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691章

作者:疯神狂想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用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官窑粉彩瓷器传世品是有一定的数量的,但是仿品也是越来越多,有些作旧痕迹突出,如未作旧又很光亮。

还有的为了表现是旧物,在器物底或罐的口边涂抹一些灰褐色的泥巴。

陈文哲可是做旧的好手,所以,他知道鉴定乾隆粉彩从哪边来找茬。

他就按照自己知道的,把所有坑都避过,最后在完美做旧,那就是一件真正的精仿。

首先是器型,乾隆粉彩在形制上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式大型器。

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为流行。

造型的整体结构比例不协调,虽然高度或口径与书本上的尺寸相同,但器物腹部的弧度不准,不是扩大就是缩小。

在大盘之上,或者说是在大型的汤盆之上,也有这种情况。

当然,相比各种难以制作的转心瓶什么的,大盘制作起来就要简单的多。

他只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尺寸,比如十三寸、十二寸、八寸等规格制作就好。

这一点对于陈文哲并不难,其实难得不是尺寸,而是胎体的厚薄。

乾隆粉彩仿品,陈文哲见过的可不少,其中一个很大的破绽,就是胎体。

粉彩的胎体,有的过于轻薄,也有的过于厚重。

但从胎质上来说,粉彩的胎质要更加白和更加细腻,这点在景镇产出的粉彩精品瓷上可见一斑。

粉彩的底是玻璃白,然后用色可以看到由浓到淡的过度渲染,所以粉彩上绘画的花卉,还有叶子,就会有浓有浅,特别适合渲染。

陈文哲原来可是做过精仿元青花的,对于胎体的把握,不能说无与伦比,但是制作出合格的乾隆粉彩瓷器胚,还是不难的。

器型、大小、胎体都弄好了,就轮到釉了。

乾隆彩釉,需要特殊调制,这需要独特的配方,更需要独特的矿石。

不管是哪一样,南越这地方肯定是没有的,更加没有适合仿制乾隆瓷器的各种物料。

幸亏这些陈文哲早有准备,他也已经从国内进口了一批釉料过来,要不然现在什么也仿制不了。

现在清代的各种瓷器物料,陈文哲都有经营。

真说起来,他还要感谢武二,如果没有他大批量订购,他还真不能把这个生意做起来。

也只有真正做起来了这个生意,入行了,才真正明白,国内顶级青花料、粉彩料,甚至是瓷泥、瓷石等等原材料的需求,到底有多么巨大。

瓷器之国,到现在也不是吹的。

也就是最近上百年,国内不太注重瓷器品牌的建设,才会让国外,像是霓虹、南越、法兰西、德意志,甚至是英伦有了出头之日。

而现在国内的厂家应该是醒悟过来了,开始建设各种品牌。

但是,也许是因为国内的制瓷技术太强,谁都不服谁,所以到现在还是一片乱战。

摇了摇头,陈文哲不在多想,他还是认真的仿制乾隆粉彩瓷吧!

仿制乾隆瓷器,还是不容易的,还是说最基础的瓷胎,厚薄把握住了,还需要把握本质。

本质是什么?说到底就是瓷器本身。

而一件瓷器除了纹饰、釉色,最重要的还是器胚。

乾隆早期瓷器的胎,还是保持雍正时细润的特点。

晚期由于督陶官的不力和经济原因,胎质不如唐英督陶的清早中期,但扔比晚清更胜一筹。

早期釉质莹润,与雍正无太大差别,晚期渐糙。

不管怎么样吧,乾隆时期制作出来的所有官窑器,都是很精致的粉彩瓷器。

这种官窑器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釉面坚致,细润如脂似玉,光洁无瑕疵。

一般粉彩瓷器釉面或莹润,或不够干净,釉面常有均匀似涟漪的小皱纹,以陶瓷版画表现最明显,但没有晚清时期釉面不平的波浪釉严重。

仿制,最重要的是要对仿制的对象有所了解,越是了解,越是能够避过一个个坑,从而仿制的惟妙惟肖,甚至可以以假乱真。

感觉器胎没有任何问题,最后才是最重要的彩绘部分。

第996章 艺术上的升华

调配好了釉料,那就要开始彩绘纹饰,这时就要注意了。

乾隆粉彩器纹饰种类众多,有山水、人物故事、花鸟、婴戏、仕女、花果、花卉、题诗。

均以当时名画家的绘画为蓝本,兼糅西方绘画技法,勾染皴擦,浓淡分水,清新明艳,立体感强。

这样做起来,其实反而更加容易,因为都是仿的,只要功夫够好,谁也不能说谁仿的不好。

清代的工匠仿古人,陈文哲也仿古人就好了。

这样不用仿瓷器上的纹饰,做起来反而更简单,制作出成品之后,效果也更好。

都是仿,陈文哲可不认为,他仿不过清代的那些工匠。

虽然那些宫廷之内的匠人很厉害,但是,他们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是世代相传的手艺,有些人甚至都没有接收过系统的教育。

相比起现代人,现代人最大的优势就是博采众长,他们见识更广,站的更高,也就是说格局更大。

古人就没有这种优势,甚至是有些人都不认识字,只能是按照前辈们的教授,重复的制作。

当然,任何时代都有天才,要不然历朝历代创烧的瓷器是怎么来的?

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不过,陈文哲这么说,可不是说当时的宫廷匠人,特别是景镇那边的匠人不行。

他们就算是抄前辈,人家也是抄的精彩绝伦。

特别是彩绘,特别是乾隆粉彩彩绘,人家可不算是完全抄的前辈,他们最多抄了一些纹饰、古人画技,可没有抄袭粉彩的绘制。

粉彩在清代算是创烧,就算是到了乾隆粉彩时期,其特征也十分明显。

乾隆粉彩具有用色浓艳、装饰方法多样、富丽华缛的风格。

乾隆官窑粉彩集压印、剔划、绘画、开光、色釉、堆塑、描金多种工艺于一体。

有的陶瓷器物,下部分为色地,腹部为白色或白地开光,开光内绘粉彩纹饰。

还有,这里要特别提到蛤蜊光,不是什么样的瓷器之上,都有蛤蜊光的。

那么,为什么蛤蜊光又被所有古玩爱好者所知?

就是因为有蛤蜊光的瓷器,都很贵,很名贵。

传世品有“蛤蜊光”,是因器物年久有些彩料或釉面,由于长期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形成彩虹般的反射效果。

现代仿制者为了表现此种现象,将器物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但是这样制作出的“蛤蜊光”与传世品的还是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海里的贝壳,在阳光下转动,多有一种七彩的光晕,类似于彩虹的颜色。

这种光晕就是蛤蜊光,而陶瓷鉴定中所说的蛤蜊光,则专门指釉上彩瓷器的彩绘部分。

那么什么样的瓷器之上,会形成蛤蜊光呢?

首先是含铅的釉上彩瓷、低温铅釉瓷,受外界物理、化学物质的侵蚀以及本身发生的变化,会在瓷器表面产生一种膜状物。

日复一日,随着“瓷龄”增加,这种膜状物也会慢慢地增加、增厚。

达到一定厚度时,就会产生类似蛤蜊壳里面那种闪烁的“光”,故人们称它为“蛤蜊光”。

根据陈文哲得到的传承经验,大致要150年以上的“瓷龄”,才会出现“蛤蜊光”现象。

尤其是斗彩、粉彩和五彩等釉上彩,不仅在彩釉上能见到这种光彩夺目的“蛤蜊光”,有时连牙白色的底釉上,也有这种令人目眩神迷的光晕闪现。

由于这种光晕显得珠光宝气,因此也有人把它称作“蛤蜊珠光”,或者是“蛤蜊宝光”。

在这里一定要注意了,蛤蜊光必须是斗彩,粉彩和五彩等釉上彩。

而且打有玻璃白做底的粉彩,更容易出现蛤蜊光。

但并不是所有古代釉上彩,都会生成蛤蜊光。

如同析出类似火石红一样,并不是都会出现,但釉上彩瓷器有了蛤蜊光,就是鉴定的有力佐证。

蛤蜊光仅是鉴定瓷器一种比较重要的特征,没有蛤蜊光不等于是现代工艺。

因为多少年的彩瓷才会有蛤蜊光,这个众说纷纭。

有的专家说:蛤蜊光300年才有,也有的专家说150年,或者说120年。

陈文哲觉得后者比较贴切,也就是一百二十年,当然一百五十年的粉彩瓷上,大多数都会有。

可以说蛤蜊光是釉上彩瓷的专利,而釉上彩瓷肯定是以斗彩、粉彩、五彩为最。

这里面又以清三代的粉彩、五彩,最受人追捧。

所以蛤蜊光才会被人重视,而做旧出合格的蛤蜊光,陈文哲很有信心。

做旧,必须要有瓷器,经过了前面的练手,最终陈文哲制作出来了几件精品。

粉彩福寿纹双龙大盘,粉彩雕瓷八蛮进宝图色拉盘,粉彩开光四季山水盖汤盆。

这三件是特殊制作的,其他都是一些制式的东西。

不过,就算是普通的大盘,陈文哲也没有应付。

当然,做精仿粉彩瓷,你就算是想要应付,也不可能。

收藏市场里,华夏书画作品在大幅升值,华夏的古代瓷器也在大幅升值,而粉彩瓷似乎是集合了这两者的特点。

它本身既是瓷器,又有色彩艳丽的传统绘画,所以粉彩瓷的升值是不容置疑的。

在瓷器世界中,粉彩是唯一能撼动青花霸主地位的瓷器。

由于粉彩的色彩丰富、色调淡雅柔和,做工精美,自问世后,立即成为清朝皇室的新宠。

而且直到现在,粉彩依旧备受人们的青睐。

粉彩的优点很多,优势也很明显,所以做起来也很不简单,特别是图案。

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

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进行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

正式绘制时的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