要眼前的这件瓷器,就算是使用过回溯之后,他也很想收藏起来。

保存千年还完好如初,更多了一丝历史沉淀,让它更加美丽。

这样的宝贝,肯定没有人不喜欢的吧?

陈文哲也不能例外,为了这件汝窑青瓷,他是真心想要仿制出一批高仿,但是,这可不容易啊!

历代以来,想要仿制的人可不少,但是能够仿制出汝窑瓷那种特色的,还真不多。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虽然元、明、清历代中国民间窑场仍然不断烧制,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成功。

民国27年到30年(1938-1941年),资本家李绍初,曾在汝州蟒川严和店,汝窑旧址建窑试仿汝瓷,亦未成功。

原华夏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

正如清道光年间,督学孙灏诗云:“青瓷上选无雕饰,不是元家始博殖。名王作贡绍兴年,瓶盏炉球动颜色。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皿虫为盅物之蠹,人巧久绝天难留。金盘玉碗世称宝,翻从泥土求精好。窑空烟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

诗人对汝瓷作了高度评价,但也表达了他对汝瓷失传的感慨之情。

现在陈文哲算是摸到了汝窑的门槛,如果古代烧制汝窑的原材料,他能够找到、配齐,那么高仿汝窑也就成为了可能。

历代以来仿汝窑的人很多,就算是官方仿制的都有不少。

可仿制水平达到乱真级别的,还真没有。

陈文哲要仿制,肯定不可能是做普通仿品,他做就要做乱真级汝窑瓷!

“可以,只不过东西要先留下,就跟上一次一样!”

虽然感觉困难,但是陈文哲还是爽快的答应了。

“那么谈一谈价格?”

武三早有准备,一件汝瓷是什么价格他清楚,至于陈文哲的高仿汝瓷作品是什么价格,那就不好说了。

既然陈文哲想要留下这件东西,那就必然要签订合同,而之前肯定要给这件瓷器定价!

到时候,他要弄不出太好的汝窑瓷,那可就有说到了。

武三他们倒是不担心陈文哲提供不了足够的作品,因为没有汝窑,还有其他仿古瓷呢!

要是陈文哲没有这点价值,他们又为什么千里迢迢追到这里,还把宝贝给他送上门来?

“可以,这是一件小型器,价格应该不算太贵!”陈文哲笑呵呵的道。

武三立即笑着道:“是不算太贵,宋代官方制作的汝窑瓷,都是小件,要知道这可是实用器。”

“嗯,那就以市场价来算吧!”陈文哲知道,人家这是在反驳他呢。

不过,人家说的也对,汝窑瓷就没有大器。

“那就以市场价来算!”

对于陈文哲的态度,武三大体还是满意的。

陈文哲不想先出价,就开口道:“东西是你们的,你们先出个价格!”

“哈哈,货卖识家,陈老板肯定是高手,不如先看看您能给个什么价?”

武三这个时候已经化身老狐狸,他可算是名副其实,毕竟怎么也是年过半百,社会经验丰富。

陈文哲不想先出价,不过,人家都已经把他堵在家门口了,他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陈文哲可比武三想象的脸皮还要厚,所以他笑眯眯的道:“最近在一个国际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瓷器专场上,一个宋代汝窑天青釉盘,以高达1800万元的价格成交。

据估计,目前世界各博物馆或私人收藏的汝窑瓷器数量,应该是不足100件,这也使得这件真正的汝瓷真品显得越发地珍贵。”

武三沉默下来,这件事情他也听说过,但是,你知道那件天青釉盘什么样?

就这样还显得越发珍贵?如果不是了解情况,武三差点就信了陈文哲的鬼话!

“这是一件三足洗!”这时老周开口道。

陈文哲暗叹一声道:“我知道啊,天青釉三足洗,极美品,只不过个头太小,也很难以断代,一千八百万的价格,绝对不低了。”

武三想要张口反驳,不过被老李阻止了。

“行了,就按照市场价来计算,曾经流失海外的一只汝窑瓷器,被拍出了2亿元的天价,这样的稀世珍宝确实世间少有。”

第1036章 汝窑之贵

陈文哲就知道姜还是老的辣,老李说的这次拍卖,陈文哲也听说过。

而且他还知道,那一次拍卖的就是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所以先前老周特意提醒,这也是一件笔洗!

先前拍卖的那一件,造型比眼前这件稍微复杂了那么一点,但是保存的绝对不如眼前这件好。

甚至工艺都不一定比眼前的这一件完美,因为这一件的釉色实在是太好了。

那件瓷器是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可以说是汝窑瓷器中最为罕见的品种。

那件被拍卖的瓷器,在上个世纪30-70年代,为英伦著名收藏家克拉克夫妇收藏。

之后辗转到一位霓虹收藏家手中,在此后的一次拍卖会上,也让它成为了最受瞩目的藏品。

那件瓷器拍卖价格达到了2亿元,而它和英伦博物馆中所藏的汝窑洗是一对。

原因就是英伦博物馆中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也是克拉克夫人所捐赠。

因为这些渊源,让这件瓷器的拍卖,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虽然在它的收藏过程中,经过了几波辗转,但是最终它还是出现在了拍卖会上,也让世界上很多收藏家大开眼界。

能够拍卖到两亿的价格,自然有其珍贵之处。

那么,到底珍贵的原因是什么?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窑一片”,这种说法用来形容汝窑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在瓷器中,也加入了非常多的文化元素,整体而言,无论是从观感,烧制时所用的材料,以及其中的传奇故事等,都让汝窑瓷器变得格外珍贵。

存量少,漂亮,官窑,等等,都是它珍贵的一个原因。

现在武三他们没有直接拿国内市场说事,已经算是很客气。

因为现在国内市场上的汝窑瓷,动不动就是三亿啊!

这东西在国内都成一个梗了,开口就是三亿,遇到这种宝主,你得郁闷的自闭了!

当然,现在用三亿的价格,买一件小盘子,或者说是小笔洗,肯定是不靠谱的。

但是,你也不能不相信,就算是作为一个参考,也是很吸引人的。

所以,现在只要提到汝窑,就是三亿,根本就没得商量。

而且现在的三亿价格,也肯定不是市场价,只不过是一些不理智的藏友的执念。

汝窑瓷之中,肯定有价值超过三亿的,但是,绝大部分肯定不值三亿。

不过,这样的事情,既然有疯传,还能成为主流,就肯定有原因。

比如古玩行里的名人马嘟嘟,坊间传闻,马大佬有4件稀世珍宝,藏于某个秘密角落。

观复博物馆里面的东西,都是泛泛之品,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陈文哲也好奇这一点,所以他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的消息,马大佬确实有4件稀世珍宝,很少对外公开展示。

4件珍宝分别是北宋汝窑洗、钧瓷挂屏、宋代官窑长颈瓶、明成化仿汝釉象耳炉。

这样的宝贝,只要知道了,就肯定想要了解一下。

现在陈文哲在大海市也算有点身份,特别是通过老师的渠道,跟大海市几家博物馆和美院都有所联系,自然也就知道了一些特殊的信息。

就比如,马大佬的这四件宝贝的相关信息。

那件钧瓷挂屏是40年前,马大佬从某个友人那里购买的藏品。

常说“身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可这句话放在钧瓷之上,也是适用的。

所以,你说“身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也是对的。

从这里也知道,就算是一片钧窑瓷也很值钱,价值都不比汝窑一片来的差。

从此就可想而知,这副满屏的钧瓷挂屏,价值已至巅峰。

北宋汝窑洗那更不用说了,汝窑在我国瓷器史上有着无法替代的美感。

2006年香港苏富比拍卖出一款汝窑洗,价格大约是3亿人民币。

截止到2020年,马大佬手中的这件北宋汝窑洗,其拍卖价格肯定轻松超过6亿人民币以上!

当然,这是猜测、估价,加上马大佬名人效应带来的结果,不具有普适性!

第3件是宋代官窑长颈瓶,宋代官窑其精美程度,就不用在这里颇费口舌。

之前陈文哲弄到了一小块碎片,就能卖个几十万,从此也可以看出官窑瓷器的价值。

马大佬手中的这件,是他从一位霓虹收藏家那里购来的稀世珍宝。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