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682章

作者:疯神狂想

这样不仅能消去“火光”,还能作出各种各样的污渍,让人误以为是长期使用所至。

釉陶和吸水率较高的瓷器,经乙酸处理后,其残留物极易被胎体吸收。

而这么做之后,用热水浇洗器物表面,就会散发出辛酸气味。

陈文哲要做,肯定不是用这些明显有破绽的化学用品,而是有着堵门配方的,这个就不能轻易教授出去。

当然,现在这座陶瓷厂生产的瓷器,绝大部分都是南越本地工匠生产的,这种你等级的瓷器,也用不着太好的做旧手段。

而简单处理瓷器,还有很多种方法,比较容易的,利益最大化的方法,肯定氧化法。

这是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使釉面氧化,除表面呈微微红色外,其余特征与酸浸法处理后一致。

用水将器物冲洗干净,过多使用高锰酸钾的,水会呈紫色。

有时用手指醮点水一摸,手指也会被染成紫褐色。

只不过,这么处理之后,如果换一些独特的化学试剂,那么做出来的效果就好了。

比如胎体,也可以通过这种混合浸润法,达到做旧的效果。

当然,这种方法,陈文哲是肯定不会传出去的。

他就只是一步步的,不断强化手法,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要想得到一件完美的仿古瓷,就需要利用不同的手法,不断的去处理,这可十分耗费功夫。

如果不惜耗费功夫,认真做一件东西,也是很有讲究的。

只不过现在的人都比较急功近利,就算是陈文哲都不例外,所以一些他知道的笨方法,也从来没有用过。

当然,在这里也可以当做秘技传授出去,反正陈文哲自己也用不着。

做旧的方法各种各样,除了化学腐蚀法、打磨抛光法,还有涂抹油渍法、土埋法和高压蒸煮法等。

涂抹油渍法就是将厨房中油烟机里面的油渍,用海绵蘸取,涂抹在陶瓷表面。

一个小时之后再擦干净,重复操作数次可以使陶瓷釉面亚光,而且没有磨损的痕迹,这种办法成本非常低廉。

而消光剂消光法,则是在配置的釉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氧化锌、氧化锆等消光剂,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这些做旧方法都能鉴定出来,就像是使用了消光剂的瓷器,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只要发现器物釉中的某些金属氧化物含量超出正常值,就可断定它是现代仿品。

这些说着比较简单,但是,你要有怀疑一切的眼光,才会采用最争取的方法,来鉴定出一件瓷器的真伪。

如果什么都不懂,这些做旧方法再简单,你也鉴定不出什么东西。

所以,不要看一些做旧方法简单,一般人还真就会被蒙骗了。

这样的简单办法,陈文哲知道的就太多了。

像是土埋法,就是将新瓷埋入细泥,经过数天取出用干布擦去,如此往复数次后可见釉面有发黄的老色。

高压蒸煮,就是用茶水加少许碱把瓷器久煮去掉浮光。

近些年则将新仿品放到高压锅内蒸煮,也可达到釉面失光的作旧的目的。

陈文哲得到的那颗珠子,内部的系统是文明传承系统,主要就是用来传承文明。

可陈文哲却从来没有好好的传承一次,以后,他打算慢慢的把这些技能都传出去。

制瓷是绝对不可能传给南越人的,高仿,也就是仿古瓷,陈文哲都不打算传给南越人,但是做旧,却可以传。

现在只是传给国人,以后在这座工厂工作的时间长了,那些南越工人自然也就学会了。

至于学会了以后干什么,他也管不着,也管不了。

当然,传出去的做旧手法,肯定都是基础的东西,像是一些秘技,陈文哲肯定是不可能轻易传出去的。

第982章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看了一圈,陈文哲见猎心喜,有点手痒。

他当然不会去做简单的上光,也就是去贼光,上包浆这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

当他看到一件被当做标本教学的青花云龙纹大盘的时候,他就想到了,在这里能出现这种东西的途径,就只有一种,那就是海捞瓷。

所以,在看到这件大盘的时候,陈文哲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做上水锈。

制作水锈,可不止是可以用在海捞瓷之上,也可以用在时间比较久远的瓷器之上。

不是落入水中,明清以后的瓷器上很少有水锈,作水锈的主要对象,就是距今年代较远的出土陶瓷器。

方法也有不少,只不过以前陈文哲从来没有做过。

比如铺撒法,这是用毛笔蘸取适量稀释的硝基清漆,在需要做水锈的部位薄薄地涂一层。

如水锈显流挂状,可把料液蘸得饱和一些形成留痕。

当未干时,将滑石粉或其他体质颜料粉末,铺撒在上面,干燥后把浮粉清除干净就行。

这些方法都要或多或少的用到化学原料,而且方法有很多,还有一种方法效果更好,还能同时坐上土锈,那就是复分解法。

在需要做水锈的部位,涂上一层硅酸钠水溶液,待涂层干燥后,用5%的稀盐酸在涂层表面刷一遍。

盐酸遇硅酸钠后,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盐类物质。

之后用清水冲洗一下作锈部位,去掉没有反应的化学物质和多余的盐分则可。

在这么做水锈时,也可以适当加入其他颜料,或撒上一点黄土,与土锈同时做。

当然,这么做虽然表面很像,但用刀具一刮,便知真伪。

但是,一件瓷器看着斑驳陆离,上面水锈、土锈都有,谁会用刀具刮一下看看?

刚才说的还是比较简单的,特别是制作土锈,方法更多。

最简单的就是土埋法,将仿制的陶器埋入地下水丰富的黄土中,埋数月后,取出晾干,反复数次,便可生成土锈。

埋在古陶烧制旧址或古墓中,则效果尤佳。

此种手法弊病在于土锈生成时日尚浅,与陶器结合不紧密,用指甲或刀刃轻刮就会脱落,而真土锈决不会有如此现象。

稍微麻烦一些的做土锈的方法,就是加热法。

将陶器烤热,再将取自古陶旧址或古墓的土,掺以白矾趁热反复涂抹。

如此往复,直到颜色与出土无异为止。

此种手法也存在结合不紧密的弊病,另外若以加碱开水冲洗,土锈会全部脱落。

再就是涂泥法,这个就比较厉害了,里面有着秘方。

讲的简单点,就是将泥土放到特制的中药中,煮20个小时,然后将得到的泥浆,涂抹在陶瓷表面。

经过这种处理的土锈,与出土土锈极为相似,且与陶瓷紧密结合,即使用利刃刮削,也不易脱落。

除了这种方法之外,上土锈的方法还有好几种,也都比较简单,但是各有弊端。

像胶泥法,先将陶瓷玻璃胶和泥土混合搅拌成粘稠状,涂抹在陶瓷表面,然后将燃烧的报纸加热、扑打陶瓷表面。

所制成的土锈与陶器紧密结合,而且黑色的纸灰会深入泥土中,更显得岁月的痕迹。

因为有玻璃胶的存在,遇高温会发出玻璃胶燃烧的气味。

上色法,就是在陶器表面先涂刷两遍虫胶漆,然后以虫胶漆调矿物颜料,浸泡陶器作成底色,之后表面施白芨汁作土锈。

此种手法作出的陶器一进热水,作伪痕迹便一览无遗。

至于补修器、拼接器,其接缝处的土锈,不会与原物凝结为一,细加辨别,不难看穿。

陈文哲刚开始就是先学会的做旧,懂得怎么做旧的。

看到一件文物,只要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做旧的痕迹,就知道这东西是不是真的。

当然,做旧的技术,最厉害的还是要数蛤蜊光。

这种东西就是宝光,做好了看起来是真漂亮。

如果没有这一层蛤蜊光,瓷器看着就不像是那么回事。

可制作“蛤蜊光”,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如果有钱,有条件,要想制作出蛤蜊光,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可以使用先进的真空镀膜法制作“蛤蜊光”。

这种方法,类似于光学眼镜片上的金属镀层。

只要将两种不同性质的金属,交替镀在釉面上,当镀膜达到一定厚度时,就会出现漂亮的“蛤蜊光”。

或者用“电光水”制作“蛤蜊光”,它比真空镀膜法更简便易行。

因为人造“蛤蜊光”的电阻值,与天然“蛤蜊光”的电阻值是不同的,可使用表面电阻仪器来鉴别。

有着陈文哲指导,陶瓷厂很快就走上正规,而且每天都有不少作品产出。

其中最好的有执壶、茶罐、盘子、碗碟等等,其中制作的最多的还是大盘和瓷瓶。

大盘主要是纹饰不同,各种各样的纹饰,一般都是满工作品。

至于瓷瓶,就更多了,花瓶、赏瓶、葫芦瓶等等,这些在南越这边都有生产,陈文哲也算是入乡随俗。

只不过陈文哲的工厂之中,没有多少制瓷机械,几乎是全部人工制作,所以在这里的市场当中,也算是高档货。

加上烧制出来的瓷器,还需要经过一道仿古工序,俗称做旧,这样产品的仿古瓷,价格就更贵。

现在南越的经济发展的不错,古玩市场也在外国游客的带动之下,蓬勃发展。

陈文哲弄得陶瓷厂,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管是哪里的古玩市场,哪里能少得了赝品?

老老实实的卖仿古瓷,就是卖的艺术。

不老实,当做古董卖,那就是做旧骗人。

反正陈文哲这边出品的都是仿古瓷,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至于被人带走怎么处理,他也管不着。

就是本着这种理念,他的陶瓷工厂的作品,一出现在市场之上,就引起了很大的凡响。

新瓷器和仿古瓷的不同,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

所以,陈文哲的工厂一开业,生意就无比红火。

瓷器在南越会烧制的人不少,甚至是很多工厂都已经做大。

但是做旧,他们还真就是个弟弟。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