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68章

作者:疯神狂想

本来陈文哲烧制的这批金砖,就是精工细作,并没有多少凹凸之处,加上他的无敌手感,只是几分钟,陈文哲就感觉差不多了。

接着换上细砂纸,再仔细打磨。

等实在找不出不平之处,陈文哲才停下动作。

这个时候,才是真正表演技术的时刻。

古代“金砖”的打磨,运用的工具,极其简单。

就是在一个圆形的水槽里进行,一边磨,一边冲水。

这样做,不仅要让金砖表面变得平滑,还要让它使用时间愈长,反而愈加光亮,甚至可以当镜子用。

不过,清代之后,让“金砖”变得像镜面一样的打磨技术,已经失传。

当然,要不是已经失传了,系统也不会让他传承这门手艺。

抱着金砖,来到早就准备好的水槽跟前,他小心点把金砖放了进去。

这个时候,他还是用细砂纸,慢慢的打磨。

“青虎哥,把我准备好的泥巴拿过来,就是那些放在盆子里的细泥!”

“打磨还需要泥巴?”

“不需要,泥巴要是控制的不好,反而会坏事!”

一边磨镜,一边小心的感知砖面的情况。

刚刚烧制出来的金砖,正在喝水。

而这些水,则是他特殊处理过的,主要是为了上水锈。

这是一步做旧工艺,在这里就没必要跟李晴天细说了。

至于弄进水里一些泥巴,自然是为了上土锈。

砖头的做旧最简单,就弄上一些水锈和土锈就可以了,不用其他技术。

至于内部情况,谁还能砸开一块看看?

所以,陈文哲完全可以把它做到明代。

这一点,在瓷器上却不行,因为老化的时间不同,瓷器内部会出现一种糠状玻化的现象,也就是结晶。

这一点,陈文哲专精级的做旧技术,做不出来,所以他也就没法做旧明代以前的瓷器。

随着消化的传承越多,各种技能互相融合,让陈文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不管是对做旧,还是对制造,都让他有了长足的进步。

有了现代工具,打磨起一块砖头,速度肯定会很快。

当然,这必须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足够的手感,要不然,肯定磨不出镜面。

接下来就是抛光,原来的古金砖,是肯定没有这道程序的。

在金砖喝饱了水,沾染上了泥巴,特别是那种土腥味,会顺着水分子,沁润入砖头内部。

到了此时,陈文哲才会进行下一步。

当然,不管哪一步,都需要时间,比如打磨好了的金砖,必须要晾晒一下。

晒的半干,才能进行下一步,而这一步最简单,就是泡油。

打磨之后的“金砖”,要一块块地浸泡在桐油里。

桐油不仅能使“金砖”光泽鲜亮,还能够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至此,从泥土到金砖的全部工序,才算大功告成。

当然,磨镜做完了,泡油没技术含量,主要是做旧需要时间。

陈文哲需要把水锈、土锈渗透进金砖内部,这样,一些他没有敲掉的边角,在被人敲掉之后,内部呈现出来的,才是古代金砖的样子。

这一切,陈文哲早就计划好了,只要他按部就班的实行就可以。

他相信,到时候肯定能让神都的那些专家们,大吃一惊。

第91章 国宝露天展厅

可惜人力有时穷,陈文哲白天忙活,晚上还要加班,最终他也就处理好了十块金砖。

等过完了元宵节,十六号,其实已经可以去学校了。

陈文哲自然不想南下,他想要北上。

这一天,陈文哲、陈青川、陈青林三人,终于把地下的珍贵文物,隐藏进了一处水脉之中的一处隐秘洞穴之中。

做好了保护措施,他才带着东西,坐上一辆车北上。

黄金、白银、铜钱、金碗、银筷子,金烛台,还有一件青铜小鼎,加上一些青白瓷,这些就是陈文哲隐藏起来的东西。

当然,其实还有一些东西,是他准备收藏的。

比如最先发现的金币,还要就是那件是唐代陌刀。

除了这两样,还有一个大件,就是后来清理出来的那个大箱子,这也是一件漆器,它也保存的很完好。

打开了之后,在里面居然发现了一套盔甲,而且是唐代十分出名的明光铠!

陈文哲只是小心翼翼的稍微查看,就直接再次封存了。

到了这个时候,陈文哲才发现,他弄出来的东西,最珍贵的也许就是这件铠甲,因为他见过这玩意的记载。

那应该是一件麒麟明光金铠,内部有山文甲、札甲、鱼鳞甲等,共计约2236枚金甲片,纯手工编制。

黄铜铸造头盔,胸镜,肩兽,腹兽,铜雕等,都有镀金配饰。

在配上和田美玉,可以说,豪华之极。

辅料采用顶级牛羊皮独特加工,结合皮革彩绘等工艺,全手工打造而成。

这肯定是当时的极致工艺,就连最后配的箱子,都是特配的红樱桃木箱。

这么一件宝贝,肯定要珍藏,可惜,它实在是太华丽了,只要他敢拿出来,肯定就会有人敢找他算账。

找到了宝贝,却不敢拿出来让人看,这绝对是一种悲哀!

没办法,陈文哲只能藏起来,也许等哪一天,他的境界到了,没准就无常捐献给国家了。

所以,陈文哲心中不停的念叨。

“就是把玩两天,不算偷,也不算盗,又不卖,就是留在手中过过瘾,这样不算犯罪吧?”

主要是没人会发现,陈文哲在心中狠狠的鄙视了一下自己,说好的半夜敲门心不惊呢?

人真的不能做坏事,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辆五菱宏光一溜烟的,来到了我国的首都,神都市!

进京要办理手续,等一切完成,陈青川拉着陈文哲和李晴天,直接跑到了潘园鬼市。

陈文哲早就计算好时间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正好是凌晨四点,周六周二这个时间过去,也不算晚。

来到了潘园,此时这里的摊主,都在忙碌着摆摊。

陈文哲拉着个行李箱,也不去跟那些摊主凑热闹,他就找了个入口的角落,停了下来。

东西没有拿出来,他就坐在行李箱上等着。

这个时间没有多少人,他自然也不会自找麻烦。

在这种地方,肯定不让随意摆摊,他只有等人多了,拿出来,才能吸引人过来,至于让不让卖,到时候就不重要了。

当然,他还是做了一手准备的。

他已经打听好了,周六周日,这里的流动地摊不少。

不过,那是要收费的,凭身份证在管理处缴费办理,360元2天。

如果事情顺利,根本就不用这么麻烦,如果事情不顺,也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来吧,先吃点,我发现这大城市还真是方便,这么早就卖什么早餐的都有。”

陈文哲这边刚刚安顿下来,李晴天就提溜着不少东西,走了过来,至于大哥,他去找位置停车了。

陈文哲一看,好家伙,豆浆油条、焦圈火烧,什么都有。

“吃得了吗?”

“谁知道,要在这里待多长时间?”

两个人就把行李箱当饭桌,直接吃了起来。

“小伙子,你们两个这是干嘛呢?”

旁边一位中年人,看到他们的架势,有点好奇的道。

“我们来旅游,先吃饱了再说!”

“哈哈,来淘宝捡漏的吧?吃完了,来我这边看看!”

“行!”陈文哲一边吃,一边随意的扫了两眼。

只是看了两眼,陈文哲就满眼的惊叹。

这里是潘家园的地摊市场,而这“地摊儿”三个字,是被各种夹杂着谎言的捡漏故事,神话了的地方。

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揣着一夜暴富梦的梦想,徘徊流连于早市、鬼市、古玩市场的各种地摊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要数这潘园了。

不过,放眼望去,这里简直就是“国宝露天展厅”。

第一眼他就看见了一只弯弯故宫藏品:西汉黑陶茧式壶。

高32公分,腹围98.8公分,黑陶,器身作蚕茧形。

器外饰以多组平行线纹,行间刻有清乾隆皇帝所赋之诗文90字。

这种陶器是贮酒用的,他确定,这是弯弯故宫的藏品,没想到这里也有。

这就不说了,旁边那是玉器摊位,什么红山玉龙、玉猪、玉人,什么都有。

特别是一个玉人,实在是太显眼了,那是一个阴阳合体的玉人,看一眼就能让你印象深刻。

陈文哲确定他见过,果然,手机一搜,这又是一件国宝。

1976年,殷墟的妇好墓,出土过一个阴阳合体玉人,就是笄饰玉人,他的两面分别为男人和女人,反映了商代的生殖崇拜。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